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兄常劝弟奉修三宝,弟不敬信, 兄得生天缘》校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小荣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本文主要对《兄常劝弟奉修三宝,弟不敬信,兄得生天缘》进行了校录和注释。
关键词 《兄常劝弟奉修三宝 不敬 兄得生天缘》 校注
下载PDF
西方法治现代化视域下“沙门不敬王者论”的新解读
2
作者 刘明和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9-64,共6页
鉴于西方法治现代化的宗教维度以及宗教在西方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西方法治现代化的视域下观照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沙门不敬王者论"可能具有的法治意义。分析认为,由于当时中国特定语境中强大的王权,东晋时可能... 鉴于西方法治现代化的宗教维度以及宗教在西方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西方法治现代化的视域下观照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沙门不敬王者论"可能具有的法治意义。分析认为,由于当时中国特定语境中强大的王权,东晋时可能形成王权对立面的教权终究未能给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走向带来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法治 现代化 沙门不敬王者论
下载PDF
神圣与世俗之间——从《沙门不敬王者论》看慧远的政治思想特点
3
作者 王玲霞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6-19,25,共5页
慧远以深厚精妙的佛学理论在东晋以降的宗教界和世俗社会有着重大影响。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慧远以佛学理论为基础对沙门不应敬王者的观点进行论证分析,以灵活性、折衷性、原则性、间接性、包容性及审时度势性的思想特点展现其在处... 慧远以深厚精妙的佛学理论在东晋以降的宗教界和世俗社会有着重大影响。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慧远以佛学理论为基础对沙门不应敬王者的观点进行论证分析,以灵活性、折衷性、原则性、间接性、包容性及审时度势性的思想特点展现其在处理神圣与世俗之间的问题时所呈现的政治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 佛学思想 政治思想特点
下载PDF
如何处理语文课堂的“不敬”行为
4
作者 陈月英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第27期137-137,共1页
介绍了处理语文课堂"不敬"行为的方法,指出杜绝"不敬"行为的产生才是最有效的途径,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能力,赢得学生尊重。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不敬 师生关系
下载PDF
从“大逆不敬罪”说起
5
作者 方宁 《同舟共进》 2000年第5期22-23,共2页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十八世纪中叶在其重要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对中国封建法制的专制主义特点作过深刻剖析,指出:"中国的法律规定任何人对皇帝不敬就要处死刑,因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什么叫不敬,所以任何事情都可拿来作借口去...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十八世纪中叶在其重要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对中国封建法制的专制主义特点作过深刻剖析,指出:"中国的法律规定任何人对皇帝不敬就要处死刑,因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什么叫不敬,所以任何事情都可拿来作借口去剥夺任何人的生命,去灭绝任何家族。""如果大逆罪含义不明,便足以使一个政府堕落到专制主义中去。""如果不谨慎的言词可以作为犯大逆罪的理由,则人们便可最武断地任意判处大逆罪了。"不幸的是这位老先生早在两百多年前讲过的话,不时仍然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逆 言论 专制主义 不敬 个人崇拜 个人迷信 冤案 领导人
下载PDF
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不敬”
6
作者 任秀君 《云南教育》 2003年第8期6-6,16,共2页
关键词 班主任 中学 班级管理 应变能力 学生“不敬 教育方法
下载PDF
走近《礼记》
7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8期I0003-I0003,共1页
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 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麑,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诸侯 田猎 不敬 天子
下载PDF
从魏晋南北朝时“沙门不敬王者”的争论看佛教的中国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岳辉 《宗教学研究》 CSSCI 200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本文在对魏晋南北朝中国社会政治背景的分析后,论证佛教借助儒家的忠孝仁义等思想,改变了佛教超脱政治的倾向,为现实的王道政治服务,才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实质上是佛教的中国化。
关键词 沙门不敬王者 争论 中国化
原文传递
佛法与王法——以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威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8,共3页
慧远(334—416)是东晋高僧道安的弟子。其生活年代,与东晋相始终,因此需从东晋的政局变化、社会文化演进等方面研究其思想主旨、气象与格局。慧远少有大志,"既入乎道,厉然不群,
关键词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 佛学 殷仲堪 佛法 南方佛教 王法
原文传递
汉律令“大不敬”考
10
作者 《法律史译评》 2022年第1期46-63,共18页
前言《唐律疏议·名例律》云:十恶: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唐律将这十种特别恶性的犯罪称为“十恶”。在十恶之中,“谋反”“谋大逆”“谋叛”都与“杀... 前言《唐律疏议·名例律》云:十恶: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唐律将这十种特别恶性的犯罪称为“十恶”。在十恶之中,“谋反”“谋大逆”“谋叛”都与“杀人”“窃盗”等一样,也是罪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疏议 名例律 十恶 谋反 谋大逆 汉律令 不敬
原文传递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质疑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毅辉 《求索》 CSSCI 2003年第1期215-217,共3页
晋释道安的“不依国主 ,则法事难立”一语 ,是对十六国时期佛教传播情况的总结与批评 ,而实际上他在倡导一种符合古代印度传统的弘法之道 ,即“教化之体 ,宜令广布”。在释道安的传教活动中 ,他不仅要求其学生遵守此原则 ,而且本人也身... 晋释道安的“不依国主 ,则法事难立”一语 ,是对十六国时期佛教传播情况的总结与批评 ,而实际上他在倡导一种符合古代印度传统的弘法之道 ,即“教化之体 ,宜令广布”。在释道安的传教活动中 ,他不仅要求其学生遵守此原则 ,而且本人也身体力行。这一原则终于由他的学生释慧远以《沙门不敬王者论》的醒目论题推出 ,成为中国早期佛教在南方的弘法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道安 释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
下载PDF
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邓小军 《中国文化》 2001年第Z1期147-164,共18页
从慧远集合刘遗民等百二十三人在庐山建斋立誓共期死后往生西方净土,并由刘遗民撰立誓文(402年),尤其从刘遗民多次招劝渊明入庐山皈依佛教,渊明作《和刘柴桑》诗以未忍割舍亲旧婉拒其招劝(403年之后数年间);到慧远作《沙... 从慧远集合刘遗民等百二十三人在庐山建斋立誓共期死后往生西方净土,并由刘遗民撰立誓文(402年),尤其从刘遗民多次招劝渊明入庐山皈依佛教,渊明作《和刘柴桑》诗以未忍割舍亲旧婉拒其招劝(403年之后数年间);到慧远作《沙门不敬王者论》主张神不灭论输之说(404年),渊明作《形影神并序》主张委运任化说,批评以生死之苦为念及神不灭论(413年);再到庐山诸沙弥作《观化决疑》诗以输说反驳委运任化说(413年以后);以至于渊明作《桃花源记并诗》,以人间性、道德性的社会理想,回应超自然、超生死的净土理想(420年以后),渊明与庐山佛教之间,确实发生了一场思想论争。这场思想论争的时间,断断续续,前后大约二十年。论争的内容,涉及中国文化与佛教各自不同的伦理观,生死观,自然观念和理想国的观念。论争的形式,包话双方之间的诗歌赠答(刘遗民赠渊明诗、渊明《和刘柴桑》),互不指名的批评文字(《形影神并序》、《观化决疑》诗),及各说自话的立论文字(立誓文、《沙门不敬三者论》、《桃花源记并诗》)。此外,《高僧传·慧远传》所载渊明曾祖陶侃“素薄信情”之故事,实为庐山佛教徒藉以鄙薄渊明不信佛教之表现。要之,陶渊明与庐山佛教徙的这场思想论争是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并诗》 《无量寿经》 陶渊明 《形影神》 庐山 《沙门不敬王者论》 佛教 委运任化 中国文化 《桃花源记》
下载PDF
因言何以获罪?——“谋大逆”与清代文字狱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57-65,共9页
文字狱是专制社会的产物。那么,因言何以获罪?获何罪?如何处刑?文章认为,中国古代文字狱的定罪处刑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隋唐之前,对文字狱的处罚,罪名不一;"十恶"定型之后,主要以"大不敬"处罚;明清时期,由于... 文字狱是专制社会的产物。那么,因言何以获罪?获何罪?如何处刑?文章认为,中国古代文字狱的定罪处刑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隋唐之前,对文字狱的处罚,罪名不一;"十恶"定型之后,主要以"大不敬"处罚;明清时期,由于"大不敬"条文的变化,使得"谋大逆"取代"大不敬"成为处罚文字狱最主要的罪名。通过对"谋大逆"的发展源流、内涵等的仔细辨析,我们发现,恰恰是"谋大逆"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不确定性极大方便了统治者在文字狱认定及其处罚上的任意所为。最后,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中,清代文字狱也并非全部是按照"谋大逆"定罪处刑,而是形成了一个以"谋大逆"为首的罪名群,为了加强治理效果,也往往会使用杖毙等法外之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谋大逆 文字狱 十恶 谋反 不敬
下载PDF
慧远的政教离即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立天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9,共7页
慧远提出政教离即论,系统阐发了佛教与政治既相离又相即的主张。他十分强调出家僧侣独立于政治,强调政教分离,同时又多方面论证佛教与政治的一致性,肯定其相即不离的关系。从总体来看,佛教既独立于政治,又有益于政治的观点,是慧... 慧远提出政教离即论,系统阐发了佛教与政治既相离又相即的主张。他十分强调出家僧侣独立于政治,强调政教分离,同时又多方面论证佛教与政治的一致性,肯定其相即不离的关系。从总体来看,佛教既独立于政治,又有益于政治的观点,是慧远政教关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 《沙门不敬王者论》 政教关系 《弘明集》 纲常名教 封建政治 政教分离 礼敬 封建王权 王侯
下载PDF
中西政教关系史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琦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6-72,共7页
中西政教关系史比较彭琦在历史上,中国与西方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拟就中国同西方各国(此处特指西欧国)在中古时期(此指西方中世纪和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政教关系史方面的差异展开探讨。... 中西政教关系史比较彭琦在历史上,中国与西方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拟就中国同西方各国(此处特指西欧国)在中古时期(此指西方中世纪和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政教关系史方面的差异展开探讨。一中古中西政教关系史方面的差异,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关系史 统治者 西方各国 宗教会议 中古时期 神圣罗马帝国 佛教 沙门不敬王者 世俗政权
下载PDF
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
16
作者 马晓艳 李和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91,共7页
"承认"的否定存在物是"不敬"。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在于主体在遭受"不敬"经验后所采取的斗争行为。在政治哲学视域中,社会冲突须在"集体语义学"意义上得以阐释。一种斗争,只有在其目标超出个体... "承认"的否定存在物是"不敬"。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在于主体在遭受"不敬"经验后所采取的斗争行为。在政治哲学视域中,社会冲突须在"集体语义学"意义上得以阐释。一种斗争,只有在其目标超出个体意向的境域而被普遍化,并能成为集体运动的意义上,它才能被描述为"社会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 承认 不敬 道德逻辑
下载PDF
浅论释慧远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发义 《沧桑》 2003年第6期40-41,4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释慧远 佛教戒律 《弘明集》 《沙门不敬王者论》 《般若经》 释道安 《出三藏记集》 庐山 本土化
下载PDF
慧远与东晋礼学
18
作者 张焕君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32-35,共4页
东晋高僧慧远学兼道、儒、释三教,对礼学、玄学颇有造诣。这样的学术背景,对慧远弘赞佛法,并取得士大夫阶层的理解与支持极为有利。其生活于东晋时期,正是佛教开始中国化的重要阶段。所谓中国化,就是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向儒道理论靠... 东晋高僧慧远学兼道、儒、释三教,对礼学、玄学颇有造诣。这样的学术背景,对慧远弘赞佛法,并取得士大夫阶层的理解与支持极为有利。其生活于东晋时期,正是佛教开始中国化的重要阶段。所谓中国化,就是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向儒道理论靠拢。这里的靠拢,就是一个如何解释的问题。在不改变根本教义的前提下如何进行调整,就成为一个关乎中国佛教存亡的大问题。慧远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远 丧服 礼学 《沙门不敬王者论》
下载PDF
小议“十恶”与“亲亲”“尊尊”的关系
19
作者 董金鑫 《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7年第1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十恶 亲亲 恶逆罪 《唐律疏议》 刘俊文 缘坐 不敬 谋大逆 谋反罪 五服制
下载PDF
慧远《三报论》中的“现报论”解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宁 《中国哲学史》 1997年第2期56-64,共9页
关键词 九品 报应论 中国佛教史 《沙门不敬王者论》 神义论 果报论 两晋南北朝 《弘明集》 《释疑论》 汤用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