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人画的不朽魅力与华丽转身
1
作者 黄志强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3-98,共6页
为什么要探讨当代中国文人画的不朽魅力和华丽转身?因为一段时间来人们对文人画的认识存在着隔膜甚至偏差,进而影响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和审美欣赏。类似"当代中国文人画已不多,能够坚守传统文人精神的中国文人画更是乏善可陈"... 为什么要探讨当代中国文人画的不朽魅力和华丽转身?因为一段时间来人们对文人画的认识存在着隔膜甚至偏差,进而影响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和审美欣赏。类似"当代中国文人画已不多,能够坚守传统文人精神的中国文人画更是乏善可陈"、"中国文人画时代在20世纪已经终结了"的说法甚嚣尘上。这种现象应该说是对当代文人画的不朽魅力与华丽转身缺乏了解的一种偏见。其实,中国文人画精神不仅悄然延续着,而且颇具时代特色,只是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人画 诗书画印 形神 笔墨 不朽魅力 华丽转身
下载PDF
元代李逵戏盛行原因初探
2
作者 叶官谋 《河池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李逵戏在元代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有如下原因:一是戏剧中的李逵是根据人们期望塑造而成的打抱不平的英雄;二是戏剧中的李逵是粗鲁莽撞却不失聪慧精细的形象丰满之人;三是戏剧中的李逵是一位颇接地气和雅俗共赏之人;四是戏剧中李逵的... 李逵戏在元代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有如下原因:一是戏剧中的李逵是根据人们期望塑造而成的打抱不平的英雄;二是戏剧中的李逵是粗鲁莽撞却不失聪慧精细的形象丰满之人;三是戏剧中的李逵是一位颇接地气和雅俗共赏之人;四是戏剧中李逵的幽默诙谐特质能够给人带来特定欢乐;五是戏剧中的李逵身上还寄寓着下层百姓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六是面目与内心形成的强烈反差易于让李逵形象镌刻于读者心中,并被乐聊不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杂剧 李逵戏 不朽魅力 多元因素
下载PDF
杂文与我
3
作者 陈小川 《中国记者》 1988年第8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正>(一) 与地球这椭圆星球相比 人类简直是速朽的物种.打从人的脑袋与猴的脑袋有区别了 会思考 就生出一种欲望 日永垂不朽欲.建功立业 树碑立传 得诺贝尔赏金 获普利策实惠.脖子上的那个几何体驱使肩膀上延伸下来的那段东西写文字.藏之冬山 传于街巷 以求不朽.顶没辙的主儿 往长城、回音壁上刻上名字、“到此一游” 不朽 盼着人家捐钱“爱秘长城”的时侯爱屋及乌.不朽是奢望 朽是铁的规律.因为人之速朽协所以不朽才有魅力 有诱惑 (有让人神魂颠倒的力. 不朽欲盛 别写杂文.杂文是速朽事业.诺贝尔普利策委员会没这么一说 作协评奖没这么一说 好新闻也没这么一说.一因其为蝙蝠 不鸟不兽 无类可归.藏之名山 名山不要.传于街巷 盼人手抄 全刺激不了人的情欲护性欲、发财欲.所以刊于报端 以其速朽而与新闻同伍.卖几分钱 博人一笑一叹一感慨 一再卖一厘钱的几分之几 化作纸浆.倘若不朽 是物质不灭定律. (二) 杂文难出伟大作品 概因为它有一个怀情人 咬作时弊.杂文与时弊难舍难分 同床异梦.整日价狠掐 又比翼连理. 寻根热起 认祖归宗 有人说杂文历史悠久 沁筋于战国 大家有孟子庄子韩非子.我没有那雅兴 翻故纸堆 查祖宗谱 证明写杂文的人是红五类.我只晓得鲁迅、陈独秀、周作人. 我作杂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