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目录学的角度探论“不歌而诵谓之赋”——马积高先生《赋史》关于赋体论述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新文 张家国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9,共5页
对于《汉志》"不歌而诵谓之赋"这一说法,较为普遍的解释是指赋在传播形式上"不歌而诵"的特点。如马积高先生《赋史》认为这是关于赋体特征的"探本之论",指出"赋是一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但是,... 对于《汉志》"不歌而诵谓之赋"这一说法,较为普遍的解释是指赋在传播形式上"不歌而诵"的特点。如马积高先生《赋史》认为这是关于赋体特征的"探本之论",指出"赋是一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但是,学界也有《汉志》此语之"赋"不是指赋体而是指"赋诗"的不同意见。本文从目录学的角度切入,即从《七略》《汉志》著录诗赋及其序论撰写体例方面进行探析,从而得出新的解释:(1)从诗、赋二体的著录而言,诗可歌可诵,赋则不歌而诵;(2)从《诗赋略序》及《七略》叙论撰写体例看,"不歌而诵"是界定赋体;(3)汉代诵读辞赋及汉赋创作的实际,是"不歌而诵谓之赋"观念形成的现实依据;(4)后代的解读已使"不歌而诵谓之赋"的本义由晦而显。总之,此说原意当是指赋具有"不歌而诵"的特点,而不是指所谓"赋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歌而诵谓之赋 马积高 赋史 赋体 目录学
下载PDF
“歌”与“诵”、“造篇”与“诵古”——秦汉赋诗形态的演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昆庸 《学术探索》 200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本文根据先秦文献记载,对“不歌而诵谓之赋”的传统定义提出商榷,并考证了在春秋赋诗活动中,赋、歌、诵的本义,指出赋是诗的表达行为的总名,诗可歌可诵,所以赋义兼歌诵。歌与诵两种形式因为表现的主体和对象相同,在语义层面和某些特定... 本文根据先秦文献记载,对“不歌而诵谓之赋”的传统定义提出商榷,并考证了在春秋赋诗活动中,赋、歌、诵的本义,指出赋是诗的表达行为的总名,诗可歌可诵,所以赋义兼歌诵。歌与诵两种形式因为表现的主体和对象相同,在语义层面和某些特定场合下也可以相通。根据“赋”在汉代的语义拓展,我们考察了秦汉间从赋诗到辞赋创作文学形态的演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歌而诵 赋诗
下载PDF
从民歌的赋体因素看诵、赋关系的构建——再析“不歌而诵谓之赋” 被引量:1
3
作者 万光治 《中国诗学研究》 2017年第2期67-94,共28页
声词关系,在民歌有两个基本走向:一是吟诵化,一是歌唱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前者是赋体产生的依据,后者是词牌与曲牌产生的依据。而由民歌的声词关系切入,探讨赋'不歌而诵'的原生形态,且进一步探讨赋体的形成,则因其声音资料... 声词关系,在民歌有两个基本走向:一是吟诵化,一是歌唱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前者是赋体产生的依据,后者是词牌与曲牌产生的依据。而由民歌的声词关系切入,探讨赋'不歌而诵'的原生形态,且进一步探讨赋体的形成,则因其声音资料的阙如,至今只能通过传世文献窥其大概。所幸,作者从四川民歌的采风记录中发现不少吟诵体民歌,绾合传世文献,认为赋的原生形态本属民间口头文艺形式,而其口头传播形式正是'不歌而诵'。因此,班固的'不歌而诵谓之赋'既是赋体成立的基础,也是赋学研究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体因素 不歌而诵
原文传递
论汉赋之声情 被引量:3
4
作者 程维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9-175,共7页
刘熙载称"赋辞情多而声情少",然而汉赋近源楚骚,远绍古诗,又有诵读的传统,不应当被远隔声情之外。刘勰说"立文之道"有三:形文、声文、情文,然而古今论赋,论形文、情文的多,论声文的绝少。汉赋声韵上追求口调耳顺,... 刘熙载称"赋辞情多而声情少",然而汉赋近源楚骚,远绍古诗,又有诵读的传统,不应当被远隔声情之外。刘勰说"立文之道"有三:形文、声文、情文,然而古今论赋,论形文、情文的多,论声文的绝少。汉赋声韵上追求口调耳顺,声调上追求抑扬高下,节奏上有缓急轻重、跌宕起伏。更重要的是这些声音的律动往往能与文情、文气、文势亲密无间。清代王筠认为辞赋中的形容之词,重在声而不在义,是以汉赋的铺排,不但是语义的铺排,更加是声音的铺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声情 节奏 不歌而诵
下载PDF
先秦仪式展演与赋体的生成——对赋体形成过程的发生学考察
5
作者 韩高年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4-87,共4页
从发生学角度考察,赋的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铺陈物类”和“不歌而诵”都起源于远古祭神仪式上巫祝铺陈祭品的言语活动。西周及春秋时代,随着巫祝官守演为世卿大夫政治,“登高能赋”、“赋诗专对”、“不歌而诵”也成为卿大夫的文化人格... 从发生学角度考察,赋的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铺陈物类”和“不歌而诵”都起源于远古祭神仪式上巫祝铺陈祭品的言语活动。西周及春秋时代,随着巫祝官守演为世卿大夫政治,“登高能赋”、“赋诗专对”、“不歌而诵”也成为卿大夫的文化人格和行为艺术。战国之“士”,以道自任,因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故士以口诵述其道,以铺张扬厉论其术,最终形成文体的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铺陈物类” 不歌而诵 仪式 发生学
下载PDF
赋体源自祭祀仪式吗?
6
作者 张宜斌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8,共4页
赋体的起源是赋学史上聚讼纷纭而又悬而未决的一大公案,最近有学者提出赋体发生,源自宗教祭祀仪式活动,认为构成赋体的两个基本要素———铺陈物类和不歌而诵,均与远古时期巫祝的祭祀仪式活动有关,前者与赋的原始义为祭神而贡物有关,而... 赋体的起源是赋学史上聚讼纷纭而又悬而未决的一大公案,最近有学者提出赋体发生,源自宗教祭祀仪式活动,认为构成赋体的两个基本要素———铺陈物类和不歌而诵,均与远古时期巫祝的祭祀仪式活动有关,前者与赋的原始义为祭神而贡物有关,而后者与巫祝的不歌而诵特长有关。但是,通过考察发现,赋之本义为军赋而与祭神贡物无关;不歌而诵也并非巫祝之特长,故而此说不能成立。从文体功能来看,赋之诗源说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体 铺陈 不歌而诵 祭祀 文体功能
下载PDF
论汉人辞赋观念
7
作者 孔德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3,共5页
汉人辞赋并称、混称,以赋称辞。在汉人辞赋观念中,辞即是赋,赋即是辞,辞赋一体。汉人亦赋颂并称、混称,以颂称赋。能以颂称赋之"颂"则为"诵",是赋之一体;赋、颂不能互代之"颂"则为"美盛德之形容&qu... 汉人辞赋并称、混称,以赋称辞。在汉人辞赋观念中,辞即是赋,赋即是辞,辞赋一体。汉人亦赋颂并称、混称,以颂称赋。能以颂称赋之"颂"则为"诵",是赋之一体;赋、颂不能互代之"颂"则为"美盛德之形容"之"颂",别为一种文体。汉人辞赋观念中判定赋体的核心标准就是"不歌而诵"。汉人是从文体的表达方式——配乐而歌或不歌而诵来判定辞赋,今人却以文体内容和形式的主要特征来判定辞赋,因此造成了汉人和今人辞赋观念的差异,也形成了今人对汉人辞赋观念的误解与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人 辞赋观念 不歌而诵
下载PDF
“断章赋诗”力说
8
作者 韩国良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2-77,132,共7页
由一系列的考证可知,"赋"的本义即敛其所有,贡其所有,而不假于外,"赋比兴"、"断章赋诗"与"辞赋"之"赋"皆由此得名。所谓"断章赋诗"乃指一种不假于乐的吟读方式,它不仅不同... 由一系列的考证可知,"赋"的本义即敛其所有,贡其所有,而不假于外,"赋比兴"、"断章赋诗"与"辞赋"之"赋"皆由此得名。所谓"断章赋诗"乃指一种不假于乐的吟读方式,它不仅不同于"歌",而且与"诵"相较在与音乐的关系上也是更疏远的。前人常常认为它与音乐的关系较"诵"更密切,甚至完全把它与"歌"混为一谈,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敛 断章赋诗 不假于外 不歌而诵 诗学
下载PDF
辞与赋
9
作者 韩国良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学界历来“辞赋”连称,但实际上“辞”、“赋”虽指同一对象,二者的涵义却大不相同。称其为“辞”主要是从语言特征上讲的,而称其为“赋”则是从吟咏方式上讲的。“辞”、“赋”上古都有特殊的涵义,“辞”乃经人为加工而形成的言曲旨远... 学界历来“辞赋”连称,但实际上“辞”、“赋”虽指同一对象,二者的涵义却大不相同。称其为“辞”主要是从语言特征上讲的,而称其为“赋”则是从吟咏方式上讲的。“辞”、“赋”上古都有特殊的涵义,“辞”乃经人为加工而形成的言曲旨远的文饰之语,而“赋”则是从“辞赋”的“不歌而诵”的特征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假物取类 不歌而诵
下载PDF
关于“赋”的名称
10
作者 赵志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8-19,35,共3页
早在《毛诗序》的“六义”之说以前,荀子就有以赋名篇的作品问世。因此,荀子的赋其名称的命义不是取义于《诗经》的“六义”。从赋体的起源来说,“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赋者,古诗之流也”之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荀子以赋名篇,取义... 早在《毛诗序》的“六义”之说以前,荀子就有以赋名篇的作品问世。因此,荀子的赋其名称的命义不是取义于《诗经》的“六义”。从赋体的起源来说,“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赋者,古诗之流也”之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荀子以赋名篇,取义于“不歌而诵”的含义,以与诗三百的入乐歌唱相区别。由于汉初贾谊作骚体诗却以赋名篇,造成汉代以后辞赋的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歌而诵 荀子 辞赋
下载PDF
汉赋源于《周礼》“六诗”之赋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鲁洪生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共6页
汉赋源起,历来诸说纷纭。赋体之名,当源于《周礼》"六诗"之赋,源于赋诗言志用诗之法:"赋"本义为"不歌而诵"、"敷布其义",后在此二义基础上衍出制作、自作之义,荀赋与汉赋兼而取之,将自作"... 汉赋源起,历来诸说纷纭。赋体之名,当源于《周礼》"六诗"之赋,源于赋诗言志用诗之法:"赋"本义为"不歌而诵"、"敷布其义",后在此二义基础上衍出制作、自作之义,荀赋与汉赋兼而取之,将自作"不歌而诵"、"敷布其义"的文雅之辞称之为赋;"赋"为"主文谲谏"政教传统的产物,汉赋在"主文"的形式、"谲谏"的目的上兼而取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诗”之赋不歌而诵敷布其义主文谲谏
原文传递
俗赋及其流传
12
作者 伏俊琏 《文史知识》 2022年第3期11-18,共8页
赋是最有特色的中国文学体裁。如何认定赋的文体特质呢?我国传统学术中,对赋的认识最有影响的有两种:一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不歌而诵谓之赋",另一种是班固《两都赋序》所说"赋者,古诗之流也"。《汉志... 赋是最有特色的中国文学体裁。如何认定赋的文体特质呢?我国传统学术中,对赋的认识最有影响的有两种:一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不歌而诵谓之赋",另一种是班固《两都赋序》所说"赋者,古诗之流也"。《汉志》是引用刘向《别录》的说法,《两都赋序》才是班固自己的观点。这两种说法其实只是着眼点不同:前者强调的是赋的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特质 《两都赋序》 《别录》 俗赋 不歌而诵 《汉志》 文学体裁 《汉书·艺文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