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责任刑情节与预防刑情节的反思
- 1
-
-
作者
梁潇云
-
机构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
出处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2期79-82,共4页
-
文摘
量刑规范化改革实施后,有关方面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多次修改、改进,为规范量刑活动、促进量刑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刑法中关于量刑规范化的探讨与结果也遭到了许多理论与实践的质疑。其中,以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结果有悖于量刑责任原则,主张将责任刑情节与防止刑情节分开的批评意见尤其普遍,这种划分方式是值得深入反思的。文章对区分责任刑情节与预防刑情节观点进行反思,提出回归量刑应以责任为基础,剖析基准刑的确定与责任主义、宣告刑的确定与责任主义的关系,进一步夯实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理论根基。
-
关键词
不法与责任
量刑规范化
量刑制度
反思
-
Keywords
wrongfulness and responsibility
sentencing standardization
sentencing system
reflection
-
分类号
D924.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中国犯罪论体系之争的省思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熊琦
徐澍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德国吉森尤斯图斯—李比希大学
-
出处
《中国法律评论》
2023年第3期152-170,共19页
-
文摘
犯罪论体系之争的要义在于体系是否具有贯通的刑罚目的理性,并在此框架下能否逻辑周延地进行推演,其核心议题不局限于阶层或平面的外显形式。将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推倒重来的观点过度评价了阶层体系的作用,忽视了阶层体系的逻辑难题和四要件理论在目的理性与逻辑严整性等方面的优势。从刑法学对行为人的根本预设出发,不法与责任阶层的区分更多体现为教学法意义上的优势,却侵蚀了逻辑严整性,其贯通才是向更高阶目的理性的回归。在同样的意义上,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贯通也值得追求。阶层模式“思维分层与思考顺位”的优势,也并非不能由平面模式胜任:“名”(教学法上的显性化)不影响“实”(目的理性)的实现。平面与阶层模式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不同体系经过良性自由竞争完全能在我国得到进一步融合完善。具融贯优势的四要件模式总体上无必要被完全淘汰,但应学习德日在具体问题上精深的理论和判断问题时审慎、客观中立的“鉴定式”思维方法,克服传统理论在具体问题中的不足。
-
关键词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
阶层犯罪论体系
不法与责任
体系化
鉴定式思维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