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6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长InterTa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1
作者 李晗 徐执扬 +3 位作者 吴冯胜 吴飞华 苏新杰 梁喜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加长InterTa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8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长钉组(n=42)和标准组(n=41)。长钉组采用加长... 目的探讨加长InterTa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8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长钉组(n=42)和标准组(n=41)。长钉组采用加长InterTan治疗,标准组采用标准InterTan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放射暴露时间、术中输血量、尖顶距(TAD)、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结果长钉组的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时间长于标准组,术中出血量多于标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输血量、T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钉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标准组,Harris评分高于标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长InterTan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取得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促进骨折愈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加长InterTan 髓内钉 老年
下载PDF
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陈胜利 黄涛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探析半髋关节置换术(HA)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接收的50例老年不稳定型IFF患者临床资料,将采取动力髋螺钉固定术(DHS)治疗的25例纳入对照组,将... 目的:探析半髋关节置换术(HA)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接收的50例老年不稳定型IFF患者临床资料,将采取动力髋螺钉固定术(DHS)治疗的25例纳入对照组,将采取HA治疗的25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其手术指标,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OHS)评分、骨密度,记录其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假体松动或滑脱、关节疼痛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液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及患肢恢复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FRS评分高于术前,观察组F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HS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OH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密度高于术前,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IFF患者采取HA治疗,可提高其骨密度,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进程,促使其患肢尽早恢复负重并开展日常活动,且安全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不稳定型 股骨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固定术
下载PDF
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张世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83-008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9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9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患者。对照组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选择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74%,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89.36%,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且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然而,在术后Hb、HCT及ALB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却低于对照组患者,这一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就手术情况而言,观察组患者的表现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的比率高达17.0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9%,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同样显著(P<0.05)。结论 采取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其治疗效果更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对患者Hb、HCT及ALB水平相关指标进行改善,同时还可让患者早日下床进行康复锻炼,可大幅度减少患者整体住院时长。两种手术方式操作等方面存在差别,且各自存在优缺点,需要结合患者骨折程度,根据患者年龄、体质、既往病史等多方条件进行综合考量,以制定更合适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下载PDF
PFNA治疗老年伴小粗隆撕裂骨折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小粗隆固定与不固定疗效比较
4
作者 陆春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98-0101,共4页
分析伴小粗隆撕裂骨折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中关于小粗隆固定与不固定的效果。方法 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利用PFNA治疗,其中有62例实施小粗隆捆绑钢丝内固定,剩余则为不固定。结果 不固定组手... 分析伴小粗隆撕裂骨折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中关于小粗隆固定与不固定的效果。方法 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利用PFNA治疗,其中有62例实施小粗隆捆绑钢丝内固定,剩余则为不固定。结果 不固定组手术时间稍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但是组间差异不大,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小粗隆固定组术后恢复较好,但术后短期内髋关节外侧疼痛发生率较高。结论 伴小粗隆撕裂骨折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中,对小粗隆固定术后恢复优于不固定,但术后短期内髋关节外侧疼痛发生率较高,因此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固定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隆撕裂骨折 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隆固定 隆不固定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应激、骨代谢、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艳彬 韩晓军 +1 位作者 刘志鹏 刘俊川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556-564,共9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应激、骨代谢、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应激、骨代谢、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4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DHS组(n=124)与PFNA组(n=116)。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疗效指标。对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血清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P物质(substance P,SP)、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及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II)水平进行比较。对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血浆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钙素(osteocalcin,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I型前胶原羟基端肽(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CP)、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beta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 I collagen,β-CTX)、25-二羟维生素D3[25-dihydroxyvitamin D3,25-(OH)2D3]、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D-二聚体水平及凝血活酶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进行比较。结果: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血清PGE_(2)、SP、5-HT、NE、AngII水平均低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血浆PTH、25-(OH)2D3、BGP、BALP、PINP、PICP水平均高于DHS组,血浆β-CTX、FBG、D-二聚体水平及PT、APTT均低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中,与DHS比较,PFNA在提升疗效、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应激、改善骨代谢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以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老年 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疼痛应激 骨代谢 凝血指标
下载PDF
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应用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价值研究
6
作者 翁玲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09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行HA治疗的6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09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行HA治疗的6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室保温措施分为综合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各3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和术中的体温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离开麻醉复苏室时间。统计低体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组患者的体温均较术前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术前升高;但综合保温组患者的体温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常规保温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常规保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综合保温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开麻醉复苏室时间均短于常规保温组,低体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保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应用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HA的治疗中,有利于保持术中患者的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优化术后苏醒期指标,并可降低体温及其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
下载PDF
Gamma 3钉和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范警华 张道玲 +1 位作者 黄菲 张斌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1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Gamma 3钉和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 目的分析比较Gamma 3钉和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PFNA组采用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Gamma 3组采用Gamma 3钉治疗。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Gamma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地负重时间和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mma 3组优良率(85.41%)与PFNA组(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mma 3组和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58%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mma 3钉和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相当,但PFNA具有切口创伤小,恢复较快,预后并发症情况更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 3钉 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付立策 田林强 《大医生》 2023年第9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AFHR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白蛋白(ALB)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和引流量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下床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量表(Harris)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术后6、12个月Harris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高于术后6个月,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Hb、HCT及ALB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HR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缩短下床活动时间,更利于髋关节恢复,但出血量和引流量大于PFNA,而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近,因此应依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制订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 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补肝益肾强骨方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TGF-β1、tPINP、VEGF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9
作者 夏可莹 谢水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457-1464,共8页
【目的】探讨补肝益肾强骨方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8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补肝益肾强骨方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8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肝益肾强骨方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护骨素(OPG)、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情况。【结果】(1)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0%(65/69),对照组为82.61%(57/69),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9.173,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Harris评分的升高幅度及对中医证候总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D-D、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VEGF、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IL-6、D-D、PGE2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血清VEGF、TGF-β1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BMP-2、OPG、tPIN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BMP-2、OPG、tPINP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而言,联合补肝益肾强骨方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调控骨代谢,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肝益肾强骨方 老年 稳定性股骨隆间骨折 肝肾亏虚型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骨代谢指标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加味参芪四物汤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气血亏虚型)IL-6、TNF-α、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王玲星 李正文 吕伟胜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四物汤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气血亏虚型)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气血亏虚型)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四物汤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气血亏虚型)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气血亏虚型)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参芪四物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β-EP)、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t分别=9.19、12.18、12.94、-8.29、7.92、9.35、7.61、9.27、7.90,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21,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35,P<0.05)。结论对于PFNA内固定术联合加味参芪四物汤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气血亏虚型)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对骨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四物汤 稳定性股骨隆间骨折 气血亏虚型 炎症因子 老年 骨代谢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镇痛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超 蔡楠 +3 位作者 罗太君 赵尧平 郑少强 王庚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 探讨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PENG)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 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 目的 探讨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PENG)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 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IFF患者60例,随机分为P组和F组,每组各30例。P组采用PENG阻滞,F组采用FICB。两组患者均接受椎管内麻醉进行手术,术后均给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T1,神经阻滞前;T2,神经阻滞后30 min;T3,术后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静息和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术后补救镇痛率、镇痛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65~85岁,平均(70.6±6.0)岁。两组T2~T5时点静息和运动时VAS均低于T1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静息和运动时所有时点VAS、术后补救镇痛率、镇痛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G阻滞与FICB均可缓解老年IFF患者PFNA内固定术的镇痛,且镇痛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股骨隆间骨折 老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生物型加长柄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何顺 《大医生》 2023年第15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生物型加长柄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9月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 目的 探讨生物型加长柄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9月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生物型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和对照组(采取骨水泥假体股骨头置换术),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hs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生物型加长柄用于股骨头置换术有助于患者减轻手术损伤,降低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加长柄 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康复效果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13
作者 卜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69-72,共4页
探讨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应用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7.03-2023.06的135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钢板组(n=85,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组(n=31,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置换组(n=19,人工股骨头置换),观察效果。... 探讨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应用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7.03-2023.06的135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钢板组(n=85,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组(n=31,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置换组(n=19,人工股骨头置换),观察效果。结果 除置换组负重时间最短,其他临床指标均是PFNA组最优,钢板组各项临床指标最差(P<0.05),术后1月和3月置换组Harris评分最高(P<0.05),术后6个月时,置换组高于钢板组((P<0.05)。结论 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治疗,效果不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早期预后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最差,但技术操作要求相对低,中期预后和PFNA无明显差异,应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不稳定型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下载PDF
InterTan髓内钉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刘立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78-81,共4页
探究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InterTan髓内钉、PFNA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随机将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10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组(53例,应用PFNA治疗)、IT组(47例,应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对比患... 探究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InterTan髓内钉、PFNA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随机将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10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组(53例,应用PFNA治疗)、IT组(47例,应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对比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PFNA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68%(47/53)、IT组优良率为93.62%(44/47),组间指标无差异,即P>0.05;P<0.05;PFNA组手术时间(60.29±10.69)min、术中出血量(70.23±8.59)mL、透视时间(2.86±0.47)min,均优于IT组,P<0.05;PFNA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43.57±4.23)周、骨折愈合时间(13.22±2.54)月,较之于IT组,P>0.05;PFNA组疼痛评分(38.12±2.01)分、功能性活动评分(38.56±2.09)分、步态评分(30.27±2.79)分、运动范围评分(4.01±0.68)分、下肢畸形评分(3.12±0.13)分、总分(90.66±5.05)分,与IT组相比,P>0.05;PFNA组髋内翻畸形、大腿疼痛、螺钉切出率均比IT组高,P<0.05;两组伤口感染发生率差异不形成,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期间,各髓内固定方式均利于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能够尽快实现骨折愈合目的,但InterTan髓内钉治疗不容易使患者出现髋内翻畸形,而PFNA在身体基础较差患者治疗中的适用性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Tan髓内钉 PFNA 老年患者 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下载PDF
InterTan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对比观察
15
作者 邹德玉 《智慧健康》 2023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UITF)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总共抽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病例展开研究,均以UITF确诊,对比研究以随机... 目的 对比观察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UITF)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总共抽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病例展开研究,均以UITF确诊,对比研究以随机法展开,分为对比组(20例)与分析组(20例)。分析组采取PFNA内固定治疗,对比组采取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结束后对比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变化水平、手术指标及失血量等数据,以评定效果。结果 研究结束后,两组对比HCT、Hb等水平数据,分析组均高于对比组(P<0.05)。两组对比输血量、手术时间等数据,分析组均少于对比组(P<0.05)。两组对比显性、术中及总失血量等数据,分析组均少于对比组(P<0.05),但2组隐性失血量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 与InterTan髓内钉对比,老年UITF采取PFNA内固定术治疗所致显性、术中及总体失血量相对更少,尽管二者隐性失血量对比差异较小,但因其在总失血量中比重较大,所以还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不稳定型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InterTan髓内钉 失血量
下载PDF
PFNA微创治疗不稳定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
16
作者 戴亚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85-87,共3页
观察不稳定性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接受PFNA(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的效果,分析对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为前提,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接纳的不稳定性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群体中... 观察不稳定性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接受PFNA(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的效果,分析对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为前提,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接纳的不稳定性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群体中抽取60例样本,应用计算机取号法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接受PFN(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和PFNA微创治疗,记录相关临床指标(包括骨折愈合时间),汇总并计算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疼痛状况。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治疗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更优、治疗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前,组间患者髋关节功能与疼痛状况基本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极大改善,且治疗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 在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治疗时,应用PFNA微创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缩短手术与骨折愈合时间,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减少患者病痛,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微创治疗 稳定老年骨质疏松 股骨隆间骨折 愈合时间 影响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康复的影响
17
作者 蒋晓伟 王强 +3 位作者 应璞 江文涛 钱志渊 陆苇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11-115,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SPSS 22.0进行倾向性...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SPSS 22.0进行倾向性匹配评分匹配分为观察组(血府逐瘀汤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支持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术后相关康复治疗指标,并对两组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证候积分,术后第5、7天患肢肿胀程度,VAS评分,术后第3、7天血清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7天血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和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联合血府逐瘀汤内服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恢复效果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肢肿胀程度,在更短时间内缓解患者局部疼痛,减少术后隐性失血,提升Harris评分,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且不增加患者用药安全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老年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血府逐瘀汤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下载PDF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18
作者 赵一峰 刘亮 吴天河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0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3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3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观察组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患肢股骨颈长度丢失、颈干角丢失度数以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变化,统计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随访3个月所见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股骨颈长度丢失水平、颈干角丢失水平分别为(1.7±0.1)mm、(0.9±0.2)°,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16、16.442,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3.5±10.6)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9,P<0.05)。观察组患侧肢体拄拐活动及弃拐活动时间分别为(16.2±2.5)、(26.2±3.3)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3、18.025,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5±0.8)个月,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者,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 不稳定型 股骨隆间骨折
下载PDF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庆广 蔡晓宇 吕信旺 《系统医学》 2023年第6期178-183,共6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发生于高龄人群,由于高龄人群多合并骨质疏松症,肢体活动不灵活,直接或间接暴力易造成此类骨折,其发生率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此类患者体质较弱,且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内科疾病,因此该类...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发生于高龄人群,由于高龄人群多合并骨质疏松症,肢体活动不灵活,直接或间接暴力易造成此类骨折,其发生率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此类患者体质较弱,且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内科疾病,因此该类患者存在以上高危因素,不能采取保守治疗,因为保守治疗比手术治疗有更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此类骨折的治疗目的包括及时治疗、股骨骨折断端的功能复位、早期康复锻炼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类骨折有多种方式,如髓外固定术、髓内固定术和髋关节置换,每个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InterTAN是改良的第四代髓内钉,该手术方式逐渐走进临床。本综述主要目的是阐述目前诊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不稳定型)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不稳定型) 髓外固定 髓内固定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实施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柯绮敏 邱嘉鹏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高龄患者实施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2020年8月至2023年4月不稳定型IFF高龄患者92例,采用信封密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6,采用罗哌卡...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高龄患者实施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2020年8月至2023年4月不稳定型IFF高龄患者92例,采用信封密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6,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n=46,采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阻滞效果、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效果分级、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至最高平面时间、术后痛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30min、手术结束时的MAP、H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的疼痛程度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24h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8.70%)少于对照组(26.09%),P<0.05。结论:不稳定型IFF高龄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时,采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阻滞起效迅速,MAP、HR波动小,术后疼痛较轻,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高龄患者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