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张建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40-043,共4页
对比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82例调研对象,均为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41例常规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41例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研究起止时间... 对比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82例调研对象,均为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41例常规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41例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研究起止时间2023年06月-2024年06月。结果 髋关节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较短;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方面,观察组明显较多(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较轻,术后髋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明显更优(P<0.05)。结论 对比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优,不仅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进程,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切实保证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宇轩 曹力 +1 位作者 阿德力.阿不都热西提 汪洋 《医学综述》 2014年第6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比较全髋置换与半髋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68例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89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79例。... 目的比较全髋置换与半髋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68例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89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79例。结果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全髋人工关节置换组[(66.4±10.0)min vs(85.3±14.6)min]、[(361.8±78.8)mL vs(550.9±149.7)mL]、[(292.7±103.5)mL vs(400.4±99.8)mL](P<0.05);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全髋人工关节置换组要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z=-8.96,P<0.05)。结论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但要求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要高,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预期活动能力来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不稳定型 半髋置换 全髋置换 HARRIS评分
下载PDF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晓帆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9期1426-1427,共2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13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施以...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13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施以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33%显著高于比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长9.4±1.1d,短于对照组15.6±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93.68±3.50分高于对照组84.58±5.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效果比生物型更显著,可明显提升治疗优良率,促进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型 生物型 髋关节置换术 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宏伟 杜伟 +1 位作者 杨世杰 崔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8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不稳定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参考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不稳定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参考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通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参考组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然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患者康复效果亦良好,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对比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曲国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108-2108,共1页
目的对比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不稳定型老年患者116例,分为全髋组(60例)和半髋组(56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髋关节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在优良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 目的对比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不稳定型老年患者116例,分为全髋组(60例)和半髋组(56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髋关节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在优良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并发症、手术时间等方面对比,结果表现出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是两组在其他方面各自存在一定的优势。为此,医师应当结合老年患者各方面的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半髋关节置换 疗效
下载PDF
加长InterTa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晗 徐执扬 +3 位作者 吴冯胜 吴飞华 苏新杰 梁喜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加长InterTa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8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长钉组(n=42)和标准组(n=41)。长钉组采用加长... 目的探讨加长InterTa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8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长钉组(n=42)和标准组(n=41)。长钉组采用加长InterTan治疗,标准组采用标准InterTan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放射暴露时间、术中输血量、尖顶距(TAD)、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结果长钉组的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时间长于标准组,术中出血量多于标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输血量、T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钉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标准组,Harris评分高于标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长InterTan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取得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促进骨折愈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长InterTan 髓内钉 老年
下载PDF
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陈胜利 黄涛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探析半髋关节置换术(HA)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接收的50例老年不稳定型IFF患者临床资料,将采取动力髋螺钉固定术(DHS)治疗的25例纳入对照组,将... 目的:探析半髋关节置换术(HA)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接收的50例老年不稳定型IFF患者临床资料,将采取动力髋螺钉固定术(DHS)治疗的25例纳入对照组,将采取HA治疗的25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其手术指标,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OHS)评分、骨密度,记录其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假体松动或滑脱、关节疼痛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液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及患肢恢复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FRS评分高于术前,观察组F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HS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OH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密度高于术前,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IFF患者采取HA治疗,可提高其骨密度,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进程,促使其患肢尽早恢复负重并开展日常活动,且安全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不稳定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固定术
下载PDF
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潘学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7-0050,共4页
此研究针对老年人群中因股骨粗隆间发生的不稳定型骨折,以此为出发点,细致观察半髋关节置换术所带来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中选取58名同样病症的老年人,随机将他们分设为两个不同的团体,一为接受常规手术的对比组(总计29名),一为实施半... 此研究针对老年人群中因股骨粗隆间发生的不稳定型骨折,以此为出发点,细致观察半髋关节置换术所带来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中选取58名同样病症的老年人,随机将他们分设为两个不同的团体,一为接受常规手术的对比组(总计29名),一为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的实验者(同样29名)。比较着他们手术前后的身体状况波动、手术过程中的各类细微可数参数,又或是术后他们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所带来的困扰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等。结果:手术7日后对比指标如血清肌酶谱、血清肌酸激酶与平均住院天数,半髋关节置换术组相较于常规手术组有着更佳的表现,对比起来,其优越性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和对比组在术后髋关节 Harris功能评分和 VAS疼痛评分方面有明显的差别,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整体治疗效果上,实验组的并发症比对比组要少得多。结论半髋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症状,加快病人的髋关节功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常规的手术相比,它有很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髋关节功能恢复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张世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83-008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9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9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患者。对照组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选择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74%,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89.36%,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且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然而,在术后Hb、HCT及ALB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却低于对照组患者,这一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就手术情况而言,观察组患者的表现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的比率高达17.0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9%,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同样显著(P<0.05)。结论 采取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其治疗效果更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对患者Hb、HCT及ALB水平相关指标进行改善,同时还可让患者早日下床进行康复锻炼,可大幅度减少患者整体住院时长。两种手术方式操作等方面存在差别,且各自存在优缺点,需要结合患者骨折程度,根据患者年龄、体质、既往病史等多方条件进行综合考量,以制定更合适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世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4期58-58,共1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其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1例。两组均采取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取生物型假体,研究组采取骨水泥型假...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其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1例。两组均采取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取生物型假体,研究组采取骨水泥型假体。统计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Harris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24.39%)(P<0.05)。结论采取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可有效改善其髋关节功能,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 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11
作者 王浪 《健康之家》 2023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目的为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行全髋... 目的为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参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小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仓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更具备优越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大,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适用对手术耐受性强、术后后期对活动需求较大、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群体。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小,适合年纪较大、预期寿命短、不能长时间耐受手术的患者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空心钉内固定配合“特制接骨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月鹏 宋莹 +1 位作者 孙哲 张宏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9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空心钉内固定术配合"特制接骨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提供治疗参考。方法:选取36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配合"特制接骨丸"... 目的:探讨空心钉内固定术配合"特制接骨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提供治疗参考。方法:选取36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配合"特制接骨丸"进行治疗,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和股骨头坏死的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36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占全部患者的8.33%;1例骨折不愈合,占全部患者的2.78%。其余32例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9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11%。结论:空心钉固定配合"特制接骨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内固定术 特制接骨丸 髋关节功能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早期闭合复位对骨折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建伟 黄桂成 +4 位作者 马勇 尹恒 王善付 杨金维 张亚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早期闭合复位对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预后的影响,为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获得完整回访资料的409例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采取闭合复位空心钉... 目的回顾分析早期闭合复位对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预后的影响,为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获得完整回访资料的409例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采取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患者的资料,分为早期闭合复位内固定组(A组)和择期闭合复位内固定组(B组)。其中A组早期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共226例;B组择期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共183例,2组均服用正骨丹作为基础治疗。比较2组骨折不愈合率与股骨头坏死率。结果 A组和B组骨折不愈合率分别为3.98%、4.3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13.27%、18.5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受伤至闭合复位时间越短,股骨头坏死率越低(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早期闭合复位可显著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闭合复位 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 正骨丹 预后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术后疼痛、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瑞 孙海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28期3159-3162,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2组均行空心钉内固定术,术后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2组均行空心钉内固定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及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随访12个月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6个月后,2组Harris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仅发生骨折不愈合1例(2.4%);对照组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3例,总发生率为11.9%(5/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对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有显著效果,同时可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 老年 空心钉内固定术 补阳还五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3种不同方式内固定治疗老年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5
作者 文皓 丁雪勇 徐希彦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224-3226,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CP)固定、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至股骨近端LCP固定组(A组)、DHS内固定组(B组)和PFNA固定组(C组),对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CP)固定、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至股骨近端LCP固定组(A组)、DHS内固定组(B组)和PFNA固定组(C组),对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A组、B组、C组与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手术时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良率显著优于A组(P<0.05)。A组出现2例髋内翻,1例断钉、退钉,1例浅表感染;B组出现1例髋内翻;C组出现1例股骨转子间再骨折。结论 LCP固定、DHS内固定和PFNA均为老年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 骨折 粉碎性 骨折固定术 老年 骨板
下载PDF
不同构型3枚螺钉固定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雪飞 张昆亚 +3 位作者 赵福龙 窦越超 钱秀清 张亚奎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对不同构型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稳定型股骨颈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比较,为临床治疗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倒、正等腰三角形及反V构型的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人工股骨标本,并采用生物力学... 目的对不同构型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稳定型股骨颈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比较,为临床治疗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倒、正等腰三角形及反V构型的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人工股骨标本,并采用生物力学机测试、比较3种空间构型的抗压、抗扭转性能及最大垂直载荷。结果反V构型组和倒等腰三角形构型组的抗压及最大垂直载荷性能明显优于正等腰三角形构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抗扭转性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反V构型组在抗压、抗扭转性能及最大垂直载荷方面,参数的均值高于倒等腰三角形构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治疗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应优先选用反V构型的3枚空心加压螺钉,其生物力学效果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稳定型 骨折固定术 螺钉构型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板修复不稳定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江静 胡思斌 +1 位作者 孙宏辉 崔路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72-2377,共6页
背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老年化、不稳定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对治疗效果起重要作用。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板微创治疗不稳定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 背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老年化、不稳定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对治疗效果起重要作用。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板微创治疗不稳定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股骨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等。结果与结论:(1)治疗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2)治疗组Harris功能评分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内固定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结果说明,应用股骨防旋髓内钉可显著提高骨折复位固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骨植入物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防旋髓内钉 锁定板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丁华 章洪喜 +3 位作者 袁即山 汪雷 刘涛 嵇鹏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一螺旋刀片(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1年12月43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65.94岁,平均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一螺旋刀片(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1年12月43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65.94岁,平均年龄76.8岁。随机分为关节组(n=20)和PFNA组(n=23)。采用PFNA内固定23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0例,分析比较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程度。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35~105min,统计时间(55.34±12.61)min:关节组65~130min,统计时间(90.39±14.21)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PFNA组术中出血量100~300mL,统计出血量(140±46)mL;关节组200~450mL,统计出血量(300±70)mL: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④术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PFNA组为(86.5±5.4)分,其中优12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6.9%;关节组为(85.4±5.6)分.其中优9例,良8例,可2例,差l例,优良率85.O%。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比较.PFNA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 老年患者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 半髋置换 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Gamma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建伟 唐坚 +3 位作者 孙月华 俞超 龚伟华 史定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5期566-568,571,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和Gamma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33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法分为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组55例和Gamma钉组7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和...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和Gamma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33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法分为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组55例和Gamma钉组7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和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功能(末次随访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Gamma钉组出现2例髋螺钉切割,1例远端锁钉断裂,1例股骨干骨折;PFNA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PFNA和Gamma钉均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与Gamma钉相比,PFNA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更适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骨折固定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GAMMA钉
下载PDF
股骨内侧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梁 梁学振 滕加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股骨内侧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内侧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采... 目的观察股骨内侧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内侧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第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参照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判断骨折愈合情况,采用VAS评价术前及术后第3、6、12个月疼痛情况,统计术后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两组内固定物长度适中,位置满意,未累及关节面或进入关节腔;均无重要血管损伤,未发现髋关节活动限制;切口均达甲级愈合,未发现切口感染。观察组9例骨性愈合并负重行走,1例骨折线明显模糊;均未见股骨头坏死征象,髋关节活动良好无限制。对照组6例骨性愈合并负重行走,4例骨折线明显模糊;1例术后第7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空心钉切出并退钉,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术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Harris评分均升高、VAS均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点Harris评分均升高(P均<0.05),术后第6、12个月VAS均降低(P均<0.05)。结论采用股骨内侧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可有效复位骨折并稳定内固定,改善髋关节功能并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 钢板内固定术 空心钉内固定术 解剖复位 中青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