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2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健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究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 目的探究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短,且术后出血量少,术后骨折愈合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 并发症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下载PDF
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选择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富强 刘爱民 范探荣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1357-1359,共3页
临床较为常用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方式为髓内、外固定,动力髋螺钉(DHS)是早年常用的髓外固定方式,创伤较大,近年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近端髓内钉(PFN)等髓内固定法发展迅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66例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 临床较为常用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方式为髓内、外固定,动力髋螺钉(DHS)是早年常用的髓外固定方式,创伤较大,近年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近端髓内钉(PFN)等髓内固定法发展迅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66例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比较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总结并发症原因,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转子骨折 内固定治疗 愈合时 术中出血量 不稳定型 并发症
下载PDF
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选择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明官印 张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10期1392-1394,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6例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3组,DHS组2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PFN组21例...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6例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3组,DHS组2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PFN组21例采用近端髓内钉固定,PFNA组22例采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比较3组的治疗优良率、临床各指标(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优良率比较,DHS组<PFN组<PFNA组,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手术时间对比,PFN组> PFNA组> DHS组,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的愈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DHS组>PFN组>PFNA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DHS组>PFN组>PFNA组,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手术操作简易,骨折愈合快,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骨折 老年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手术策略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阳杰 王叶武 +2 位作者 朱博 贺天磊 李智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对比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手术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8月-2023年5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81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32例、女49例,年龄最小66岁、最大103岁、平均(79±11.6)岁,分... 目的对比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手术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8月-2023年5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81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32例、女49例,年龄最小66岁、最大103岁、平均(79±11.6)岁,分为AFHR、PFLP、PFNA)。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术后12个月评估患者的髋关节Harris功能优良率。结果PFNA组术中出血少于PFLP组和AFHR组(120.39±49.76)mL VS(243.53±102.22)mL VS(194.62±65.62)mL,(P<0.01)。三组手术耗时无差异(78.07±7.26)min VS(86.59±9.55)min VS(82.66±13.38)min,(P>0.05)。AFHR组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短于PFNA组和PFLP组(1.88±0.65)d VS(4.03±0.78)d VS(6.00±1.00)d,(P<0.01)。AFHR组术后负重时间明显短于PFNA组和PFLP组(0.40±0.13)W VS(7.26±2.15)W VS(10.24±1.72)W,(P<0.01)。随访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AFHR和PFNA组优于PFLP组(84.6%VS 84.2%VS 76.5%,P<0.05),AFHR组与PFNA组无差异(84.6%VS 84.2%,P>0.05)。结论AFHR、PFNA和PFLP三种手术策略均属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有效疗法。AFHR策略手术耗时短、术后下床早、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老年 关节置换 手术方式
下载PDF
髓内钉联合钢丝捆扎治疗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5
作者 薛超 强廷会 +4 位作者 杜兴国 牟欢 郭忠尚 华云 赵家瑞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41-447,共7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联合加压髓内钉联合钢丝捆扎治疗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汉中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19例,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联合加压髓内钉联合钢丝捆扎治疗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汉中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19例,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56~82岁,平均73.1岁。跌倒摔伤17例,道路交通伤2例。采用2018年新版AO/OTA骨折分类,A2以上为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其中A2.2型4例,A2.3型8例,A3.1型2例,A3.2型1例,A3.3型4例。患者术前均需行双髋关节正位及患髋侧位X线片,必要时行髋关节CT平扫及三维重建。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联合加压髓内钉联合钢丝捆扎内固定手术治疗。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分析患者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5个月。19例患者住院时间10~23 d,平均15.4 d。手术时间0.75~2 h,平均1.2 h,术中显性出血量100~220 mL,平均160.7 mL。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为7~14 d,平均9.8 d。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1个月,无骨折不愈合。术后X线片显示复位好12例,可5例,差2例。术后3个月Harris功能评分68~97分,平均85.4分,其中优12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术后发生髋内翻2例。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联合加压髓内钉结合小切口钢丝捆扎固定治疗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术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骨折 加压髓内钉 不稳定型 髋关节
下载PDF
关节置换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对比
6
作者 朱睿智 曲强 +3 位作者 崔鹏飞 刘栋 张永涛 王昌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69-1874,共6页
背景: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可以通过闭合复位内固定得到很好的修复效果,但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目前没有具有绝对优势的手术方式。目的:通过对比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关节置换的相关指标,探究关节置换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老年不... 背景: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可以通过闭合复位内固定得到很好的修复效果,但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目前没有具有绝对优势的手术方式。目的:通过对比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关节置换的相关指标,探究关节置换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Gamma3组62例,采用Gamma3内固定系统治疗;关节置换组40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信息、住院情况、髋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①Gamma3组和关节置换组在负重时间(P<0.001)、住院时间(P<0.05)、术中出血量(P<0.001),手术时长(P<0.001)方面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关节置换组平均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闭合复位内固定的Gamma3组短;Gamma3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长均优于关节置换组;②两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分项百分制髋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526,0.788,0.228);③提示关节置换在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能使患者实现早期负重和功能锻炼;谨慎选择适合的患者和假体类型进行关节置换会使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不稳定型 关节置换 骨质疏松 闭合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内固定方式对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的影响
7
作者 彭建功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内固定方式对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2月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内侧壁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 目的:探讨内固定方式对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2月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内侧壁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髋部骨折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操作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失血量以及置管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髋关节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9、3.270、6.021、6.670、12.054;χ^(2)=4.713、3.914;P<0.05)。结论:内固定方式对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的影响显著,选取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不稳定型 股骨转子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张良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153-155,共3页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21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21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各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提高髋关节功能评分,降低围术期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疗效对比
9
作者 李逸群 吴昊 向奎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式... 目的对比分析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置换组(52例)和固定组(52例),置换组患者采用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术治疗,固定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髋关节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固定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固定组(t=5545、5150,P均<0001),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固定组无明显差异(t=1933、1619,P=0056、0109)。术后12个月,置换组患者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077%,明显高于固定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6154%(χ^(2)=4685,P=0030);置换组患者健康调查量表36(SF-36)中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固定组(t=3062、2868、3028、3440,P=0003、0005、0003、0001)。置换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固定组患者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115%(χ^(2)=5283,P=0022)。结论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相比,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虽会增加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延长手术时间,但能够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稳定骨折 老年 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下载PDF
InterTan髓内钉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胡艳超 李宇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81-83,共3页
对比分析 InterTan 髓内钉和PFNA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老年不稳定型IFF病例,以实施的术式分为InterTan组、PFNA组,每组合计纳入43例。结果 表2-5结果示,两种术式各有优势,均... 对比分析 InterTan 髓内钉和PFNA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老年不稳定型IFF病例,以实施的术式分为InterTan组、PFNA组,每组合计纳入43例。结果 表2-5结果示,两种术式各有优势,均可达同等水平的骨折复位质量及髋关节功能改善程度,但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方面更有优势,InterTan组的髋内翻、螺钉切出发生率居更低水平(P<0.05)。结论 针对老年不稳定型IFF患者,选择InterTan髓内钉或PFNA治疗均有助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但InterTan髓内钉预后质量更高,而PFNA则更适宜体质较差患者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Tan髓内钉 PFNA 老年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骨折
下载PDF
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潘爱军 张本 朱丽娜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42-44,48,共4页
目的分析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稳定型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50例,钛防旋髓内钉固定)及B... 目的分析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稳定型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50例,钛防旋髓内钉固定)及B组(50例,动力髋螺钉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情况及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对比B组明显缩短,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4.00%)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结论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具有住院天数少,愈合时间短,骨折复位质量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老年稳定股骨转子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骨水泥强化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徐杨俊 李剑 +5 位作者 姜定君 路晓 花萍 周铭剑 何洲 侯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57-60,7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骨水泥强化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骨水泥强化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ERAS理念联合PFNA治疗,观察组采用ERAS理念联合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并对两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髋关节活动角度、手术及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行走时间、负重练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D-5Q)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活动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下的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能提高治疗优良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髋关节活动角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骨折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骨水泥强化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李强 王新欣 +2 位作者 吴国志 陈荣 任高宏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56-560,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半髋关节置换(H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采用PFNA治疗,64例)和HA组(采用HA治疗,4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半髋关节置换(H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采用PFNA治疗,64例)和HA组(采用HA治疗,4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部分负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PFNA组短(少)于HA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PFNA组多于HA组(P<0.05)。部分负重时间HA组早于PFNA组(P<0.05)。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1、3、6个月HA组均高于PFNA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HA组低于PFNA组(P<0.05)。结论与PFNA相比,H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早期髋关节功能改善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更有优势,但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住院费用高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半髋置换
下载PDF
骨化三醇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应用
14
作者 倪博文 于洋 刘希伟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骨化三醇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其中对照... 目的探究骨化三醇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其中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骨化三醇治疗。比较两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行走活动能力及髋部骨密度。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 d、2 d、3 d的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行走活动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两组的髋部骨密度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应用于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行走活动能力,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骨折 骨化三醇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 老年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FNA-Ⅱ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楚奇 吴晓东 张国磊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亚洲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Ⅱ)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3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内固定材料分为A组(n=54... 目的探讨亚洲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Ⅱ)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3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内固定材料分为A组(n=54,采用PFNA-Ⅱ)与B组(n=49,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血凝块形成速率(α角)]、大腿疼痛程度(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VDL评分)及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负重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2组步态、功能性活动、运动范围、下肢畸形情况维度评分、Harri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R值较术前明显降低,α角明显增高,A组R值明显高于B组,α角低于B组(P<0.05)。2组手术前后K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术后VAS评分明显较术前降低,ADL评分明显较术前增高,且A组VAS评分低于B组,ADL评分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6%,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PFNA-Ⅱ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有利于减少术后血栓形成,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骨折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髋关节功能 高龄 效果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不同骨质下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昊 陈广新 +3 位作者 陈晓琴 廉洪宇 刘鑫伟 李子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281-3286,共6页
背景:对于A3.3型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骨折端的稳定性欠佳,而骨水泥钉道强化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模拟不同程度骨质疏松下骨水泥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 背景:对于A3.3型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骨折端的稳定性欠佳,而骨水泥钉道强化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模拟不同程度骨质疏松下骨水泥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基于CT图像及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右侧正常股骨有限元模型,同时按照AO31-A3.3分型在Solidworks 2017中将股骨分割成股骨近端、小转子及股骨体3个骨块,分别建立普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12种不同骨质疏松程度的股骨模型(实验组),以及骨水泥钉道强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12种不同骨质疏松程度的股骨模型(对照组)。股骨头表面模拟单腿站立位的受力情况,在ANSYS中观察各组内固定下股骨最大位移、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最大位移、股骨最大应力及股骨颈内翻角度上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相同骨质条件下,对照组股骨头位移、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位移及股骨颈内翻角度均低于实验组,股骨最大应力值高于实验组;②随着股骨骨质疏松程度的增大,以实验组为基础,对照组股骨头位移变化率减少了2.94%-5.89%,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位移变化率减少了3.23%-4.79%,股骨颈内翻角度变化率减少了0.41%-8.51%,股骨部位最大应力变化率从增大了12.2%到仅增大5.74%;③结果显示,在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骨水泥强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应对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时均较普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且效果在严重骨质疏松时最显著,但骨水泥加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并不适用于正常骨质及轻度骨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水泥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骨折 有限元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17
作者 刘恒志 胡爱心 +5 位作者 吴尧 胡晟 杨子健 秦训 杨浚一 梁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135-8140,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将80例患者纳入股骨近端防...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将80例患者纳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将43例患者纳入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的疼痛情况,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随访大于3个月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优良率高于股骨头置换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股骨头置换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具有更高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功能恢复好,疼痛改善,并发症少。股骨头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并发症多,临床医生选择时应谨慎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固定与股骨头置换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大伟 苏波 +3 位作者 滕居赞 朱江龙 田纲 甘锋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比较DHS内固定与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5项临床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方法随机抽取2000年6月~2004年12月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DHS内固定(A组)与股骨头置换术(B组)各20例,对手术... 目的比较DHS内固定与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5项临床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方法随机抽取2000年6月~2004年12月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DHS内固定(A组)与股骨头置换术(B组)各20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并发症、疗效优良率5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5项临床指标显示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明显优于DHS内固定,其可作为临床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骨折 DHS 股骨头置换 临床评估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丁华 章洪喜 +3 位作者 袁即山 汪雷 刘涛 嵇鹏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一螺旋刀片(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1年12月43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65.94岁,平均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一螺旋刀片(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1年12月43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65.94岁,平均年龄76.8岁。随机分为关节组(n=20)和PFNA组(n=23)。采用PFNA内固定23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0例,分析比较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程度。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35~105min,统计时间(55.34±12.61)min:关节组65~130min,统计时间(90.39±14.21)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PFNA组术中出血量100~300mL,统计出血量(140±46)mL;关节组200~450mL,统计出血量(300±70)mL: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④术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PFNA组为(86.5±5.4)分,其中优12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6.9%;关节组为(85.4±5.6)分.其中优9例,良8例,可2例,差l例,优良率85.O%。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比较.PFNA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转子骨折 老年患者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 半髋置换 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0
20
作者 谢晓敏 陈宇飞 +2 位作者 周晓庆 贾斌 苟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90-93,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A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B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于术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无死亡病例。B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负重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A组术后愈合较慢,且钢板较易断板;B组愈合良好,正位片显示患侧骨折无移位。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B组临床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稳定性强、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骨折 老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