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水泥灌注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骨质疏松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杰 邱裕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灌注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且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并骨质疏松患者,分别采用骨水泥灌注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52例)和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60例),对... 目的:探讨骨水泥灌注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且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并骨质疏松患者,分别采用骨水泥灌注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52例)和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60例),对比分析两组术后3 d、术后3月和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后缘压缩率、后凸Cobb角、伤椎楔变角及腰背疼痛评分,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对腰背疼痛改善情况及预防远期椎体塌陷的差异。结果:采用骨水泥灌注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后3 d、术后3月和术后12月时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后凸Cobb角、伤椎楔变角与采用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和12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灌注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效果优于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该固定方法在有效预防骨折术后远期椎体高度丢失、维持病椎的高度和强度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患者可较早下地,减少胸腰椎骨折后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 治疗 骨折固定术 骨水泥 空心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41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林丽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6B期1200-1200,共1页
关键词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护理体会 不完全性 截瘫患者 精心护理 效果满意
下载PDF
AF系统加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26例体会
3
作者 郭新军 杨喜旺 谢国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3-624,共2页
关键词 AF系统 经椎弓根伤椎植骨 治疗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椎旁入路经单侧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陈定法 郭晋 +2 位作者 张威 刘菲 姜峰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9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应用椎旁入路经单侧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均为我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采用椎旁入路经单侧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疼能评分、...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应用椎旁入路经单侧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均为我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采用椎旁入路经单侧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疼能评分、功能障碍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相较手术前,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术前,术后ODI指数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术前,侧位Cobb角明显缩小,伤椎前缘压缩比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椎旁入路经单侧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可显著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功能障碍状况,促进愈合康复,具较重要的开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椎旁入路经单侧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脊髓功能、椎体高度维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邱林 牟双林 +1 位作者 王勇 王少元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1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湖北省黄冈市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和前路组(采用单纯的前路手术)...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湖北省黄冈市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和前路组(采用单纯的前路手术)各75例。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前后不同时间患者的伤椎前缘椎体高度比、伤椎后缘椎体高度比、Cobb角、伤椎椎管占位率、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的伤椎前缘椎体高度比、伤椎后缘椎体高度比、Cobb角、伤椎椎管占位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联合组的伤椎前缘椎体高度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联合组的伤椎后缘椎体高度比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的ASIA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尽管前后联合入路方法需要延长的切口、手术过程复杂,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多,但前后路联合手术可获得即时和持久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脊髓功能 椎体高度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戴磊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1期36-37,8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取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1例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取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1例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前及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功能障碍(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可减少手术创伤,术后疼痛感较轻,腰椎功能恢复较快,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出院,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常规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伟兵 曾智仁 +3 位作者 戴勇 廖文杰 叶春梅 张燕文 《临床研究》 2019年第8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TLF)应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IPPSO)与常规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COPSIF)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10月东莞市清溪医院收治的不稳定性TLF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TLF)应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IPPSO)与常规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COPSIF)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10月东莞市清溪医院收治的不稳定性TLF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COPSIF治疗,观察组用MIPPSO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评价术前与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并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对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IPPSO与COPSIF治疗不稳定性TLF患者对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影响效果相当,同时二者手术时间并无显著差异,但MIPPSO手术切口更小,手术出血量更少,还可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 常规切开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ODI评分的影响
8
作者 舒海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7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上饶市万年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不稳定性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上饶市万年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不稳定性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38)与B组(n=41)。对A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B组患者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ODI评分。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患者,其术中失血量少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32%,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58%,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组患者的ODI评分显著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减少其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缩短其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促进其胸腰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ODI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腰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的前路减压和稳定术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德喜 邢立峰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4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和应用器械稳定治疗腰腰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20例患者中,18例病人(90%)应用了髂骨及肋骨支撑,2例(10%)应用了Cage和肋骨支撑移植。18例单独应用了Kaneda方法,2例在应用Kaneda方法的同时又应...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和应用器械稳定治疗腰腰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20例患者中,18例病人(90%)应用了髂骨及肋骨支撑,2例(10%)应用了Cage和肋骨支撑移植。18例单独应用了Kaneda方法,2例在应用Kaneda方法的同时又应用了Cage加骨移植。结果:所有病人手术中彻底切除向椎管内挤压的碎骨片,完全减压为止;平均失血1.6升。没有一位病人在减压和稳定后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手术后测量的脊柱后凸角度平均是12度(n=20)。较术前改善了9度。18例有术后远期随访X线片,平均后凸角度9度,矫正角度丢失了3度。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及血管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骨移植失败。结论:前路手术在椎管清楚率,术后载荷效果,降低骨移植失败方面优于后路手术,对神经恢复能创造合理的条件。但前路手术也存在潜在的严重的并发症和大多数外科医生不熟识这一入路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 前路减压术 稳定 并发症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双哈氏棒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附25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谷遐龄 杨元丰 +1 位作者 陆怀明 朱贤 《中华创伤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本文报告25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其中合并完全性截瘫者7例。不全瘫16例,无神经损害者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双哈氏捧内固定,其中14例同时行椎板减压,15例行横突间融合。术后平均随访14.2个月。7例全瘫无改善;16例不全瘫肌力有1~3级的功能... 本文报告25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其中合并完全性截瘫者7例。不全瘫16例,无神经损害者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双哈氏捧内固定,其中14例同时行椎板减压,15例行横突间融合。术后平均随访14.2个月。7例全瘫无改善;16例不全瘫肌力有1~3级的功能恢复。文中着重讨论了手术、椎板减压及并发症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哈氏棒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手术 椎板减压术 横突间融合
原文传递
接骨复髓汤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伴不全瘫术后15例
11
作者 李刚 黄桂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接骨复髓汤 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瘫痪 术后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钛网融合器在胸腰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德喜 邢立峰 +3 位作者 胡义敏 李巍 郎继孝 闫作龙 《齐鲁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266-267,共2页
①目的 探讨钛网融合器在胸腰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②方法  2 0例病人应用钛网融合器加肋骨支撑移植治疗。所有病人手术中彻底切除向椎管内挤压的碎骨片 ,完全减压。③结果 无病人在减压和稳定治疗后神经症状加重 ,无... ①目的 探讨钛网融合器在胸腰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②方法  2 0例病人应用钛网融合器加肋骨支撑移植治疗。所有病人手术中彻底切除向椎管内挤压的碎骨片 ,完全减压。③结果 无病人在减压和稳定治疗后神经症状加重 ,无病人出现医源性神经损伤及血管损伤 ,无病人出现内固定松动及骨移植失败现象。④结论 前路手术加钛网融合器在椎管清除率、术后载荷效果、降低骨移植失败方面疗效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 钛网融合器 骨折固定术 腰椎骨折 肋骨支撑移植
下载PDF
DICK钉在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伴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13
作者 董金波 王维山 +3 位作者 史晨辉 刘维钢 王永明 李宽新 《农垦医学》 2004年第2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DICK钉 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脊髓损伤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骨折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卢朝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骨折患者26例,均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骨折患者26例,均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92.4±30.7)min,术中出血量为(685.1±219.3)mL,术后24 h的伤口引流量为(327.4±48.1)mL,骨折愈合时间为(17.9±3.2)周。术后患者发生脊柱曲度异常改变1例,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5%。患者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椎管容积率均明显大于术前,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明显好于术前(P〈0.05)。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并重建脊柱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 三柱重建 不稳定性腰椎单发爆裂骨折
下载PDF
脊椎三维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护理
15
作者 李松莲 《上海护理》 2004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脊椎三维复位固定系统 手术配合 手术疗效
下载PDF
AF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17例
16
作者 朴光国 杨宏海 +2 位作者 徐颖峰 于长明 刘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5期578-579,F0003,共3页
关键词 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内固定治疗 AF钉 高处坠落伤 交通事故伤 临床资料 致伤原因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和哈氏棒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89例报告
17
作者 郭勇 李树平 +1 位作者 王井续 周中琦 《辽宁医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哈氏棒 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手术方法
下载PDF
DICK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护理体会
18
作者 肖梅 林春荣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7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DICK系统 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护理
下载PDF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
19
作者 朱光明 徐志刚 +2 位作者 周连生 蒋济峰 袁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04-305,共2页
采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32例。经 6~ 48个月的随访 ,达到解剖复位 30例 ,功能复位 2例 ,脊柱畸形矫正满意 ,无矫正角丢失。不全瘫痪者 12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 ,完全性瘫痪者 8例仅 2例有部分感觉功能恢复。A... 采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32例。经 6~ 48个月的随访 ,达到解剖复位 30例 ,功能复位 2例 ,脊柱畸形矫正满意 ,无矫正角丢失。不全瘫痪者 12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 ,完全性瘫痪者 8例仅 2例有部分感觉功能恢复。AF系统手术操作简单 ,复位固定可靠 ,创伤小 ,并发症少 ,可有效恢复椎管容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系统 内固定治疗 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 临床资料 椎弓根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在单节段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中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峰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6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 分析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在单节段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单节段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单节段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单纯前路重... 目的 分析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在单节段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单节段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单节段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单纯前路重建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28),将行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2),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疗效相关评分、影像学指标及神经功能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JP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ODI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二者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影像学指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各影像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伤椎矢状楔形角、后凸Cobb角度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分级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可减轻单节段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复位效果及神经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联合入路 前路治疗 单节段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