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自证己罪原则于行政程序之适用——以欧陆法为考察中心
1
作者 徐孜男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假如于行政程序中得强迫公民提交犯罪证据,并在对其进行的刑事追诉中使用,不自证己罪原则便不过一纸空文,是以行政程序领域亦有适用不自证己罪原则之必要。至于适用之方式,相较而言,证据运用禁止的方案最能够平衡兼顾国家行政利益的保... 假如于行政程序中得强迫公民提交犯罪证据,并在对其进行的刑事追诉中使用,不自证己罪原则便不过一纸空文,是以行政程序领域亦有适用不自证己罪原则之必要。至于适用之方式,相较而言,证据运用禁止的方案最能够平衡兼顾国家行政利益的保障与个人不自证己罪的自由,可作为我国未来法制改进之借镜,但首先应明确证据运用禁止的效力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自证己罪原则 沉默权 行政协力义务 证据禁止
下载PDF
虚假诉讼罪法益的逻辑不自洽及其修正
2
作者 陈发水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23-128,共6页
虚假诉讼罪的保护法益在纵向结构上按照外延从大到小分别由章法益、节法益和具体法益构成,在横向结构上有两个地位等同的具体法益即妨害司法秩序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构成。对这些纵横交错的法益不管是进行逻辑运算或进行逻辑推理,虚假诉... 虚假诉讼罪的保护法益在纵向结构上按照外延从大到小分别由章法益、节法益和具体法益构成,在横向结构上有两个地位等同的具体法益即妨害司法秩序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构成。对这些纵横交错的法益不管是进行逻辑运算或进行逻辑推理,虚假诉讼罪的保护法益在逻辑上都不自洽。对虚假诉讼罪的法益结构进行解剖,探究造成虚假诉讼罪逻辑不自洽的根源,可以得出删除具体法益之一的妨害司法秩序是解决问题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罪 保护法益 结构 逻辑不自
下载PDF
《不自弃文》流传版本小考——兼论薛宝钗所云“朱夫子”当指朱熹
3
作者 黄郁娇 《曹雪芹研究》 2023年第1期47-57,共11页
《不自弃文》另有一版本,名为《不自弃说》,这两个版本在明清时期均被认为是朱熹所作。目前所见最早的《不自弃说》文本出现于明宣德朝,与《不自弃文》仅在题名以及部分词句、语序上存在差异;至迟在万历朝,《不自弃说》鲜为人知,《不自... 《不自弃文》另有一版本,名为《不自弃说》,这两个版本在明清时期均被认为是朱熹所作。目前所见最早的《不自弃说》文本出现于明宣德朝,与《不自弃文》仅在题名以及部分词句、语序上存在差异;至迟在万历朝,《不自弃说》鲜为人知,《不自弃文》于明皇室和文人间广泛流传;清康雍乾三朝,《不自弃说》仅藏于内府,《不自弃文》成为官方认可的“不自弃”典故出处。而薛宝钗所云“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客观反映了《不自弃文》在清皇室和文人间广泛流传的文化背景。明清时期《不自弃说》《不自弃文》的流传考察表明,其作者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朱熹 不自弃文 流传 版本
下载PDF
从法学的不自足到法律经济学的推进——兼论法律经济学课程的设置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林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0-105,142-143,共8页
法律现实主义是在批判传统注释法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法学研究路径,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法学的不自足性。法律经济学作为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成熟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文章认为,法律经济学应用于我国法学研究... 法律现实主义是在批判传统注释法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法学研究路径,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法学的不自足性。法律经济学作为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成熟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文章认为,法律经济学应用于我国法学研究与教学有助于摆脱目前我国法学研究与教学“幼稚”的困境,推进法律经济学的教学是法律经济学得以推广的前提和基础。文章还就中国法律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提出了若干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的不自 法律经济学 课程设置
下载PDF
自爱不自贵——老子生命观思想辩正 被引量:3
5
作者 罗祥相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40,共8页
很多学者认为老子主张"贵身"或者"贵生",但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老子生命观思想的误读。因为老子从根本上是反对众人去"贵身"或者"贵生"的,其生命观思想的真正主张是具有辩证性的"自爱不自... 很多学者认为老子主张"贵身"或者"贵生",但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老子生命观思想的误读。因为老子从根本上是反对众人去"贵身"或者"贵生"的,其生命观思想的真正主张是具有辩证性的"自爱不自贵":既反对因追求显名厚利而不亲爱自己的身体;也反对因过分尊贵其身、厚养其生,益生妄作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生命观 自爱 不自
下载PDF
基于VC的任意不自相交多边型新裁剪算法
6
作者 汪文 夏礼吉 +2 位作者 彭毓峰 古士睿 刘鑫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3,共4页
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经典裁剪算法的改进是添加一些附加的判断条件以提高效率或只是适用于某种特殊条件环境的应用。对常用的线段裁剪算法和多边形之间的裁剪算法进行简单的原理描述与比较,提出一个新的任意不自相交多边形之间的裁剪算法... 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经典裁剪算法的改进是添加一些附加的判断条件以提高效率或只是适用于某种特殊条件环境的应用。对常用的线段裁剪算法和多边形之间的裁剪算法进行简单的原理描述与比较,提出一个新的任意不自相交多边形之间的裁剪算法,该算法以基本线段单元为控制对象,在线段求交中使用梁友栋-barskey算法,然后从裁剪之后的线段单元组中寻找多边形的线段单元组合。分带环多边形之间的裁剪和不带环多边形之间的裁剪来详细描述算法的实施步骤和算法流程;最后用C++语言实现该裁剪算法,结合工程应用解决了多边形裁剪实例,通过测试证明该算法对不自相交多边形之间的裁剪是很有效的,同时使用该算法解决了多边形与折线之间的裁剪问题,改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剪 不自相交多边形 算法 C++ 实例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不自足现象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3-36,共4页
词汇出现完全的空白、缺环,不能满足言语主体表达的需要,这就是词汇的不自足现象。新事物不断出现、人们交际表达创新的需要以及现代汉语词汇的有限性都可能导致词汇的不自足。但相应的语言对策可以一定程度地解决词汇不自足的问题,可... 词汇出现完全的空白、缺环,不能满足言语主体表达的需要,这就是词汇的不自足现象。新事物不断出现、人们交际表达创新的需要以及现代汉语词汇的有限性都可能导致词汇的不自足。但相应的语言对策可以一定程度地解决词汇不自足的问题,可以促进词汇不断创新,促进语言发展,加快语言间的接触与交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词汇 不自
下载PDF
论实践的不自足性
8
作者 牟成文 宋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6,23,共7页
所谓实践的不自足性主要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功能具有有限性,也就是说,没有理论活动的介入,处在实践或者生活中的人对于自身活动的各种内涵、价值和意义等不可能做到清楚、全面或者彻底的领会和理解,不可能从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实践... 所谓实践的不自足性主要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功能具有有限性,也就是说,没有理论活动的介入,处在实践或者生活中的人对于自身活动的各种内涵、价值和意义等不可能做到清楚、全面或者彻底的领会和理解,不可能从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实践自觉和理论自觉。只有经过理论指导的实践,才能构成实践性的领会和理解,才能形成实践性自觉。实践的不自足性具有如下几方面的表现:作为"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实践具有非自明性、条件性;真正能够揭示、澄明真实或者真理的实践只能是部分的实践,而不是全部的实践;实践在揭示、澄明或者检验真实、真理、思想或者理论时所产生的价值和影响具有时间性;检验真理的实践具有境域性。建立在"新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哲学认肯实践的不自足性。正是基于实践具有不自足性,马克思才在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上提出了根本区别于传统哲学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不自足性 真理 马克思哲学
下载PDF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论中国古代美学对审美个体主体性的张扬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顺贵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0-73,共4页
“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这一美学命题旨在阐述艺术美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 ,强调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认为自然美的呈露离不开人为之“发宣昭著”,从而高扬审美主体的创造作用。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美学 审美个体 主体性 不自 主体能动创造性 文艺美学 艺术美 自然美
下载PDF
“命令(令)”格式相关规定的不自洽问题与消解方案
10
作者 施发笔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66,共2页
通过对"命令(令)"格式相关规定的解读,发现目前的相关规定存在命令标志规定的不合理,令号问题表述模糊或存在空白点等不自洽问题,现实公文中"命令(令)"的行文格式的不统一,发文字号多样化等,与相关规定的不自洽存... 通过对"命令(令)"格式相关规定的解读,发现目前的相关规定存在命令标志规定的不合理,令号问题表述模糊或存在空白点等不自洽问题,现实公文中"命令(令)"的行文格式的不统一,发文字号多样化等,与相关规定的不自洽存在一定的关系。据此提出消解方案,以资相关规定的制作机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令(令) 格式 不自 消解方案
下载PDF
王充的“冷不自生”思想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11
作者 申先甲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38-41,共4页
本文根据《论衡》中关于“脯”等有关论述,阐明了王充“冷不自生”的杰出思想,揭示了它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关键词 热力学第二定律 王充 “冷不自生”思想 “萐脯” 《论衡》 中国 汉代 哲学
下载PDF
话语理解中的不自足语境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学勇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36-139,共4页
不自足语境是交际中的接受者由于缺乏准确解码的语境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相对不充分语境。不自足语境的形成受到语境动态性特征、话语双方"不合作"的影响。不自足语境往往导致交流隔阂,但是有时它又是制造幽默效应的"包袱皮... 不自足语境是交际中的接受者由于缺乏准确解码的语境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相对不充分语境。不自足语境的形成受到语境动态性特征、话语双方"不合作"的影响。不自足语境往往导致交流隔阂,但是有时它又是制造幽默效应的"包袱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理解 不自足语境 内涵 形成原因 幽默效应
下载PDF
浅谈不自证其罪特免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希凯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0-61,71,共3页
不自证其罪特免权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无罪推定原则,它是一项国际通行的刑事司法准则。不自证其罪赋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证人抵御被强迫自证其罪的风险,但在我国要使其真正付诸实行,还需要作巨大努力。
关键词 不自证其罪 无罪推定原则 刑事诉讼法
下载PDF
从《不自弃文》谈曹雪芹的思想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世南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2-116,共5页
由朱子《不自弃文》论曹雪芹的思想,指出他创造的贾宝玉厌恶富贵功名,追求自由爱情生活,反映了他的理想。但其结果是“于国于家无望”,自己则“贫穷难耐凄凉”,这又是他不愿接受的。《红楼梦》乃是其晚年的《忏悔录》。那种把曹雪芹当... 由朱子《不自弃文》论曹雪芹的思想,指出他创造的贾宝玉厌恶富贵功名,追求自由爱情生活,反映了他的理想。但其结果是“于国于家无望”,自己则“贫穷难耐凄凉”,这又是他不愿接受的。《红楼梦》乃是其晚年的《忏悔录》。那种把曹雪芹当作自觉反封建礼教作家,把书中对宝玉的贬责都看成反讽观点,是对人的思想的简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自弃文》 曹雪芹 《红楼梦》 古典小说 创作思想 反讽
下载PDF
采样定理的内在不自洽性和工程应用的局限性——采样定理和奈奎斯特准则研究·上篇 被引量:5
15
作者 郝建民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7年第2期51-58,共8页
推导证明了作为通信理论基石之一的采样定理及其公式存在着两个矛盾:内在不自洽性,即采样定理与其公式的推导前提条件相矛盾;
关键词 取样 通信理论 采样定理 内在不自洽性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对丙泊酚引起患儿不自主体动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佘锐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5期182-18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对丙泊酚引起患儿不自主体动反应的影响。方法200例小儿疝气患儿,采取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麻醉诱导前2 min均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进行预处理,对照组剂量为0.50 mg/kg,观察组剂量为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对丙泊酚引起患儿不自主体动反应的影响。方法200例小儿疝气患儿,采取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麻醉诱导前2 min均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进行预处理,对照组剂量为0.50 mg/kg,观察组剂量为0.25 mg/kg。比较两组患儿诱导时不自主体动发生率、麻醉镇静效果、预后。结果两组患儿诱导时不自主体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Ricker镇静-躁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13.6±0.8)h早于对照组的(15.2±1.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疝气患儿术前以0.50 mg/kg的艾司氯胺酮进行预处理,术中由丙泊酚用药引发的不自主运动发生率与0.25 mg/g的用药剂量无显著差异,且可保证术中麻醉镇静效果,避免术后不良反应,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小儿疝气 不自主体动 预处理 手术
下载PDF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关于城市广场的美学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力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10期5-7,共3页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唐代思想家柳宗元的重要美学观点之一。这个命题的提出,既承认了美的客观存在,又强调了人的主观感受。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观赏者去发现它、照亮它、唤醒它,使它成为一个情景...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唐代思想家柳宗元的重要美学观点之一。这个命题的提出,既承认了美的客观存在,又强调了人的主观感受。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观赏者去发现它、照亮它、唤醒它,使它成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联想起城市广场的美学特征,也具有"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之理,就此来谈谈理解与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广场 不自美因人而彰 美学
下载PDF
黄道泰《不自弃亭集》叙记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珊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清人黄道泰所著《不自弃亭集》,目前海内外藏家已极稀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所藏该集,其诗文内容包括衣食住行、民俗民风、山川景色、花鸟禽鱼、思乡离愁、亲朋赠答、仕途经历、人生感悟等,并有涉及清前期台湾事务,同时留有前人墨笔校... 清人黄道泰所著《不自弃亭集》,目前海内外藏家已极稀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所藏该集,其诗文内容包括衣食住行、民俗民风、山川景色、花鸟禽鱼、思乡离愁、亲朋赠答、仕途经历、人生感悟等,并有涉及清前期台湾事务,同时留有前人墨笔校改和朱笔圈点,殊为难得,对研究清康熙、雍正年间福建、广东的地方民俗、文化等,均有其文学和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泰 不自弃亭集》
下载PDF
美国宪法不自证己罪特权的适用范围考察——施梅伯案及其以后
19
作者 张薇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9-177,共9页
在美国,不自证己罪特权的适用状况始终与司法权的运作密切相关。通过1966年的施梅伯案,联邦最高法院历史性地将特权的适用范围限定在"证述或表达",从而明确认可一系列针对人身的强制取证行为。该标准一直沿用至今,但也在强制... 在美国,不自证己罪特权的适用状况始终与司法权的运作密切相关。通过1966年的施梅伯案,联邦最高法院历史性地将特权的适用范围限定在"证述或表达",从而明确认可一系列针对人身的强制取证行为。该标准一直沿用至今,但也在强制提交文件、强制取证过程中的附带陈述、强制精神病鉴定和制定法申报义务等案件中遭遇挑战,再起波澜。实践表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不自证己罪特权的司法适用有所保留,更多只是将其作为口供任意性的保障。关注不自证己罪特权在美国刑事司法的适用状况,会对我们理解《刑事诉讼法》关于"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自证己罪特权 适用范围 证述或表达 口供任意性
下载PDF
阳刚中的“儿女情长”:论宋词美学的不自安
20
作者 黄艺聪 《新闻世界》 2014年第9期201-202,共2页
由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宋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经过苏轼等文人的努力,宋词终于从最初不登大雅之堂的娱情歌曲变成了闻名宋代的文学形式,其间宋词发展的困境源于它面临的是一个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问题,那就是词的言... 由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宋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经过苏轼等文人的努力,宋词终于从最初不登大雅之堂的娱情歌曲变成了闻名宋代的文学形式,其间宋词发展的困境源于它面临的是一个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问题,那就是词的言情功能所蕴含的阴柔之气同士大夫之气的矛盾,由此引发的争论一直贯穿了整个词史,伴随着身体叙事的主体在词中地位的转变和文人美学追求上的不自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不自 叙事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