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致人而不致于人——“武术与兵家”研究之三 |
乔凤杰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2
|
论“致人而不致于人”谋略思想在警察格斗中的运用 |
娄丙午
庄海
|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1
|
|
3
|
“致人而不致于人”思想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应用 |
任力
|
《孙子研究》
|
2017 |
0 |
|
4
|
“致人而不致于人”视角下的汉末襄樊之战 |
史晓
|
《孙子研究》
|
2022 |
0 |
|
5
|
致人而不致于人 |
陈海涛
|
《中国城市金融》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6
|
谈《孙子兵法》主动权思想与武术散手竞技 |
万怀玉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
1993 |
2
|
|
7
|
《孙子兵法》的战术思想体系 |
葛荣晋
|
《管子学刊》
|
1998 |
3
|
|
8
|
《孙子兵法》与预防犯罪战略决策 |
冯树梁
|
《科学决策》
|
1996 |
1
|
|
9
|
试谈《孙子兵法》与篮球竞技 |
刘希林
|
《山东体育科技》
|
1996 |
2
|
|
10
|
试论《孙子兵法》以“胜”为核心的战争理论体系 |
于汝波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11
|
《孙子兵法》的文学成就 |
万怀玉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12
|
曲径通幽——《孙子》教理领悟 |
李诚忠
|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3
|
《孙子兵法》与武术技击思想——兵家与武术文化论之二 |
旷文楠
|
《体育文化导刊》
|
1990 |
1
|
|
14
|
《孙子》全胜思想新探 |
张永红
|
《文史杂志》
|
1999 |
0 |
|
15
|
《孙子兵法》谋略思想在信息化战争中的运用 |
张琳琳
|
《国防》
|
2005 |
0 |
|
16
|
从“应变”到“求变” |
李炳彦
|
《国防》
|
2001 |
0 |
|
17
|
《孙子》精髓新解 |
李兴斌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8
|
俞大猷《剑经》对现代搏击的启示 |
邱郁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9
|
曾国藩战略战术思想中的辩证因素 |
易孟醇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20
|
《孙子兵法》评述 |
何香枝
|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