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不良病理学特征数量对Ⅰ~Ⅲ期结直肠癌复发风险分层的指导作用:对9 875例病例的回顾性队例研究
1
作者 翁俊勇 叶紫岚 +2 位作者 张若昕 刘琪 李心翔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7-536,共10页
背景与目的:根据目前共识,不良病理学特征仅与Ⅱ期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相关。作为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我们进一步挖掘基于这些不良病理学特征来识别潜在复发和指导临床治疗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是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 背景与目的:根据目前共识,不良病理学特征仅与Ⅱ期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相关。作为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我们进一步挖掘基于这些不良病理学特征来识别潜在复发和指导临床治疗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是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本研究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050432-4-2108*),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纳入的9 875例患者中,男性5 859例,女性4 016例,年龄[M(IQR)]60(16)岁(范围:16~94岁)。中位随访时间1 779.0(95%CI:1 750.1~1 807.9)d。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使用Cox多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5年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来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分层。本队列研究严格遵循《加强流行病学中观察性研究报告质量》(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in Epidemiology,STROBE)指南中的各项条目。结果:根据合并的不良病理学特征数量进行分组,分为5组:Hr_0组(0 incorporating high-risk pathological features,0个不良病理学特征)、Hr_1组(1 incorporating high-risk pathological features)、Hr_2组(2 incorporating high-risk pathological features)、Hr_3组(3 incorporating high-risk pathological features)、Hr_4组(≥4 incorporating high-risk pathological features)。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提示,不同分组之间的OS、DFS和R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针对Ⅱ期结直肠癌进行亚组分析,不同Hr分组OS、DFS和RFS的生存曲线不同分组之间出现重叠,相较于全部病例,不同分组的生存差异明显减小,提示伴有单个不良病理学特征的Ⅱ期肠癌患者可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R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包括:年龄、pT分期、pN分期和Hr分组;OS、DFS和RFS的生存曲线提示Hr_4组预后显著差于Ⅲc期患者;分别有5.2%和14.1%的Ⅰ期和Ⅱ期患者合并2个及以上不良病理学特征(Hr分组≥2)。最后,纳入上述结直肠癌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显示实际观察与列线图预测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显示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在复发分层中具有良好的效能。结论:不良病理学特征数量是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将其作为多分类变量与年龄、pT、pN分期联合具有良好预后分层、复发分层效力,有望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复发 不良病理特征 预测模型
下载PDF
T1a期肾恶性肿瘤大小与预后不良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宇锋 朱梁松 +5 位作者 王建丰 孔文 陈勇辉 黄翼然 薛蔚 张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T1a期肾肿瘤大小与预后不良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东院)收治的1 703例肿瘤直径<4cm的T1a期肾肿瘤且病理确诊为肾细胞癌患者,排除良性病变。分析不同... 目的:探讨T1a期肾肿瘤大小与预后不良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东院)收治的1 703例肿瘤直径<4cm的T1a期肾肿瘤且病理确诊为肾细胞癌患者,排除良性病变。分析不同肿瘤大小与一些不良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包括组织类型Fuhrman高级别、伴淋巴管浸润、伴坏死、伴肉瘤样变、Ⅱ型乳头状癌及高分期(≥pT3)等。结果:1 703例肾细胞癌患者中男1 201例(70.5%),女502例(29.5%),中位年龄56(20~89)岁,平均肿瘤最大直径(2.7±0.9)cm。各种不良病理特征共发生197例(11.6%),<1cm 1例,1~2cm 11例,>2~3cm 78例,>3~4cm 107例,进一步发现肿瘤的大小与组织类型Fuhrman高级别(P<0.001)、伴组织坏死(P<0.001)、Ⅱ型乳头状癌(P=0.049)及T分期≥pT3期(P=0.018)等明显相关。肿瘤大小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得出Fuhrman级别(r=0.287,P<0.001)、是否伴有组织坏死(r=0.130,P<0.001)、病理分级是否>T3期(r=0.090,P<0.001)、是否伴有肉瘤样变(r=0.052,P=0.032)和Ⅱ型乳头状癌百分比(r=0.051,P=0.03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1a期肾癌的肿瘤大小亦与一些预示不良的病理特征有显著相关性,直径≤2cm肿瘤的各种不良病理特征发生率较少,直径>2cm肿瘤直径越大,不良病理特征的发生率亦显著增加,危险程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大小 不良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不良病理特征患者的放疗选择
3
作者 赵峻樑 赵迪威 +3 位作者 刘洋 何立儒 周芳坚 李永红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55-558,共4页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是局限期前列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RP后伴有不良病理特征(APF)的患者,选择辅助放疗还是挽救性放疗(SRT)尚存在争议。近年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患者采取早期挽救性放疗(ESRT)与辅助放疗的控瘤效果相当,且可以减少过...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是局限期前列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RP后伴有不良病理特征(APF)的患者,选择辅助放疗还是挽救性放疗(SRT)尚存在争议。近年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患者采取早期挽救性放疗(ESRT)与辅助放疗的控瘤效果相当,且可以减少过度治疗。列线图和基因分类器可预测RP后复发风险,有助于个体化选择辅助放疗或ESRT。PSMA PET/CT在生化复发后检测远处转移病灶的敏感性较高,有助于决定是否实施S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不良病理特征 辅助放疗 挽救性放疗
原文传递
错配修复蛋白状态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交互作用分析
4
作者 李珂璇 赵富强 +16 位作者 吴清彬 张峻岭 罗双灵 胡时栋 吴斌 李鹤立 林国乐 邱辉忠 陆君阳 徐徕 王征 杜晓辉 康亮 汪欣 王自强 刘骞 肖毅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6-835,共10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状态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对Ⅰ~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交互效应。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国7家医院收治的1650例Ⅰ~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63例,女687例;年龄为62(53,71)...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状态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对Ⅰ~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交互效应。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国7家医院收治的1650例Ⅰ~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63例,女687例;年龄为62(53,71)岁。1650例患者根据错配修复蛋白状态分为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dMMR)230例与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完整(pMMR)1420例。观察指标:(1)不同错配修复蛋白状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2)影响dMMR患者生存结局的因素分析。(3)影响pMMR患者生存结局的因素分析。(4)错配修复蛋白状态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对生存结局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_(1),Q_(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缺失值使用随机森林插补法进行数据插补。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向前逐步回归法)。乘法交互效应的系数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交互项系数获得。加法交互效应使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进行评价。结果(1)不同错配修复蛋白状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dMMR和pMMR患者年龄、T分期、淋巴结检出数目、淋巴结检出数目<12枚、高级别肿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响dMMR患者生存结局的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N分期、淋巴结检出数目<12枚是影响dMMR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因素(风险比=3.548,2.589,6.702,95%可信区间为1.460~8.620,1.064~6.301,1.886~23.813,P<0.05);年龄、N分期是影响dMMR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因素(风险比=1.073,10.684,95%可信区间为1.021~1.126,2.311~49.404,P<0.05)。(3)影响pMMR患者生存结局的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脉管瘤栓是影响pMMR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因素(风险比=1.018,2.214,2.598,1.549,95%可信区间为1.006~1.030,1.618~3.030,1.921~3.513,1.118~2.147,P<0.05);年龄、T分期、N分期、高级别肿瘤是影响pMMR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因素(风险比=1.036,2.080,2.591,1.615,95%可信区间为1.020~1.052,1.407~3.075,1.791~3.748,1.114~2.341,P<0.05)。(4)错配修复蛋白状态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对生存结局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交互作用结果显示:淋巴结检出数目<12枚与错配修复蛋白状态对结肠癌患者无病生存影响的乘法交互效应显著(风险比=3.923,95%可信区间为1.057~14.555,P<0.05);年龄、高级别肿瘤与错配修复蛋白状态对结肠癌患者总生存影响的加法交互效应显著(RERI=-0.033,-1.304,95%可信区间为-0.049~-0.018,-2.462~-0.146)。结论错配修复蛋白状态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检出数目<12枚、高级别肿瘤)在Ⅰ~Ⅲ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中存在交互作用。在dMMR患者中,淋巴结检查数目<12枚对预后不良的提示作用强;而在pMMR患者中,高级别肿瘤对预后不良的提示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不良病理特征 错配修复 生存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