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传播时代党报成就报道如何“不落窠臼”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其云 《新闻研究导刊》 2019年第9期158-158,共1页
成就报道,主题重大,然而重大的主题不一定非得拉起大架子,应该多从小处入手,反映重大主题,效果更好。同时,要结合当下传播特点,提升报道的故事化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使正面报道更具百姓视角,符合受众阅读习惯。
关键词 新传播时代 党报成就报道 不落窠臼
下载PDF
不落窠臼 别具匠心——许国璋先生语言学序言再读印象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有苗 《外国语言文学》 2016年第3期167-172,共6页
2015年11月25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许国璋(1915-1994)百年冥诞。纪念许老百年诞辰之际,我们再度品读其语言学著作序言和"编者的话",发现它们不落窠臼,别具一格,或曰鲜明地体现为"新、灵、真、实"等四字。... 2015年11月25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许国璋(1915-1994)百年冥诞。纪念许老百年诞辰之际,我们再度品读其语言学著作序言和"编者的话",发现它们不落窠臼,别具一格,或曰鲜明地体现为"新、灵、真、实"等四字。如今,深深印刻着许式风格与标记的许国璋语言学序言,在为当下学术著作序言撰写提供标杆的同时,亦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留给后世一笔难得的精神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国璋 语言学序言 不落窠臼 别具匠心
原文传递
一首别开生面的山水诗——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论析
3
作者 程志强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5-16,共2页
曾诗描绘宿甘露寺僧舍的情景。一二句写近景,三四句写远景。山水诗或者写景诗,从视觉落笔,几成为诗人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曾公亮此诗却避开这种传统章法,开篇即从感觉、听觉写起,三四句一反常理逆逻辑顺序绘景。起笔既不落窠臼,末二句... 曾诗描绘宿甘露寺僧舍的情景。一二句写近景,三四句写远景。山水诗或者写景诗,从视觉落笔,几成为诗人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曾公亮此诗却避开这种传统章法,开篇即从感觉、听觉写起,三四句一反常理逆逻辑顺序绘景。起笔既不落窠臼,末二句写法又富创变,全诗于虚处传神,显得别开生面而又饶有新意和诗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甘露寺僧舍》 起笔不落窠臼 末二句富于创变 别开生面
下载PDF
新闻导语,用最精彩的事实点亮受众眼睛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圣瑜 《城市党报研究》 2022年第2期31-37,共7页
本文从新鲜出炉的第31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的三篇消息的导语说起,提出导语用事实说话,不要把重要事实淹没在冗长的空话之中;都说写文章要"开门见山","开门见山"见的什么"山"?人们的理解却是不全... 本文从新鲜出炉的第31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的三篇消息的导语说起,提出导语用事实说话,不要把重要事实淹没在冗长的空话之中;都说写文章要"开门见山","开门见山"见的什么"山"?人们的理解却是不全面的。导语用事实说话,既要"开门见山"更要"远山涂绿";文无新意不出手,导语用事实说话,叙事要不落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导语 用事实说话 开门见山 远山涂绿 不落窠臼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卢云峰 《理论界》 2006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张爱玲成功的原因除了她小说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篇篇千疮百孔的爱情故事、一幕幕对人性近乎残酷的解剖外,恐怕当属她的语言风格。张爱玲既有着不厌其烦的袭旧,吸取古典文学和市井小说的营养,又有着坚持不懈的创新,自觉融入现代... 张爱玲成功的原因除了她小说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篇篇千疮百孔的爱情故事、一幕幕对人性近乎残酷的解剖外,恐怕当属她的语言风格。张爱玲既有着不厌其烦的袭旧,吸取古典文学和市井小说的营养,又有着坚持不懈的创新,自觉融入现代派手法并独创苍凉且不落窠臼的叙事语言,从而形成了独特“张爱玲体”的语言风格。“张爱玲体”语言风格的形成与其文化背景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小说的遗风 市井小说的色彩 西方现代小说的情调 苍凉残酷的语言 不落窠臼的比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