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Z31镁合金表面气相沉积不锈钢薄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国松 曾小勤 姚寿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3-46,共4页
利用真空蒸发镀膜技术在镁合金表面沉积不锈钢薄膜是提高镁合金防腐性能的新尝试。本研究利用该技术在AZ31上成功制备了不锈钢薄膜。通过在5%NaCl溶液中的浸入实验和极化实验考察了腐蚀性能,发现镀膜后耐蚀性显著降低。另外,镀膜后的显... 利用真空蒸发镀膜技术在镁合金表面沉积不锈钢薄膜是提高镁合金防腐性能的新尝试。本研究利用该技术在AZ31上成功制备了不锈钢薄膜。通过在5%NaCl溶液中的浸入实验和极化实验考察了腐蚀性能,发现镀膜后耐蚀性显著降低。另外,镀膜后的显微硬度也未有明显提高。利用AFM,SEM,EDX等分析手段对薄膜进行了观察和检测,发现耐蚀性变差的原因主要是薄膜表面存在贯穿性的微米级孔洞和Cr元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不锈钢薄膜 气相沉积 腐蚀 表面形貌
下载PDF
Zn-Se/不锈钢薄膜的电沉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秋芬 缪娟 杨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71-74,78,共5页
研究了Zn-Se/不锈钢薄膜的电沉积工艺条件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讨论了电流密度、初始浓度比(c(ZnSO4):c(Na2SeO3))、pH值、柠檬酸钠加入量、电沉积时间、电沉积温度以及超声功率对镀层的影响。经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析测试表明,... 研究了Zn-Se/不锈钢薄膜的电沉积工艺条件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讨论了电流密度、初始浓度比(c(ZnSO4):c(Na2SeO3))、pH值、柠檬酸钠加入量、电沉积时间、电沉积温度以及超声功率对镀层的影响。经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析测试表明,在电流密度为3.8mA/cm2、初始浓度比为250:1、pH=2.9、柠檬酸钠加入量为14.71g、电沉积时间为7min、电沉积温度为55℃、超声功率为160W条件下制备出的Zn-Se/不锈钢薄膜,其表面结晶致密、均匀,Zn与Se的化学计量比为1:1.25。用所制备的薄膜材料作阴极,采用电化学复合技术处理罗丹明B模拟染料废水,可使模拟废水的脱色率接近99%,COD去除率接近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技术 Zn-Se/不锈钢薄膜 工艺条件
下载PDF
不锈钢薄膜板耐水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邵建勇 白江虎 《酒钢科技》 2019年第2期44-47,共4页
本文通过以总厚为1.2mm的不锈钢薄膜板进行耐水性实验,分析了不锈钢薄膜板在不同条件下表面状态、背面状态、基复层结合界面状态和粘结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锈钢薄膜板及其中间高分子材料的耐水性良好,不锈钢薄膜板可在常规环境条件... 本文通过以总厚为1.2mm的不锈钢薄膜板进行耐水性实验,分析了不锈钢薄膜板在不同条件下表面状态、背面状态、基复层结合界面状态和粘结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锈钢薄膜板及其中间高分子材料的耐水性良好,不锈钢薄膜板可在常规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薄膜 耐水性 粘结性能 T-剥离强度
下载PDF
磁控溅射微晶和非晶不锈钢薄膜的耐点蚀性能
4
作者 单大勇 杨德钧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2-34,共3页
用磁控溅射法获得微晶和非晶不锈钢薄膜,考察了它们的耐点蚀性能,并用X-射线和电子衍射分析了薄臆的结构。结果表明,薄膜的抗点蚀能力远优于普通321不锈钢;当晶粒尺寸小于7.7nm时,微晶态不锈钢薄膜的点蚀电位高于非晶态薄膜。
关键词 磁控溅射 不锈钢薄膜 点蚀
下载PDF
304不锈钢薄膜离子液体镀铝制备铁铝化合物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小西 凌国平 +2 位作者 刘柯钊 陈长安 张桂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9-894,899,共7页
采用离子液体镀铝的方法,在304不锈钢薄膜上电沉积不同厚度(12mm、38mm、48mm)的铝镀层,再经热处理,制备出成分位于FeAl、FeAl2、Fe2Al5相区的铁铝化合物。用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透... 采用离子液体镀铝的方法,在304不锈钢薄膜上电沉积不同厚度(12mm、38mm、48mm)的铝镀层,再经热处理,制备出成分位于FeAl、FeAl2、Fe2Al5相区的铁铝化合物。用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检测铁铝化合物的形貌、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成分铁铝化合物的相结构分别为固溶合金元素Cr,Ni,Mn的FeAl相、FeAl2+Al2Fe相和Fe2Al5相;其中Al2Fe以颗粒状存在,并含高浓度的Cr;而Fe2Al5中主要晶粒含较低的Cr、高的Fe浓度,少量晶粒中含有较多的Cr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薄膜 离子液体 铁铝化合物 透射电镜
下载PDF
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对不锈钢薄膜结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志华 傅明喜 +1 位作者 黄兴民 陆琼晔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7-28,62,共3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钢片上制备不锈钢薄膜,通过改变溅射功率、溅射时间、真空度、氩气压强、基片与靶材间距等,研究其对薄膜结合力的影响。为获得致密度高、结合力好的不锈钢薄膜提供了可行的工艺参数范围。
关键词 磁控溅射 不锈钢薄膜 工艺参数 结合力
下载PDF
不锈钢基底上TiO_2薄膜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化学结构 被引量:28
7
作者 朱永法 张利 +2 位作者 王莉 付艳 曹立礼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7-472,共6页
采用钛酸正丁酯作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TiO_2纳米薄膜.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紫外反射光谱等研究手段,对TiO_2薄膜的化学结构及与基底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在不锈钢基底上形成的TiO_2... 采用钛酸正丁酯作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TiO_2纳米薄膜.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紫外反射光谱等研究手段,对TiO_2薄膜的化学结构及与基底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在不锈钢基底上形成的TiO_2薄膜与基底材料发生了明显的界面扩散反应.在TiO_2薄膜的形成过程中,不锈钢中的Fe元素向TiO_2薄膜层扩散,并与从大气氛中扩散到界面的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铁氧化物界面过渡层、界面氧化过程,导致了Fe向样品表面的偏析和扩散.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Fe可以扩散到TiO_2薄膜的表面.薄膜催化剂的紫外反射光谱表明,界面扩散反应导致了Fe扩散进入TiO_2薄膜的晶格,从而改变了薄膜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薄膜不锈钢 光催化剂 结构 制备
下载PDF
射频/直流磁控溅射不锈钢/Al_2O_3复合薄膜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温伟祥 胡社军 +6 位作者 曾鹏 吴起白 谢光荣 黄拿灿 胡显奇 盛钢 盛忠 《新技术新工艺》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0-42,共3页
利用射频 /直流磁控溅射法 ,制备了 31 6L不锈钢 /Al2 O3 陶瓷复合薄膜 ,研究了 31 6L不锈钢 /Al2 O3 陶瓷复合膜的组织形貌 ,测试了薄膜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 :直流磁控溅射 31 6L不锈钢薄膜呈柱状晶结构 ,主要有 Fe- Cr和γ-... 利用射频 /直流磁控溅射法 ,制备了 31 6L不锈钢 /Al2 O3 陶瓷复合薄膜 ,研究了 31 6L不锈钢 /Al2 O3 陶瓷复合膜的组织形貌 ,测试了薄膜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 :直流磁控溅射 31 6L不锈钢薄膜呈柱状晶结构 ,主要有 Fe- Cr和γ- Fe相构成 ,在 Fe- Cr( 1 1 0 )晶面出现明显的择优取向 ;由于射频溅射 Al2 O3 陶瓷的掺合 ,使 31 6L不锈钢 /Al2 O3 陶瓷复合薄膜柱状晶细化 ,并出现二次柱状晶 ,在 Fe- Cr( 2 1 1 )晶面出现明显的择优取向 ,31 6L不锈钢膜硬度明显高于 31 6L块体 ,掺合了 Al2 O3 的金属 /陶瓷复合薄膜耐磨性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直流磁控溅射 不锈钢/Al2O3薄膜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用不锈钢基板的成形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陶杰 何雪婷 +1 位作者 朱建平 蔡雷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1年第4期1-4,34,共5页
综述了不锈钢基底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及其不锈钢基板的国内外生产情况,并针对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对不锈钢基板的品质要求,介绍了不锈钢基板的成形过程,其中包括基板的轧制成形、光亮退火及拉伸矫直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关键词 薄膜太阳能电池用不锈钢基板 轧制 光亮退火 拉伸矫直
下载PDF
锌漆薄膜/2Cr13不锈钢基体薄膜裂纹间距与厚度关系
10
作者 王成龙 孙浩 +1 位作者 李明玮 杨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51-54,81,共5页
以锌漆薄膜/2Cr13不锈钢基体材料为对象,采用拉伸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锈钢基体薄膜裂纹间距与厚度关系以及薄膜临界厚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张拉应变一定时,薄膜存在一个临界厚度.当薄膜厚度小于该临界厚度时,薄膜中不... 以锌漆薄膜/2Cr13不锈钢基体材料为对象,采用拉伸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锈钢基体薄膜裂纹间距与厚度关系以及薄膜临界厚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张拉应变一定时,薄膜存在一个临界厚度.当薄膜厚度小于该临界厚度时,薄膜中不会有裂纹产生,应变越大,临界厚度越小;当薄膜厚度大于临界值时,随着薄膜厚度增加,薄膜裂纹间距也随之增大,二者近似线性相关.对于同一薄膜厚度,随着拉伸荷载持续增加,新裂纹不断出现,裂纹间距不断减小.最终表面裂纹达到饱和状态,裂纹分布呈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不锈钢基体 拉伸试验 周期性裂纹 临界厚度 裂纹间距
下载PDF
不锈钢压力传感器芯体研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盛文军 王志海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4期89-91,共3页
设计了基于硅应变片的不锈钢压力传感器芯体,作为压力敏感单元的不锈钢基体是基于机械加工工艺的一体结构,无焊缝,无橡胶圈,完全无工作介质泄露风险,同时利用高灵敏度的硅应变片将不锈钢敏感单元形变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搭建的测试系统,... 设计了基于硅应变片的不锈钢压力传感器芯体,作为压力敏感单元的不锈钢基体是基于机械加工工艺的一体结构,无焊缝,无橡胶圈,完全无工作介质泄露风险,同时利用高灵敏度的硅应变片将不锈钢敏感单元形变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搭建的测试系统,传感器芯体输出线性度最优达到0. 32%左右,性能指标优良。本传感器芯体经组装成为压力传感器,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和工业电子等各种场合,包括各种不锈钢兼容的腐蚀性介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压力传感器 硅应变片 不锈钢薄膜 压力检测
下载PDF
高压快脉冲系统的测量探头设计
12
作者 邹俭 曾乃工 +1 位作者 王川 张天爵 《核科学与技术》 2018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根据1 MV,30 ns上升沿脉冲源的同轴油介质传输线的结构特点,在传输线的末端设计了环形电容分压器作为脉冲源的高电压测量探头,利用不锈钢薄膜连接传输线外筒与负载外筒,构成回流测量负载的电流. 电容分压器的分压比和不锈钢薄膜的灵敏... 根据1 MV,30 ns上升沿脉冲源的同轴油介质传输线的结构特点,在传输线的末端设计了环形电容分压器作为脉冲源的高电压测量探头,利用不锈钢薄膜连接传输线外筒与负载外筒,构成回流测量负载的电流. 电容分压器的分压比和不锈钢薄膜的灵敏度采取直接标定的方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探头性能稳定、时间响应快、功率负荷大,是测量脉冲电流与电压的一种理想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介质传输线 测量 环形电容分压器 不锈钢薄膜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ZnO Film on Stainless Steel Wire and Bioaerosol Antimicrobial Activity Evaluation
13
作者 Alfonso Espitia Cabrera Jose Luis Contreras Larios +3 位作者 IlyaEspitia-Cabrera Ma-Teresa Nunez Cardona Doris Neri Cortes Luis Raul Tovar Galvez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5年第9期455-466,共12页
ZnO thin film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on stainless steel wire sieve, using zinc acetate as a precursor. The film was sintered and characteris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Diffr... ZnO thin film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on stainless steel wire sieve, using zinc acetate as a precursor. The film was sintered and characteris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chemisorption of oxygen. A culture bacterial consortium composed by gram negative rod-shaped microbes was prepared in a liquid agar in a flask. It was transported by air through a reactor equipped with a UV lamp with 3 and 5 sieves of a stainless steel wire coated with ZnO film. It was exposed in continuous in five experiments to photocatalytic advanced oxidation. The experiments showed a total efficiency for colony forming unit reduction of a maximum of 99.66% for a residence time of 20 seconds with 5 stainless steel wire where exposed in continuous to UV. Also they were evaluated at 7.5 seconds, observing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residence time and amount of catalytic for the CFU reduction was quite similar. 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 with the no parametric Kruskal-Wallis test with P 〈 0.05. This technology could be used to clean indoor air of closed environments such as hospitals, crowded buildings or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where airborne bacteria has been docum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ZnO thin film antibacterial activity ZnO film on stainless steel wire. I
下载PDF
Photon Stimulated Desorption Studies on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 with and without TiN Film Coating
14
作者 张耀锋 王勇 +4 位作者 尉伟 王建平 范乐 管长应 刘祖平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34-36,共3页
PSD yield is a key criterion to evaluate the vacuum chamber material and its surface pretreatment in an electron storage ring.In this paper,a stainless steel vacuum chamber of 1500 mm in diameter has been tested befor... PSD yield is a key criterion to evaluate the vacuum chamber material and its surface pretreatment in an electron storage ring.In this paper,a stainless steel vacuum chamber of 1500 mm in diameter has been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TiN film coating on PSD experiment station of Machine Study Beamline of NSRL.Test results show that TiN film coat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photon stimulated desorption for the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inless steel titanium nitride film photon stimulated desorption surface pretreat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