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作者、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来看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
郝子靖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4 |
0 |
|
2
|
试论“陌生化”之“隔”与“不隔” |
武婷婷
|
《中国民族博览》
|
2023 |
0 |
|
3
|
“隔”与“不隔”的山水美——元结山水诗的审美特征及其价值 |
陈仲庚
|
《船山学刊》
CSSCI
|
2010 |
1
|
|
4
|
“隔”与“不隔”——论梁实秋创作与翻译的文化心态 |
严晓江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5
|
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
李铎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6
|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隔”与“不隔” |
陈小环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7
|
从关联理论角度浅析英语广告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之“隔”与“不隔” |
申媛媛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6 |
2
|
|
8
|
加里·斯奈德诗歌之“不隔” |
罗坚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9
|
浅谈“隔”与“不隔”在设计中的影响 |
张巍
|
《艺术科技》
|
2016 |
0 |
|
10
|
“把中国的还给中国”——“隔与不隔”与“赋、比、兴”的一种对位阅读 |
罗钢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11
|
让诗意进入翻译理论研究——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思”看钱钟书的“不隔”说 |
蔡新乐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7
|
|
12
|
隔帘花影——浅论姜夔词的“隔”与“不隔” |
童孟遥
|
《时代人物》
|
2008 |
2
|
|
13
|
文学活动中的“隔”与“不隔” |
张奎志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4
|
王国维“隔与不隔”说之文本分析 |
吕丽梅
简圣宇
|
《龙岩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5
|
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
祁晓明
|
《励耘学刊》
CSSCI
|
2017 |
1
|
|
16
|
《人间词话》“真”而“不隔”之义释 |
刘锋杰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2
|
|
17
|
从“直寻”胜语到情景“不隔”——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评诗标准的演变 |
冯丽霞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2 |
1
|
|
18
|
叙事视野下的王国维“隔”与“不隔”说 |
赵炎秋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9
|
王国维“隔”与“不隔”说新论 |
潘繁生
|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20
|
“隔”与“不隔”之辨 |
张建斌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