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E在成年听障人士沟通与交往干预中的应用与启示
1
作者 彭秦 肖冉 +1 位作者 姚娅妮 宫慧娜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70-77,共8页
积极沟通教育(Active Communication Education,ACE)是一种针对听障成年人沟通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干预项目,近年在国际上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研究的实验设计与实施、干预内容、评估方式及干预效果发现,ACE干预具有以下特... 积极沟通教育(Active Communication Education,ACE)是一种针对听障成年人沟通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干预项目,近年在国际上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研究的实验设计与实施、干预内容、评估方式及干预效果发现,ACE干预具有以下特点:以集体干预为主导,纳入重要他人参与;以自身情境为依托,指向全面康复;以主观评估为核心,强调社会效度等,但ACE干预在服务对象、评估方式、远程实践效益等方面仍需不断完善。ACE干预内容的建构与实践为强化我国听障成年人康复实践的普惠化发展及促进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 成年听障人士 沟通与交往 干预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沟通与交往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2
作者 白锋亮 徐九平 孙珂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54-657,共4页
深圳市南山区龙苑学校从孤独症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对国家课程标准进行校本化实施,建立了二阶-五维的沟通与交往课程模型。该模型以社会情感学习和阶梯式儿童语言康复模式为理论依据,课程目标以人际交往、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做出负责任... 深圳市南山区龙苑学校从孤独症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对国家课程标准进行校本化实施,建立了二阶-五维的沟通与交往课程模型。该模型以社会情感学习和阶梯式儿童语言康复模式为理论依据,课程目标以人际交往、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社会意识能力等5个维度能力为框架,每项能力分为高、低两阶,通过6个课程单元实施;在课程实施上,运用体验、理解、表达和运用的阶梯式儿童语言康复模式统整课程活动设计,推动课程教学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与交往 课程体系 社会情感学习 课程实施
下载PDF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中手语内容的编排分析及教学建议
3
作者 王小晨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第9期28-31,共4页
手语是聋人沟通与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依据《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2016年版)》编写的沟通与交往教材承载了培养聋生手语沟通能力的重要任务,教材精心穿插手语内容,系统安排手语沟通要点,梯度设计手语实践活动。... 手语是聋人沟通与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依据《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2016年版)》编写的沟通与交往教材承载了培养聋生手语沟通能力的重要任务,教材精心穿插手语内容,系统安排手语沟通要点,梯度设计手语实践活动。教师应充分依托教材内容,着力引导聋生学习规范手语的打法,掌握手语沟通的基本方法与策略,发展聋生手语与汉语之间的转换能力,为聋生今后自由选择沟通方式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与交往 手语内容 编排分析 教学建议
下载PDF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五年级上册)》特点解析及教学建议
4
作者 柳美彤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第3期33-38,共6页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五年级上册)》充分考虑五年级聋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沟通交往需求,围绕聋生生活构建学习主题,在交往话题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系统安排交际功能、语言点、交往知识、交际技巧等内容,全面提...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五年级上册)》充分考虑五年级聋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沟通交往需求,围绕聋生生活构建学习主题,在交往话题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系统安排交际功能、语言点、交往知识、交际技巧等内容,全面提升聋生沟通交往能力。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充分把握情境教学的特点,有意识地整合教材资源,同时鼓励聋生在实践中加强笔谈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校 沟通与交往 五年级上册 教材解析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培智学校沟通与交往训练课程实施路径
5
作者 万莉莉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3-85,共3页
基于新课标,培智学校可以通过“E-T-A-P”路径推进沟通与交往训练课程的实施:训练教师立足不同环境进行评估,并回归具体环境训练学生;训练教师与其他科任教师、家长等多方人员组成团队,开展评估和训练工作;训练教师指导无口语或口语可... 基于新课标,培智学校可以通过“E-T-A-P”路径推进沟通与交往训练课程的实施:训练教师立足不同环境进行评估,并回归具体环境训练学生;训练教师与其他科任教师、家长等多方人员组成团队,开展评估和训练工作;训练教师指导无口语或口语可懂度较低的学生使用辅助沟通系统,满足日常沟通需求;训练教师运用游戏、绘本,激发学生的参训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培智学校 沟通与交往训练课程 实施路径
下载PDF
听障伴孤独症特质儿童社会沟通与交往障碍的研究及启示
6
作者 李锦华 白锋亮 +1 位作者 张小金 王和平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第16期18-24,74,共8页
听障伴孤独症特质儿童存在社会沟通与交往障碍,且相对单一障碍类型表现得更为突出。研究发现,在评估方面,当前主要参照孤独症及儿童发育评估的一些工具,将直接和间接评估相结合,对听障伴孤独症特质儿童的非语言线索、语言能力进行评估... 听障伴孤独症特质儿童存在社会沟通与交往障碍,且相对单一障碍类型表现得更为突出。研究发现,在评估方面,当前主要参照孤独症及儿童发育评估的一些工具,将直接和间接评估相结合,对听障伴孤独症特质儿童的非语言线索、语言能力进行评估。在干预方面,目前主要使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沟通系统等直接干预策略,以及对儿童进行行为干预、对儿童父母进行相关培训等间接策略提高该类儿童的社会沟通与交往能力。基于以上研究,可通过动态调整教育安置、灵活运用优势感觉通道、综合干预、多学科干预等方式对该类儿童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伴孤独症特质儿童 社会沟通与交往障碍 综合干预 多学科干预
下载PDF
对话与交往: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师生关系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社教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8-152,共5页
后现代主义将师生关系理解为"对话者及其关系",强调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成为后现代主义视域中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 后现代主义将师生关系理解为"对话者及其关系",强调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成为后现代主义视域中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应把师生关系塑造成为一种共生关系。后现代主义推动了当代教育理论的师生观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与交往 后现代主义 师生观 师生对话
下载PDF
在传承与交往中成为自己——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探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光明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7,共4页
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是以其存在哲学为基础,表达了他希望通过教育而达到人的生成的愿望。在他看来教育目的就是使人成为自己,而这一目的是在传承与自由交往的教育活动中实现的。为实现这一目的,他提出了偏重传统但又结合现代的课程思想... 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是以其存在哲学为基础,表达了他希望通过教育而达到人的生成的愿望。在他看来教育目的就是使人成为自己,而这一目的是在传承与自由交往的教育活动中实现的。为实现这一目的,他提出了偏重传统但又结合现代的课程思想,并突出教师的爱心和研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透过他的教育理想可以看出他始终把人类精神整体与个体存在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教育追求,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仍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为自己 传承与交往 传统与时代 爱心与研究
下载PDF
多重障碍儿童的沟通与交往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艳 雷江华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8-102,共5页
随着对多重障碍儿童认识的不断深化,该类儿童的沟通与交往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多重障碍儿童由于存在多种障碍,在沟通与交往中面临挑战,对多重障碍儿童沟通与交往的基本特点、影响因素、方式及途径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教师和家... 随着对多重障碍儿童认识的不断深化,该类儿童的沟通与交往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多重障碍儿童由于存在多种障碍,在沟通与交往中面临挑战,对多重障碍儿童沟通与交往的基本特点、影响因素、方式及途径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多重障碍儿童的沟通与交往,激发他们主动进行交流的积极性,以促进其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障碍 多重障碍儿童 沟通与交往
下载PDF
《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解读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泽慧 《现代特殊教育》 2017年第13期20-24,共5页
《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强调尊重聋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聋生的多种沟通方式,遵循个别化原则,根据聋生沟通与交往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促进聋生语言的发展,促进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形成,逐步提高聋生社会交往素养,为聋生... 《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强调尊重聋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聋生的多种沟通方式,遵循个别化原则,根据聋生沟通与交往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促进聋生语言的发展,促进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形成,逐步提高聋生社会交往素养,为聋生突破障碍、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校 义务教育 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 解读
下载PDF
两种基础实践观的对勘:劳动与交往之间—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实践哲学之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1,共6页
以实践哲学的发展历史为背景,以实践哲学的基础性问题为脉络,从实践概念内涵入手,将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加以比较研究,能够明晰二者在反传统形而上学理论至上倾向、实现哲学功能转换问题以及说明实践与人的生命本质的关系等方面... 以实践哲学的发展历史为背景,以实践哲学的基础性问题为脉络,从实践概念内涵入手,将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加以比较研究,能够明晰二者在反传统形而上学理论至上倾向、实现哲学功能转换问题以及说明实践与人的生命本质的关系等方面的立场一致性,并因此凸显后者对前者的补充和推进意义。同时,二者实践哲学又存在鲜明差异,马克思实践哲学建基于"生产劳动"为核心的实践概念上,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则建立在"交往行为"为核心的实践概念上;马克思突出关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目标,哈贝马斯则更关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想;马克思强调在整体实践基础上理解人的本质,哈贝马斯则将生产劳动视为工具性活动,通过交往实践突显了人之存在的超验内涵。究其根本,源于对实践内涵的不同理解,哈贝马斯狭隘地理解了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从而遮蔽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重大革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劳动与交往 马克思 哈贝马斯
下载PDF
促进主动交往,实现有效沟通——聋校沟通与交往一年级教材特点解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轶 《现代特殊教育》 2019年第11期24-27,共4页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一年级)》致力于促进聋生主动交往,实现与人有效沟通。教材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交往话题具有实用性,紧密联系聋生生活,满足聋生日常交往需要;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互动性,每课安排重点学习的交际功...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一年级)》致力于促进聋生主动交往,实现与人有效沟通。教材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交往话题具有实用性,紧密联系聋生生活,满足聋生日常交往需要;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互动性,每课安排重点学习的交际功能,加强迁移运用;强化多元沟通理念,促进口语、手语、书面语的转换;重视沟通技巧与交往策略的学习,使聋生学会与人交往的一般规则,学会遵守交际礼仪;加强实践性,打通课内课外,调动家长和社会参与,使聋生在大量社会交往实践中发展沟通交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校 沟通与交往 教材
下载PDF
异托邦:御宅族群中的互动与交往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前良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9-23,134,共5页
ACG粉都的互动与交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线下"的,大学社团是最普遍的形式;一种是"线上"的,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进行,线上的互动更能体现御宅的亚文化精神。御宅族群通过互动和交往,构建出一个共享的社会空间,它... ACG粉都的互动与交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线下"的,大学社团是最普遍的形式;一种是"线上"的,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进行,线上的互动更能体现御宅的亚文化精神。御宅族群通过互动和交往,构建出一个共享的社会空间,它外在于现实,但同时又是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结果,是真实的"异托邦"。在这个世界里,通过资本的拥有和交换以获取地位的逻辑同样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宅族群 互动与交往 异托邦
下载PDF
乡村社会的精神生产与交往:一种被忽略的分析——以《金翼》与《银翅》的学术范式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相雨 《阅江学刊》 2009年第4期54-59,共6页
尽管乡村社会的变迁动力来源于物质生产与交往,但乡村社会的精神生产与交往却有自身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既可为乡村社会的稳定提供合法性解释,又可为乡村社会的变迁创造精神动力,因而分析乡村社会中的精神生产与交往具有重要意义。常人的... 尽管乡村社会的变迁动力来源于物质生产与交往,但乡村社会的精神生产与交往却有自身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既可为乡村社会的稳定提供合法性解释,又可为乡村社会的变迁创造精神动力,因而分析乡村社会中的精神生产与交往具有重要意义。常人的精神生产与交往常常遭受社会力量与国家组织的殖民,尽管国家力量的羸弱,曾使乡村社会的精神生产与交往陷入混乱,但是国家力量倘若没给社会、个人在精神生产与交往方面留以足够的空间,乡村社会同样面临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精神生产与交往 《金翼》 《银翅》
下载PDF
智障儿童沟通与交往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晓庆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2-37,共6页
智力障碍是一种以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上都存在显著限制为特征的障碍,适应性行为表现为概念的、社会的和应用性的适应性技能,发生在18岁以前。[1]因此,导致他们在语言与沟通、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障碍,针对智障儿童的教育需求开... 智力障碍是一种以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上都存在显著限制为特征的障碍,适应性行为表现为概念的、社会的和应用性的适应性技能,发生在18岁以前。[1]因此,导致他们在语言与沟通、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障碍,针对智障儿童的教育需求开展沟通交往训练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对智障儿童沟通与交往中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智障儿童沟通与交往能力的现状,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障儿童 沟通与交往 语言理解 语言表达
下载PDF
实施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程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飞雪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12期64-67,共4页
聋校课程的实施必须遵循聋生身心发展规律,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课程,其中沟通与交往课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在沟通与交往课程的设计中根据聋生的特殊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多元化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沟通与交往... 聋校课程的实施必须遵循聋生身心发展规律,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课程,其中沟通与交往课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在沟通与交往课程的设计中根据聋生的特殊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多元化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校 沟通与交往课程 实施
下载PDF
基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培养探讨
17
作者 彭华华 陈玲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我国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决定高职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文中从这一目标入手探讨了高职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内涵,以及高职院校如何创新... 我国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决定高职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文中从这一目标入手探讨了高职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内涵,以及高职院校如何创新培养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理念与方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目标 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内涵 理念与方法
下载PDF
肢体障碍儿童沟通与交往的辅助技术研究
18
作者 潘娇娇 雷江华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9-102,共4页
肢体障碍儿童由于个体差异,进行沟通与交往时经常需要借助具体的辅助技术。文章主要从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两大体系分析,硬件系统中以运动出行、教育沟通、日常交往三个方面阐述肢体障碍儿童沟通与交往辅助技术;软件系统中通过智能科技... 肢体障碍儿童由于个体差异,进行沟通与交往时经常需要借助具体的辅助技术。文章主要从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两大体系分析,硬件系统中以运动出行、教育沟通、日常交往三个方面阐述肢体障碍儿童沟通与交往辅助技术;软件系统中通过智能科技、网络平台及系统服务培养与发展肢体障碍儿童沟通与交往的能力。通过技术以增强、维持和改善肢体障碍儿童功能水平,甚至补偿和替代身体某一部分受损功能的用具或设备,帮助肢体障碍儿童在生活中达到最大限度功能独立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障碍 沟通与交往 辅助技术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林 雷江华 宫慧娜 《现代特殊教育》 2015年第10期18-23,共6页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信息化背景下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现状的调查问卷"对湖北省和广东省共239名听障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听障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往的意愿强烈,困难较低,且不受性别和学段的影响;听障学生...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信息化背景下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现状的调查问卷"对湖北省和广东省共239名听障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听障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往的意愿强烈,困难较低,且不受性别和学段的影响;听障学生在沟通与交往的对象选择上不存在偏向;听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个人意愿、父母教育观念、学校相关课程开发及社会网络技术发展水平是影响听障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与交往的最主要因素。最后在信息化背景下从促进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学生 信息化 沟通与交往
下载PDF
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程性质的再认识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玉林 《现代特殊教育》 2020年第3期40-44,共5页
沟通与交往是国家颁布的聋校新设课程,是聋生在社交活动中学习使用汉语和手语进行信息交换和符号转换,并能进行跨文化交往的社会言语交际类的实操性课程。教师要认识聋人社交中的“玻璃罩”“鸿沟”的特征,从“沟通”“交往”两个关键... 沟通与交往是国家颁布的聋校新设课程,是聋生在社交活动中学习使用汉语和手语进行信息交换和符号转换,并能进行跨文化交往的社会言语交际类的实操性课程。教师要认识聋人社交中的“玻璃罩”“鸿沟”的特征,从“沟通”“交往”两个关键词入手深度认识课程性质,培养学生积极沟通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素养,处理好话题与主题、虚拟与真实、汉语与手语、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以及集体教学与分类指导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与交往 聋校课程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