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中文化背景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乃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3-85,共3页
英汉语际翻译工作要求译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在总结五种必备素质基础上,提出掌握必要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并分别从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地域文化差异以及作者生平和写作风格等四个主要方面加以概述,同时列举实例进行分析,指出... 英汉语际翻译工作要求译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在总结五种必备素质基础上,提出掌握必要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并分别从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地域文化差异以及作者生平和写作风格等四个主要方面加以概述,同时列举实例进行分析,指出对原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化背景知识对翻译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文化背景 宗教信仰 历史文化 生活习俗 地狱文化 作者 生平 写作风格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三种特殊化学实验的教学
2
作者 王良 《化学教与学》 2011年第2期69-70,共2页
化学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化学始于实验,归于实践,中学教学中亦是提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科技发展和新思维不断碰撞的今天,实验教学依然在中学化学学习中扮演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既是打好"双基"的重要抓手,又是理论... 化学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化学始于实验,归于实践,中学教学中亦是提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科技发展和新思维不断碰撞的今天,实验教学依然在中学化学学习中扮演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既是打好"双基"的重要抓手,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但"教无定则,学无定法",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也许更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手段,走近课改精髓的人必定会在有限的课堂空间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中学教学 新课程背景 理论与实践结合 实验教学理念 教育工作者 科技发展 化学学习
下载PDF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和知识的探索者——语文教学一得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延彬 《科教文汇》 2006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尊重学生 探索者 作文教学 教师 作者 结合 错别字 写作水平 写作能力
下载PDF
浅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六个结合
4
作者 梅仲君 《当代财经》 1985年第3期94-97,共4页
任何事物都有它内在的必然规律,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要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性,首先就要明确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其次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与要求,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财经学院的培养目标,我认为《汉语与写作课程》... 任何事物都有它内在的必然规律,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要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性,首先就要明确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其次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与要求,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财经学院的培养目标,我认为《汉语与写作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力,以及研究专业的分析综合能力。现在,根据我这几年的摸索,谈谈下面几个问题: 一、讲文与串史相结合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作为中国人民,特别是一个文科大学生,对祖国历史应该有较好了解。我认为这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物质基础。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 文科大学生 结合 文学作品 写作技巧 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 时代背景 语文教师 了解学生
下载PDF
让背景资料真正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5
作者 唐小姝 《中学教学参考》 2010年第34期21-22,共2页
背景资料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通常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主旨、题材、结构、手法等的理解有促进作用的材料或资源,包括作者生平、写作意图、社会背景等。可在当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在导入语刚刚结束后就地介绍背... 背景资料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通常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主旨、题材、结构、手法等的理解有促进作用的材料或资源,包括作者生平、写作意图、社会背景等。可在当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在导入语刚刚结束后就地介绍背景资料,殊不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资料 画龙点睛 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生平 写作意图 社会背景 教学实效 导入语
下载PDF
背景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程洪娣 《小学科学》 2021年第2期138-139,共2页
背景知识是与文章内容相关,但是独立于文章存在的内容,例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写作目的、其余作品等。背景知识对了解文章内容、厘清作者写作思路有重要作用。利用背景知识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入理... 背景知识是与文章内容相关,但是独立于文章存在的内容,例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写作目的、其余作品等。背景知识对了解文章内容、厘清作者写作思路有重要作用。利用背景知识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思路 文章主旨 作者生平 写作目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教学中的应用 背景知识 了解作者
下载PDF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呈现
7
作者 李洁 《陕西教育(教学)》 2021年第10期54-55,共2页
背景资料就是与文本密切相关的,对解读文本、了解人物、把握主题有很大作用的内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作者生平、写作意图、社会背景等。解读文本,自然也就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果缺少了这些元素,对文... 背景资料就是与文本密切相关的,对解读文本、了解人物、把握主题有很大作用的内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作者生平、写作意图、社会背景等。解读文本,自然也就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果缺少了这些元素,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发生偏差。语文课程知识点较多,涉及面广。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文本的写作背景融入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借助这些资料正确解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让阅读教学因背景资料的融入而变得更加有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生平 写作意图 写作背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解读文本 理解文本 语文课程知识 把握主题
下载PDF
以疑促思 体悟情感——以《示儿》教学为例
8
作者 孙珊 《湖北教育》 2024年第8期70-71,共2页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疑”的牵引力作用,引导学生开卷识疑、以疑促思、以思触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悟作者情感。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古诗《示儿》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一、初读...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疑”的牵引力作用,引导学生开卷识疑、以疑促思、以思触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悟作者情感。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古诗《示儿》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一、初读题目,产生疑问上课伊始,笔者请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这首诗的题目,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产生了什么疑问。学生看完注释,明白了这首诗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同时提出“父亲为什么要给儿子写诗?这位父亲是什么人?他想跟儿子说些什么呢?”等问题。笔者根据这些疑问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并合理猜测写作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和思考 作者生平 写作内容 写作背景 语文课堂 作者情感 理解文本 以疑促思
下载PDF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9
作者 赵小婷 《成长》 2024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为研究主题,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意义,最后探索出了“细读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细读好词佳句和文章结构、解读文章中的文化意象、引入... 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为研究主题,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意义,最后探索出了“细读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细读好词佳句和文章结构、解读文章中的文化意象、引入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组织文本细读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文本细读任务”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生平 写作背景 文本细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组合作活动 文化意象 课外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教学中
下载PDF
向课本寻求“下锅米”
10
作者 刘兆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第36期174-174,共1页
作文写作在语文学科中可以说是占有半壁江山,但是有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视写作如大敌。查其原因,不外乎平时看书不多,积累素材不够。当我们把目光从课外读物转向教材时,可以发现教材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素材... 作文写作在语文学科中可以说是占有半壁江山,但是有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视写作如大敌。查其原因,不外乎平时看书不多,积累素材不够。当我们把目光从课外读物转向教材时,可以发现教材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只要掌握了具体可行的办法,就能从课文中寻求到写作文需要的“下锅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与课文结合 多角度挖掘课文素材 与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相结合
下载PDF
如何把握歌曲主题
11
作者 李咏云 《艺海》 2012年第5期42-43,共2页
"主题"是一首歌曲的灵魂,不论是词曲写作还是演唱,都围绕"主题"展开。把握歌曲主题,需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歌曲中的音乐语言,歌词的字面意思和引申含义。
关键词 作者生平 写作背景 音乐语言 歌词含义
下载PDF
浅谈德语問句的修辞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昌珂 《外国语文》 1981年第1期72-78,71,共8页
高年级德语课内容中文学材料较多,学生不仅希望教师帮助他们从意思上理解一篇作品,给他们介绍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还希望教师讲解作者的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等。的确,在德国文学作品中,特别是现代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的写作手法... 高年级德语课内容中文学材料较多,学生不仅希望教师帮助他们从意思上理解一篇作品,给他们介绍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还希望教师讲解作者的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等。的确,在德国文学作品中,特别是现代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的写作手法都打破了常规,形式新颖。如果只从语法角度去分析作品,往往不能满足学生要求。必须注意分析修辞手法。德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彩。除了通过选词,变换语素次序等手法外,采用各种不同句式,例如使用问句(Frageste),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本文就着重探讨问句的修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作用 修辞手法 德语课 现代文学 文学材料 文学作品 写作特点 历史背景 写作手法 作者生平
下载PDF
浅谈文言文诵读教学法
13
作者 张爱花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第2期19-19,共1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对文言文的学习来说,诵读的重要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到底应该怎样利用诵读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呢?不少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文言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句,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对文言文的学习来说,诵读的重要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到底应该怎样利用诵读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呢?不少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文言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句,掌握文章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读 浅显易懂 书读 整体感知 文中 文体知识 课文内容 朗读水平 作者生平 写作背景
下载PDF
诗歌鉴赏从哪入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忠义 《现代语文(高中版)》 2003年第8期32-33,共2页
一、了解作者的生平对一些著名的诗人要了解其生活的时代,了解其身世及主要经历,知道其政治追求和生活理想,从而便于对其诗歌的形象的把握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评价。二、弄清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诗歌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为什么写的,这对... 一、了解作者的生平对一些著名的诗人要了解其生活的时代,了解其身世及主要经历,知道其政治追求和生活理想,从而便于对其诗歌的形象的把握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评价。二、弄清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诗歌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为什么写的,这对诗歌的理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注意诗歌的题目、诗歌的小序及诗后的注释。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也应是依依惜别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鉴赏 高中 语文教学 诗歌教学 文学鉴赏 思想内容 意境 写作背景 文学流派 语言 作者 生平 表现手法
下载PDF
好课“透”为先
15
作者 刘萍萍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共1页
一堂好课的根本应首先体现为“透”,即吃透教材,它可以表现为广、准、深、巧。广,一是将文本放在深广的知识背景之中去学习,让课有广度——作者生平经历,思想历程,写作时代背景等都可信手拈来增加文本底蕴;
关键词 知识背景 广度 写作 教材 文本 学习 体现 作者生平 思想历程 时代背景
下载PDF
“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6
作者 陈保东 《河南农业》 2010年第4X期37-37,共1页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常常想到张艺谋与魏敏芝。一个是名冠全球、誉满全国的著名导演,一个是贫困、闭塞山区的小学生,然而,在张艺谋的导演下,却演出了轰动电影界的一部电影《一个也不能少》。而且。
关键词 魏敏芝 教育家叶圣陶 作者生平 祖国文化 自学能力 写作背景 应让 影视业 文化知识 性格内向
下载PDF
与自己相识
17
作者 冯晏 《作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5-36,共2页
爱上写作的人其实都是些对自己好奇的人。都是想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更多地了解自己。复杂的个体每一个细胞都在努力地向外部伸展枝叶,与光线相结合的道路本身就充满着特殊的魅力。人们都在为自己能实现感觉枝叶的繁茂而蚂蚁般忙碌着,写作... 爱上写作的人其实都是些对自己好奇的人。都是想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更多地了解自己。复杂的个体每一个细胞都在努力地向外部伸展枝叶,与光线相结合的道路本身就充满着特殊的魅力。人们都在为自己能实现感觉枝叶的繁茂而蚂蚁般忙碌着,写作是从一个人的身体内部打开自己的特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 结合 身体 幻影 伸展 枝叶 思维 道路 语言 蚂蚁
原文传递
爷爷明天要结婚
18
作者 樊聚颖 《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 2006年第Z2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镜子 衣服 穿衣镜 作者 结合 离开 时代风气 神爽 书包 紧锁
原文传递
理解是翻译的基础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安溥 《中国翻译》 1985年第1期27-31,共5页
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翻译的过程是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运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它包括理解与表达这两个基本环节,而理解是第一步。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表达,理解错了,再漂亮的表达也是枉然,所以,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和关键。在翻译中,常... 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翻译的过程是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运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它包括理解与表达这两个基本环节,而理解是第一步。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表达,理解错了,再漂亮的表达也是枉然,所以,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和关键。在翻译中,常常由于理解上的错误或不准确而影响了译文的忠实性,未能正确地传达出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风格。归纳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词义理解 译文 理解原文 作者 理解与表达 语法分析 结合 背景知识 三个方面
原文传递
课后“资料袋”在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仕清 《小学语文教学》 2020年第26期54-55,共2页
统编本教材在有些课文后面安排了一个栏目"资料袋",有的介绍作者生平,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有的介绍记录方法,有的补充与课文相关联的材料……"资料袋"因其"占地面积"不大,所以很不显眼,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被... 统编本教材在有些课文后面安排了一个栏目"资料袋",有的介绍作者生平,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有的介绍记录方法,有的补充与课文相关联的材料……"资料袋"因其"占地面积"不大,所以很不显眼,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甚至遗忘。但是,既然教材中编入"资料袋"这个栏目,肯定是因为它具有价值,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它。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去挖掘"资料袋"的潜在价值,巧妙地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生平 资料袋 写作背景 巧妙运用 占地面积 记录方法 潜在价值 教学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