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无体之体”到“与化为体”:船山庄子学中的本体与主体 被引量:8
1
作者 陈赟 《船山学刊》 2014年第2期16-25,共10页
王船山在庄子之学中发现的是"无体之体",它意味着那种没有终极的造物而物各自造的立场,"无体之体"的本体概念实际上是将事物的根据与意义交给了事物本身;"无体之体"与浑天之旨相互构成,它建构的是那种立... 王船山在庄子之学中发现的是"无体之体",它意味着那种没有终极的造物而物各自造的立场,"无体之体"的本体概念实际上是将事物的根据与意义交给了事物本身;"无体之体"与浑天之旨相互构成,它建构的是那种立足于气的基础上的大化流行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要求的存在方式是"与化为体",即通过自己的变化而参与天地万物的变化,甚至辅助改变天地之化。庄子之学因为自处于"无体之体"而贵为百家之冠,立足于子学而通达君子之道与圣人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化为体 相天
下载PDF
《列子》"化"本意发微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随心 彭永捷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30,共8页
《列子》中的"化"有四层含义.在宇宙生成论的层面上说,"化"指的是"道"的"化生"以及物的"自化";从万物存在的层面来说,表现为宇宙之"大化"、物性之"革物"以及在... 《列子》中的"化"有四层含义.在宇宙生成论的层面上说,"化"指的是"道"的"化生"以及物的"自化";从万物存在的层面来说,表现为宇宙之"大化"、物性之"革物"以及在世个体之"新陈代谢";从主体存在层面言,则体现为"与化为体"的生存方式;落实到政治的层面,对应一种"化"的生命政治学.这四个维度是层层推进的,"道"不具有意志的"化生"使得万物以"自化"的形式存在,由此便展开出一幅流动不居的、无时无刻不在运行着的大化图景,这就决定了主体需要以一种"与化为体"的生存方式与之配合;帝王"为无为"、百姓"自为"的政治模式则担保了"与化为体"的主体生存方式能切实落实到每个生命个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化生 大化 与化为体 无为
下载PDF
发现内圣外王的庄子——评陈赟教授的《庄子哲学的精神》
3
作者 郑随心 《思想与文化》 CSSCI 2018年第1期302-313,共12页
陈赟教授的《庄子哲学的精神》是一部关于庄子哲学的论文集,全书共八章,每章各有论旨,形式上看似无系统性,实质上有着一贯性与整体性。该书始于内圣外王,终于与化为体,“化”构成了该书的潜在中心词。陈教授通过“万化”、“造化”、“... 陈赟教授的《庄子哲学的精神》是一部关于庄子哲学的论文集,全书共八章,每章各有论旨,形式上看似无系统性,实质上有着一贯性与整体性。该书始于内圣外王,终于与化为体,“化”构成了该书的潜在中心词。陈教授通过“万化”、“造化”、“大化”等的分析,指出“化”不仅意味着存在的本身,而且也是存在的方式。如果说以“化”为机制的生命政治之运作是该书之“显言”,那么作为一种思想事业的“深度诠释”则是该书之“隐言”。“深度诠释”极其注重文本与历史,并由历史深处的文化形式更新、转换当代。由此,陈书解读下的《庄子》成为了整个中国思想与文化在当代进行自我表达的“活文本”。一个更全面、更具厚重感的《庄子》被展现出来了,可以预见到陈书将是日后研究《庄子》的重要参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哲学的精神》 内圣外王 与化为体 深度诠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