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自组织” 贯通形上下——对我国生态美学建设的一点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家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94,共5页
我国生态美学研究成就卓著,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加强自组织的探究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生态圈的复杂多样与和谐有序,其所以然都可以归结为"自组织"。并且,从无机界、生物界、人体自身、人的精神系统、... 我国生态美学研究成就卓著,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加强自组织的探究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生态圈的复杂多样与和谐有序,其所以然都可以归结为"自组织"。并且,从无机界、生物界、人体自身、人的精神系统、人类的文化系统乃至社会组织机构诸层次构成的生态圈均可见出自组织的作用。华夏先哲秉持整体的、系统的和机体性质的生态观,蕴含着生态美学建设需要的丰富思想资源,特别是中医学理论所揭示的"阴阳自和"与"五行胜复",可以说就是自组织的具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 生态美学 美的规律 中华文化 与天地合德
下载PDF
儒家美学“仁”范畴之存在论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天道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96-110,共15页
在儒家美学看来,"仁"乃是"人"原初的本性,为"人"之纯真本性的一种呈现,"人"必须去蔽存真,敞亮仁心仁性,仁其所仁,以成己成人。"成己",即自身心身圆融;"成人",即通过"... 在儒家美学看来,"仁"乃是"人"原初的本性,为"人"之纯真本性的一种呈现,"人"必须去蔽存真,敞亮仁心仁性,仁其所仁,以成己成人。"成己",即自身心身圆融;"成人",即通过"成己",澄明原初本真心性,以达成自我与他者的和谐,进而与天地参,生生不息,化化不已。"仁"审美域的达成为"人"原初心性的呈现,是"人"所具有的本真品质的自明,与"人"自身的选择相关。"仁"作为"人"的本性,通过选择,于"求仁"、"为仁"的去蔽中呈现出来,则体现为一种仁爱精神,"仁者爱人","仁者"既仁爱自身,更仁爱他人,仁爱社会,仁爱自然。儒家美学所谓的"求仁"、"安仁",就是主张使仁爱精神推及自然、社会,通过此,在"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确立一种相依相成、相亲相爱的融熙关系,以促进上下与天地同流,人与天地合其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仁 得仁 与天地同流 与天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