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丑”与“美”的对立统一——浅析“十七年”电影中的喜剧表演创作 被引量:8
1
作者 孙德元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89,共5页
本文立足"十七年"电影中的喜剧电影,从表演观念的转变过程入手,探讨演员进行喜剧表演创作的重要方法——丑角化变形,以及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变异——美化变形,进而肯定了表演观念对喜剧表演创作方法的决定性作用和丑... 本文立足"十七年"电影中的喜剧电影,从表演观念的转变过程入手,探讨演员进行喜剧表演创作的重要方法——丑角化变形,以及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变异——美化变形,进而肯定了表演观念对喜剧表演创作方法的决定性作用和丑角化变形所具有的独特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 表演观念 丑角化变形 变形
下载PDF
论《乡村爱情》的剧情发展策略
2
作者 郝军启 赵淑梅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7期145-147,共3页
剧作通过不断插入第三者制造矛盾、利用巧合造成误会及人物的丑角化这三种策略的成功运用,使得剧情冲突迭起,在一环扣一环的矛盾形成和解决中显得看点不断、幽默风趣。
关键词 剧情发展策略 第三者 巧合 丑角化
下载PDF
解析《美国丽人》中的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利红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76-77,共2页
从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原型学说和巴赫金的丑角化理论,展开美国电影《美国丽人》中丽人们的角色剖析,从而对父权制的无形压迫进行了深层次的控诉。
关键词 荣格人格原型 美国丽人 巴赫金的丑角化理论 父权制
下载PDF
“戏说”类电视剧辨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保和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75,共10页
90年代中国电视剧中的“戏说”潮是消费主义、时代思潮、商业机制三种力量综合的结果。“戏说”电视剧的根源是观众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其实质是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戏说”电视剧通过违反历史逻辑达到“以古娱今”的视觉效果,在创... 90年代中国电视剧中的“戏说”潮是消费主义、时代思潮、商业机制三种力量综合的结果。“戏说”电视剧的根源是观众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其实质是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戏说”电视剧通过违反历史逻辑达到“以古娱今”的视觉效果,在创作风格上明显受到当代喜剧小品、武侠文学、言情小说的影响,具有某种后现代特征。“戏说”电视剧的流行与精英文化对文化生产控制权的丧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说”电视剧 历史故事 以古娱今 丑角化 喜剧 民间文 生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