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影响力比较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群芳 吴婕 谷俊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2-97,共6页
以研发投入排名靠前的10家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为数据来源,探讨研发投入与专利影响力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专利权人在专利中的排序进行探讨,提出专利权人的权重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从总被引数、篇均被引数、H指数... 以研发投入排名靠前的10家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为数据来源,探讨研发投入与专利影响力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专利权人在专利中的排序进行探讨,提出专利权人的权重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从总被引数、篇均被引数、H指数及其衍生指数等角度对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影响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的影响力没有正相关的关系,且不同行业和不同性质的企业需要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指数 G指数 W指数 专利影响力 专利评价 加权处理
下载PDF
我国公共图书馆专利影响力评估模型构建与实证
2
作者 宋嵩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2年第1期7-10,25,共5页
目前尚未有文献对图书馆专利影响力进行研究,对其研究能帮助公共图书馆做好专利管理工作和激发图书馆行业人员的科研创新潜力。为有效评估图书馆专利影响力,从价值图谱、文本质量和引证关系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公共图书馆影响力评估体系。... 目前尚未有文献对图书馆专利影响力进行研究,对其研究能帮助公共图书馆做好专利管理工作和激发图书馆行业人员的科研创新潜力。为有效评估图书馆专利影响力,从价值图谱、文本质量和引证关系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公共图书馆影响力评估体系。本文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申请的75项专利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申请专利数量较少、影响力总体偏低、呈现申请机构和领域高度集中等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文章构建的专利影响力评估模型能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对其专利影响力分析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专利影响力评估 价值图谱 文本质量 引证关系
下载PDF
基于专利生产力与影响力的全球生物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露 刘志伟 江洪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157,共9页
[目的/意义]生物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科技竞争的焦点。研究生物技术专利,对于了解生物领域技术演变历程、预测技术未来走向,促进生物技术变革创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目的/意义]生物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科技竞争的焦点。研究生物技术专利,对于了解生物领域技术演变历程、预测技术未来走向,促进生物技术变革创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过程]本研究利用专利计量方法,对2005-2014年间产出的生物技术专利,面向研究者、机构、国家等方面,通过利用DII专利数据库、Excel、Fusion Tables等作为数据源与研究工具,从生产力、影响力这两大维度进行分析,窥探当前生物技术专利发展现况,包括当前生物技术领域之研发能力、研发动态、研发趋势等。[结果 /结论]基于分析结果,总结当前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状况,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计量 生物技术 专利生产力 专利影响力
下载PDF
基于全代引证的专利累积影响力评价——一个诺奖得主专利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康旭东 邓乐乐 +1 位作者 王宇开 杨中楷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7-277,共11页
目前,学术界通常采用直接被引频次作为专利影响力的评价指标,然而,事实证明只考虑直接引用而忽略间接引用会降低对专利技术价值的衡量,因此,基于多代引证对专利影响力的评价逐渐兴起。本文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悉尼·布伦... 目前,学术界通常采用直接被引频次作为专利影响力的评价指标,然而,事实证明只考虑直接引用而忽略间接引用会降低对专利技术价值的衡量,因此,基于多代引证对专利影响力的评价逐渐兴起。本文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悉尼·布伦纳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的专利为例,基于影响力“累积”的思想,构建累积影响力指数,对专利的影响力扩散和引文网络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累积影响力指数对专利影响力评价效力优于直接被引频次,能够挖掘“隐藏”的高影响力专利;专利的各代被引频次以及施引专利数近似呈“正态分布”,引证路径中的“关键专利”对目标专利影响力贡献较大;直接被引频次越高表示专利被引的潜力越大,短路径高被引型专利是潜在的高影响力专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影响力 专利评价 间接引用 引文网络 全代引证
下载PDF
专利家族学术影响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秀财 林波 王园 《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3期46-50,共5页
利用专利家族学术影响力计算公式和Pearson相关性计算公式,计算专利家族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OLED、RFID、石墨烯领域中优先权国家为韩国、美国、中国的专利家族学术影响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家族法律状态改变、是否引证科学论文与... 利用专利家族学术影响力计算公式和Pearson相关性计算公式,计算专利家族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OLED、RFID、石墨烯领域中优先权国家为韩国、美国、中国的专利家族学术影响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家族法律状态改变、是否引证科学论文与专利家族的学术影响力之间表现出高的不确定性。OLED、RFID、石墨烯领域中部分优先权国家的专利家族法律状态改变和引证科学论文会提高专利家族学术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程度很小。同族专利数量对专利家族学术影响力的影响更偏向确定性,但是在RFID技术领域中优先权在韩国专利家族的同族专利数量与学术影响力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家族 专利影响力 技术影响因素 OLED RFID 石墨烯
下载PDF
基于影响域和活跃度的专利即时影响力评价——以基因工程领域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明汉 江曼 朱秀珠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166,共8页
[目的/意义]在基因工程等新兴领域技术更迭尤为迅速,如何及时、准确地识别高影响力技术对捕捉技术机会、跟踪技术热点、分析技术演化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基于引文网络方法,引入影响域来揭示技术影响力扩散的范围,在空间上... [目的/意义]在基因工程等新兴领域技术更迭尤为迅速,如何及时、准确地识别高影响力技术对捕捉技术机会、跟踪技术热点、分析技术演化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基于引文网络方法,引入影响域来揭示技术影响力扩散的范围,在空间上将评估范围从直接关系扩展到间接关系;引入活跃度来揭示技术影响力持续的时间,在时间上考虑了专利年龄和技术贡献的持久性,从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构建专利即时影响力指数。[结果/结论]从基因工程领域的技术成长期中筛选出40件高影响力专利,专利影响力评价结果与领域实际发展现状吻合。利用专利即时影响力指数不仅可以及时、准确捕捉到领域内现阶段的高影响力技术,还可以挖掘出基因工程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的整体研发热点的转变。[局限]从技术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该指标适用于技术成长期的专利即时影响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即时影响力 专利影响 专利活跃度 同族专利 基因工程
下载PDF
基于专利内容新颖性和常规性的突破性发明影响因素和研发策略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任海英 邵文 李欣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63,共8页
[目的/意义]研究专利内容新颖性和常规性与突破性发明之间的关系,为提升专利影响力,获得更多突破性发明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以发明过程和探索/利用理论为依据,使用文本挖掘方法抽取专利的标题和摘要,构建专利知识网络并设计专利内... [目的/意义]研究专利内容新颖性和常规性与突破性发明之间的关系,为提升专利影响力,获得更多突破性发明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以发明过程和探索/利用理论为依据,使用文本挖掘方法抽取专利的标题和摘要,构建专利知识网络并设计专利内容新颖性和常规性指标,并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它们与突破性发明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回归结果表明,专利内容新颖性、常规性及其交互作用都会对突破性发明产生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发明主体的类型进行划分,针对性地提出取得突破性发明的研发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发明 专利影响力 专利知识网络 专利内容新颖性 专利内容常规性
下载PDF
专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铭 姚艳 杨召 《科技创业月刊》 2016年第11期9-10,14,共3页
选取专利密集度高、中、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三个产业子类专利分别与战略新兴产业投入产出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确定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影响力",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影响程度进行差异性... 选取专利密集度高、中、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三个产业子类专利分别与战略新兴产业投入产出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确定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影响力",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影响程度进行差异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专利影响力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专利合作网络的弱链接效应研究
9
作者 吴柯烨 孙建军 张子涵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7-1268,共12页
合作研发能够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分享,被普遍认为是提升企业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现有研究关于合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讨论通常局限于研发主体层面,而且仅聚焦于单个研发机构在合作网络中的节点属性特征而忽略了其链路特征。受社会网络... 合作研发能够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分享,被普遍认为是提升企业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现有研究关于合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讨论通常局限于研发主体层面,而且仅聚焦于单个研发机构在合作网络中的节点属性特征而忽略了其链路特征。受社会网络弱链接理论启发,本文基于生物医药领域2015年及之前的24017条合作专利构建逐年合作网络,探究专利合作网络中的弱链接效应。以每个合作专利为研究对象,首先,计算每对合作机构在此前合作网络中的链路强度指标,并据此区分强弱链接。其次,将链路状态和链路强度作为解释变量,将专利影响力、颠覆性和市场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合作关系强弱对专利创新绩效的影响。从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生物制药领域中弱链接合作比例逐年降低,位于各创新绩效指标前25%的弱链接专利表现均略高于强链接专利。控制相关变量后,回归结果显示,链路状态与链路强度对专利颠覆性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专利影响力和专利市场价值则有显著正向效应。这表明生物制药领域的弱链接合作有利于提升专利颠覆性、突破技术瓶颈,但难以被现有技术体系所接受,在推向市场过程中存在阻力。相反地,只有建立稳固的强链接合作关系才能使合作产出具备实际应用价值,提高技术影响力和市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链接 专利合作网络 专利影响力 专利颠覆性 专利市场价值
下载PDF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8
10
作者 冯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第10期193-194,204,共3页
科技创新是现代大学的职能之一,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众多的科技成果中,最能代表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当属专利权的拥有情况。从科技产出的角度,以最能代表科技创新能力的专利权的申请、授权及实施情况为测度对象,探讨了用于... 科技创新是现代大学的职能之一,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众多的科技成果中,最能代表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当属专利权的拥有情况。从科技产出的角度,以最能代表科技创新能力的专利权的申请、授权及实施情况为测度对象,探讨了用于评价高校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专利信息分析 专利申请 专利影响力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我国985大学专利H指数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攀 沙勇忠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60,共8页
专利H指数是一种将专利数量与专利质量相结合的专利评价方法。文章统计了我国985大学的相关专利数据并计算其专利H指数,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这些专利的质量和影响力状况进行描述,评价了其专利研发能力。
关键词 专利 H指数 专利影响力
下载PDF
科学与技术知识融合中的新近性与时域性作用研究
12
作者 张佳锐 康乐乐 孙建军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86-102,共17页
探究专利吸收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时间属性特征及其对专利创新结果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对知识吸收中时间效应的理解。利用专利的引文时滞,采用新近性和时域性表征专利吸收知识的新近程度与时间跨度,基于1979—2013年申请的2,563,948项目标专... 探究专利吸收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时间属性特征及其对专利创新结果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对知识吸收中时间效应的理解。利用专利的引文时滞,采用新近性和时域性表征专利吸收知识的新近程度与时间跨度,基于1979—2013年申请的2,563,948项目标专利,6,693,213项引用专利与3,978,556篇引用论文,分析专利吸收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新近性与时域性分布,并探究时间属性与专利影响力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子工程领域专利依赖于新近的科学与技术知识,而化学相关领域则依赖于时间跨度更大的科学知识;与企业相比,高等院校与政府机构倾向于利用更新和时间跨度更小的知识。广义负二项回归结果表明,高新近性的科学与技术知识、高时域性的技术知识会显著增加专利影响力的不确定性,而高时域性的科学知识会降低专利影响力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创新 知识流动 科学-知识 新近性 时域性 专利影响力
下载PDF
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再次入选“山东专利创新企业百强榜”
13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20年第3期58-58,共1页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青岛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联合发布“2019年度山东专利创新企业百强榜单”,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再次榜上有名。山东专利创新企业百强评价指标体系由专利数量、专利质量、专利影响力三个维度8个...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青岛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联合发布“2019年度山东专利创新企业百强榜单”,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再次榜上有名。山东专利创新企业百强评价指标体系由专利数量、专利质量、专利影响力三个维度8个指标组成,相比上一年度,本次评价指标中增加了反映专利转化价值的专利质押与许可指标,能够更好地体现企业专利的价值与影响力.同时,也证明了“越是领先者,越注重打造专利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专利 专利转化 百强榜 专利创新 信息研究院 专利质量 专利影响力 评价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2023技术聚焦》折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形势及制高点
14
作者 李国鹏 韩淋 +24 位作者 潘教峰 冷伏海 张凤 杨帆 邢颖 王海名 范唯唯 王海霞 边文越 陈挺 袁建霞 张超星 黄龙光 王小梅 杨松 王荣刚 李赞梅 陈杰 周波 孙震 白如江 周丽英 彭鲲鹏 高杨 吴广枫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7-1457,共11页
2024年4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发布《2023技术聚焦》报告。报告运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挖掘专利技术间隐藏的深层关系,基于对68万件两方专利聚类形成的21812个技术焦点,遴选、命名和概述了分布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专... 2024年4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发布《2023技术聚焦》报告。报告运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挖掘专利技术间隐藏的深层关系,基于对68万件两方专利聚类形成的21812个技术焦点,遴选、命名和概述了分布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专利分类体系的四大部类下32个技术领域排名最前的100个(Top 100)技术焦点,并对其中的32个进行了重点分析解读。文章以Top 100技术焦点为基础,凝练基于高影响力专利大数据分析所反映的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与热点,以此折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形势及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焦点 影响力专利 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 技术制高点
原文传递
Using heterogeneous patent network features to rank and discover influential inventors 被引量:11
15
作者 Yong-ping DU Chang-qing YAO Nan LI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5年第7期568-578,共11页
Most classic network entity sorting algorithms are implemented in a homogeneous network, and they are not appli- cable to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Registered patent history data denotes the innovations and the achieve... Most classic network entity sorting algorithms are implemented in a homogeneous network, and they are not appli- cable to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Registered patent history data denotes the innovations and the achievements in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iteration algorithm called inventor-ranking, to sort the influences of patent inventor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ir patent data. This approach is a flexible rule-based method, making full use of the features of network topology. We sort the inventors and patents by a set of rules, and the algorithm iterates continuously until it meets a certain convergence condition. We also giv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nfluential inventor's interesting topics using a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 model.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such as PageRank, our approach takes full advantage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e heterogeneous network,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nto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ventor and the pat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inventors with high influence in patent data, and that it converges faster than PageRa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patent network Influence Rule-based rank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