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制文化背景下弱者的自我沦丧——卡夫卡《变形记》新解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骁勇 《甘肃高师学报》 2006年第1期54-57,共4页
片面地强调《变形记》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似乎淡化了卡夫卡所处的时代及文化背景,显得过于强调其现代性而忽略传统文化的影响。卡夫卡是从传统中来的,其作品在表现“异化”方面与后来的以及当时的一些资本主义高度发达... 片面地强调《变形记》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似乎淡化了卡夫卡所处的时代及文化背景,显得过于强调其现代性而忽略传统文化的影响。卡夫卡是从传统中来的,其作品在表现“异化”方面与后来的以及当时的一些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国家的作家、作品尚有一段距离。从20世纪初奥匈帝国的文化环境和卡夫卡的精神特质出发,探讨专制文化在造成《变形记》人物“异化”方面的突出意义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制文化 弱者的自我沦丧
下载PDF
论封建专制文化对我国民主宪政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丁建军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1,共4页
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主体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政治文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不可能产生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宪政思想。即便在民主宪政思想广为传播的今天,由于专制文化的深层次影响,我国公民的民主宪政意识仍很淡薄。对此,必... 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主体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政治文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不可能产生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宪政思想。即便在民主宪政思想广为传播的今天,由于专制文化的深层次影响,我国公民的民主宪政意识仍很淡薄。对此,必须坚决清除封建专制文化的糟粕,吸取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并创造一切条件,推动我国民主宪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制文化 宪政 民主
下载PDF
愚民:专制文化的法宝——当代小说平民形象论之十三
3
作者 李运抟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6-52,共7页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段记载颇有意思,即大梁人尉缭曾这样评说秦始皇:“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段记载颇有意思,即大梁人尉缭曾这样评说秦始皇:“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有了这般看法,原还想辅助秦王的尉缭便“乃亡去”,赶紧跑人了。 尉缭看相观行是否得当暂不论它。但有一点他是说准了的,即秦王得天下则天下皆为虏。自秦政建立大一统封建专制王朝,上至重臣高官,下至芸芸百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 秦始皇 愚民 秦王 封建专制 专制文化 形象论 秦政 史记 本纪
下载PDF
窦娥的“誓愿”:专制文化的悲剧——《窦娥冤》思想的再解读,兼与王小琴老师探讨
4
作者 程时进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5年第4期31-32,共2页
窦娥临刑发下的三桩誓愿,为证明自己的千古奇冤,却祸及无数无辜同胞.表面看来是反映了作者关汉卿的思想局限性,实质上却反映了封建文化的局限性.窦娥的悲剧实质上是封建专制文化的悲剧.
关键词 窦娥的誓愿 自主意识缺乏 专制文化 悲剧
下载PDF
绝地天通——中国古代文化专制制度的肇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淑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12,共3页
政治上的大一统和思想上的一元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显著特点。“绝地天通”作为一个标志,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日后文化专制制度的基础。原始宗教包括了除生产知识以外几乎全部的原始文化成果,因此,从黄帝到颛顼的“绝地天通”,表面... 政治上的大一统和思想上的一元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显著特点。“绝地天通”作为一个标志,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日后文化专制制度的基础。原始宗教包括了除生产知识以外几乎全部的原始文化成果,因此,从黄帝到颛顼的“绝地天通”,表面上是对宗教的垄断,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地天通 巫觋 专制文化 宗教
下载PDF
抗战时期大后方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政策的斗争 被引量:4
6
作者 唐正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25-29,63,共6页
抗战时期虽然实行国共合作,但国民党仍不放弃其专制统治,在文化上实行种种专制政策;颁布一系列反动法规;设置反动文化机构;制订反动的“文艺政策”;压迫和扼杀进步文化团体。为了放手发展抗日文化运动,中共领导进步文化界对国民... 抗战时期虽然实行国共合作,但国民党仍不放弃其专制统治,在文化上实行种种专制政策;颁布一系列反动法规;设置反动文化机构;制订反动的“文艺政策”;压迫和扼杀进步文化团体。为了放手发展抗日文化运动,中共领导进步文化界对国民党的文化专制政策进行坚决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表现在:强烈呼吁思想、言论和出版自由;深入批判国民党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文艺政策”;坚决抵制法西斯主义的书报审查制度;努力扩大文化统一战线队伍。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的斗争,是一场重要的文化思想、文艺理论的斗争,也是一场重要的政治斗争。这场斗争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大后方 文化专制
下载PDF
苏共的文化专制主义及其历史教训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克明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1年第4期35-41,共7页
苏共在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这促进了苏联文化的繁荣。然而由于在斯大林时期,却逐渐形成了文化专制主义的路线、政策和体制。这一文化专制主义的路线、政策和体制统治了苏联近六十年之久,它成为苏联亡党亡国的根... 苏共在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这促进了苏联文化的繁荣。然而由于在斯大林时期,却逐渐形成了文化专制主义的路线、政策和体制。这一文化专制主义的路线、政策和体制统治了苏联近六十年之久,它成为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其历史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共 苏联 历史教训 文化专制主义 斯大林时期 十年 亡党 统治 年代 路线
下载PDF
试论两宋的文化专制制度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谋洲 辛田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尽管宋代最高统治者从未钦定任何思想体系为官方思想 ,更未以暴力手段保证某种思想在思想界的优势地位 ,实行着一种貌似开明的文化政策。但在实际上 ,他们以科举考试为枢纽、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确保儒学在学术界至高无上的地位 ,以优... 尽管宋代最高统治者从未钦定任何思想体系为官方思想 ,更未以暴力手段保证某种思想在思想界的优势地位 ,实行着一种貌似开明的文化政策。但在实际上 ,他们以科举考试为枢纽、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确保儒学在学术界至高无上的地位 ,以优惠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类书的编纂加强对士人的控制 ,从而使士人宗崇儒学 ,依赖皇权。这是一种典型的诱导型文化专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科举制 知识分子政策 类书 诱导型文化专制 宋代 文化专制制度 儒学
下载PDF
试论清朝文化专制政策对“弃儒就贾”现象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孟颖佼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30-132,共3页
"弃儒就贾"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与明清易代以及清政府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息息相关。清朝异族统治的历史特殊性以及其后统治者施行的一系列文化专制政策对广大文人的心理和生存境遇造成的影响在文人做出&q... "弃儒就贾"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与明清易代以及清政府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息息相关。清朝异族统治的历史特殊性以及其后统治者施行的一系列文化专制政策对广大文人的心理和生存境遇造成的影响在文人做出"弃儒"和"就贾"的选择时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这一时代动向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儒就贾 明清易代 文化专制
下载PDF
清初文化的遗民倾向与封建文化的专制化——兼谈《杜诗详注》的文化底色
10
作者 吴淑玲 汪云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9-93,共5页
清初文化的遗民倾向表现在文学、史学、学术研究等领域,这促使了清朝统治者采取极端文化专制政策控制思想,它是清代学术向考据发展的原因,也是《杜诗详注》注重考据、以忠君思想和“诗史”观念注释杜诗的文化底色。
关键词 遗民 文化专制 文化底色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化专制制度的类型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谋洲 辛田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88-90,共3页
中国古代文化专制制度发端于军事民主制晚期 ,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化 ,到明清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状态。尽管其表现形式屡经变化 ,但基本可以归结为垄断型、暴力型、诱导型三种类型。这是一种逻辑上的概括。在历史过程中 ,它们往往互相补充... 中国古代文化专制制度发端于军事民主制晚期 ,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化 ,到明清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状态。尽管其表现形式屡经变化 ,但基本可以归结为垄断型、暴力型、诱导型三种类型。这是一种逻辑上的概括。在历史过程中 ,它们往往互相补充、互相包含 ,不能截然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文化专制制度 类型学 垄断型 暴力型 诱导型 政治专制制度
下载PDF
《四库全书》的纂修与清代的文化专制
12
作者 罗威 贺双非 《益阳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92-93,共2页
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
关键词 《四库全书》 纂修 清朝 文化专制
下载PDF
苏共的文化专制主义及其历史教训(摘要)
13
作者 刘克明 《学术动态(北京)》 2002年第3期2-10,共9页
关键词 苏共 文化专制主义 历史教训 苏联共产党
下载PDF
试论秦朝文化专制制度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一敏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8-119,共2页
秦朝文化专制制度与其说是出于韩非和李斯的操作,不如说是来自于《商君书》和秦国固有文化模式的影响。商鞅法治思想和由其门人弟子编撰的《商君书》以及秦文化不仅使秦国走向富强和统一,也成为秦朝和后世封建君主在思想领域内实现专制... 秦朝文化专制制度与其说是出于韩非和李斯的操作,不如说是来自于《商君书》和秦国固有文化模式的影响。商鞅法治思想和由其门人弟子编撰的《商君书》以及秦文化不仅使秦国走向富强和统一,也成为秦朝和后世封建君主在思想领域内实现专制的理论依据,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变法 《商君书》 文化专制
下载PDF
中国古代实行思想文化专制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佩珊 《克拉玛依学刊》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历史跨入文明门槛的同时就已形成,且在中国沿习最久、发育最充分。思想文化专制是君主专制显著的特征和重要课题。秦、汉、明、清无不将此作为加强君主集权的战略手段。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会有... 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历史跨入文明门槛的同时就已形成,且在中国沿习最久、发育最充分。思想文化专制是君主专制显著的特征和重要课题。秦、汉、明、清无不将此作为加强君主集权的战略手段。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会有所不同,但对后世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主专制 思想文化专制 起因 影响
下载PDF
试析朱元璋文化专制政策
16
作者 余敏娟 《台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8-21,共4页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至明朝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君权专制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钳制,对士人精神风貌的摧辱尤为突出。朱元璋首创“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罪、颁行《孟子》节文、禁止生员议论政事,以达到禁锢士人思想、精神自...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至明朝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君权专制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钳制,对士人精神风貌的摧辱尤为突出。朱元璋首创“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罪、颁行《孟子》节文、禁止生员议论政事,以达到禁锢士人思想、精神自由的目的,维系朱氏家天下的万世基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士人群体 文化专制
下载PDF
简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的政治化色彩——以“文化专制策略”为中心
17
作者 谭树卿 《文教资料》 2012年第27期49-51,共3页
在政治文化氛围之下的文艺生产机制,一方面构成现代历史小说创作的原始动机,另一方面又造成现代历史小说“讽时刺世”的艺术特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在内容与艺术上都表现出浓厚的政治化色彩。本文试图以国民党文化专制策略为中心.探... 在政治文化氛围之下的文艺生产机制,一方面构成现代历史小说创作的原始动机,另一方面又造成现代历史小说“讽时刺世”的艺术特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在内容与艺术上都表现出浓厚的政治化色彩。本文试图以国民党文化专制策略为中心.探究政治文化因素与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的政治化色彩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现代历史小说 文化专制
下载PDF
简论先秦时期垄断型文化专制制度
18
作者 辛田 高谋洲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55-58,共4页
中国古代的文化专制制度既是专制政治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又是专制政治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幼年时期 ,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专制制度的形成时期 ,具体特征表现为少数人对文化的垄断 ,即垄断型的文化制度。... 中国古代的文化专制制度既是专制政治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又是专制政治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幼年时期 ,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专制制度的形成时期 ,具体特征表现为少数人对文化的垄断 ,即垄断型的文化制度。这不仅与当时社会和思想文化的低水平发展有关 ,而且是“学在官府”的知识垄断局面的必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文化专制 垄断型 绝地天通 巫史文化 百家争鸣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文化专制——关于封建专制的思想文化政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世平 张雪山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Z1期167-171,共5页
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在哪里?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哪里?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国政治界、思想界和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反复的探讨,力图从中寻求答案。旧话重提,在人们终于悟出社会主义的中国还存在着封建传统影响的今天,人们谈论得最多... 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在哪里?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哪里?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国政治界、思想界和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反复的探讨,力图从中寻求答案。旧话重提,在人们终于悟出社会主义的中国还存在着封建传统影响的今天,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仍然是我们的文化。由“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由“批判继承”到“创造性转化”,出于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思索,几代人上下求索,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但与此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政策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专制 批判继承 封建专制 创造性转化 传统人文精神 国民劣根性 全盘西化 旧话重提
下载PDF
避席畏闻文字狱 箸书都为稻粱谋——谈清朝的文化专制
20
作者 刘克振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 2002年第A12期95-96,共2页
介绍了清朝“文字狱”的发展历史,指出了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的主观目的及造成的客观影响。
关键词 文字狱 清朝 文化专制 统治方法 惩罚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