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社会“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困境形成的原因—从专家体制和大众媒介两个角度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宇 《东南传播》 2012年第4期12-13,共2页
决策风险是当代风险社会的主要风险之一,专家体制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决策制定的重要机制之一。风险发生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困境。本文将专家体制作为导致这一困境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分析,并讨论... 决策风险是当代风险社会的主要风险之一,专家体制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决策制定的重要机制之一。风险发生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困境。本文将专家体制作为导致这一困境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大众媒介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并试图提出一个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专家体制和大众媒介这三者,在造成"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困境中的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专家体制 大众媒介
下载PDF
专家体制与公共决策的技术-政治过程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万里 李艳红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9-83,共5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专家知识与政治决策"之间的关系逐步成为广受关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在探讨专家知识的社会行动属性以及公共决策的技术-政治过程的基础上,从专家体制的视角揭示了"专家知识与政治决策"关系...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专家知识与政治决策"之间的关系逐步成为广受关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在探讨专家知识的社会行动属性以及公共决策的技术-政治过程的基础上,从专家体制的视角揭示了"专家知识与政治决策"关系的社会学特征。专家体制既是专家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化方式,又是政治决策合法性的技术来源,因而蕴含着现代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运作逻辑和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体制 公共决策 合法性 技术-政治过程
原文传递
知识属性与专家角色:突发重大事件的专家体制建设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云昊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60-1165,1266,共7页
突发重大事件作为非常态情境,专家应当负载何种角色?已有文献更多关注的是常态情境下的专家角色,对非常态情境下的专家角色研究甚少。论文从知识属性与专家角色的线性关系出发,以突发重大事件中呈现出的四类知识属性为依据,确立了专家... 突发重大事件作为非常态情境,专家应当负载何种角色?已有文献更多关注的是常态情境下的专家角色,对非常态情境下的专家角色研究甚少。论文从知识属性与专家角色的线性关系出发,以突发重大事件中呈现出的四类知识属性为依据,确立了专家的四种理想角色。专家的理想角色在现实中受到学术共同体、政府和公众科学素养等因素的结构性约束,这构成了突发重大事件中专家体制建设的关键。由此,知识属性、专家角色与专家体制之间就建立了内在的机理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从"价值-结构-制度-角色"的逻辑关系出发,提出了我国突发重大事件中专家体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重大事件 知识属性 专家角色 专家体制
原文传递
论专家体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云昊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51,共7页
专家广泛的介入公共政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实践的基本趋势。然而,对这一实践形态的研究却未能形成一个总体性的概念分析范式。论文通过对专家内涵的厘定,以及对"technocracy"的语源学和语义学的溯源,试图重构贾萨诺夫... 专家广泛的介入公共政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实践的基本趋势。然而,对这一实践形态的研究却未能形成一个总体性的概念分析范式。论文通过对专家内涵的厘定,以及对"technocracy"的语源学和语义学的溯源,试图重构贾萨诺夫所提出的专家体制概念,以形成一个极具历史性、包容性和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论文系统探讨了专家体制的构成和属性,认为专家体制是专家学者在获取、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动机制、组织制度和结构形态,它具有双向嵌入性,这一属性形塑了一种新型的政治形态,使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 专家体制 双向嵌入性
原文传递
当代社会中的技术专家体制和技术创新
5
作者 米哈依诺·马尔科维奇 曲跃厚(译) 衣俊卿(校)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技术创新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它本身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技术专家体制的社会背景、组织和意识形态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和东方后资本主义社会中似乎完全不同,但其基本目标和价值又很相像。苏联模式是国家主义,其基本弱点在于过分... 技术创新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它本身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技术专家体制的社会背景、组织和意识形态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和东方后资本主义社会中似乎完全不同,但其基本目标和价值又很相像。苏联模式是国家主义,其基本弱点在于过分集中且服务于官僚统治精英的利益。南斯拉夫模式是国家主义和自治的结合,其特征是工人和经理在企业层次上起一定作用,但官僚在更高层次上起更大作用。技术专家体制的哲学是一种缺乏社会责任的哲学。一种批判的社会哲学既要为技术进步提供各种可能,又要铭记技术考量最终必须服从于人道主义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社会 技术专家体制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上海创新评标专家管理体制
6
《中国勘察设计》 2004年第7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上海 建设工程 工程招标 专家管理体制
下载PDF
国家级科技计划的专家管理体制
7
作者 郑士贵 《管理观察》 1996年第1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国家级科技计划 专家管理体制 战略管理 角色行为 立项选择 战略决策 管理职能 强调指出 外国
下载PDF
切实贯彻新时期的办院方针 大力加强我院基础研究工作
8
作者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2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基础研究 发展趋势 专家体制 评价制度
下载PDF
谈中国综合商社的起步与发展途径
9
作者 陈树东 孙文莉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1995年第5期41-42,共2页
谈中国综合商社的起步与发展途径陈树东,孙文莉我国对外经贸体制改革,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组国有外经贸企业,构建现代化的综合商社。这已成为大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战略。本文拟就起步中的中国综合商社的功能、差距、成长途径、发展... 谈中国综合商社的起步与发展途径陈树东,孙文莉我国对外经贸体制改革,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组国有外经贸企业,构建现代化的综合商社。这已成为大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战略。本文拟就起步中的中国综合商社的功能、差距、成长途径、发展方向等问题作些探讨。综合商社是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商社 发展途径 国际化经营 现代企业制度 技术专家体制 中介贸易 代理业务 拥有少数股权 市场设施 金融企业集团
下载PDF
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家管理体制的新框架
10
作者 李东瑞 《党建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32,共3页
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家管理体制的新框架李东瑞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科技专家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代表者。在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专家和各类人才的作用,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家管理体制的新框架李东瑞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科技专家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代表者。在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专家和各类人才的作用,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家管理工作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管理体制 专家咨询服务 经济条件下 服务中心 服务组织 专家 组织部门 行业服务 组织形式 拔尖人才
原文传递
当代美国技术统治主义理论的演变及发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靖平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42-51,共10页
20世纪,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人类生存的空间里,技术渗透、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技术,已不仅仅是技术专家们研究的专门问题,它已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无法回避的重大研究课题,这些课题以其深刻的魅力吸引着诸... 20世纪,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人类生存的空间里,技术渗透、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技术,已不仅仅是技术专家们研究的专门问题,它已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无法回避的重大研究课题,这些课题以其深刻的魅力吸引着诸多理论家们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统治 科学技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凡勃伦 当代美国 技术专家体制 布热津斯基 社会功能 加尔布雷思 后工业社会
原文传递
Praxis and Theory Combined: Introduction to "New Perspectives on New Media"
12
作者 Lin Xi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7年第3期273-279,共7页
Concerning the rise of new media and the imperative to make sense of it in our social world, this collection of essays aims to bring into our studies on new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some fresh perspectives, bo... Concerning the rise of new media and the imperative to make sense of it in our social world, this collection of essays aims to bring into our studies on new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some fresh perspective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areas of expertise contribute to the topic of new media studies by laying bare certain fabrics, 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that have been operating behind the veil of our prereflective igno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xis THEORY New media Synthetic approac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