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职护理小组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杜娟 杨洁 袁媛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409-410,共2页
目的探讨专职护理小组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专职护理小组模式。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 目的探讨专职护理小组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专职护理小组模式。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FEV_(1)、FVC、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职护理小组模式可改善肺炎新生儿的肺功能及血氧含量,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职护理小组模式 新生儿 肺炎
下载PDF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模式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亚敏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7期981-983,共3页
目的分析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模式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58例,按建档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 目的分析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模式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58例,按建档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模式,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0%(2/29)较对照组27.59%(8/29)低(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96.55%(28/29)较对照组79.31%(23/29)高(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模式应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中,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并具有较高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模式 新生儿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素梅 王瑞红 张佳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5期167-170,178,共5页
目的探究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收治的167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167例患者住院期间均采用常规的抗凝和溶栓治疗,按照随... 目的探究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收治的167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167例患者住院期间均采用常规的抗凝和溶栓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83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日常护理,研究组采用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进行护理,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临床指标(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并发症及患者家属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PaO_(2)、PaCO_(2)、P(A-a)O_(2)、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aO_(2)值均高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aCO_(2)、P(A-a)O_(2)值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呼吸、心率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较干预前更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用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专职护理小组模式 血气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用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对心血管急重症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丽秀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期240-241,共2页
目的:研究用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对心血管急重症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6医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78例心血管急重症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 目的:研究用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对心血管急重症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6医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78例心血管急重症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与常规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开放静脉通道的时间、进行急救的时间、抢救的成功率、急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入院至开放静脉通道的时间和进行急救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抢救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及其急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及其急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P<0.05。结论:用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对心血管急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缩短其抢救的时间,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提升其家属和急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 心血管急重症
下载PDF
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在重症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5
作者 崔慧贤 葛宾 +2 位作者 赵静维 颜亚梅 刘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4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讨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在重症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呼吸重症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重症哮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 目的探讨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在重症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呼吸重症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重症哮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采用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均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与出院当天的疗效、疾病感知[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评价]、医疗恐惧(采用儿童医疗恐惧调查表评价)及出院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采用儿科生命质量问卷(PAQLQ)评价]。结果出院当天,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BIPQ及儿童医疗恐惧调查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儿的PAQLQ量表症状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在重症哮喘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儿临床疗效,降低患儿疾病感知和医疗恐惧水平,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重症 专职护理小组模式 疾病感知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崔慧贤 《现代医学》 2016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ICU病房收治的4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行机械通气治疗,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将其作为对照组;对2014年... 目的:探讨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ICU病房收治的4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行机械通气治疗,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将其作为对照组;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4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给予危重症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干预,作为观察组。检测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的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Sa O2、Pa O2值均增加,Pa CO2值降低,对照组仅Sa O2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而观察组3项指标护理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Sa O2、Pa O2值较对照组高,而Pa CO2值较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分别为5.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11、4.21,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均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不仅可有效改善ARDS患儿的肺通气功能,降低再插管及VAP的发生率,还能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专职护理小组模式 肺通气功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文传递
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对ICU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朱鹏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81-81,83,共2页
探讨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在ICU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合患者的预后做出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 探讨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在ICU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合患者的预后做出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在护理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76.37±7.25)mmHg>(67.31±6.82)mmHg,t=5.38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49.72±6.33)mmHg<(59.84±7.14)mmHg,t=6.274]相对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2.15±0.68)d<(4.34±1.02)d,t=10.569]、总机械通气时间[(5.64±1.12)d<(7.25±1.08)d,t=6.122]、ICU住院时间[(7.02±1.15)d<(9.37±1.43)d,t=7.576]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ICU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应用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能够充分保障治疗工作的安全、顺利完成,有效促进其呼吸功能的快速、良好恢复,进而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 ICU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