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花鸟画中的世俗化审美特征——以周之冕花鸟画为例
1
作者 潘晓东 卫孟航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7期16-18,共3页
明中叶以来,社会酝酿着巨大变革,艺术生产逐渐走向商品化,周之冕“钩花点叶法”在写意花鸟领域自成新貌,备受时人追捧与清内府喜爱。本文以明代审美风尚世俗化的发展为线索,对花鸟画艺术创作逐渐走向商品化的社会背景作整体回顾,论证审... 明中叶以来,社会酝酿着巨大变革,艺术生产逐渐走向商品化,周之冕“钩花点叶法”在写意花鸟领域自成新貌,备受时人追捧与清内府喜爱。本文以明代审美风尚世俗化的发展为线索,对花鸟画艺术创作逐渐走向商品化的社会背景作整体回顾,论证审美风尚世俗化对周之冕花鸟画产生的深刻影响,并剖析“钩花点叶”之法的绘画风格与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之冕 世俗化审美 钩花点叶
下载PDF
从红绿彩题词装饰探源其世俗化审美倾向
2
作者 郭玉川 《陶瓷》 CAS 2011年第11期23-24,共2页
红绿彩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无论是从其装饰所使用的颜色,还是器物类型都显示出世俗化的审美倾向。笔者从红绿彩题词装饰入手,分析了这种装饰背后所蕴涵的审美意味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红绿彩 题词装饰 世俗化审美
下载PDF
论池莉“人生三部曲”的世俗化审美风格
3
作者 吴士杰 廖泳妍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8期82-84,共3页
日常生活、家庭婚姻是池莉着力书写的对象,世俗化的审美风格是其创作的主要特征,被称为"人生三部曲"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则生动诠释了池莉这种独立的审美风格。它体现了作者以平等的姿态面对文本人物和读... 日常生活、家庭婚姻是池莉着力书写的对象,世俗化的审美风格是其创作的主要特征,被称为"人生三部曲"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则生动诠释了池莉这种独立的审美风格。它体现了作者以平等的姿态面对文本人物和读者,充分尊重读者审美趣味的创作观。世俗化审美风格在"人生三部曲"中,主要表现为题材选择上对百姓日常生活进行仿真描写,人物塑造上如实呈现芸芸众生的逼真写照,以及在艺术层面上还原与呈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原生态。这种审美风格不仅在当时契合了大众读者的文化心态,也体现了池莉对如何描摹现实生活细脉潜流、表达人物精神内在肌理的双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莉 “人生三部曲” 世俗化审美
下载PDF
媒介文化语境下的文学世俗化审美价值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坚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7-202,共6页
20世纪后期以来文学领域的世俗化审美进程,在两条线索上并行展开:一个是精英文学的平民化转向;另一个是通俗文学的大众化演变。媒介文化将大众审美精神注入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审美实践中,生成了文学世俗化审美的价值和观念体系。在历... 20世纪后期以来文学领域的世俗化审美进程,在两条线索上并行展开:一个是精英文学的平民化转向;另一个是通俗文学的大众化演变。媒介文化将大众审美精神注入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审美实践中,生成了文学世俗化审美的价值和观念体系。在历史的维度上,精英文学的世俗化审美实践用传统通俗文学的历史合法性开道,用通俗文学的元文学性和文学源流关系来论证文学世俗化审美的文学本质意义。在现实的维度上,精英文学的世俗化审美以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批判,表现出与传统世俗文学不同的超越性。媒介文化在文化品质、文本生成和主体关系等方面,构建了新的文学世俗审美面貌和文学世俗审美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化 文学价值 文学本质 媒介环境 世俗化审美
原文传递
元明清美学主潮 被引量:3
5
作者 薛富兴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8-223,共6页
元明清是中国古典审美美的裂变、衰落期,因为它面临着文化雅俗变迁的宏观文化背景。元代是古典审美裂变之始,戏剧的兴起是最重要审美现象。明代叙事艺术之戏剧和小说获得大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审美世俗化、享乐化,从艺术审美向生活审美转... 元明清是中国古典审美美的裂变、衰落期,因为它面临着文化雅俗变迁的宏观文化背景。元代是古典审美裂变之始,戏剧的兴起是最重要审美现象。明代叙事艺术之戏剧和小说获得大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审美世俗化、享乐化,从艺术审美向生活审美转移之倾向。清代是古典审美总结期,园林建筑和京剧对古典审美做了最后的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俗之变 戏剧小说 审美世俗化 艺术审美 生活审美
下载PDF
当代写意花鸟画色彩拓展成因探究
6
作者 陈乙源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传统中国花鸟画自发端以来有着"黄、徐"二体之分,但随着文人的介入,重墨轻色的倾向日益凸显,而传统文人写意花鸟画更是深深烙上这一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从清末民初开始,写意花鸟画出现了对色彩语言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世... 传统中国花鸟画自发端以来有着"黄、徐"二体之分,但随着文人的介入,重墨轻色的倾向日益凸显,而传统文人写意花鸟画更是深深烙上这一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从清末民初开始,写意花鸟画出现了对色彩语言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世俗审美、西方艺术与政治需求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当代写意花鸟画色彩拓展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花鸟画 色彩 审美世俗化 中西融合
下载PDF
以折带全 化雅为俗——论《金印记》台本的传承
7
作者 王丽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112,共5页
《金印记》的台本既对舞台表演有着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因其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也保留了比较完整的母本剧目。较之墨本《金印记》,其台本具有脚本折子化、声腔地方化、审美世俗化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这种改动迎合了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 《金印记》的台本既对舞台表演有着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因其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也保留了比较完整的母本剧目。较之墨本《金印记》,其台本具有脚本折子化、声腔地方化、审美世俗化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这种改动迎合了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获得他们的普遍认同,因而《金印记》成为舞台上广受青睐的雅俗共赏的保留节目。本文从脚本、声腔、审美三方面,分别具体论述其折子化、地方化、世俗化的演变过程及其所取得的舞台演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本折子化 声腔地方化 审美世俗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