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都市世俗娱乐场所与“说话”的兴起——兼论唐代“市人小说”并非宋代“说话”之先声
1
作者 宋常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8,共6页
"说话"伎艺的标志性特征是有"入话"、"头回"等为适应开放的场地和群体性受众而设置的开场程序,这一程序设置表明,没有世俗群体受众以及容许他们"聚会"听故事的公共空间,也就没有"说话&qu... "说话"伎艺的标志性特征是有"入话"、"头回"等为适应开放的场地和群体性受众而设置的开场程序,这一程序设置表明,没有世俗群体受众以及容许他们"聚会"听故事的公共空间,也就没有"说话"伎艺。而自秦汉至唐实行坊市制封闭管理的都市空间中,这种面向世俗大众的娱乐空间并不存在。在唐代,唯有寺院是面向世俗大众开放的,"说话"便从寺院兴盛起来。唐代都市中的杂戏"市人小说"只能面向少数个体受众,由此所构成的伎艺形态与以"聚众"为特征讲述通俗故事的"说话",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坊市制 市人小说 世俗娱乐场所 说话
下载PDF
湖南湘西苗族傩文化研究——傩戏世俗娱乐化例证研究
2
作者 石力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9期18-20,共3页
傩,滋生于万物有灵观对史前先民精神信仰和生产生活的全面覆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累积形成了囊括傩仪、傩礼、傩俗等元素的庞大文化体系。傩戏脱胎于傩仪,是傩仪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孕育出的高级艺术形式,是正统仪轨的戏剧化展演。湖南... 傩,滋生于万物有灵观对史前先民精神信仰和生产生活的全面覆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累积形成了囊括傩仪、傩礼、傩俗等元素的庞大文化体系。傩戏脱胎于傩仪,是傩仪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孕育出的高级艺术形式,是正统仪轨的戏剧化展演。湖南湘西苗族地区傩戏盛行,是还傩愿仪式的重要内容,也是现存最具生命力的傩文化载体之一,与傩仪神圣严肃的初始本质不同,当今傩戏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娱乐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苗族 傩戏 世俗娱乐 求子
下载PDF
中国戏曲之发展与分期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16,32,共10页
弁 言 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都萌芽于祭神仪式,但它们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地位迥然不同。 西方戏剧是在古希腊酒神节祭祖活动中直接形成、成熟的。它在诞生之际即获得崇高地位,此后一直被作为正统文学的最高形式而与历史并进。 中国戏曲的渊... 弁 言 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都萌芽于祭神仪式,但它们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地位迥然不同。 西方戏剧是在古希腊酒神节祭祖活动中直接形成、成熟的。它在诞生之际即获得崇高地位,此后一直被作为正统文学的最高形式而与历史并进。 中国戏曲的渊源虽然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祭典,但它却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而且最终是在民间作为世俗娱乐样式而形成、成熟的,其体甚卑,在封建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世俗娱乐 正统文学 社会地位 戏曲史 孕育期 封建时代 祭典 戏曲文学
下载PDF
川目连“戏中餐”文化成因刍议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祥林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戏中餐 目连戏 文化成因 川目连 刘氏 宗教意识 目连救母 世俗娱乐 “吃” 观众参与
下载PDF
中华龙舞考析
5
作者 张海龙 《艺术广角》 2004年第6期26-29,共4页
龙,是中华民族的远古图腾,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是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结晶,是华夏民族之魂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艺术是中华各族人民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几千年来,龙在我国人民的观念中已由某种企求或某种精神... 龙,是中华民族的远古图腾,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是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结晶,是华夏民族之魂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艺术是中华各族人民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几千年来,龙在我国人民的观念中已由某种企求或某种精神寄托而成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吉祥如意的象征。龙舞在我国民间舞蹈中以古老的文化沉积和强烈的民族作风,唤起龙的传人的民族意识,龙以民族聚合力之内核,发挥出巨大的感召力。因而,中国人对龙舞有着特殊的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龙舞 考析 民族文化 意象 政治功利性 世俗娱乐 演技 艺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