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写世俗性的叙事:查尔斯·泰勒论世俗时代
- 1
-
-
作者
张容南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基督教学术》
CSSCI
2014年第2期174-192,305,共20页
-
文摘
《世俗时代》的巨大野心是解释现代世俗社会是如何从拉丁基督教改革中脱胎而来的。查尔斯·泰勒认为他所提供的这个世俗化的叙事可以取代各种化减的现代性故事。他试图从理解语境的变化来解读西方世俗化的过程,由此他追溯了由祛魅带来的宇宙想象与社会想象的转变,以及从这些转变中产生的一种无求于外的人本主义。受到这种人本主义的影响,现代人生活于一种内在的框架中,然而内在的框架无法满足他们对完满性的追求。泰勒因而相信,要解决世俗化带来的意义危机,我们仍需向超越性开放。
-
关键词
化减的故事
无求于外的人本主义
内在的框架
-
分类号
B978-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重新思考世俗性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查尔斯.泰勒
刘擎
-
机构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美国西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92,共10页
-
文摘
本文从世俗性发生的整体语境出发,试图回答如下问题:人们是如何从一个信仰上帝被认为是无可置疑的处境走向一个信仰上帝变成诸种选择之一且不是最易选择的处境的。这一世俗化的过程,与一种无求于外的人本主义的兴起密不可分。然而,将人的丰盛视为最高目标的人本主义存在不足。本文试图表明,世俗生活所追求的善虽然可以得到上帝的肯定,但善不会被世俗生活的追求所穷尽,还有一些更高的价值存在,它甚至值得我们为之献身。人本主义及其内在框架是现代性的典型特征,生活在这种框架下所经历的种种隐忧是现代性的隐忧。因此,重新向超越性开放或许是解决时代危机的出路。
-
关键词
世俗性
完满
无求于外的人本主义
-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封闭抑或开放:世俗时代的选择难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容南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99,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查尔斯.泰勒论世俗化时代的精神性问题"[项目编号:12YJC72005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与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主流的世俗化解释不同,查尔斯·泰勒试图从意义背景的变化来解读西方世俗化的复杂过程。他认为,宗教不再是为整个社会提供解释的整全意义框架,而成为一种个人选择。宗教从公共空间的退出,不仅源于现代科学的强势登场,也是由于在新的宇宙想象和社会想象模式下出现了现代的道德秩序和道德根源。他追溯了由祛魅带来的宇宙想象与社会想象的转变,以及从这些转变中产生的现代自我认同,一种缓冲的自我观。这种新的自我观反映了当代的一种新型善观念,即无求于外的人本主义。该人本主义不承认超越人类繁荣之上的其他目标的有效性,而是将人类置于一种封闭的内在框架之中。
-
关键词
世俗性无求于外的人本主义
内在的框架
-
分类号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