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净影慧远对龙树二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
作者 喻春勇 《佛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204-222,共19页
无论是在印度大乘佛法中,还是在中国佛教思想体系中,"二谛"思想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从认识主体、认识内容、法的实有性以及"二谛"的体用关系等方面对龙树"二谛"思想进行分析和总结;其次,通过对... 无论是在印度大乘佛法中,还是在中国佛教思想体系中,"二谛"思想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从认识主体、认识内容、法的实有性以及"二谛"的体用关系等方面对龙树"二谛"思想进行分析和总结;其次,通过对净影慧远的四宗判教、"二谛"的释名、事法及理法,以及从"有""无"两方面就四宗对"二谛"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来阐述净影慧远的"二谛"思想;最后,从"二谛"的思想内涵以及设立"二谛"目的的不同来比较净影慧远的"二谛"思想与龙树的"二谛"思想的差异性,从中来分析净影慧远对龙树"二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净影慧远以"实有"之如来藏为第一谛的"二谛"观是为了服务于中国佛教大乘教义的建设和推广,同时也为中国佛教的宗教实践寻找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树 净影慧远 世俗谛 第一
下载PDF
藏传佛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延恺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29,共4页
自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伊始未久,便在信徒中、殊是上层中开始了佛学这一新兴的文化形态的研究;其后东传至中国汉地,信徒日众,又经法显、玄奘等高僧大德的极力推崇、弘扬和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鼎力支持,佛教这一外来文化乃在祖国广大汉... 自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伊始未久,便在信徒中、殊是上层中开始了佛学这一新兴的文化形态的研究;其后东传至中国汉地,信徒日众,又经法显、玄奘等高僧大德的极力推崇、弘扬和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鼎力支持,佛教这一外来文化乃在祖国广大汉地迅速传播、开花、结果。与此同时,对是种新兴学科的研究亦盛极开来、经久不衰,逐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在学界已属共识。而佛教之传入我国藏区、尤其西藏地方,藏籍均云是松赞干布生前之五辈,即拉脱多聂赞(佗土度)时期,约当公元5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明学 缘起性空 胜义 世俗谛 丹珠尔 量论摄义 格鲁派 噶当派 《大藏经》 噶举派
下载PDF
二谛圆融 唐代僧人对儒家价值观的融合 被引量:1
3
作者 戎川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3,共2页
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现代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人只能以自身已有的文化视角去审视异质文化,理解始于"前理解"而完成于"视域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即是中国人以中华文化不断... 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现代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人只能以自身已有的文化视角去审视异质文化,理解始于"前理解"而完成于"视域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即是中国人以中华文化不断理解和述说佛教的过程,必然会融入中华文化之中。佛教在唐代初步完成了佛教中国化进程,形成了具备"儒式出世观"特点的中国佛教形态,即"佛教儒行合而为一"。这亦不违背佛教"二谛"建立,胜义空性("胜义谛")建立于世俗缘起("世俗谛")之上:构成中国僧人"前理解"的中华文化即是"世俗谛",在唐代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体系,这是唐代中国社会的约定俗成,而"二谛"建立本身就是"视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域融合 世俗谛 佛教中国化 儒家文化 伽达默尔 胜义 空性
原文传递
原始佛教的缘起观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惠明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5-27,共3页
赵朴初居士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一文中写道:佛法的基本内容可以用"四圣谛"来概括(谛的意思是真理):苦谛,指经验世界的现实;因谛(或集谛),指产生痛苦的原因;灭谛,是痛苦的消灭;道谛,指灭苦的方法.佛经所说的道理非常多... 赵朴初居士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一文中写道:佛法的基本内容可以用"四圣谛"来概括(谛的意思是真理):苦谛,指经验世界的现实;因谛(或集谛),指产生痛苦的原因;灭谛,是痛苦的消灭;道谛,指灭苦的方法.佛经所说的道理非常多,其实都是围绕四圣谛而展开讨论的.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则是缘起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佛教 缘起论 四圣 杂阿含经 赵朴初 世俗谛 自性 业感缘起
原文传递
从《明句论》看应成派与自续派之论理差别
5
作者 米媛 《法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5-68,共4页
《明句论》为月称所著,是《中论》极重要的注释书。该论在对《中论》作注释的过程中,曾批判清辩,以维护佛护之论证法,为应成派之代表作。《明句论》第一品在篇幅上约占整部论的六分之一,含摄了月称所主张的最为系统的中观思想。本文拟... 《明句论》为月称所著,是《中论》极重要的注释书。该论在对《中论》作注释的过程中,曾批判清辩,以维护佛护之论证法,为应成派之代表作。《明句论》第一品在篇幅上约占整部论的六分之一,含摄了月称所主张的最为系统的中观思想。本文拟对第一品部分内容进行分析,以窥应成派之论理方法,并探讨应成派与自续派的论理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续派 句论 清辩 月称 佛护 佛教学者 数论派 胜义 世俗谛 中观派
原文传递
大乘佛教圣迹文化的构建
6
作者 段晶晶 《才智》 2008年第9期268-269,共2页
"文化"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多种含义。在人文学科里,"文化"一词可用来指"使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显得与众不同的符号的创造与使用,无论这种生活方式是属于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的,或者是普遍意义上的人类... "文化"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多种含义。在人文学科里,"文化"一词可用来指"使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显得与众不同的符号的创造与使用,无论这种生活方式是属于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的,或者是普遍意义上的人类的"[1]。事实上,由于佛教在一个社会中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佛教 圣迹 佛教信仰 世俗谛 佛教信徒 成佛 佛教教义 修行者 三千大千世界 佛菩萨
原文传递
共同业力与统一价值观
7
作者 黄毅英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6-38,共3页
在今日,道德已濒临崩溃的边沿,它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虚壳,而"道德"两字亦已变成一个不合时宜的名词.由于对社会科学的重视,人们一再提倡道德的无普遍性.这亦是现时西方文化的一大危机.社会学家以社会规范为最后的道德规范,而并... 在今日,道德已濒临崩溃的边沿,它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虚壳,而"道德"两字亦已变成一个不合时宜的名词.由于对社会科学的重视,人们一再提倡道德的无普遍性.这亦是现时西方文化的一大危机.社会学家以社会规范为最后的道德规范,而并未发现人类本身的共通性.另一方面,荣格(C.G.Jung)却提出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nsness)的概念,而此一概念有着佛教上的渊源.此文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潜意识 业力 亦已 西方文化 社会规范 分析心理学 欧阳竟无 世俗谛 实相 人间佛教
原文传递
关于佛教的认识论(下)
8
作者 唐仲容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16-22,共7页
破除妄执显示和掌握一切真实佛教的认识论,其主要的精神是在于认真追求真实、全面显示真实,进而掌握和利用或亲证一切真实。本来一切事事物物都各自有其一定的真实性,无论是具体的事相或抽象的道理,无论是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各有全... 破除妄执显示和掌握一切真实佛教的认识论,其主要的精神是在于认真追求真实、全面显示真实,进而掌握和利用或亲证一切真实。本来一切事事物物都各自有其一定的真实性,无论是具体的事相或抽象的道理,无论是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各有全面或部分的真实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义 三自性 唯识学 第一义 实相 世俗谛 圆成实性 依他起性 义故 烦恼障
原文传递
西藏萨迦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9
《法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5,共2页
一个民族如果要发展前进,最关键的就是有目的地保护、继承、弘扬、传播本民族文化。萨迦寺自建寺以来一直为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不懈努力。在13世纪中期到14世纪中期即萨迦地方掌握政权的一个世纪里,西藏的大五明佛学得到了进一步... 一个民族如果要发展前进,最关键的就是有目的地保护、继承、弘扬、传播本民族文化。萨迦寺自建寺以来一直为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不懈努力。在13世纪中期到14世纪中期即萨迦地方掌握政权的一个世纪里,西藏的大五明佛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小五明佛学也逐步创立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明 世俗谛 民族文学 前所 藏族先民 宗教节日 古经 制作技艺 大法会 经论
原文传递
什么是道
10
作者 唐仲容 《法音》 1988年第10期4-8,共5页
引言佛教以人为中心,故其道不远人。但人的根性有利钝,习染有厚薄;同具净信,而悟境有高低,修学有优劣。且人的生活环境各殊,志趣乐欲互异。故在道的授受与修学上必须照顾特点,力求相应,而不可胶柱鼓瑟固执不变。六祖慧能对志诚说:“若... 引言佛教以人为中心,故其道不远人。但人的根性有利钝,习染有厚薄;同具净信,而悟境有高低,修学有优劣。且人的生活环境各殊,志趣乐欲互异。故在道的授受与修学上必须照顾特点,力求相应,而不可胶柱鼓瑟固执不变。六祖慧能对志诚说:“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真是见道之语。因之,为师传道,必须丢掉死法,而因材施教,随缚立方,如良医治病,对症下药为妙。诸学道者,亦必须抛开固执,而随宜取法,如善航者见风使舵为佳。大抵初学道人烦恼较重,俗染较深,必须随顺世俗谛,有取有舍,有造有作,用心分别,谁是善,谁是恶,谁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慧能 世俗谛 学道人 一行三昧 持戒 一切众生 无分别智 圆融 诸恶莫作 菩萨道
原文传递
业果不灭与有漏皆苦
11
作者 正果 《法音》 1985年第2期11-12,共2页
学佛的人,没有不相信业果的。业,是身、语、意的活动熏习保存在第八识中的功能,能引发第二次乃至多生累劫的现行作用,构成了有情无始生死流转和业果决定。佛所说的义理,在世俗谛中,最重要的一法,就是业果决定。即世出世间的果报,都是由... 学佛的人,没有不相信业果的。业,是身、语、意的活动熏习保存在第八识中的功能,能引发第二次乃至多生累劫的现行作用,构成了有情无始生死流转和业果决定。佛所说的义理,在世俗谛中,最重要的一法,就是业果决定。即世出世间的果报,都是由染净业力为缘而现起,依业流转,依业出离,此理决定不虚。业有善业与恶业。顺理利人的行为,是善业;违理损人的行为,是恶业。善业有生乐的力用,恶业有招致苦果的力用。如果善业未为邪见损害,恶业未修善法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业 有漏 世俗谛 第八识 出世间 染净 佛所 善业 熏习 善法
原文传递
《入中论》讲记(三)
12
作者 法尊法师 隆莲 《法音》 1984年第3期18-26,47,共10页
又空宗说有假补特迦罗,依彼造业受果,业果决定不乱,且能增长,未作不得,已作不失。极重之业,如五无间,现生必受。次重如杀盗等,多次生受。乃至极轻之业,后后生中,因缘会遇,亦决受报。众生各由引业所牵,往善恶趣。同生一趣者,引力决定相同... 又空宗说有假补特迦罗,依彼造业受果,业果决定不乱,且能增长,未作不得,已作不失。极重之业,如五无间,现生必受。次重如杀盗等,多次生受。乃至极轻之业,后后生中,因缘会遇,亦决受报。众生各由引业所牵,往善恶趣。同生一趣者,引力决定相同;然由余满业差别,同一趣之有情,各有苦乐悬殊。如是业果之例,广如经说。不见能取离所取,通达三有唯是识,故此菩萨住般若,通达唯识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中论 自性 空宗 世俗谛 满业 第六意识 迦罗 眼根 依他起性 《华严经》
原文传递
生命之流——业与轮回——佛学基础知识讲座之三
13
作者 魏艾 《法音》 1982年第4期29-32,共4页
一业的基本特征生命之流延续不息,恰如长江大河汹涌奔腾,无有终止。依宗教的观点,有情之生命,死了之后不是化归乌有,未生之前也不是一无所有。前一生命之结束,即是后一生命的开始,如秤的这一头低下去,另一头便高起来,生命像流水一样不... 一业的基本特征生命之流延续不息,恰如长江大河汹涌奔腾,无有终止。依宗教的观点,有情之生命,死了之后不是化归乌有,未生之前也不是一无所有。前一生命之结束,即是后一生命的开始,如秤的这一头低下去,另一头便高起来,生命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去。这种生命生生不已的观点,是一般宗教所共认。但有些宗教只着重于由现在而到未来的二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之流 基础知识讲座 生生不已 化归 三恶道 业报 世俗谛 阿修罗道 苦乐 恶业
原文传递
《入中论》讲记(二)
14
作者 隆莲 《法音》 1984年第2期5-15,共11页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火光尽焚所知薪,故此三地名发光,人此地时善逝子,放赤金光如日出。此一颂释发光地名。由离垢地,戒清净故,而生定慧,发智慧光,名发光地。所知者,谓于所知境,所起法爱定爱,火光焚彼,如焚薪故。赤金光者,非同初二地慧,惟...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火光尽焚所知薪,故此三地名发光,人此地时善逝子,放赤金光如日出。此一颂释发光地名。由离垢地,戒清净故,而生定慧,发智慧光,名发光地。所知者,谓于所知境,所起法爱定爱,火光焚彼,如焚薪故。赤金光者,非同初二地慧,惟是寂静光明,此转明利,如初日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中论 自性 三菩提 世俗谛 空性 胜义 智慧光 三十七菩提分 神我 中观宗
原文传递
佛教的两大定律——性空无我与因果循环——佛学基础知识讲座之五
15
作者 魏艾 《法音》 1982年第6期4-5,共2页
研究一切思想和学说,都要掌握它的基本定律。佛教的基本定律是什么?龙树在《中论》里已有答复:“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学佛者懂得这一道理,即可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现在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请海内的善知识... 研究一切思想和学说,都要掌握它的基本定律。佛教的基本定律是什么?龙树在《中论》里已有答复:“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学佛者懂得这一道理,即可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现在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请海内的善知识指教。一、性空无我律一切事物,山河大地,森罗万象,情与无情,都是缘生缘灭,无有自性,无有实我(我是主宰义,自在义),故曰性空无我。它是佛教探讨宇宙真相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义 世俗谛 龙树 自性 空无 佛道 一切法 基本定律 基础知识讲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