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传统少数民族的民俗建构与族群发展——解读广州世居满族的现代族群节日“春茗” 被引量:2
1
作者 关溪莹 师玉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2,共4页
广州世居满族在广州已经生活了247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腾飞,他们与广州当地民众一样面临着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他们通过将传统的族群节日“春茗”现代化,在满族民众、国家权力和地方政府以及当地社会的互动过程... 广州世居满族在广州已经生活了247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腾飞,他们与广州当地民众一样面临着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他们通过将传统的族群节日“春茗”现代化,在满族民众、国家权力和地方政府以及当地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强化族群认同,使族缘成为血缘、地缘、业缘之外新的跨地域社会动员手段,为自己争取到新的发展空间。他们的经验对于城市世居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世居满族 春茗 族群认同 节日
下载PDF
论清代钱粮制度对广州世居满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关溪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9-103,共5页
广州世居满族是清政府由京津地区派驻广州的驻粤八旗兵的后裔。在他们对广州社会进行文化重构的过程中,钱粮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移民之初,它是国家权力为满族民众营造封闭文化体系的基石,随着清政府势微,日渐腐败的钱粮制度成为广州满... 广州世居满族是清政府由京津地区派驻广州的驻粤八旗兵的后裔。在他们对广州社会进行文化重构的过程中,钱粮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移民之初,它是国家权力为满族民众营造封闭文化体系的基石,随着清政府势微,日渐腐败的钱粮制度成为广州满汉民众沟通交融的催化剂和共同反抗清政府统治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世居满族 钱粮制度 驻粤八旗兵
下载PDF
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广州世居满族文化重建过程中的人口变迁 被引量:3
3
作者 关溪莹 贾海薇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年第8期81-84,共4页
广州世居满族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从京津派驻广州的八旗官兵的后代。二百五十一年来其人口变迁注释了他们在广州进行文化重构的过程,尤其显示出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族群不断强化族群认同,争取自我发展机会,完全融... 广州世居满族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从京津派驻广州的八旗官兵的后代。二百五十一年来其人口变迁注释了他们在广州进行文化重构的过程,尤其显示出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族群不断强化族群认同,争取自我发展机会,完全融入广州现代社会。同时,人口变化数据也显示了他们未来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希望得到国家、地方社会和民众的共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世居满族 人口 族群认同 文化融合
下载PDF
民俗变迁与族群发展——广州世居满族的宗祠祭祀 被引量:1
4
作者 关溪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1-94,共4页
广州世居满族是珠三角地域的重要族群之一,他们曾在广州城内修建了八座满族宗祠,其特征与功能均与汉族宗祠存在较大差异。八旗官员修筑宗祠是希望通过强化满族官兵的祖先观念和族群意识,将之作为八旗军营中的军事、行政管理体系的一种... 广州世居满族是珠三角地域的重要族群之一,他们曾在广州城内修建了八座满族宗祠,其特征与功能均与汉族宗祠存在较大差异。八旗官员修筑宗祠是希望通过强化满族官兵的祖先观念和族群意识,将之作为八旗军营中的军事、行政管理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辛亥革命后,满族民众利用宗祠祭祀建构关于落广祖的历史记忆、增强族群的认同和凝聚力,宗祠祭祀成为他们在广州社会进行文化重构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世居满族 宗祠 族群认同
下载PDF
广州世居满族的民间口承文学探析
5
作者 关溪莹 《民间文化论坛》 2004年第6期23-26,共4页
民间口承文学是广州世居满族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族民众移居广州的247年中,他们通过口承文学建构族群的历史记忆,传递信仰观念,记录生活习俗。民间口承文学成为他们强化族群情感、在开放的异质环境中保存族群认同的有效方式之一。
关键词 广州世居满族 民间故事 历史记忆 信仰观念 生活习俗
下载PDF
从女神崇拜到观音信仰——广州世居满族文化重建过程中的信仰变迁 被引量:3
6
作者 关溪莹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广州世居满族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驻防广州的满族八旗兵的后代,在移民广州后的248年间,他们的民俗生活世界发生了巨大改变。本文对其信仰世界的流变、现状与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认为强化观音信仰是这个城市中的异质族群适应新的生活... 广州世居满族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驻防广州的满族八旗兵的后代,在移民广州后的248年间,他们的民俗生活世界发生了巨大改变。本文对其信仰世界的流变、现状与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认为强化观音信仰是这个城市中的异质族群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手段之一,是他们强化族群认同,在移入地广州构建新的民俗生活世界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世居满族 观音信仰 民俗 生活 族群认同
原文传递
贵州世居满族的历史源流及文化嬗变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钢音 付耀明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4-155,共2页
贵州满族是贵州17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原籍多为东三省。清初由于军事原因而两次入黔,战事结束后在黔西北洛安河流域聚族而居。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首次全面梳理了贵州满族的历史源流对文化嬗变的影响,并据各类记载对其已经消失的习俗... 贵州满族是贵州17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原籍多为东三省。清初由于军事原因而两次入黔,战事结束后在黔西北洛安河流域聚族而居。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首次全面梳理了贵州满族的历史源流对文化嬗变的影响,并据各类记载对其已经消失的习俗和文化事项做了追溯,可为贵州民族并存与融合提供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世居满族 历史源流 消失习俗
原文传递
清代广州府治八旗驻防街巷述略
8
作者 沈林 《满语研究》 201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广州地区世居满族主要来源于清代驻防八旗军。清代广州府治八旗驻防无论是办公、军事演练、学校教育、宗祠茔地等都有固定的地点和街巷。八旗驻防广州两百多年,这些老街巷历尽沧桑,承载着厚重的八旗驻防历史文化。
关键词 广州 八旗驻防 街巷 世居满族
下载PDF
清代满族八旗兵驻防广州缘由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关溪莹 翟麦玲 《湘潮(理论版)》 2008年第3期81-82,共2页
广州世居满族是清乾隆年间派驻广州的满族八旗兵的后裔,他们是珠三角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为岭南社会得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本文追溯了广州世居满族的形成过程,指出清政府派八旗兵驻防广州是为在平定三藩之乱之后稳定政局以及为广州的"... 广州世居满族是清乾隆年间派驻广州的满族八旗兵的后裔,他们是珠三角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为岭南社会得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本文追溯了广州世居满族的形成过程,指出清政府派八旗兵驻防广州是为在平定三藩之乱之后稳定政局以及为广州的"一口通商"提供军事保障。因此,驻粤八旗部队一直处于政府的严密操控之中,保存了大量传统民俗,对其日后在移入地进行文化重构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世居满族 八旗兵 三藩之乱 一口通商
原文传递
清代广州“满城”的建置与管理
10
作者 关溪莹 万蕙 《民族论坛》 2014年第8X期77-81,105,共6页
广州世居满族是清政府由京津地区派驻广州的驻粤八旗兵的后裔,是广州市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移民广州到辛亥革命之前,满族官兵及其家眷一直生活在"满城"之中。通过梳理官修文献、民修文献和田野... 广州世居满族是清政府由京津地区派驻广州的驻粤八旗兵的后裔,是广州市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移民广州到辛亥革命之前,满族官兵及其家眷一直生活在"满城"之中。通过梳理官修文献、民修文献和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广州满城的区域与人事设置和管理制度。"满城"的存在使广州世居满族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广州进行文化重构,促就其国家认同强大,族群认同未被激发的认同不平衡状态,是造成他们辛亥革命后悲惨命运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世居满族 满城 清代 八旗 驻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