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1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习作小妙招
1
作者 唐冬生 安玉林(指导)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 2024年第7期124-124,共1页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在写作之前,我们应先搜集资料,分辨哪些是文化遗产,以确定写作对象,然后从外观特点、历史演变、故事传说、诗词对联等多方面进行资料搜索,再根据需要分类筛选、整理资料。妙招...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在写作之前,我们应先搜集资料,分辨哪些是文化遗产,以确定写作对象,然后从外观特点、历史演变、故事传说、诗词对联等多方面进行资料搜索,再根据需要分类筛选、整理资料。妙招一:灵活引用,准确说明在介绍中,可灵活引用资料。既可以在开头引用,以增强作品的权威性;也可以在介绍中适当地穿插历史故事、经典传说等,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还可以综合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等多种说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对象 下定义 打比方 世界文化遗产 故事传说 世界遗产 自然遗产 妙招
下载PDF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变化、对话与可持续发展——首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蒋钦宇 李贵清 张朝枝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1期94-98,共5页
为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来自建筑、规划、考古、生态、旅游等多个学科的学者于2022年11月26—27日召开了首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相关问题从本学科的角度分别进行了主题演... 为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来自建筑、规划、考古、生态、旅游等多个学科的学者于2022年11月26—27日召开了首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相关问题从本学科的角度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各位专家的主题演讲思想汇总发现:(1)世界遗产既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也是推动当今世界各国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未来我国需要加强以世界遗产为平台的文明交流互鉴;(2)在过去50年中,世界遗产保护利用不断“由物及人”“由保护向发展”的观念转变,未来的世界遗产保护需要特别关注遗产、人与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3)经过50年的发展,世界遗产由最初的文化与自然二分体系不断发展演变,对文化与自然的认识不断融合,并由此衍生了越来越多的世界遗产类型,未来这一趋势可能会继续加快;(4)世界遗产的认定、保护与管理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议题,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跨学科交流机制与人才培养的综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学术论坛 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世界遗产超越边界
3
作者 吕舟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2023年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召开,这是自2019年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后,时隔4年第一次在线下举办的世界遗产大会。这4年中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冠疫情造成的空间阻隔影响了人类各种交流对话的进行,地区、国家及族群... 2023年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召开,这是自2019年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后,时隔4年第一次在线下举办的世界遗产大会。这4年中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冠疫情造成的空间阻隔影响了人类各种交流对话的进行,地区、国家及族群间的各种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世界遗产大会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文明间相互尊重、对话及交流的重要机制,呈现出其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随着2023年图瓦卢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的缔约国增至195个国家和地区。这种广泛的参与性反映出世界遗产的影响和意义已远不止遗产保护自身,同时也促使世界遗产在更多方面发挥出它潜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大会 交流对话 《保护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公约》 遗产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重要作用和意义 图瓦卢 影响和意义
下载PDF
中国双遗产文化与自然的融合及其精神文化功能
4
作者 陈耀华 秦芳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35,共10页
与其他世界遗产相比,我国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体现出显著的文化与自然相融合的特点。源于我国自然条件的丰富多样性和历史文化的久远连续性,“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人格化的自然审美为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哲学基础。自然... 与其他世界遗产相比,我国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体现出显著的文化与自然相融合的特点。源于我国自然条件的丰富多样性和历史文化的久远连续性,“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人格化的自然审美为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哲学基础。自然为文化提供源泉和素材,文化为自然提供保护和影响力,自然与文化资源相互融合、渗透,使双遗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特殊的精神文化功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思想的载体、精神的家园、文明的史诗,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生态伦理和文化智慧。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双遗产应作为美丽中国的窗口、和谐发展的典范、文化自信的载体、文明互鉴的使者,担负起新的时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 世界遗产 文化自然的融合 精神文化功能
下载PDF
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中国四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31,共9页
本文针对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构建了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理论模型,利用优化控制理论推导出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通过相应政策调节,环境质量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可以达到总体或局部最优水平,政... 本文针对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构建了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理论模型,利用优化控制理论推导出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通过相应政策调节,环境质量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可以达到总体或局部最优水平,政府收取的排污费对旅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对旅游业资本积累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对中国四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区进行实证检验显示:旅游环境质量与旅游业发展同时存在正、负相关关系,低排污费率反而对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高排污费率虽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却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投资与利率呈负相关,但治理污染的公共支出却缺乏利率弹性,这些研究结论为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旅游经济 协调发展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范凌云 郑皓 《规划师》 2003年第6期26-28,55,共4页
文化与自然遗产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在弘扬世界遗产价值、为遗产地保护筹集资金的同时也给其保护工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存在遗产地过度人工化、城市化和商业化倾向,以及居民背离原有生活方式... 文化与自然遗产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在弘扬世界遗产价值、为遗产地保护筹集资金的同时也给其保护工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存在遗产地过度人工化、城市化和商业化倾向,以及居民背离原有生活方式的问题。建议减轻世界遗产地旅游压力:加强国家对世界遗产的直接管理;加快有关法律制定进程;做好世界遗产地的规划工作;加强公众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 保护措施 旅游业 城市规划
下载PDF
中国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沙沙 孙克勤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0年第12期1141-1143,共3页
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地现在面临着环境污染、治理不到位、管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对如何在合理开发世界遗产的基础上... 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地现在面临着环境污染、治理不到位、管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对如何在合理开发世界遗产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加强教育、宣传、管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可持续发展 峨眉山—乐山大佛
下载PDF
“古格遗址—古格地貌”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价值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潘运伟 梁伟 杨明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136,共7页
阿里地处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 5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札达县位于阿里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复杂的地质条件造就了鬼斧神工的古格地貌,而相对较低的海拔和象泉河的滋养孕育了遗失的古格文明... 阿里地处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 5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札达县位于阿里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复杂的地质条件造就了鬼斧神工的古格地貌,而相对较低的海拔和象泉河的滋养孕育了遗失的古格文明。研究表明古格遗址见证了消逝的古格文明,是古格王国的历史见证;古格王国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之一,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复兴的策源地;古格艺术流派是藏传佛教的一次艺术高潮,反映了藏族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和多种外来艺术交流的辉煌成就;古格建筑是社会等级制度、佛教宇宙观与实体建筑完美结合,是社会和宗教观念的物化。形成于上新世—早更新世期间的河湖相沉积地貌——古格地貌不仅真实记录和反映喜马拉雅山的隆升过程,是地球演化史中的突出例证,而且更是一种美轮美奂的自然奇景,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更为突出的是古格遗址与古格地貌两者密不可分,是藏民族"天人同性"思想的典范。本文重点研究了"古格遗址-格地貌"的世界遗产价值,并对其申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可行性、目标、意义、战略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格遗址-古格地貌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札达县
下载PDF
试论遗产的分类及其相关问题——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遗产分类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华 《南方文物》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遗产保护和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起步较晚,我们的研究者希望更多地借鉴国际上现有遗产学科建设的经验,来构建我们的遗产学科。要构建一个学科,需要有系统的方法论作为基础,遗产保护学科也是如此。
关键词 遗产 人类行为 自然演变 定义 分类标准 世界遗产公约》 文化景观
下载PDF
复合型世界遗产及其资源基础和文化内涵——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与“青城山—都江堰”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向玉成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9,共5页
本文首次提出“复合型世界遗产”这一概念。在统计目前复合型世界遗产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复合型世界遗产“申报热”这一现象及其意义,并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与“青城山—都江堰”为例,对复合型世界遗产的资源基础和文化内涵的“复合... 本文首次提出“复合型世界遗产”这一概念。在统计目前复合型世界遗产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复合型世界遗产“申报热”这一现象及其意义,并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与“青城山—都江堰”为例,对复合型世界遗产的资源基础和文化内涵的“复合”情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世界遗产 资源基础 文化内涵 “峨眉山-乐山大佛” “青城山-都江堰”
下载PDF
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被引量:2
11
作者 鲍世行 《中国水利》 2000年第2期46-48,共3页
一、《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组织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积极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活动。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 一、《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组织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积极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活动。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同时还确定了实施《公约》的指导方针。这个《公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世界组织 资金
下载PDF
公选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开设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明海 《继续教育研究》 2008年第8期161-162,共2页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已成为许多高校公选课中的热门课程。目前世界遗产学在国内外都尚处于起步构建阶段,作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如何开设好,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很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 公选课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素质教育
下载PDF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与中国世界遗产的持续发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富儒 《广西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149-152,共4页
介绍《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宗旨与主要内容 ,世界遗产评选的基本情况 ,中国履行公约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分析中国世界遗产在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科学价值、人文精神、美学等许多方面对全人类具有的独特价值与... 介绍《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宗旨与主要内容 ,世界遗产评选的基本情况 ,中国履行公约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分析中国世界遗产在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科学价值、人文精神、美学等许多方面对全人类具有的独特价值与普遍意义。提出实现中国世界遗产持续发展必须在科研、教育、宣传、人才、机构、法规、国际合作等方面应采取的一些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公约》 中国世界遗产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下载PDF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价值与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舟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是一届世界遗产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会议,由于2020年突然袭击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本该在2020年召开的大会不得不暂停。2021年疫情并未结束,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不得已采用线上召开的方式,并处理2020、2021两年的世界遗...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是一届世界遗产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会议,由于2020年突然袭击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本该在2020年召开的大会不得不暂停。2021年疫情并未结束,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不得已采用线上召开的方式,并处理2020、2021两年的世界遗产事务,会期也从原来通常的10天延长到1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大会 《保护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公约》 价值与意义 疫情
下载PDF
关于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开展特许经营的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宇飞 《中国商贸》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55-256,共2页
对于我国旅游界来说,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开展特许经营活动,仍是处于尝试、起步阶段。从过去几年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问题和教训更多。本文总结了西方国家在风景名胜区实行特许经营的经验,分析了国内开展特许经... 对于我国旅游界来说,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开展特许经营活动,仍是处于尝试、起步阶段。从过去几年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问题和教训更多。本文总结了西方国家在风景名胜区实行特许经营的经验,分析了国内开展特许经营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在我国境内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进行规范、高效的特许经营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许经营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国家公园
下载PDF
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美食旅游的优化发展——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瑛 但强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0-67,共8页
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所在地,乐山市拥有优势突出的饮食文化资源,政府重视旅游美食产品的打造,乐山美食对游客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分析乐山美食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与互联网时代的美食旅游特征可以看出:乐山美食旅游... 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所在地,乐山市拥有优势突出的饮食文化资源,政府重视旅游美食产品的打造,乐山美食对游客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分析乐山美食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与互联网时代的美食旅游特征可以看出:乐山美食旅游优化发展需要IP引领,需要采取在建立完善乐山美食旅游特色数据库基础上的优化发展举措。已有研究认为:以实现传统饮食文化多元价值创造性转化与商业价值变现为目标的美食旅游优化发展已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旅游地建设的新探索,美食旅游IP构建与综合运营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优化发展 美食旅游IP 综合运营
下载PDF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的必要性与可持续发展路径——以云南石林为例
17
作者 余纯梅 《炎黄地理》 2024年第5期90-92,共3页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极其珍贵而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历史文明及自然风貌变化的象征,保护世界遗产成为全人类的责任。在历史、艺术、科学、审美、人种学、人类学领域展现出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为止,中...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极其珍贵而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历史文明及自然风貌变化的象征,保护世界遗产成为全人类的责任。在历史、艺术、科学、审美、人种学、人类学领域展现出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为止,中国已有5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双重遗产4项,这些“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亟须保护与传承。但在后遗产时代,中国世界遗产地普遍面临着地方性衰退、真实性破坏等发展困境,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云南石林”是“中国南部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地形景观和浓郁的审美科研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石林喀斯特遗产地中占据重要位置,以“云林石林”为例开展关于中国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石林 世界自然遗产 突出普遍价值 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 人类学领域 可持续发展 科研价值
下载PDF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认知和深化
18
作者 王秉洛 《风景园林》 2012年第1期148-149,共2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40年了,由于政治原因和发展阶段限制,很长时期我国都处于蒙昧状态。
关键词 自然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人类文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政治原因 公约
下载PDF
“天府之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9
作者 谭晓钟 《文史杂志》 2009年第5期90-93,共4页
所谓世界遗产,是指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的和普世价值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视角来看,具有突出的和普世价值的人类文明遗址、文物及建筑物等;自然遗产是指从科学、美学和保护的视角来看,具有突出的和... 所谓世界遗产,是指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的和普世价值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视角来看,具有突出的和普世价值的人类文明遗址、文物及建筑物等;自然遗产是指从科学、美学和保护的视角来看,具有突出的和普世价值的天然景观、自然面貌和动植物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 天府 普世价值 人类文明 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 天然景观
下载PDF
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20
作者 沈显生 《生物学教学》 2000年第2期37-38,共2页
中国目前拥有2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数量名列世界第4位。在21处世界遗产中,自然遗产3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3处,另有1处文化景观遗产。它们不仅在保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方面发... 中国目前拥有2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数量名列世界第4位。在21处世界遗产中,自然遗产3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3处,另有1处文化景观遗产。它们不仅在保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中国 自然保护 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