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新诠释两个重要历史哲学命题间的关系——超越“文明形态的多样”与“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和趋向”关系认识中的误区 被引量:4
1
作者 叶险明 《理论视野》 CSSCI 2022年第8期103-108,共6页
要全面、正确地认识“文明形态的多样”与“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和趋向”间的关系,就必须首先把握这两个历史哲学命题间的同构性和关联性。所谓“同构性”是指这两个命题都具有相似的防护结构,亦即都从方法论上拒斥“文明优劣”说和“各... 要全面、正确地认识“文明形态的多样”与“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和趋向”间的关系,就必须首先把握这两个历史哲学命题间的同构性和关联性。所谓“同构性”是指这两个命题都具有相似的防护结构,亦即都从方法论上拒斥“文明优劣”说和“各文明类型无发展程度上的差距”论断,并都在逻辑上认可对方所直接涵盖的领域;所谓“关联性”是指这两个命题中的一个命题的使用范围,在逻辑上都是另一个命题使用范围的边界。只有明确“同构性”和“关联性”,我们才能摆脱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困扰,超越“文明形态的多样”与“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和趋向”关系认识中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形态的多样 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和趋向 同构性 关联性
下载PDF
“文明形态的多样”与“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和趋向”辨析——一种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7
2
作者 叶险明 《理论视野》 CSSCI 2021年第4期85-92,共8页
“文明形态的多样”与“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和趋向”这两个命题,是历史哲学的一对核心命题,各有其特定的规范、方法论功能、支撑论断和使用范围。不能正确把握它们各自的规范、方法论功能、支撑论断,任意扩大它们的使用范围,这两个命题... “文明形态的多样”与“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和趋向”这两个命题,是历史哲学的一对核心命题,各有其特定的规范、方法论功能、支撑论断和使用范围。不能正确把握它们各自的规范、方法论功能、支撑论断,任意扩大它们的使用范围,这两个命题就会被滥用,从而使相关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陷入歧途。因此,必须对这一对命题作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意义上的诠释。唯其如此,人们才能在相关研究中正确把握“文明形态的多样”与“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和趋向”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形态 多样 世界文明 统一和趋向
下载PDF
中华民族复兴与人类文明发展--兼论新时代统一战线要对标中国式现代化
3
作者 余源培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0-82,共13页
读懂中国,关键在于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如何找到自己的复兴之路,实现从传统文明到现代文明的转型,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面临的核心问题。转型归根结底是人性的改造和人的发展,并与社会改造紧密相连。现代化对于所有民族和国家而言,... 读懂中国,关键在于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如何找到自己的复兴之路,实现从传统文明到现代文明的转型,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面临的核心问题。转型归根结底是人性的改造和人的发展,并与社会改造紧密相连。现代化对于所有民族和国家而言,都是一项普遍的、不可避免的历史性任务。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两条互补的思路:一条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另一条是东方落后民族和国家的非西方现代化道路。后一条道路的开辟,会遇到一系列的历史难题,需要用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方法来破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新时代统一战线要对标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复兴 世界文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统一战线
下载PDF
深具和平统一民族精神的中华文明
4
作者 李玲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5年第3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中华文明 民族精神 和平统一 中国古代文明 历史发展 社会实践基础 精神因素 世界文明 唯物辩证法 文明形态 独立发展 中华民族 文化体系 文明发展 唯物史观 基本矛盾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活动过程 社会历史 文化传统
下载PDF
德国的国际金融实力及发展趋向
5
作者 孙晓青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0-24,共5页
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近年来西德的国际金融实力急剧增强。两德统一、欧洲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金融市场国际化为德国加强国际金融实力带来新的动力。但世界金融大国的座次并未因此改变。从长远看,德国对世界经济。
关键词 国际金融 发展趋向 德国经济 资本输出 德国马克 对外直接投资 世界金融 两德统一 世界经济国际化 货币政策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美丽中国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红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20,共2页
正十六大以来,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进程中,理论也在不断拓展、深化。在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的不足,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 正十六大以来,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进程中,理论也在不断拓展、深化。在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的不足,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 发展模式 工业文明 当今世界 中华传统文化 和谐发展 尊重自然 趋向 十六大
下载PDF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各部分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强大动力
7
作者 照路 《哲学动态》 1983年第5期35-35,共1页
刘守璞、李凤梧在《东岳论丛》1983年第2期发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文,在集中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它的科学世界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后,又强调指出,精神文明的各部分,都有其不同的特殊的发展... 刘守璞、李凤梧在《东岳论丛》1983年第2期发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文,在集中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它的科学世界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后,又强调指出,精神文明的各部分,都有其不同的特殊的发展规律,都有其千差万别的具体条件和情况,这都是世界观所不能一一恩赐、一一具体解决的。更应该进一步看到,构成任何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发展 强大动力 科学世界 互相影响 对立统一 发展规律 历史发展 互相作用
原文传递
中学历史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
8
作者 尹俊英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88-91,共4页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年逐步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理解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理解百多年来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和反帝反...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年逐步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理解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理解百多年来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和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理解当代世界的进步、矛盾和人类的前途,以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历史教学,就是这“多种形式”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发展规律 中学历史教学 精神文明建设 革命传统 祖国统一 指导方针 反帝反封建 中国历史发展 世界无产阶级
下载PDF
中华国粹唐三彩
9
作者 李国强 《理财(经济)》 2018年第1期20-47,共28页
盛世国昌,人心怀古,时下收藏之风日盛,此乃民族之幸.说起唐三彩,人们的目光会不约而同地投向洛阳、西安这两个盛世帝王之都,它们以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卓越优势引领着中国唐代及当时世界社会发展趋向,是公元七八世纪世界文明的中心... 盛世国昌,人心怀古,时下收藏之风日盛,此乃民族之幸.说起唐三彩,人们的目光会不约而同地投向洛阳、西安这两个盛世帝王之都,它们以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卓越优势引领着中国唐代及当时世界社会发展趋向,是公元七八世纪世界文明的中心,其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誉满海内外,并给后人留下了人们的目光会不约而同地投向洛阳、西安这两个盛世帝王之都,它们以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卓越优势引领着中国唐代及当时世界社会发展趋向,是公元七八世纪世界文明的中心,其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誉满海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三彩 文化艺术 国粹 中华 发展趋向 世界社会 世界文明 盛世
下载PDF
发挥美术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10
作者 芦扬远 《剧影月报》 2012年第3期175-176,共2页
英国著名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曾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 英国著名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曾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美术馆 历史发展进程 中华民族 团结统一 文明 思想家 世界
下载PDF
基于文明与文化视角的中外历史专题教学探索——以人教版必修1第一、二单元为例
11
作者 陈静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4年第5期43-46,共4页
马克垚先生在《世界文明史·导言》中说:“文明史只是重构历史的一种方式,是以文明为研究单位的世界通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 马克垚先生在《世界文明史·导言》中说:“文明史只是重构历史的一种方式,是以文明为研究单位的世界通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的要求,可以说是体现了文明史的精髓。因而,“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明 中外历史 教学探索 文化视角 人教版 人类社会发展 多样性统一 专题
原文传递
生态伦理思想在当今人与自然关系平衡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亮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8-I0008,共1页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目前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之一。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政府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在之后更是提出新发展理念,推行“绿色”...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目前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之一。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政府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在之后更是提出新发展理念,推行“绿色”发展以配合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试结合《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一书,探讨正确的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性以及生态伦理思想如何指导人与自然关系趋于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思想 世界性问题 节约型社会 绿色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 和谐统一 发展理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