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末日之战》中的基督教思想探析
1
作者 廖衡 陈雨青 卢瑶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74-76,共3页
《世界末日之战》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代表作。文本以卡奴杜斯战役为背景,描写了以巴西政府为代表的世俗化天主教与以卡奴杜斯人民为代表的原始基督教之间的冲突与战争。通过对该小说的文本细读,... 《世界末日之战》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代表作。文本以卡奴杜斯战役为背景,描写了以巴西政府为代表的世俗化天主教与以卡奴杜斯人民为代表的原始基督教之间的冲突与战争。通过对该小说的文本细读,结合考查其社会历史背景,该论文研究了书中的基督教思想,即世俗化的天主教与原始基督教之间的冲突与斗争,揭示了卡奴杜斯人民失败的原因——基督教思想的极端化与非理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末日之战 拉美基督教 原始基督教
下载PDF
论《世界末日之战》的时间艺术
2
作者 张金玲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10期92-96,共5页
《世界末日之战》是秘鲁作家略萨的一部以巴西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小说试图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来表现对拉美历史的独特思考。小说中的时间艺术具有独特性,它一方面以明确的具体时间和自然时序来显示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以模糊的、... 《世界末日之战》是秘鲁作家略萨的一部以巴西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小说试图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来表现对拉美历史的独特思考。小说中的时间艺术具有独特性,它一方面以明确的具体时间和自然时序来显示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以模糊的、不确定的时间概念来展示小说特有的主观性,同时在结构安排上又通过时间的跳跃性、多层面性来呈现时间的立体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末日之战 时间艺术 明确性 模糊性 跳跃与多层面性
下载PDF
对拉美历史的艺术思考——从《世界末日之战》人物形象谈起
3
作者 宋炬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通过对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长篇小说《世界末日之战》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农民起义首领“劝世者”、封建贵族卡纳布拉沃男爵、欧洲“革命者”加里雷奥·加尔的分析 ,可以看出作者对他们分别代表的救世主式的起义、保守派... 通过对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长篇小说《世界末日之战》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农民起义首领“劝世者”、封建贵族卡纳布拉沃男爵、欧洲“革命者”加里雷奥·加尔的分析 ,可以看出作者对他们分别代表的救世主式的起义、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斗争、不切实际的外来势力的评价 ,并理解作者对拉美悲剧历史特殊原因的艺术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世界末日之战 悲剧原因 拉丁美洲 历史 小说 秘鲁 人物形象 卡纳布拉沃现象 加里霉奥·加尔形象
下载PDF
解析《世界末日之战》的叙事结构
4
作者 梁丽英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2-94,共3页
《世界末日之战》是结构现实主义作家略萨最重要的作品,它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拉美小说的新倾向,即在取材和叙事手法上向传统回归的同时,又运用多种现代叙事技巧使小说叙事结构不仅更富内聚性和动态性,而且独具“立体性”。
关键词 世界末日之战 叙事结构 结构现实主义 略萨 小说
下载PDF
末世·危机·救赎——《五号屠场》《世界末日之战》与虚构叙事的伦理关怀
5
作者 秦烨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4-187,共4页
一战争、瘟疫、饥荒等灾难所带来的,是人类的现实生存危机。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存在主体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尼采在《快乐的科学》第三卷中,借"疯子"之口大声宣告上帝已死,"上帝也会腐臭啊!上帝死了!永远死了!是咱们把他杀死的!我... 一战争、瘟疫、饥荒等灾难所带来的,是人类的现实生存危机。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存在主体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尼采在《快乐的科学》第三卷中,借"疯子"之口大声宣告上帝已死,"上帝也会腐臭啊!上帝死了!永远死了!是咱们把他杀死的!我们,最残忍的凶手,如何自慰呢?那个至今拥有整个世界的至圣至强者竟在我们的刀下流血!谁能揩掉我们身上的血迹?用什么水可以清洗我们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号屠场》 冯内古特 世界末日之战 布尔特曼 文本世界 教义神学 上帝之国 德累斯顿
原文传递
《世界末日之战》中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
6
作者 卢瑶 廖衡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7-59,共3页
从思想性出发,诠释《世界末日之战》中的以基督教教义和人本主义思想结合为特点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世界末日之战》中有明显的体现。卡奴杜斯人们相信救赎与复活的启示,践行仁爱和宽恕,努力追求自由和平等。这些都是在... 从思想性出发,诠释《世界末日之战》中的以基督教教义和人本主义思想结合为特点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世界末日之战》中有明显的体现。卡奴杜斯人们相信救赎与复活的启示,践行仁爱和宽恕,努力追求自由和平等。这些都是在基督教思想的指导下,当地人们对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末日之战 基督教人文主义 卡奴杜斯
原文传递
底层为何反抗“先进”?——读 略萨《世界末日之战》
7
作者 钱佳楠 《中国改革》 CSSCI 2012年第5期117-119,共3页
19世纪末的巴西腹地是一片水深火热的灾难之地,干旱和洪水接踵而至,随时将整个村庄吞噬得一干二净,侥幸活下来的不是变成孤儿和残疾,就是沦为强盗和土匪。随着“劝世者”的到来,孤儿成为最虔诚的信徒,被凌辱的女人化身为世人景仰... 19世纪末的巴西腹地是一片水深火热的灾难之地,干旱和洪水接踵而至,随时将整个村庄吞噬得一干二净,侥幸活下来的不是变成孤儿和残疾,就是沦为强盗和土匪。随着“劝世者”的到来,孤儿成为最虔诚的信徒,被凌辱的女人化身为世人景仰的圣母,强盗和土匪愿做圣地的守卫者,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潮从四面八方涌来皈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末日之战 反抗 略萨 19世纪末 孤儿 土匪 强盗
原文传递
他劝止了世界末日之战
8
作者 佚名 《现代青年》 2013年第2期20-21,共2页
当然,令人感激的是,这样的命运没有发生。只是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曾经在眨眼间就会走到世界末日。1962年秋的伦敦街头,经常有人游行要求裁减核武器。但游行的人都并不知道,在1962年10月26日这天夜幕降临的时候,首相哈罗德·麦... 当然,令人感激的是,这样的命运没有发生。只是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曾经在眨眼间就会走到世界末日。1962年秋的伦敦街头,经常有人游行要求裁减核武器。但游行的人都并不知道,在1962年10月26日这天夜幕降临的时候,首相哈罗德·麦克米兰正在等候美国总统的电话,他们将决定是否发动一场会把世界推向末日的核战争。电话终于打来了,两位大人物诚恳地交谈了10分钟,从他们的语气里几乎听不出世界即将发生灭绝性的核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末日之战 导弹基地 火神轰炸机 艾森豪威尔 给你 英国贵族 大不列颠群岛 美国总统 英国首相 哈罗德
原文传递
巴尔加斯·略萨获1994年度塞万提斯文学奖
9
作者 秘文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9-139,共1页
巴尔加斯·略萨获1994年度塞万提斯文学奖塞万提斯文学奖是以这位西班牙经典作家的名字命名的、在西班牙语世界享誉最高的文学奖项。它从1976年开始颁奖,奖金为12万美元。在迄今为止的18年中,获奖者大多为西班牙和拉... 巴尔加斯·略萨获1994年度塞万提斯文学奖塞万提斯文学奖是以这位西班牙经典作家的名字命名的、在西班牙语世界享誉最高的文学奖项。它从1976年开始颁奖,奖金为12万美元。在迄今为止的18年中,获奖者大多为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名气最大的作家,如博尔赫斯、富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塞万提斯 文学奖 长篇小说 西班牙语 1994年 世界末日之战 拉美文学 结构现实主义 加西亚·马尔克斯
原文传递
纪录民族的创痛──读《静静的顿河》
10
作者 刘哲 《东方艺术》 1996年第3期30-31,共2页
纪录民族的创痛──读《静静的顿河》刘哲六十年代的一天,肖洛霍夫正在野外打猎,有人前来告诉他那一届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该奖将授予他的消息。肖洛霍夫掩饰住他的兴奋,以一种遗憾的口吻说:“其实他们20年前就应该给我授奖了。... 纪录民族的创痛──读《静静的顿河》刘哲六十年代的一天,肖洛霍夫正在野外打猎,有人前来告诉他那一届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该奖将授予他的消息。肖洛霍夫掩饰住他的兴奋,以一种遗憾的口吻说:“其实他们20年前就应该给我授奖了。”──四十年代,正是《静静的顿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 哥萨克民族 历史局限 陀斯妥耶夫斯基 世界末日之战 自然主义 巴尔加斯·略萨 后斯大林时代 历史进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