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世纪塔工程砼斜塔自平衡法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邹焕华 周祖干 《交通科技》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介绍南京市世纪塔工程砼斜塔自平衡法施工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南京市世纪塔工程 施工技术 砼斜 自平衡法 超高脚手架 线型控制
下载PDF
南京世纪塔拉索锚固预埋件的空间定位施工技术
2
作者 胡伍生 朱小华 朱晓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介绍了利用索佳SET2 0 0 0全站仪对南京世纪塔的拉索锚固预埋件进行施工放样的方法 .精度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全站仪进行空间定位的施工技术能满足本工程的要求 .在定位放样过程中 ,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和特点 ,研究了一些有效的施测方法 ... 介绍了利用索佳SET2 0 0 0全站仪对南京世纪塔的拉索锚固预埋件进行施工放样的方法 .精度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全站仪进行空间定位的施工技术能满足本工程的要求 .在定位放样过程中 ,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和特点 ,研究了一些有效的施测方法 ,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 .文章还介绍了作者在袖珍计算机PCE50 0上开发的放样程序 ,由于在PCE50 0上实现了数据库技术 ,使得操作计算时 ,只需输入点号 ,无需键入坐标值 ,为野外计算提供了极大方便 .通过工程实践 ,得到了一些很有实用价值的经验和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站仪 施工 空间定位 南京世纪塔 形构筑物 拉索锚固预埋件
下载PDF
南京世纪塔结构设计综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仝德丰 杨建刚 +1 位作者 吴京 冯健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9,57,共6页
南京世纪塔由三种不同的结构连接结合为一个整体 ,在荷载作用下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受力十分复杂。从概念设计入手 ,采用ALGOR93和ANSYS5 6两种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计算 ,对世纪塔在静力和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特性和内力有了比... 南京世纪塔由三种不同的结构连接结合为一个整体 ,在荷载作用下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受力十分复杂。从概念设计入手 ,采用ALGOR93和ANSYS5 6两种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计算 ,对世纪塔在静力和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特性和内力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总结了这类结构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要点 ,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为了检验设计计算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在施工过程中对各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监控 ,得到了塔、索、拱应力变化及结构变形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世纪塔 结构设计 斜拉索 结构测试 静力 动力荷载 高耸结构
下载PDF
南京世纪塔工程斜拉索施工
4
作者 戈马 郭正兴 +1 位作者 沈明 黄如宾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3,共3页
南京世纪塔工程采用了一种曲线拱斜拉索结构体系 ,介绍斜拉索制作、定位测量、安装及张拉等施工工艺。
关键词 公共建筑 世纪塔 预应力 斜拉索 施工工艺
下载PDF
世纪之塔──吉林世纪大厦方案设计
5
作者 金卫钧 《建筑创作》 2000年第3期51-53,共3页
阐述吉林世纪大厦构思过程中,以强调城市环境作为建筑创作灵感的源泉重视城市的延续性和建筑的整体感。
关键词 世纪 中庭 景观 公寓 商业裙房 设计
下载PDF
《走出塔的女人: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分裂意识》出版
6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6年第1期153-153,共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青年研究人员田泥的学术专著《走出塔的女人: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分裂意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2005年10月出版。本书就20世纪晚期中国女作家文本中的分裂意识做出比较全面、细致的考察,并对...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青年研究人员田泥的学术专著《走出塔的女人: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分裂意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2005年10月出版。本书就20世纪晚期中国女作家文本中的分裂意识做出比较全面、细致的考察,并对与此相关的女性生存的一些问题予以探究与梳理。笔者从考究女性分裂意识的产生原由,到梳理分裂意识的衍变及表现,即女性的雄化意识、 识、自审意识的彼此滋生、存在与内在转化。接着透析女性分裂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自审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 青年研究人员 文学研究所 《走出的女人: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分裂意识》
原文传递
苏新平的“浮世绘”人像
7
作者 高名潞 《艺术当代》 2003年第4期58-61,共4页
我曾经在1998年为《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所写的《从精英到小人物》一文中提到苏新平、宋永平和其他一些年轻画家的“新浮世绘”(New Floating World)的绘画。因为他们的绘画虽然用旧的现实主义风格象征性地再现了中国当前的... 我曾经在1998年为《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所写的《从精英到小人物》一文中提到苏新平、宋永平和其他一些年轻画家的“新浮世绘”(New Floating World)的绘画。因为他们的绘画虽然用旧的现实主义风格象征性地再现了中国当前的现象.但是他们对这现象的批判和思考是绘画的主题。尽管他们的画中似乎也有某种当代流行的“荒诞”、“调侃”的情调。中国当前的“浮世”现象的确与日本明治时代的“浮世”有一定程度的类似,即在大众生活中占据主导的生活内容和审美趣味是由一个刚刚出现的新兴富商阶层所主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新平 油画 石版画 创作手法 艺术风格 《假日》 《表情》 《奔波的人》 世纪 “浮世绘” 现实主义 人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