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不同丘脑核团毁损镇痛效果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灵慧 陈镇洲 +3 位作者 徐如祥 姜晓丹 刘剑 杜谋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8,共4页
背景目前对癌症顽痛尚未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有报道丘脑的某些核团在中枢镇痛中起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大鼠不同丘脑核团毁损的镇痛效果,为临床上核团毁损治疗顽固性疼痛靶点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30只,分为假损伤组(Sham)及... 背景目前对癌症顽痛尚未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有报道丘脑的某些核团在中枢镇痛中起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大鼠不同丘脑核团毁损的镇痛效果,为临床上核团毁损治疗顽固性疼痛靶点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30只,分为假损伤组(Sham)及丘脑中央中核(CM)、丘脑束旁核(PF)、丘脑腹后外侧核(VPL)、丘脑中央中核加扣带回毁损组(CM+cg),将2μL10%苯酚/甘油立体定向注至相应核团进行毁损。以鼠尾温热剌激嘶叫法检测核团毁损前后痛阈。测量福尔马林诱导的动物的舔咬时间、挠曲时间以及畏缩次数来量化观察核团毁损前后的镇痛效果。结果各毁损组术前后痛阈改变值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VPL最为明显。各毁损组动物舔咬时间较Sham明显缩短(P<0.01),而挠曲时间及畏缩次数只有轻微差异。此外,VPL组动物舔咬时间比CM组和CM+cg组为短(P<0.05),而CM组和CM+cg组间行为痛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PF、VPL、CM+cg毁损后急性期,大鼠对温热刺激的痛阈有提高,由脊髓上神经中枢调控的行为痛反应也明显减少,其中以VPL组最明显。CM+cg双核团毁损的镇痛效果并未明显优于CM单一核团毁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核团毁损 痛阈 福尔马林实验 镇痛
下载PDF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激活过程中下丘脑核团c-fos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杰 林文娟 +1 位作者 郑丽 李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利用经典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的动物模型 ,以糖精水为条件刺激 (CS) ,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为非条件刺激 (UCS) ,观测两次CS -UCS结合训练后 ,再次条件刺激诱发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作用的动态改变 ,获得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和味觉厌恶性条... 利用经典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的动物模型 ,以糖精水为条件刺激 (CS) ,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为非条件刺激 (UCS) ,观测两次CS -UCS结合训练后 ,再次条件刺激诱发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作用的动态改变 ,获得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和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各自保持的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 ,采用c-fos免疫组化技术 ,进一步观察再次条件刺激诱发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反应时大鼠下丘脑各核团内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作用在训练后第 5天较强 ,第 30天基本消失 ,而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始终稳定保持到第 30天。进一步研究显示出 ,下丘脑室旁核FOS蛋白表达在第 5天非常密集 ,而第 30天几乎没有表达 ,与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在时程和趋势上具有一致性。通过FOS蛋白表达时程差异比较 ,提示下丘脑室旁核可能是CNS内介导CS诱导的免疫抑制效应的重要核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 丘脑核团 c—fos 大鼠
下载PDF
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佩斯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19期86-86,98,共2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帕金森病患者行MRI定位,进行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术治疗,全部采用Vim核毁损。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震颤症状完全消失,并于5年后进行随访效果仍满意。结论:立体定...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帕金森病患者行MRI定位,进行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术治疗,全部采用Vim核毁损。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震颤症状完全消失,并于5年后进行随访效果仍满意。结论: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立体定向 丘脑核团毁损
下载PDF
丘脑核团电刺激在癫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建伟 王小峰 +1 位作者 车宁伟 尹剑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5-78,共4页
癫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其中约30%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切除致痫灶是药物难治性癫痫常用的治疗方法,能缓解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当患者不符合切除性手术的适应证或术... 癫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其中约30%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切除致痫灶是药物难治性癫痫常用的治疗方法,能缓解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当患者不符合切除性手术的适应证或术后发作无缓解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核团 难治性癫痫 电刺激术 致痫灶 神经系统疾病 脑深部 外科手术 肌阵挛发作 全面性发作 部分性发作
下载PDF
深部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下丘脑核团靶点定位的解剖与生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Wai.S Poon Danny TM Chan +2 位作者 XL Zhu Vincent CT Mok YL Chan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深部STN刺激靶点时MRI直接定位法和MER术中导引定位法的解剖学偏差。方法 本组5例帕金森病患者,分别表现为运动迟缓、步态不稳及躯干症状,共安放6例次微电极。结果 采用MRI直接定位法和MER术中导引定位法,其定位靶点的平均... 目的 探讨脑深部STN刺激靶点时MRI直接定位法和MER术中导引定位法的解剖学偏差。方法 本组5例帕金森病患者,分别表现为运动迟缓、步态不稳及躯干症状,共安放6例次微电极。结果 采用MRI直接定位法和MER术中导引定位法,其定位靶点的平均偏差距离是1.25mm,尽管该偏差值较小,但是,基于影像学的立体定向法只能将刺激电极定位于距离靶点几毫米的范围内。结论 电生理学方法(MER)对于调整和确定靶点位置至关重要。MER术中导引定位法有助于手术的完全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核团 解剖学 生理学 MRI直接定位法 MER术中引导定位法 深部脑刺激 靶点定位
下载PDF
丘脑核团电刺激治疗病毒性脑炎后遗癫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苟亚军 侯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936-939,共4页
癫痫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中病毒性脑炎后遗癫痫耐药率高、外科切除性手术疗效均不理想,目前尚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丘脑核团电刺激术因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有效性和相对安全性,正逐步应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治疗。... 癫痫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中病毒性脑炎后遗癫痫耐药率高、外科切除性手术疗效均不理想,目前尚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丘脑核团电刺激术因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有效性和相对安全性,正逐步应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已知丘脑核团是神经网络的重要中转站,在整合边缘系统神经网络兴奋和抑制功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病毒性脑炎所致脑损害也常累及边缘系统。近期研究发现丘脑核团电刺激对于病毒性脑炎后遗癫痫有显著且持久的疗效。因此,本文就丘脑核团电刺激治疗癫痫时核团的选择、刺激参数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核团 病毒性脑炎后遗癫痫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立体重建、展示和分析猕猴丘脑核团 被引量:10
7
作者 许鹿希 Su Hong-sen +1 位作者 P.Mercurio M.Heckman 《解剖学通报》 1984年第1期1-7,共7页
三只猴脑作冠状、地平和矢状连续切片。使用仪器为PDP11/34型电子计算机连於Evans and Suther-land图象系统Ⅱ。左、右丘脑及其14核团连续切片的轮廓,均以同样放大倍数描绘和数字转化。己数字转化的每张切片可在此计算机图象系统的屏幕... 三只猴脑作冠状、地平和矢状连续切片。使用仪器为PDP11/34型电子计算机连於Evans and Suther-land图象系统Ⅱ。左、右丘脑及其14核团连续切片的轮廓,均以同样放大倍数描绘和数字转化。己数字转化的每张切片可在此计算机图象系统的屏幕上展示;并依相邻两张切片和同一丘脑其它各数字转化切片的位置关系,进行三维空间的对位。不同猴脑的核团可依照同一尺寸进行展示,并在同一三维空间登记核团。作统计学处理后,能对比左、右侧核团和三只猴丘脑各核的体积,并对不同种属动物的丘脑核团作定量比较。猴丘脑的计算机重建图象是一种可对脑内任何结构进行三维空间的立体重建和展示分析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核团 立体重建 计算机 图象
下载PDF
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国成 覃震宇 +1 位作者 农大件 黄灵团 《微创医学》 2016年第6期904-906,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5例帕金森病患者,其中震颤型14例,僵直型1例,均行MRI(和CT融合技术)定位,采取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术进行治疗,震颤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Vim为靶点,僵直型患者在手术...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5例帕金森病患者,其中震颤型14例,僵直型1例,均行MRI(和CT融合技术)定位,采取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术进行治疗,震颤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Vim为靶点,僵直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GPI为靶点。结果治疗后,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震颤状况均完全消除,肢体的灵活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僵直型帕金森病患者肢体肌张力明显下降,但对生活质量以及步态改善状况不明显,无并发症出现。在随访的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服少量药物便能有效地控制症状,双侧病变患者未治疗侧肢体症状明显重于治疗侧肢体者,3例伴有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状况明显好转。结论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能显著地改善震颤以及肢体的灵活度,但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减少症状。帕金森病患者于术后需要继续采取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加强身体锻炼与各种康复练习,才能延缓疾病进展,最终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丘脑核团毁损 帕金森病
下载PDF
健康成人下丘脑不同核团参与瞬时血糖调控通路的静息态fMRI
9
作者 刘葳蕤 张东升 +4 位作者 黄杨 刘莎莎 雷雨萌 邵志荣 张小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63-669,共7页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探讨口服葡萄糖对健康成人下丘脑不同核团与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的影响及其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方法 对14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在口服...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探讨口服葡萄糖对健康成人下丘脑不同核团与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的影响及其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方法 对14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在口服高糖溶液(25%葡萄糖溶液温水300 ml)或等量温水前及10 min后分别进行高分辨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检查,对比被试在摄入高糖溶液或温水前后,下丘脑不同核团与全脑FC的改变。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协变量,将存在显著差异脑区的FC平均值与口服高糖溶液前后的血糖差值及胰岛素差值做偏相关分析。结果 相对于口服温水后,口服高糖溶液后的血糖差值及胰岛素差值均明显升高(均P<0.001)。口服温水后,健康被试左侧弓状核与左侧颞上回FC减低(P<0.05);左侧外侧下丘脑与右侧距状皮层FC增高,右侧外侧下丘脑与左侧距状皮层FC增高(均P<0.05)。口服高糖溶液后,健康被试右侧弓状核与右侧小脑后叶、左侧楔前叶FC增高,与右侧枕下回FC减低(均P<0.05);左侧室旁核与左侧角回、右侧颞中回FC增高(均P<0.05);左侧腹内侧核与右侧楔前叶FC增高(P<0.05);右侧腹内侧核与左侧楔前叶FC增高(P<0.05);右侧背内侧核与右侧脑岛FC增高(P<0.05);其中左侧腹内侧核与右侧楔前叶FC强度与血糖差值呈正相关(r=0.589,P=0.034),而上述存在显著差异脑区的FC平均值与胰岛素差值则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 口服高糖溶液后,下丘脑不同核团与多个脑区FC发生了改变,左侧腹内侧核与右侧楔前叶通路可能参与了健康成人中枢血糖稳态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核团 血糖调控 高分辨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下载PDF
不同丘脑核团毁损镇痛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镇洲 刘灵慧 +3 位作者 刘剑 姜晓丹 杜谋选 徐如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大鼠不同丘脑核团毁损的镇痛效果,为临床上核团毁损治疗顽固性疼痛靶点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30只,分为假损伤组(Sham)及丘脑中央中核(CM)、丘脑束旁核(PF)、丘脑腹后外侧核(VPL)、丘脑中央中核加扣带回毁损组... 目的比较大鼠不同丘脑核团毁损的镇痛效果,为临床上核团毁损治疗顽固性疼痛靶点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30只,分为假损伤组(Sham)及丘脑中央中核(CM)、丘脑束旁核(PF)、丘脑腹后外侧核(VPL)、丘脑中央中核加扣带回毁损组(CM+cg),将2μl 10%苯酚/甘油立体定向注至相应核团进行毁损。测量福尔马林诱导的动物舔咬时间、挠曲时间、以及畏缩次数。结果各毁损组动物舔咬时间较Sham组明显缩短(P〈0.01),而挠曲时间及畏缩次数只有轻微差异。此外,VPL组动物舔咬时间比CM组和CM+cg组为短(P〈0.05),而CM组和CM+cg组间行为痛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PF、VPL、CM+cg毁损后急性期,毁损CM、PF、VPL、CM+cg都能提高大鼠的痛阈,其中以VPL组最明显。大鼠由脊髓上神经中枢调控的行为痛反应均明显减少,其中以VPL组最明显。CM+cg双核团毁损的镇痛效果并未明显优于CM单一核团毁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核团毁损 福尔马林实验 镇痛 大鼠
原文传递
大鼠不同丘脑核团毁损对痛阈改变的研究
11
作者 刘灵慧 徐如祥 +2 位作者 陈镇洲 刘剑 姜晓丹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88-888,共1页
长期以来,人们用丘脑核团毁损治疗包括顽固性癌痛在内的各种慢性疼痛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毁损临床常用的丘脑相关的镇痛核团,比较其镇痛效果。
关键词 丘脑核团 毁损 痛阈 大鼠 镇痛效果 顽固性癌痛 慢性疼痛 临床常用 治疗包
原文传递
伽玛刀毁损丘脑中央中核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护理
12
作者 陈少丹 张丽丽 李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656-1657,共2页
目的总结伽玛刀毁损丘脑中央中核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采用伽玛刀立体放射技术对15例顽固性癌痛患者进行双侧丘脑中央中核毁损治疗,予以精心护理。随防1~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疼痛缓解,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只要操作准确,... 目的总结伽玛刀毁损丘脑中央中核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采用伽玛刀立体放射技术对15例顽固性癌痛患者进行双侧丘脑中央中核毁损治疗,予以精心护理。随防1~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疼痛缓解,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只要操作准确,护理措施得力,伽玛刀毁损丘脑中央中核治疗顽固性癌痛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丘脑核团毁损 顽固性癌痛 镇痛 护理
下载PDF
马鬃蛇丘脑圆核(N Rotundus)细胞构筑研究
13
作者 李家洲 潘盛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71-76,共6页
采用Nissl法对马鬃蛇丘脑圆核的位置、形态及细胞构筑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马鬃蛇圆核为卵圆形,嘴尾径980μm,左右径810μm,背腹径840μm.位于丘脑背侧,包围在几个丘脑核团和纤维束之间,其内侧与第三脑室毗... 采用Nissl法对马鬃蛇丘脑圆核的位置、形态及细胞构筑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马鬃蛇圆核为卵圆形,嘴尾径980μm,左右径810μm,背腹径840μm.位于丘脑背侧,包围在几个丘脑核团和纤维束之间,其内侧与第三脑室毗邻,内侧缘距第三脑室约80μm,上缘离间脑上表面约400μm.尾端略向下偏斜,与水平面的偏斜夹角约为30°,每个圆核的神经细胞数约为7030个.细胞形态有星形、梨形、三角形和梭形,其中以星形最多,约占50%,梨形次之,梭形最少.神经元突起有单极、双极和多极,主树突有多级分枝.胞体直径在10~18μm者为多,约占神经元总数的67%,平均直径约为13.5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鬃蛇 细胞构筑 丘脑核团
全文增补中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及丘脑出血的疗效体会
14
作者 黄健 黄本生 +1 位作者 尹玮 张玉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8期129-129,共1页
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发生部位为基底核团与丘脑,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高血压性基底丘脑出血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丘脑—听觉皮层投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美婵 李恒 +1 位作者 李振华 唐安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197,共7页
听觉神经传导起源于耳蜗,终止于听觉皮层。声音经外、中耳到达耳蜗,在毛细胞转换成神经电信号后,依次经听神经、耳蜗核(cochlear nucleus,CN)、脑桥下部的上橄榄复合体(superior olivary complex,SOC)、位于脑桥外侧丘系纤维中的外... 听觉神经传导起源于耳蜗,终止于听觉皮层。声音经外、中耳到达耳蜗,在毛细胞转换成神经电信号后,依次经听神经、耳蜗核(cochlear nucleus,CN)、脑桥下部的上橄榄复合体(superior olivary complex,SOC)、位于脑桥外侧丘系纤维中的外侧丘系核(nucleus of lateral lemniscus,NLL)、中脑背面的下丘(inferiorcolliculus,IC)、再投射到丘脑的内侧膝状体(medialgeniculatebody,MGB),最后到达大脑听觉皮层(auditorycortex,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皮层 听皮层 外侧丘系 上橄榄复合体 内侧膝状体 COCHLEAR 皮层神经元 毛细胞 丘脑核团 投射纤维
下载PDF
扣带皮质各区与丘脑局部定位的联系——HRP法、放射自显影法及Nauta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克仁 周敬修 《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3期178-181,253,共5页
采用HRP法、放射自显影及Nauta法研究了大鼠扣带皮质各区与丘脑诸核团的纤维联系及局部定位。结果表明:扣带皮质与丘脑核团有较广泛的纤维联系,并多数为往返性联系;一侧扣带皮质只接受同侧丘脑发出的纤维,但也有双侧性地投射到丘脑某些... 采用HRP法、放射自显影及Nauta法研究了大鼠扣带皮质各区与丘脑诸核团的纤维联系及局部定位。结果表明:扣带皮质与丘脑核团有较广泛的纤维联系,并多数为往返性联系;一侧扣带皮质只接受同侧丘脑发出的纤维,但也有双侧性地投射到丘脑某些核团,如束旁核、带旁核、网状核和前内侧核等;扣带皮质的不同区域与丘脑核团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带皮质 丘脑核团 纤维联系 后部 Nauta 局部定位 丘脑 间脑 HRP
下载PDF
丘脑静脉磁敏感加权成像研究
17
作者 李昌盛 缪慧中 陈成春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63-63,共1页
丘脑静脉回流是保障丘脑功能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是相关研究较少,丘脑静脉相关研究匮乏。因此,对该区静脉进行影像学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SWI技术显影丘脑核团及微静脉,构建丘脑核团及静脉网络数据库,探索丘脑静脉形态学规律以及静脉... 丘脑静脉回流是保障丘脑功能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是相关研究较少,丘脑静脉相关研究匮乏。因此,对该区静脉进行影像学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SWI技术显影丘脑核团及微静脉,构建丘脑核团及静脉网络数据库,探索丘脑静脉形态学规律以及静脉回流规律,为丘脑静脉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健康志愿者,行3.0T核磁共振扫描,获取SWI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以最小密度投影重建SWI原始图像,测量直径。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静脉回流 丘脑核团 微静脉 最小密度投影 影像学研究 网络数据库 图像数据
下载PDF
肌张力障碍患者基底节及丘脑神经元活性
18
作者 Hallett M. 陈云春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2期21-22,共2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abnormal neuronal activity in the basal gang lia and thalamus in the generation of dystonia. Methods: Microelectrode recordin g was performed in the globus pallidus internus (GPi), v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abnormal neuronal activity in the basal gang lia and thalamus in the generation of dystonia. Methods: Microelectrode recordin g was performed in the globus pallidus internus (GPi), ventral thalamic nuclear group ventral oral posterior/ventral intermediate, Vop/Vim) and subthalamic nucl eus (STN)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tonia (n=11) or secondary dystonia (n=9) d uring surgery. Electromyogram (EMG) was simultaneously recorded in selected musc le groups. Single unit analysis and cross corre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Result s: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seven neurons were obtained from 29 trajectories (GP i: 13; Vop/Vim:12; STN: 4), 87%exhibited altered neuronal activity including gr ouped discharges in GPi (n=79) and STN (n=37), long lasting neuronal activity ( n=70) and rapid neuronal discharge (n=86) in Vop/Vim. There were neurons in Vop, GPi and STN firing at the same frequency as EMG during dystonia (mean: 0.39 Hz, range 0.12-0.84 Hz).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neuronal activity and EM G at the frequency of dystonia were obtained (GPi: r2=0.7 (n=31), Vop/Vim: r2=0. 64 (n=18) and STN: r2=0.86 (n=17)). Conclusion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findin gs of abnormalities observed in Vop/VIM and GPi in relation to dystonia, the pre sent data further show that the altered activity in GPi, specifically in dorsal subregions of GPi, Vop/Vim and STN is likely to be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prod uction of dystonic movement. Dystonia related neuronal activity observed in mot or thalamus and basal ganglia nuclei of GPi and STN indicates a critical role of their interactions affecting both indirect and direct pathways in the developme nt of either generalized or focal dystonia. Significance: These data support a c entral role of the basal ganglia in producing dystonic mo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丘脑神经元 丘脑核团 丘脑腹侧 神经元活动 苍白球 丘脑运动 交叉相关 肌群 间接途径
下载PDF
高频电刺激丘脑背内侧核团对大鼠急性戊四唑癫痫模型的作用
19
作者 朱露佳 吴登唱 +2 位作者 丁美萍 陈忠 王爽 《癫痫杂志》 2016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 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方式,以往的研究显示丘脑背内侧核团(Mediodorsal thalamic nucleus,MD)与癫痫发作相关,研究旨在探讨高频电刺激MD对急性戊四唑(Pentylenetetrazol,PTZ)癫痫模型中... 目的 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方式,以往的研究显示丘脑背内侧核团(Mediodorsal thalamic nucleus,MD)与癫痫发作相关,研究旨在探讨高频电刺激MD对急性戊四唑(Pentylenetetrazol,PTZ)癫痫模型中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 实验选用由浙江医学科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280 ~350 g),根据不同刺激分为假刺激单双侧MD组、100 Hz高频电刺激(High frequency stimulation,HFS)刺激单侧MD组和双侧MD组,1Hz低频电刺激(Low frequency stimulation,LFS)刺激单侧MD组,共41只.用视频脑电装置同步记录各组PTZ急性致痫大鼠的行为和皮层脑电图,根据改良Racine分级系统评定癫痫发作等级.结果 LFS刺激单侧和HFS刺激单侧或双侧MD都不改变3级和5级发作的首个棘波或脑电图表现的潜伏期;HFS刺激单侧或双侧MD在减少阵挛性发作次数的同时能同步减少相应脑电图上的痫样放电次数;LFS刺激单侧MD在不改变阵挛性发作次数的同时也不改变相应脑电图上痫样放电波形及放电次数.相比于对照组(单侧或双侧假刺激组),HFS刺激单侧或双义侧MD能显著降低急性PTZ癫痫模型中大鼠发作的等级、缩短阵挛性发作(4~5级发作)的持续时间、减少相应发作的次数,但不改变肌阵挛性发作的潜伏期,而LFS刺激单侧MD对发作并无明显作用.结论 HFS刺激单侧或双侧MD可能是治疗全面性癫痫发作的一种潜在方法,临床中DBS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癫痫发作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深部脑刺激 丘脑背内侧 全面性癫痫 大鼠
原文传递
衰老与生物钟的老化
20
作者 金观源 《大自然探索》 1989年第2期55-59,共5页
任何一个结构确定的组织系统总会发生老化,生物钟即生物的定时系统也不例外。尽管至今对哺乳动物生物钟的结构基础尚未完全清楚,但已认识到它是稳态机制的一部分。生物钟的老化显然会导致稳态机制的破坏,故很可能也是人体衰老的原因之... 任何一个结构确定的组织系统总会发生老化,生物钟即生物的定时系统也不例外。尽管至今对哺乳动物生物钟的结构基础尚未完全清楚,但已认识到它是稳态机制的一部分。生物钟的老化显然会导致稳态机制的破坏,故很可能也是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研究延缓生物钟老化的对策,对于延缓人体衰老必然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因子 组织系统 昼夜节律 轮班工作 褪黑激素 刺激因素 去氧皮质酮 负反馈机制 丘脑核团 折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