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1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氨酸转氨酶复常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龚红梅 李世炼 +2 位作者 夏杰 毛青 蒋黎 《西部医学》 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255例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根据实验室检测,ALT水平正常值上限(ULN)为42 IU/L;按照2016年美国... 目的探讨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255例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根据实验室检测,ALT水平正常值上限(ULN)为42 IU/L;按照2016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的CHB指南推荐,男性和女性ALT ULN分别为30 IU/L和19 IU/L。以两种定义标准分别将患者分为ALT复常组和ALT未复常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年时病毒学和血清学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随访5年发生肝细胞癌(HCC)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实验室标准,255例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治疗1年时ALT复常212例,未复常43例。ALT复常组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ALT未复常组(P<0.05)。根据AASLD指南标准,治疗1年时ALT复常113例,未复常142例。ALT复常组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ALT未复常组(P<0.05)。5年随访发现14例发生HCC。根据实验室标准和AASLD指南标准,ALT复常组HCC发病率分别是3.8%和1.8%,显著低于ALT未复常组的14.0%和8.5%(P<0.05)。将可能影响HCC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肝硬化、治疗1年时实验室标准和AASLD指南标准的ALT复常是HCC的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是HC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LT复常对CHB患者病情进展与临床愈后有预测价值,抗病毒治疗早期ALT复常可降低HCC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乙肝 丙氨酸转氨酶复常 抗病毒治疗 肝细胞癌
下载PDF
矮小症儿童血尿酸与体格发育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关系
2
作者 王潇敏 洪开听 杨晓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索矮小症(SS)儿童血尿酸(UA)与体格发育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浙江省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164例SS儿童(观察组)及162名健康儿童(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目的 探索矮小症(SS)儿童血尿酸(UA)与体格发育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浙江省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164例SS儿童(观察组)及162名健康儿童(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指标及UA、IGF-1、ALT水平;SS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A与体格发育指标、IGF-1、ALT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分层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观察组UA、ALT、体重、体重指数(BMI)高于对照组,IGF-1、身高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IGF-1、ALT、身高、体重、BMI是SS的影响因素(P<0.05)。UA与IGF-1、身高呈负相关(r=-0.294、-0.371,P<0.01),与ALT、体重、BMI呈正相关(r=0.362、0.291、0.223,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IGF-1对UA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入ALT后,对UA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加入身高后,对UA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入体重后,对UA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加入BMI后,对UA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 SS儿童存在体格改变,UA、ALT、体重、BMI升高,IGF-1、身高降低,且UA与体格发育指标、IGF-1、ALT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 血尿 体格发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丙氨酸转氨酶 关系
下载PDF
无偿献血中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及防控措施分析
3
作者 仝锐 张玉朝 何立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中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血站2022年1月至12月所有采血者(共19127人)的血样检测资料,经初筛检测637例血样存在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情况,以此作为观察组,而经初筛未检出丙氨酸...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中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血站2022年1月至12月所有采血者(共19127人)的血样检测资料,经初筛检测637例血样存在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情况,以此作为观察组,而经初筛未检出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18490例血样作为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分析无偿献血中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防控措施。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体重71~80 kg、中重度脂肪肝、有吸烟史、有饮酒史、献血前3 d内有服药史、长期熬夜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原因中,肥胖、肝脏脂肪衰减指数、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使用药物等为影响因素,可结合上述影响因素开展防控措施,做好献血前准备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和献血者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丙氨酸转氨酶 防控措施
下载PDF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对母血、脐血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的影响
4
作者 姚济芬 朱春芝 《健康研究》 CAS 1996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转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足月妊娠妇女 脐血 急性病毒性肝炎 妊娠期肝病 血清铁蛋白(SF) 丙氨酸转氨酶(ALT) 妊娠期母体变化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廖云飞 陈璐璐 +1 位作者 曾天舒 郑涓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402名我科患者及我院体检人群,入选对象均无大量饮酒及慢性肝病史。检测BMI、FPG、TG、TC、BP、FIns、ALT等,用HOMA-IR公式评估胰岛素抵抗(IR)程度。结果MS(n=...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402名我科患者及我院体检人群,入选对象均无大量饮酒及慢性肝病史。检测BMI、FPG、TG、TC、BP、FIns、ALT等,用HOMA-IR公式评估胰岛素抵抗(IR)程度。结果MS(n=189)组AL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213)(P<0·01)。MS患者ALT水平与HOMA-IR及MS的组分(BMI、BP、TG和FPG)呈正相关(P<0·05),控制BMI的影响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以HOMA-IR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BMI、TC、TG、SBP、DBP和ALT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ALT、BMI及TG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MS患者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它的升高与BMI、FPG、TG、BP及HOMA-IR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转氨酶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乳糜血标本的丙氨酸转氨酶检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修淑丽 张考 +3 位作者 王梅华 刘彦 张烨 白和谦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1-341,共1页
关键词 乳糜血 血标本 酶检测 丙氨酸转氨酶 ALT检测 乳糜微粒 献血者 人体吸收 脂类 全血
下载PDF
16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莹 甄真 +2 位作者 高峰 刘俊茹 王冬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189-1190,共2页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活组织检查 针吸 丙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标志和丙氨酸转氨酶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小云 温帆渊 +1 位作者 吴静黎 周华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2-893,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标志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检测133例CHB患者血清病毒标记物和肝功能,同时全部患者接受彩色B超引导下快速经皮肝穿刺,将患者按HBeAg、HBV-DNA阳性与否各分为4个组,对各组...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标志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检测133例CHB患者血清病毒标记物和肝功能,同时全部患者接受彩色B超引导下快速经皮肝穿刺,将患者按HBeAg、HBV-DNA阳性与否各分为4个组,对各组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肝组织学显示肝内均有炎症、坏死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存在。血清ALT正常的患者,作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仍有一部分肝内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改变,有的甚至存在肝硬化;ALT异常、HBeAg阴性的CHB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更严重。血清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程度不成正比。结论单凭血清ALT升高、血清病毒复制活跃与否判断肝病活动性是不全面的,应将肝组织病理作为判断肝炎活动性和是否抗病毒治疗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乙型 病毒标志物 丙氨酸转氨酶 肝组织学
下载PDF
上海地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测定结果一致性和参考范围调查 被引量:11
9
作者 潘柏申 张万忠 +3 位作者 陈铭生 郭玮 周华文 倪星忠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索上海地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临床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并进行表面健康人群的参考范围调查.方法每次实验前将c.f.a.s.中含有的根据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IFCC)推荐方法要求测得的ALT值传递到1份新鲜人混合血清,以此校准各参加医... 目的探索上海地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临床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并进行表面健康人群的参考范围调查.方法每次实验前将c.f.a.s.中含有的根据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IFCC)推荐方法要求测得的ALT值传递到1份新鲜人混合血清,以此校准各参加医院检验科的ALT检测系统.32家医院检验科先后进行了9次实验,并在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后分别进行了7 598例和21 970例年龄为17~78岁的表面健康人员ALT测定值调查.结果校准前各参加医院检验科之间的ALT检测值变异系数(CV)为17.1%~20.5%,校准后各医院之间检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V降至1.42%~5.97%.2次ALT参考范围调查中男性和女性的第95百分位值分别为58和45 U/L,约相当于30或23赖氏法单位;第97.5百分位值分别为67和55 U/L,约相当于35或29赖氏法单位;第99百分位值分别为75和67 U/L,约相当于39或35赖氏法单位.结论采用统一的校准血清,可以使不同医院(不同检测系统)之间ALT检测值差异明显减小,一致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转氨酶 参考范围 一致性
下载PDF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在汉族中年人群中随年龄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淑娟 孙训明 +5 位作者 李淑元 刘足云 杨亚军 袁子宇 王笑峰 金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4-588,共5页
目的 了解汉族中年人群中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方法 在泰州人群健康跟踪调查的基线中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的资料,对11 553名30~64岁常住居民的ALT与年龄进行横断面分析。年龄... 目的 了解汉族中年人群中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方法 在泰州人群健康跟踪调查的基线中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的资料,对11 553名30~64岁常住居民的ALT与年龄进行横断面分析。年龄按五分位数分成5组(30~41岁、42~45岁、46~51岁、52~57岁、58~64岁),多因素调整后,比较各年龄组的ALT水平。结果 男性ALT水平(25.35±13.24)IU/L高于女性ALT水平(19.80±9.94)IU/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组男性ALT水平分别是29.49、27.04、25.93、24.26和22.01 IU/L,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组女性ALT水平分别是18.35、18.23、19.86和21.60、21.00 IU/L,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中年男性中ALT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而女性ALT水平在52~57岁出现峰值。在调整了吸烟、饮酒、教育程度、体质指数等因素后,男性和女性的ALT水平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基本不变。结论 在30~64岁汉族人群中,血清ALT水平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在男性和女性中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转氨酶 年龄 横断面研究 汉族人群
下载PDF
对硝基苯酚对泥鳅肝组织结构及丙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忻 钟瑞 +2 位作者 刘利娅 王文强 薛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对硝基苯酚对泥鳅肝组织结构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影响,为评价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预试验确定的对硝基苯酚对泥鳅的安全浓度和最小不致死浓度,按等对数(常用对数)间距将对硝基苯酚设... 【目的】探讨对硝基苯酚对泥鳅肝组织结构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影响,为评价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预试验确定的对硝基苯酚对泥鳅的安全浓度和最小不致死浓度,按等对数(常用对数)间距将对硝基苯酚设置为4.40,5.13,5.98,6.98mg/L,以对硝基苯酚未处理组为对照,分别在泥鳅染毒7,14,21,28d取样,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赖氏比色法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泥鳅在6.98mg/L对硝基苯酚中暴露14d,肝细胞发生空泡化、细胞溶解及核变形;暴露28d,肝细胞除严重空泡化、细胞溶解及核变形外,还出现核溶解等受损症状;与对照组相比,除6.98mg/L 28d时丙氨酸转氨酶活性下降外,其他各质量浓度组在暴露各个时期泥鳅肝脏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升高,但随着对硝基苯酚质量浓度的增大,丙氨酸转氨酶活性逐渐降低。在同一对硝基苯酚质量浓度下,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对硝基苯酚可造成泥鳅肝组织结构损伤,且受损程度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加剧;对硝基苯酚可诱导泥鳅肝脏丙氨酸转氨酶的活性,但诱导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增强后减弱、直至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苯酚 泥鳅 肝组织 丙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糖原累积病与丙氨酸转氨酶异常的关系:附10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正明 陶德定 +1 位作者 董永绥 官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0-391,共2页
糖原累积病是儿童肝脏肿大中相对常见的病因之一。一般认为其主要临床特征(Ⅰ型)是肝肿大、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而肝功能(主要指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患儿ALT多数不正常。因此,搞清楚糖原累积病与ALT之... 糖原累积病是儿童肝脏肿大中相对常见的病因之一。一般认为其主要临床特征(Ⅰ型)是肝肿大、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而肝功能(主要指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患儿ALT多数不正常。因此,搞清楚糖原累积病与ALT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们收治的lo例糖原累积病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 儿童 丙氨酸转氨酶 ALT
下载PDF
降低献血者丙氨酸转氨酶报废率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源 白林 +2 位作者 刘文 李东 管改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1118-1119,共2页
我国献血者传染病筛查的生化指标只有丙氨酸转氨酶(ALT)。该指标在肝炎的诊断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也是血站系统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的一项重要指标[1]。本研究通过对实际工作中控制ALT报废情况的因素分析,探讨采取何种措施... 我国献血者传染病筛查的生化指标只有丙氨酸转氨酶(ALT)。该指标在肝炎的诊断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也是血站系统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的一项重要指标[1]。本研究通过对实际工作中控制ALT报废情况的因素分析,探讨采取何种措施能有效降低ALT报废率。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太原地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者191 114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丙氨酸转氨酶 报废率 ALT 生化指标 临床价值 血站系统 太原地区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核心抗原及丙氨酸转氨酶检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宁发锦 姜春华 禤卫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与HCV核心抗原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的相关性及符合性。方法逆转录-PCR荧光探针法定量检测94例怀疑HCV感染患者的血清HCV RNA,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核...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与HCV核心抗原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的相关性及符合性。方法逆转录-PCR荧光探针法定量检测94例怀疑HCV感染患者的血清HCV RNA,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核心抗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水平。结果 94份样本中HCV RNA阳性率为56.4%(53/94),核心抗原阳性率为53.2%(50/94),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为84.9%(45/53);ALT异常率为62.3%(33/53),并随HCV RNA载量的升高而增加。结论 HCV RNA定量检测及HCV核心抗原检测结合ALT结果分析有助于临床了解HCV在体内的复制水平和肝脏的炎性反应状态,指导临床用药及观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病毒 型肝炎抗原 型肝炎 丙氨酸转氨酶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不同阳性类型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荣平 茅骏翔 +1 位作者 邬叶红 徐晓萍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HBc-IgM)和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不同阳性类型乙型肝炎核酸(HBV DNA)阳性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速率法检测961例HBV ...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HBc-IgM)和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不同阳性类型乙型肝炎核酸(HBV DNA)阳性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速率法检测961例HBV DNA阳性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ALT,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情况分为4组:A组177例,为HBc-IgM、HBsAg、HBeAg、HBcAb阳性;B组166例,为HBc-IgM、HBsAg、HBeAb、HBcAb阳性;C组31例,HBc-IgM、HBcAb阳性,HBsAb和HBeAb阴性或阳性;D组582例,为HBc-IgM阴性,HBsAg、HBcAb阳性,HBeAg和HBeAb阴性或阳性。结果各组ALT>60 U/L例数及其异常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109例(61.6%);B组82例(49.4%);C组6例(19.4%);D组130例(22.3%)。A组、B组与C组、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与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BV DNA阳性者中HBc-IgM阳性且HBsAg阳性较HBc-IgM阴性或HBsAg阴性者ALT增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 丙氨酸转氨酶 乙型肝炎核
下载PDF
速率法检测献血者丙氨酸转氨酶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邬旭群 程曦 +1 位作者 李雪梅 古醒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70-471,474,共3页
目的通过丙氨酸转氨酶(ALT)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探讨血站实验室建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和程序。方法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5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对ALT速率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明... 目的通过丙氨酸转氨酶(ALT)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探讨血站实验室建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和程序。方法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5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对ALT速率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明确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来源,采用不确定度A类和B类评定方法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结果献血者血浆ALT浓度为52.5U/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U=3.31U/L(包含因子k=2,置信区间P=95%)。结论本实验室所建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可分析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实验室提高检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丙氨酸转氨酶 速率法
下载PDF
磷酸吡哆醛在丙氨酸转氨酶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学海 赖志刚 魏代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6-388,共3页
目的利用含磷酸吡哆醛的Bergmerger改良法的试剂测定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并与国内不含磷酸吡哆醛的方法作比较,观察磷酸吡哆醛在ALT活性测定中的作用,并建立该方法的参考值。方法用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IFCC)推荐的Bergmer... 目的利用含磷酸吡哆醛的Bergmerger改良法的试剂测定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并与国内不含磷酸吡哆醛的方法作比较,观察磷酸吡哆醛在ALT活性测定中的作用,并建立该方法的参考值。方法用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IFCC)推荐的Bergmerger改良法与国内试剂同时测定146例患者血清的ALT值,并收集126名健康体检者血清用Bergmerger改良法测定ALT活性,建立该方法的参考值。结果Bergmerger改良法与国内试剂比较其ALT活性增加近20%~50%,参考值范围为:男0~52U/L,女0~42U/L。结论磷酸吡哆醛能有效地激活ALT活性,用含磷酸吡哆醛的Bergmerger改良法测定ALT活性,更能准确地反映患者血液中ALT的实际含量,用该方法测定ALT活性必须建立其相应的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转氨酶 吡哆醛 参考值
下载PDF
谷氨酸脱氢酶、胆碱酯酶在高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肝病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倩 陈蔚铭 康向东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氢酶(GDH)、胆碱酯酶(CHE)在高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3名健康者和108例高ALT患者的血清标本,在BayerADVIA16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同时测定GDH、CHE的活性。结果在急性病毒性肝...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氢酶(GDH)、胆碱酯酶(CHE)在高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3名健康者和108例高ALT患者的血清标本,在BayerADVIA16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同时测定GDH、CHE的活性。结果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缺血性肝炎、急性中毒性肝坏死时GDH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以急性缺血性肝炎升高的幅度最大,其和急性中毒性肝坏死的阳性率均可达100%。CHE只有在急性中毒性肝坏死时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联合检测GDH、CHE活性将有助于鉴别诊断高血清ALT肝病患者,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酶 胆碱酯酶 丙氨酸转氨酶 肝病
下载PDF
丙氨酸转氨酶参考品的研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泽 史利宁 +1 位作者 李勇 黄宇峰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23-225,共3页
目的研制用于丙氨酸转氨酶 (ALT)测定的参考品。方法猪心作原料 ,经硫酸铵沉淀、DEAE SephadexA 5 0、CM SephadexC 5 0、SephadexG 15 0及抗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免疫亲和色谱提纯 ,用一定的基础液稀释后分装冻干。结果提纯品ALT比活为... 目的研制用于丙氨酸转氨酶 (ALT)测定的参考品。方法猪心作原料 ,经硫酸铵沉淀、DEAE SephadexA 5 0、CM SephadexC 5 0、SephadexG 15 0及抗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免疫亲和色谱提纯 ,用一定的基础液稀释后分装冻干。结果提纯品ALT比活为 173U/mg蛋白 ,得率 2 2 .8% ,温度加速变性试验测得预期年失活率 ,在 - 2 0℃、4℃分别为 0 .0 5 %、0 .12 %。结论此法提纯ALT得率高 ,仅含少量AST ,冻干品稳定 ,在不同方法间与人血清有互换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转氨酶 酶参考品 临床酶学
下载PDF
自愿无偿献血者丙氨酸转氨酶检测结果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晖 刘萍 +1 位作者 王学刚 孙立明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7期757-758,共2页
关键词 自愿无偿献血者 丙氨酸转氨酶 检测结果 年龄 性别 献血者ALT 采供血机构 ALT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