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光引发的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莲英 杨万泰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5-550,共6页
报道了不透明丙烯酰胺反相乳液体系的UV光引发聚合新方法 .使用普通中压汞灯并辅以适当搅拌 ,UV光引发丙烯酰胺 水 煤油 Span80 +OP 10反相乳液聚合可在 2 0min左右完成 ,所得聚合物分子量达千万 ;聚合过程中不存在恒速期 ,扫描电镜... 报道了不透明丙烯酰胺反相乳液体系的UV光引发聚合新方法 .使用普通中压汞灯并辅以适当搅拌 ,UV光引发丙烯酰胺 水 煤油 Span80 +OP 10反相乳液聚合可在 2 0min左右完成 ,所得聚合物分子量达千万 ;聚合过程中不存在恒速期 ,扫描电镜未观察到聚合前后乳胶粒径有数量级的变化 ,表明聚合反应以单体液滴成核为主 .此外 ,考察了光引发剂类型及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光引发剂的引发活性为Irgacure 2 95 9>(ITX +EDAB) >BDK ,引发剂浓度增加 ,反应速度先增加而后降低 ,存在一最大值 ;单体浓度增加 ,反应速度加快 ,聚合物分子量提高 ;乳化剂用量增加 ,反应速度加快而分子量变化不明显 ;聚合表观活化能为 13 34kJ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聚合 光引发 单体浓度 乳化剂用量 反应温度
下载PDF
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程原 杜拴丽 《华北工学院学报》 EI 1999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制备聚丙烯酰胺胶乳的方法,并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Span-80,Op-4为乳化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工艺.用溴化法测定单体转化率,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讨论反应时间、引发... 目的研究制备聚丙烯酰胺胶乳的方法,并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Span-80,Op-4为乳化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工艺.用溴化法测定单体转化率,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讨论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油水比等因素对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和胶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用两种方法得到了转化率大于98%,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万的稳定胶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聚合 相对分子质量 PAM 聚合
下载PDF
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 被引量:6
3
作者 鞠耐霜 曾文江 《广州化工》 CAS 1997年第4期59-62,共4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简称IEP)方法合成速溶型PAM 胶乳.聚合物特性粘数[η]大于700mL/g,离子度可控,研究了反应体系特征及影响聚合度的基本因素,比如温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相比等对聚合度及产物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丙烯酰胺 速溶 乳液聚合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玉洪 《当代化工》 CAS 2005年第1期56-59,共4页
概述了自由基反相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酰胺及其共聚物的工艺发展过程 ,介绍了反相乳液成核机理、反相乳液聚合动力学、反相乳液聚合体系中的单体乳液稳定性、胶粒大小和形态、聚合物的组成及其分子量的测定方法。讨论了乳化剂、连续相、... 概述了自由基反相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酰胺及其共聚物的工艺发展过程 ,介绍了反相乳液成核机理、反相乳液聚合动力学、反相乳液聚合体系中的单体乳液稳定性、胶粒大小和形态、聚合物的组成及其分子量的测定方法。讨论了乳化剂、连续相、引发剂种类等以及合成工艺对聚丙烯酰胺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并指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聚合 动力学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郑雪琴 刘明华 《莆田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8-71,共4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制备高分子量的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乳液。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单体浓度4.92mol/L,引发剂浓度0.30%,乳化剂浓度6.94%,油水体积比1.2:1.0(环己烷做分散相),搅拌速率300r/min,反应温度45℃。采...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制备高分子量的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乳液。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单体浓度4.92mol/L,引发剂浓度0.30%,乳化剂浓度6.94%,油水体积比1.2:1.0(环己烷做分散相),搅拌速率300r/min,反应温度45℃。采用过硫酸钾-脲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可以获得较理想的PAM乳液,Span60和Tween80混合物是聚丙烯酰胺乳液制备的最佳乳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脱水剂 反相乳液聚合 制备 絮凝剂
下载PDF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阳离子絮凝剂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巍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文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Span-60和 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二甲苯为连续相,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制备了 AM/DMDAAC 阳离子型共聚物P(AM-DMDAAC)。结果表明,在35℃下,运用 HLB ... 本文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Span-60和 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二甲苯为连续相,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制备了 AM/DMDAAC 阳离子型共聚物P(AM-DMDAAC)。结果表明,在35℃下,运用 HLB 值法得出复合乳化剂 HLB 值在5~8时,能形成稳定可聚合的乳液体系。从反相乳液聚合的机理出发,优化反应条件,阳离子度质量分数为33%的共聚物特性粘数可达0.89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聚合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侯斯健 哈润华 《高分子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49-354,共6页
采用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OP)复合乳化剂与K2S2O8-Na2SO3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共聚合,测得单体的竞聚率为γDADMAC=0.14±0.... 采用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OP)复合乳化剂与K2S2O8-Na2SO3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共聚合,测得单体的竞聚率为γDADMAC=0.14±0.11,γAM=5.05±0.66;在单体浓度为25─45%,引发剂浓度0.06—0.1%,乳化剂浓度为5—9%,聚合温度303K条件下,得到了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Rp=k[M]0.68[I]1.31[E]0.73,文中对上述结果做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聚合
下载PDF
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地木拉提 林浩 高建村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2-65,共4页
研究了以丙烯酰胺为单体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高分子量的聚合产品 ,并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产品分子量。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丙烯酰胺 分子量 引发剂 复配乳化体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树脂的反相悬浮聚合制备及吸水性能研究
9
作者 尚成新 伏露瑶 +2 位作者 范旭泽 林家良 刘嘉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1-1867,共7页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分散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吸水树脂。考察了分散剂、交联剂、引发剂、单体浓度、油水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吸水倍率...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分散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吸水树脂。考察了分散剂、交联剂、引发剂、单体浓度、油水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吸水倍率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为3%、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0.12%、过硫酸铵为0.5%、单体浓度为30%、油水比范围为4:1~6:1、反应温度在70~75℃、反应时间为4 h时,聚丙烯酰胺树脂的吸水倍率和产率较高。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产物进行了测试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反相悬浮聚合 吸水树脂 吸水倍率
下载PDF
丙烯酰胺类反相微乳液聚合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磊 张建强 +2 位作者 李瑞冬 冯岸洲 张贵才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8-463,共6页
分析总结了丙烯酰胺类反相微乳液聚合的基本理论和工艺方法,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酰胺类水凝胶微球在调剖堵水和驱油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丙烯酰胺 水凝胶 微球 调剖堵水 驱油 综述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郑怀礼 王薇 +4 位作者 蒋绍阶 沈烈翔 刘澜 张会琴 范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6-101,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Span80-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液体石蜡为连续相,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油水体积比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乳化剂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Span80-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液体石蜡为连续相,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油水体积比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乳化剂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单体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阳离子度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及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水体积比为1∶1.6、乳化剂用量为30%、单体用量为30%、阳离子度为60%即n(AM)∶n(DAC)为2∶3,引发剂用量为0.15%的条件下,得到的聚合产物粘度较大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对产物进行了红外结构表征,并研究了产物的污泥脱水性能,获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反相乳液聚合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阳离子度的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15
12
作者 段文猛 邓清月 +1 位作者 李爽 马中亮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8-973,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阳离子度的聚丙烯酰胺(P(AM-DAC);考察了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种类,乳化剂、引发剂、AM和阳离子单体DAC用量,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P(...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阳离子度的聚丙烯酰胺(P(AM-DAC);考察了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种类,乳化剂、引发剂、AM和阳离子单体DAC用量,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P(AM-DAC)的特性黏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脂肪醇聚氧乙烯醚(MOA)-3/MOA-9复合乳化剂的乳液体系稳定性最好,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V-50)的引发效果最好。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MOA-3/MOA-9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基于反应体系的总质量)和HLB值分别为4.8%和8.6、AM和DAC的总质量分数为40%(基于反应体系的总质量)、V-50质量分数为0.09%(基于单体的总质量)、DAC摩尔分数55%(基于单体总的物质的量)。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合成的P(AM-DAC)的特性黏数最大(1378.7 mL/g),对含聚污水的絮凝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反相乳液聚合 高阳离子度 丙烯酰胺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20
13
作者 孟昆 赵京波 张兴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40-742,共3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制备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研究引发剂量、乳化剂量、抗交联剂量、单体摩尔比、油水体积比以及反应温度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在乳化剂0.80 ...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制备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研究引发剂量、乳化剂量、抗交联剂量、单体摩尔比、油水体积比以及反应温度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在乳化剂0.80 g、引发剂2.50 mL、抗交联剂0.05 g、单体丙烯酸与丙烯酰胺摩尔比3.5/6.5、油水体积比2.25、反应温度45℃时,产物的特性粘数为12.07 d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絮凝剂 反相乳液聚合 均匀设计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丙烯酰胺-丙烯酸铵共聚物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明 李鸿洲 +2 位作者 张鹏云 李岩 王荣民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和丙烯酸水溶液为分散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酸铵(AA)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含量、单体AM含量、复合乳化剂Span-80与Tween-80...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和丙烯酸水溶液为分散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酸铵(AA)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含量、单体AM含量、复合乳化剂Span-80与Tween-80的配比、聚合体系pH、聚合温度、油水比等对AM-AA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较佳的聚合条件为:过硫酸铵占单体总质量的0.7%,AM占丙烯酸质量的40%~45%,m(油)∶m(水)=1.1,m(Span-80)∶m(Tween-80)=92∶8(Span-80和Tween-80复合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约为5.2),聚合温度60~70℃,聚合体系pH约为9.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AM-AA共聚物的黏度较大,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丙烯酰胺 丙烯 丙烯酰胺-丙烯酸铵共聚物 复合乳化剂
下载PDF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及其微观结构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风贺 卢时 +3 位作者 雷武 夏明珠 魏运洋 王风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47-1452,共6页
制备稳定的Span80-Tween80/异辛烷/AM-H2O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用电导法考察了不同HLB(亲水-亲油平衡)值下电导率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正丁醇、氯化钠和乙酸钠对微乳液体系电导率变化的影响规律.采用TEM、AFM、DSC、激光纳米粒度仪等手段测... 制备稳定的Span80-Tween80/异辛烷/AM-H2O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用电导法考察了不同HLB(亲水-亲油平衡)值下电导率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正丁醇、氯化钠和乙酸钠对微乳液体系电导率变化的影响规律.采用TEM、AFM、DSC、激光纳米粒度仪等手段测定了聚合前后微乳液的粒子形态、粒度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HLB为5·4时,体系的电导率变化较小,正丁醇浓度为25g·L-1时电导率几乎没有变化,形成的微乳液较为稳定,而且增溶的水相也比较多.当氯化钠浓度为50g·L-1或醋酸钠浓度为25g·L-1时会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对该体系聚合,可以得到相对分子质量(MR)为5·64×106、固含量为32%的聚合物乳液.所制备的聚合物为球形、单分散的准纳米材料,粒径(D)在140nm左右.反相微乳液聚合的聚丙烯酰胺(PAM)的比表面积为21·684m2·g-1,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丙烯酰胺 聚合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煤油/Span80-Twen60/水/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晓 刘戈 袁惠根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8,共6页
以煤油为油相,以Span80与Twen60为复合乳化剂,对AIBN引发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宏观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Rp∝[M]1.50[I]0.69[E]1.56,聚合表观活化能为68.8KJ/mol,并且发现聚... 以煤油为油相,以Span80与Twen60为复合乳化剂,对AIBN引发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宏观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Rp∝[M]1.50[I]0.69[E]1.56,聚合表观活化能为68.8KJ/mol,并且发现聚合过程中出现短暂的恒速期。同时对KPS引发聚合体系亦进行了比较考察。最后对乳胶粒作了初步讨论,发现每个粒子内所含的大分子链数量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乳液聚合 动力学 丙烯酰胺 煤油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微球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赵楠 葛际江 +3 位作者 张贵才 刘海涛 曾家新 王东方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78-82,85,共6页
以油酸/Span20/OP10为复合乳化剂,柴油为连续相,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微球.通过微乳面积等值图、拟三元图确定出体系中乳化剂最佳比例为w(油酸)∶w(Span)∶w(OP10)=41∶31∶28;在最佳聚合点处,油相、乳化剂相、水... 以油酸/Span20/OP10为复合乳化剂,柴油为连续相,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微球.通过微乳面积等值图、拟三元图确定出体系中乳化剂最佳比例为w(油酸)∶w(Span)∶w(OP10)=41∶31∶28;在最佳聚合点处,油相、乳化剂相、水相分别占体系质量的34.62%,15.38%,50.00%.应用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动态光散射分别对聚合前后的微乳液体系进行表征,可以看出聚合前微乳液中存在大量反胶束(团)(10nm以下)及溶胀胶团(约50nm)结构,聚合后得纳米级水凝胶微球,前后尺寸相差不大.同时测定油酸/Span20/OP10复合乳化剂水溶液与桩西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并与反相微乳聚合常规乳化剂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前者界面张力较低,能够起到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水凝胶微球 乳化剂 丙烯酰胺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耐温抗盐丙烯酰胺聚合物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世兰 周述勇 +2 位作者 张鹏 杨秀春 陈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21-1525,共5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为单体,煤油为油相,司班-80和吐温-60为乳化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制备共聚物。考察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乳化...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为单体,煤油为油相,司班-80和吐温-60为乳化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制备共聚物。考察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油水比对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红外光谱仪表征共聚物结构,Brookfield粘度计测定聚合物耐温性和抗盐性。结果表明,当单体质量比AM∶AMPS∶NVP为1∶0.2∶0.025,引发剂总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2%,反应温度为40℃,乳化剂总浓度为0.1 g/mL,油水比为1∶1时,共聚物特性粘数最大为936 mL/g,且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丙烯酰胺 共聚物 耐温抗盐 特性粘数
下载PDF
非离子乳化剂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反相乳液聚合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锦宗 曹亚峰 +1 位作者 刘兆丽 马希晨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68-772,共5页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物为乳化剂制备油包水型聚合乳液。研究了丙烯酰胺 (AM)、丙烯酸(AC)在淀粉上进行反相乳液接枝聚合反应过程中乳化剂的作用。讨论了乳化剂种类、组成、用量及乳液形成方法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品特性粘...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物为乳化剂制备油包水型聚合乳液。研究了丙烯酰胺 (AM)、丙烯酸(AC)在淀粉上进行反相乳液接枝聚合反应过程中乳化剂的作用。讨论了乳化剂种类、组成、用量及乳液形成方法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品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单一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得到的混合物的乳化效果最好 ,当以m(Span2 0 )∶m(OP4 ) =4 0∶6 0或m(Span2 0 )∶m(OP10 ) =6 0∶4 0的复配物作为乳化剂 ,ω(乳化剂 ) =6 %~ 7% ,V(油 )∶V(水 ) =1 2∶1,m(AM)∶m(AC) =4∶1,c((NH4 ) 2 S2 O8) =2 4× 10 - 4mol L ,时间 6h ,t =4 5℃ ,接枝率可达 98% ,产物的特性粘数可达 10 10~ 10 2 0mL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乳化剂 淀粉 丙烯酰胺 丙烯 接枝共聚 反相乳液
下载PDF
丙烯酰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反相乳液聚合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莲英 孟晶 杨万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59-62,共4页
采用煤油为油相 ,Span80和Op10为复配乳化剂 ,以K2 S2 O8 Na2 SO3 氧化 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研究了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通过考察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及分子量的影响 ,确定了动力学表达式 :Rmax∝ ... 采用煤油为油相 ,Span80和Op10为复配乳化剂 ,以K2 S2 O8 Na2 SO3 氧化 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研究了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通过考察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及分子量的影响 ,确定了动力学表达式 :Rmax∝ [I]0 68[M]1 2 90 [E]0 71,Mη∝ [I]-3 66[M ]0 640 [E]-0 77;聚合表观活化能Ea=4 1 11kJ/mol。反应速率 时间曲线上未出现恒速平台 ,聚合过程不存在恒速期 ;扫描电镜未观察到反应后乳胶粒径比反应前乳胶粒径有数量级的下降 ;搅拌速率较低时 ,聚合反应的转化率—时间曲线常呈不规则形状 ,结果不易重复且乳胶粒径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反相乳液聚合 动力学 成核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