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辛懋 段文贵 +1 位作者 陈春红 李行任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5-258,共4页
以丙烯酸羟乙酯(HEA)和对甲苯磺酰氯(TsCl)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通过O-酰化反应合成中间体对甲苯磺酸丙烯酸乙二醇酯(TAEE),再与松香钠皂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目标产物(RAEE)。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合成中间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HEA):n(... 以丙烯酸羟乙酯(HEA)和对甲苯磺酰氯(TsCl)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通过O-酰化反应合成中间体对甲苯磺酸丙烯酸乙二醇酯(TAEE),再与松香钠皂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目标产物(RAEE)。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合成中间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HEA):n(TsCl)为5:1,氢氧化钠用量0.9g,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2h,产率达83.9%;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松香钠):n(TAEE)为1.3:1,反应温度60℃,溶剂用量30mL,反应时间3h,产率达72.6%。利用TLC、IR和GC-MS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丙烯酸羟乙酯(HEA) 对甲苯磺酸丙烯酸乙二醇酯(TAEE) 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RAEE)
下载PDF
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的咖啡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琳 谭学才 +4 位作者 赵丹丹 刘力 雷福厚 黄在银 龚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08-1713,共6页
以咖啡因为模板分子,含菲环骨架的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在玻碳电极表面以自由基热聚合的方式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膜,构建了测定咖啡因的新型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 以咖啡因为模板分子,含菲环骨架的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在玻碳电极表面以自由基热聚合的方式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膜,构建了测定咖啡因的新型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了传感器对咖啡因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传感器的峰电流与咖啡因浓度在3.00×10-3~2.73 m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12×10-4mmol/L.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将该传感器用于可口可乐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 咖啡因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槲皮素的选择吸附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周菊英 张玲玉 +1 位作者 李鹏飞 黄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4-319,共6页
以槲皮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悬浮聚合法合成含松香基的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Qu-MIP)。研究了Qu-MIP对槲皮素的吸附、解吸平衡条件及其吸附动力学,得到最佳静态吸附条件为:温度30... 以槲皮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悬浮聚合法合成含松香基的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Qu-MIP)。研究了Qu-MIP对槲皮素的吸附、解吸平衡条件及其吸附动力学,得到最佳静态吸附条件为:温度30℃,振荡频率100 r/min,吸附平衡时间3 h;相同温度和振荡频率下的最佳平衡解吸条件为:解吸液V(甲醇)∶V(冰醋酸)=1∶9溶液,解吸时间30 min。并对Qu-MIP的特异性吸附性能以及其选择分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Qu-MIP对槲皮素分子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 分子印迹聚合物 吸附性能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ATRP法合成聚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光华 覃柳妹 +1 位作者 刘慧 段文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0-674,共5页
本研究从歧化松香中提取的去氢枞酸(DHA)出发,经酰氯化后与丙烯酸(2-羟基)乙酯反应,合成了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DHAAGE);并以此为单体,2-溴-异丁酸乙酯(EBr-iB)为引发剂,CuBr/2,2’-联吡啶(2,2’-bipyridine)为催化体系,在90oC下,利... 本研究从歧化松香中提取的去氢枞酸(DHA)出发,经酰氯化后与丙烯酸(2-羟基)乙酯反应,合成了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DHAAGE);并以此为单体,2-溴-异丁酸乙酯(EBr-iB)为引发剂,CuBr/2,2’-联吡啶(2,2’-bipyridine)为催化体系,在90oC下,利用原子转移聚合(ATRP)法制备了聚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PDHAAGE)。利用FT-IR、1H-NMR和GPC对所制备的单体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单体转化率随聚合反应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呈良好线性关系,表观聚合速率常数kp′为3.6×10-7s-1;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很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枞酸 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 原子转移聚合 动力学
下载PDF
发射药用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钝感包覆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堵平 何卫东 王泽山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0-73,80,共5页
为研究高分子钝感发射药改变燃烧规律的机理,研究了其涂覆层的聚合条件。通过改变聚合方式、温度、时间、引发剂、聚合界面的方法,探讨了涂覆层的聚合工艺;通过材料试验机试验和热分解试验,研究了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PEDMA)涂覆层... 为研究高分子钝感发射药改变燃烧规律的机理,研究了其涂覆层的聚合条件。通过改变聚合方式、温度、时间、引发剂、聚合界面的方法,探讨了涂覆层的聚合工艺;通过材料试验机试验和热分解试验,研究了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PEDMA)涂覆层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及其热分解规律。研究发现,采用合适的工艺可制得钝感发射药;PEDMA在单基药表面形成钝感层且存在过渡的互穿网络结构,涂覆层和基体药的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差别较大,这一特性是高分子钝感药温度系数低的原因之一。热分解研究表明,PEDMA钝感发射药改变了传统单基药的燃烧规律,具有延迟点火和变燃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钝感发射药 涂覆层 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PEDMA 力学性能 热分解性能
下载PDF
聚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光华 赵治巨 +1 位作者 覃柳妹 段文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9-1003,共5页
从歧化松香中提取的去氢枞酸(DHA)出发,经酰氯化后与丙烯酸(2-羟基)乙酯反应,合成了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DHAAGE);并以此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四氢呋喃为溶剂,在60℃下,利用常规自由基聚合(CPR)法制备了聚去氢枞酸丙... 从歧化松香中提取的去氢枞酸(DHA)出发,经酰氯化后与丙烯酸(2-羟基)乙酯反应,合成了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DHAAGE);并以此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四氢呋喃为溶剂,在60℃下,利用常规自由基聚合(CPR)法制备了聚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PDHAAGE)。考察了单体转化率随聚合时间的变化,并利用FT-IR1、H-NMR、GPC、TG和DSC等对PDHAAGE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同时考察了PDHAAGE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得到的PDHAAGE的数均分子量(Mn)约为5400,分子量分布小于1.40;Tg为95.8℃,Tm为375.8℃,热分解温度Td为396.4℃,说明PDHAAGE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PDHAAGE易溶于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枞酸 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 常规自由基聚合 热稳定性 溶解性
下载PDF
酯交换法制备二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连贵 王磊 丛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84-586,589,共4页
以丙烯酸甲酯(MA)与乙二醇(EG)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合成出了二丙烯酸乙二醇酯(EGDA),对合成反应中的主要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MA与EG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1molEG使用9g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由对... 以丙烯酸甲酯(MA)与乙二醇(EG)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合成出了二丙烯酸乙二醇酯(EGDA),对合成反应中的主要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MA与EG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1molEG使用9g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由对甲氧基苯酚与吩噻嗪按等质量比复配而成的复合阻聚剂14~16g,空气通入速度为15mL/min,在此条件下合成的粗酯中EGDA含量为83.9%。粗酯经减压精馏后,EGDA产品纯度达9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乙二醇 丙烯酸甲酯 乙二醇 酯交换反应
下载PDF
电荷转移聚合法合成聚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光华 高振胜 +1 位作者 杨苹苹 段文贵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3-428,共6页
从歧化松香中提取的去氢枞酸(DHA)出发,将其酰氯化后与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反应,合成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DHAAGE)。并以DHAAGE为单体,苯胺/二苯甲酮络合物为引发剂,THF为溶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电荷转移聚合(CTP)法合成具有... 从歧化松香中提取的去氢枞酸(DHA)出发,将其酰氯化后与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反应,合成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DHAAGE)。并以DHAAGE为单体,苯胺/二苯甲酮络合物为引发剂,THF为溶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电荷转移聚合(CTP)法合成具有苯亚胺基链端的聚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PDHAAGE)。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呈良好线性关系,其表观聚合速率常数kp'为5.0×10-5 s-1;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引发剂浓度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PDHAAGE的分子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枞酸 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 苯胺/二苯甲酮络合物 电荷转移聚合 动力学
下载PDF
气提法合成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被引量:1
9
作者 方岩雄 陈浩俊 +1 位作者 何开 陈伟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8-621,共4页
以乙二醇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直接酯化法合成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反应过程中通入空气代替带水剂带出反应生成的水。考察了氮气、氩气、二氧化碳与氧气以不同比例混合作为带水气体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氮气、氩气和二氧化碳没... 以乙二醇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直接酯化法合成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反应过程中通入空气代替带水剂带出反应生成的水。考察了氮气、氩气、二氧化碳与氧气以不同比例混合作为带水气体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氮气、氩气和二氧化碳没有辅助阻聚作用,纯氧气的辅助阻聚作用比混合气体的辅助阻聚作用弱,空气是具有良好辅助阻聚作用的带水剂,可以减少阻聚剂的用量。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空气流量和阻聚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在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n(乙二醇)∶n(甲基丙烯酸)=1∶2.4,通入的空气体积流量为0.2L/min,阻聚剂对苯二酚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1%,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收率达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酯化 空气 气提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废胶粉体系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莉 谢宇 邱贤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70,74,共5页
制备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改性废胶粉混合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为0.3%~0.5%(质量分数,下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2%、甲基丙烯酸甲酯为60%、废胶粉粒径... 制备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改性废胶粉混合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为0.3%~0.5%(质量分数,下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2%、甲基丙烯酸甲酯为60%、废胶粉粒径为180~250μm、渗透时间为30 min时,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永久变形率和硬度最佳,显著优于无公共网络的聚氨酯/废胶粉混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废胶粉 互穿聚合物网络
下载PDF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催化合成研究
11
作者 杨芬 张永伍 +1 位作者 侯维艳 段凤仙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年第1期4-5,38,共3页
用固体超强酸SO24–/TiO2为催化剂,以乙二醇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酯收率的影响,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酯收率达88.5。
关键词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固体超强酸SO24– TIO2 催化 合成
下载PDF
以丙烯酸-β-羟乙酯与丙烯酸为原料制备二丙烯酸乙二醇酯
12
作者 李连贵 徐作伟 张会轩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54-257,共4页
以丙烯酸(AA)与丙烯酸-β-羟基乙酯(HEA)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出了二丙烯酸乙二醇酯(EGDA)。以EGDA得率为考核指标,对催化剂种类及用量、阻聚剂种类及用量等合成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与优化,发现对于该反应,环己烷是比苯更优的带水剂,反... 以丙烯酸(AA)与丙烯酸-β-羟基乙酯(HEA)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出了二丙烯酸乙二醇酯(EGDA)。以EGDA得率为考核指标,对催化剂种类及用量、阻聚剂种类及用量等合成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与优化,发现对于该反应,环己烷是比苯更优的带水剂,反应宜采用减压降温的方法抑制聚合的发生。对比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EGDA的得率比直接酯化法、酯交换法更高,且产品的品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乙二醇 丙烯酸 丙烯酸-β-羟基乙酯 酯化反应
下载PDF
分散聚合法制备聚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微球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海威 李阳 +2 位作者 李光华 廖芳 段文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27,32,共6页
以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DAEA)为单体,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异丙醇/水(IPA/H_2O)为分散介质,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PDAEA)微球;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聚... 以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DAEA)为单体,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异丙醇/水(IPA/H_2O)为分散介质,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PDAEA)微球;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聚合物结构和微球的粒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分散剂、引发剂和单体浓度,醇水比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其粒径及其分散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DAEA微球的粒径在1~3μm,粒径分布窄;PDAEA微球的粒径随分散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单体和引发剂用量、醇水比的增加而增大,并随反应体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 分散聚合 高分子微球
下载PDF
溶解-沉淀法分离纯化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
14
作者 常艳红 赵治巨 +3 位作者 韩海威 覃柳妹 李光华 段文贵 《广西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考察溶解-沉淀法分离纯化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DAEA)的可行性。【方法】从歧化松香中提取去氢枞酸(dehydroabietic acid,DHAA),经酰氯化、与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反应得到DAEA粗产物,再分别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和溶解-沉淀... 【目的】考察溶解-沉淀法分离纯化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DAEA)的可行性。【方法】从歧化松香中提取去氢枞酸(dehydroabietic acid,DHAA),经酰氯化、与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反应得到DAEA粗产物,再分别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和溶解-沉淀法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 H-NMR、熔点仪、GC-MS和元素分析法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硅胶柱层析法和溶解-沉淀法得到的DAEA的纯度分别为97.19%和98.73%,收率分别为48.37%和46.18%。【结论】与硅胶柱层析法比较,溶解-沉淀法减少洗脱剂的使用量,缩短处理时间,为松香乙烯基单体的分离纯化提供一个更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 溶解-沉淀法 柱层析法 纯化
下载PDF
丙烯酸乙二醇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
15
作者 王金柱 《化工时刊》 CAS 2009年第12期43-46,共4页
合成了丙烯酸乙二醇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讨论了该共聚物的特性粘数与单体用量的关系,并做了静态阻垢实验和动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自来水(7.95×10-4molCa2+/L)和井水(2.0×10-3molCa2+/L)中分别加入0.05%和0.28%的共聚物... 合成了丙烯酸乙二醇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讨论了该共聚物的特性粘数与单体用量的关系,并做了静态阻垢实验和动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自来水(7.95×10-4molCa2+/L)和井水(2.0×10-3molCa2+/L)中分别加入0.05%和0.28%的共聚物,可使Ca2+浓度降至10-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乙二醇 顺丁烯二酸酐 共聚物 水质稳定剂
下载PDF
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壁材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焦鑫 赵迪 +4 位作者 张姚 吴倩 石小迪 鲁希华 邱高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5-351,共7页
采用界面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以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PEGDMA)为壁材,薄荷素油(DPO)与石蜡或者三辛癸酸甘油酯(GTCC)的混合物为芯材的微胶囊.微胶囊壁材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单体通过界面自由基聚合形成的高聚物PEGDMA.... 采用界面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以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PEGDMA)为壁材,薄荷素油(DPO)与石蜡或者三辛癸酸甘油酯(GTCC)的混合物为芯材的微胶囊.微胶囊壁材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单体通过界面自由基聚合形成的高聚物PEGDMA.提出了该界面自由基聚合形成PEGDMA的机理过程.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探究了乳化剂类型、芯材组成和固化温度对微胶囊形貌的影响.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微胶囊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出了未被微胶囊包埋的芯材占总芯材的百分比(free oil).并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讨论了固化时间对微胶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阿拉伯树胶为乳化剂,芯材组成为质量比M_(DPO)/M_(GTCC)=1∶1,在60℃下固化1 h,制备出的微胶囊为饱满的球形状,表面光滑.同时测得该体系中芯材的free oil为26.5 wt%.PEGDMA微胶囊在60℃固化温度下反应3 h,具有很好热稳定性,且固化温度升高能提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所制备的微胶囊无毒,在个人护理品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自由基聚合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微胶囊
原文传递
紫外光固化纳米纤维素/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体系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17
作者 陈玟锦 李静 +2 位作者 唐爱民 刘旺玉 林影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1-16,38,共7页
以羧基改性的纳米纤维素(TOCNF)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载体,通过紫外光固化实现了脂肪酶的原位包埋固定化,建立了紫外光固化TOCNF/PEGDA固定化酶的体系。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固定化的影响,确定了制备最佳条件:PEGDA为15 wt%,TOCNF... 以羧基改性的纳米纤维素(TOCNF)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载体,通过紫外光固化实现了脂肪酶的原位包埋固定化,建立了紫外光固化TOCNF/PEGDA固定化酶的体系。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固定化的影响,确定了制备最佳条件:PEGDA为15 wt%,TOCNF为1.0 wt%,光固化时间为60 s,固定化酶表现出95.90%的负载率和1970 U/g的酶活力;研究了固定化酶的酶活稳定性,固定化酶表现出3.10%的酶泄露率,经过20天储存后干燥的固定化酶保留89.91%的相对活性,经过8次重复水解操作后保留84.76%的相对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固定化 纳米纤维素 紫外光固化 乙二醇丙烯酸
下载PDF
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的茶碱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谭学才 王琳 +5 位作者 李鹏飞 龚琦 刘力 赵丹丹 雷福厚 黄在银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88-1094,共7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研制了测定茶碱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以自由基热聚合的方式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通过循环伏安法、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及计时电流法研究了传感器对...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研制了测定茶碱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以自由基热聚合的方式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通过循环伏安法、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及计时电流法研究了传感器对茶碱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传感器的峰电流与茶碱浓度在2.00×10-7~3.45×10-4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1),检出限(S/N=3)为1.00×10-7mol/L;该传感器的选择性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将此传感器用于茶碱缓释片中茶碱的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5.6%~1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 茶碱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原文传递
丙烯酸与乙二醇反应中几种固体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连贵 王丽娟 +1 位作者 柳翱 习连兴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54-357,共4页
分别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杂多酸(H3PW12O40)、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cc)、HZSM-5沸石等为催化剂,合成出了二丙烯酸乙二醇酯(EGDA)。比较了这4种催化剂在丙烯酸与乙二醇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催化剂用量、重复使用次数... 分别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杂多酸(H3PW12O40)、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cc)、HZSM-5沸石等为催化剂,合成出了二丙烯酸乙二醇酯(EGDA)。比较了这4种催化剂在丙烯酸与乙二醇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催化剂用量、重复使用次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该酯化反应结果的影响。对4种催化剂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对比分析,并得出了较适宜于该酯化反应的温度、压力等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乙二醇 酯化反应 固体催化剂 催化性能
下载PDF
双硫腙改性的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志英 杨慧芬 +3 位作者 瞿欢欢 雷建都 马光辉 苏志国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3-808,共6页
用悬浮聚合法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共聚制备得到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微球,考察了NaOH浓度、反应时间等对用双硫腙进行PHEMA改性反应的影响以及铜离子水溶液浓度(5~500m... 用悬浮聚合法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共聚制备得到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微球,考察了NaOH浓度、反应时间等对用双硫腙进行PHEMA改性反应的影响以及铜离子水溶液浓度(5~500mg/L)、pH(2.0~6.5)、吸附时间等对改性后的微球对铜离子吸附性能影响的因素。改性的PHEMA微球对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65.6mg铜离子/g双硫腙;而且,吸附有铜离子的改性PHEMA微球用0.1mol/L的硝酸的解吸率可达到90%以上,经过3次吸附-解吸循环后,解吸率仍基本不变,这表明双硫腙改性的PHEMA微球可以多次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腙 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微球 铜离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