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开发技术和市场调研 被引量:4
1
作者 徐莹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6-160,共5页
对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国内外生产企业和技术情况、国内市场需求情况等进行了广泛调研,重点调研了此类共聚物中的乙烯-丙烯酸、乙烯-丙烯酸乙酯、乙烯-丙烯酸丁酯等共聚物产品在涂覆包装和屏蔽电缆等应用领域的市场情况,调研过程中收... 对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国内外生产企业和技术情况、国内市场需求情况等进行了广泛调研,重点调研了此类共聚物中的乙烯-丙烯酸、乙烯-丙烯酸乙酯、乙烯-丙烯酸丁酯等共聚物产品在涂覆包装和屏蔽电缆等应用领域的市场情况,调研过程中收集了国内市场中使用的进口产品,并进行红外、核磁共振、力学性能、热性能等全性能分析,通过分析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的特性和用途,对今后石化企业装置开发生产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产品提出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 涂覆包装 屏蔽电缆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心亚 涂伟萍 陈焕钦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3年第2期84-88,103,共6页
聚丙烯酸酯乳液是一大类容易制备、性能忧良、应用广泛且符合环保要求的聚合物乳液。本文系统地讨论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合成的配方设计,如单体、引发剂、乳化剂、pH调节剂、链转移剂以及保护胶体等微量组份的性质、在制备过程中所... 聚丙烯酸酯乳液是一大类容易制备、性能忧良、应用广泛且符合环保要求的聚合物乳液。本文系统地讨论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合成的配方设计,如单体、引发剂、乳化剂、pH调节剂、链转移剂以及保护胶体等微量组份的性质、在制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制备所得共聚物乳液结果的影响;阐述了核壳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有机-无机复合乳液聚合、基团转移聚合、互穿网络聚合以及微乳液聚合与超微乳聚合等新型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聚合技术;并简要介绍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在建筑涂料及胶粘剂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共聚物乳液 配方 设计 聚合工艺 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影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性能的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文涛 唐颂超 张德震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综述了乳化剂用量、核、中间层、壳、粒子粒径及粒径分布等对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性能的影响。选择适量的乳化剂和交联剂,合适的反应工艺,控制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粒径及粒径分布,是得到具有良好性能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核壳结构 丙烯酸共聚物 影响因素 工艺 综述 性能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心亚 涂伟萍 +1 位作者 杨卓如 陈焕钦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1年第4期24-27,共4页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 ,阐述了水性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的制备方法、性能改进及应用 ,综述了水性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关键词 水性 丙烯酸共聚物 乳液聚合 合成方法 性能 技术进展 涂料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与纳米CaCO_3协同改性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合金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宁 郭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6,共6页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组分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纳米CaCO3单独使用与复配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发现,随着PC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组分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纳米CaCO3单独使用与复配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发现,随着PC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与断裂拉伸应变先降后升再降,PC质量分数在50%~60%,出现极大值,拉伸强度先降后升再降再升;随着ACR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与断裂拉伸应变先升后降,ACR质量分数在5%左右时,出现极大值,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随着纳米CaCO3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与拉伸强度先升后降,断裂拉伸应变急剧下降,质量分数在4%左右时,综合性能优异;ACR与纳米CaCO3复配使用时,材料性能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当纳米CaCO3质量分数为4%,ACR质量分数为5%时,拉伸强度可达59 MPa,冲击强度可达108 kJ/m2;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发现,ACR改善了纳米CaCO3的界面结合与分散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共聚物 纳米CACO3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合金 协同改性
下载PDF
自制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对水中农药残留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德仓 何娟 +1 位作者 高会云 卢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7-979,983,共4页
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并将其作为固相微萃取涂层,使用微量进样器自制了固相微萃取装置,并用该装置萃取分析了水体中4种农药(异稻瘟净、乙草胺、赤死蜱、除草醚),对影响分析灵敏度的各种实验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4种... 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并将其作为固相微萃取涂层,使用微量进样器自制了固相微萃取装置,并用该装置萃取分析了水体中4种农药(异稻瘟净、乙草胺、赤死蜱、除草醚),对影响分析灵敏度的各种实验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4种农药标准样品质量浓度在1~1000μg/L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0.997),检出限为7.62~13.96ng/L。结果表明,自制的固相微萃取头对水样中4种农药残留具有良好的分离富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 丙烯酸共聚物 农药残留
下载PDF
马来酸酐-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作油煤浆燃料稳定剂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德荣 瞧在银 周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00-2003,共4页
以马来酸酐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为稳定剂,当共聚物中n(马来酸酐):n(丙烯酸丁酯)=1:5,用吡啶中和,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4%时,油煤浆(COM)燃料在3个星期后的棒惯时间仍然小于2s,碳粉的最高质量含量可达59.4%。该稳定剂用量少、原料易得,有较... 以马来酸酐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为稳定剂,当共聚物中n(马来酸酐):n(丙烯酸丁酯)=1:5,用吡啶中和,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4%时,油煤浆(COM)燃料在3个星期后的棒惯时间仍然小于2s,碳粉的最高质量含量可达59.4%。该稳定剂用量少、原料易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丙烯酸丁酯 COM燃料稳定剂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下载PDF
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类聚羧酸高分子分散剂对聚丙烯中碳酸钙填料的分散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德荣 譙在银 《化学建材》 2008年第4期1-3,共3页
将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类分散剂处理过的碳酸钙添加到聚丙烯塑料中,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到,碳酸钙均勻分布在树脂中。当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1,添加量达3%时,可使含碳酸钙20%的聚丙烯塑料的拉伸强度由原来的18.20 MPa增加到2... 将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类分散剂处理过的碳酸钙添加到聚丙烯塑料中,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到,碳酸钙均勻分布在树脂中。当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1,添加量达3%时,可使含碳酸钙20%的聚丙烯塑料的拉伸强度由原来的18.20 MPa增加到25.2 MPa,缺口冲击强度由3.7 kJ/m^2增加到4.8 kJ/m^2,断裂伸长率由8.7%增加到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 活性碳酸钙 丙烯塑料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9
作者 李丽华 房师平 李新鸾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9年第8期41-43,共3页
通过对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找出了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并提出了防护要求。
关键词 丙烯酸共聚物 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控制
下载PDF
通过适当控制膦酸盐、丙烯酸类共聚物、锌盐和吡咯类化合物向水中投加的浓度抑制金属腐蚀和结垢的水处理方法
10
作者 Choi, Dong Jin 《水处理信息报导》 2008年第5期37-37,共1页
本文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水处理方法,其能够通过最大程度上减少磷的维护浓度解决环境问题以及对人体毒性问题,其对金属具有极好的防治腐蚀作用和抑制结垢作用,同时可以减少在由铜化合物和铁制成的开路循环冷却系统中产生的问题。抑制金... 本文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水处理方法,其能够通过最大程度上减少磷的维护浓度解决环境问题以及对人体毒性问题,其对金属具有极好的防治腐蚀作用和抑制结垢作用,同时可以减少在由铜化合物和铁制成的开路循环冷却系统中产生的问题。抑制金属腐蚀和垢生成的方法包括向水中投加膦酸盐、丙烯酸类共聚物、锌盐和吡咯类化合物,膦酸盐中磷的浓度维持在0.1ppm~〈2ppm,丙烯酸类共聚物的浓度维持在0.1-50ppm,吡咯类化合物的浓度维持在0.01~10ppm。该膦酸盐是一种或多种选自羟基亚乙基二膦酸、羟基磷羧酸、氨基三亚甲基膦酸、磷丁烷三羧酸和乙烯基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的组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类共聚物 吡咯化合物 水处理方法 金属腐蚀 膦酸盐 浓度 结垢 锌盐
原文传递
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合成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圣泽 朱煦 +1 位作者 王以元 施云海 《中国胶粘剂》 CAS 2021年第4期69-75,共7页
概述了不同类型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及与此相关产品的性质与用途,并就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合成从高温超高压反应逐渐往低温低压方向的进展进行了阐述。还对用于该共聚的不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配体及其催化性能,如α-二亚胺(N^N... 概述了不同类型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及与此相关产品的性质与用途,并就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合成从高温超高压反应逐渐往低温低压方向的进展进行了阐述。还对用于该共聚的不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配体及其催化性能,如α-二亚胺(N^N)、膦磺酸盐(P^O)、双膦一氧化物(BPMO)、膦酚(PhOP)等的钯或镍新配体体系进行了论述。最后对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丙烯酸(酯)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共聚反应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纸质包装材料中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主要单体的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宣 沈建敏 +1 位作者 朱翔 徐文君 《绿色包装》 2020年第9期45-50,共6页
本文对使用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树脂所生产纸质包装材料中主要单体进行了识别分析。通过法规分析、物质成分分析及全扫描检测分析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共识别出13种主要单体物质,包括苯乙烯单体及12种主要丙烯酸、丙烯酸酯类单体。该研究为食... 本文对使用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树脂所生产纸质包装材料中主要单体进行了识别分析。通过法规分析、物质成分分析及全扫描检测分析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共识别出13种主要单体物质,包括苯乙烯单体及12种主要丙烯酸、丙烯酸酯类单体。该研究为食品接触类包装纸中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主要单体的管控范围及方向提供参考,为纸质包装材料的安全绿色印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共聚物 纸质包装产品 单体物质 绿色印刷
下载PDF
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黎文部 王洛礼 于洁 《胶体与聚合物》 2005年第4期35-36,45,共3页
描述了单体、乳化剂、引发剂、链转移剂、pH调节剂以及保护胶体等基本组成及反应温度、搅拌强度、加料方式等影响因素对丙烯酸酯乳液共聚过程及所得共聚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丙烯酸共聚物乳液 基本组成 影响因素 乳化剂 链转移剂
下载PDF
基于交联型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Krf光刻胶分析
14
作者 耿文练 秦龙 孙小侠 《集成电路应用》 2022年第9期32-35,共4页
阐述在40nm以下技术节点的光刻工艺中,深紫外光刻胶(Krf Photoresist)应用比较广泛,仍是使用量最大的光刻胶种类,但已量产的Krf光刻胶由于开发时间较早,在部分工艺中抗刻蚀性能上存在不足。通过使用交联型单体合成一种交联型丙烯酸酯类... 阐述在40nm以下技术节点的光刻工艺中,深紫外光刻胶(Krf Photoresist)应用比较广泛,仍是使用量最大的光刻胶种类,但已量产的Krf光刻胶由于开发时间较早,在部分工艺中抗刻蚀性能上存在不足。通过使用交联型单体合成一种交联型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由于其独特的交联网状结构,该树脂与非交联型的树脂相比,其可以显著增强光刻胶树脂在刻蚀工艺中抗刻蚀性能。将该交联型共聚物配制成Krf光刻胶,经测试该光刻胶满足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耐蚀刻要求,并且满足Dense和ISO光刻图形分辨率达到140nm的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制造 交联型 丙烯酸共聚物 光刻胶 分辨率 刻蚀
下载PDF
水溶性聚丙烯酸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真 刘瑾 +1 位作者 周家勇 张志满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53,共4页
以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烯丙基磺酸钠单体为原料,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不同单体组合和配比、不同分子量的不同结构类型的丙烯酸类系列减水剂。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共聚物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黏度法和电泳法等... 以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烯丙基磺酸钠单体为原料,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不同单体组合和配比、不同分子量的不同结构类型的丙烯酸类系列减水剂。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共聚物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黏度法和电泳法等方法测试了系列聚合物的特性黏数、减水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掺减水剂水泥浆体的ζ电位和掺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结果显示,系列丙烯酸类聚合物均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能使水泥浆体ζ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减水剂的链结构、分子量、羧酸根负离子的数量及其分布及基团的空间位阻大小等都对减水性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类共聚物 减水剂 Ζ电位 表面张力
下载PDF
丙烯酸三元共聚分散剂在环氧浇注工艺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桢楠 盛文杰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74,共3页
用丙烯酸类三元共聚物作为分散剂,研究其在环氧树脂中对SiO2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添加分散剂后,树脂中的SiO2的沉降明显降低,悬浮率达到97.53%,有效控制了环氧浇注后的浇注材料分层现象。
关键词 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二氧化硅 沉降 分层现象
下载PDF
苯乙烯的RAFT聚合及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17
作者 吕耕敏 蒲珏文 +4 位作者 洪阿乐 尚明屹 郑延清 黄莺 邹友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5-240,共6页
采用三硫代碳酸双(α,α′-二甲基-α″-乙酸)酯作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的链转移剂,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苯乙烯均聚物.以得到的末端冠有链转移剂活性基团的聚苯乙烯作为大分子链转... 采用三硫代碳酸双(α,α′-二甲基-α″-乙酸)酯作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的链转移剂,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苯乙烯均聚物.以得到的末端冠有链转移剂活性基团的聚苯乙烯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与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乙酯(E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4种单体分别进行嵌段聚合反应;通过一步投料,合成了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类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1 H-NMR对共聚物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T聚合 嵌段聚合物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下载PDF
中高压半导电屏蔽电缆料的性能研究
18
作者 林腾飞 左胜武 袁小亮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电线电缆半导电橡塑电阻测试仪和熔体流动速率仪等对中高压半导电屏蔽电缆料的基础树脂组成、聚合物分子链结构和电性能等进行剖析。结果表明:进口料和国产料... 采用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电线电缆半导电橡塑电阻测试仪和熔体流动速率仪等对中高压半导电屏蔽电缆料的基础树脂组成、聚合物分子链结构和电性能等进行剖析。结果表明:进口料和国产料虽然含有大量的炭黑填料,仍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动性,且在23,90℃下的体积电阻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压 半导电屏蔽电缆料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加工型ACR的合成及在PVC中的应用
19
作者 薛茗心 程洪鹏 +2 位作者 赵旭 刘鑫 谭志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8,共8页
针对聚氯乙烯(PVC)/CaCO_(3)在混炼过程中存在的塑化困难、共混时间较长、不完全塑化等加工难点以及制品表面粗糙、无光泽等市场痛点,以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为链转移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加工型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P)。探究了TDDM和AC... 针对聚氯乙烯(PVC)/CaCO_(3)在混炼过程中存在的塑化困难、共混时间较长、不完全塑化等加工难点以及制品表面粗糙、无光泽等市场痛点,以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为链转移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加工型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P)。探究了TDDM和ACR-P的添加量对PVC/CaCO_(3)/ACR-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微观形貌及塑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DDM添加量的增加,ACR-P特性黏度逐渐下降,PVC/CaCO_(3)/ACR-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储能模量明显提高,塑化时间大幅缩短,同时冲击强度略有增加。当TDDM添加质量分数为0.8%时,PVC/CaCO_(3)/ACR-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52.79 MPa,与PVC/CaCO_(3)相比,提高了50.27%;塑化时间由71 s缩至32 s。ACR-P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地影响了PVC/CaCO_(3)/ACR-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当ACR-P添加量为10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61.12 MPa,与PVC/CaCO_(3)相比,提高了87.6%;塑化时间由115 s缩至25 s。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显示PVC/ACR-P复合材料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峰,说明PVC树脂和ACR-P两相是一个相容体系。从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PVC/CaCO_(3)复合材料中两相界面清晰,ACR-P的引入使复合材料的界面变得模糊,这表明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共聚物 聚氯乙烯 塑化时间 加工性能 特性黏度
下载PDF
丁基橡胶/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结构与阻尼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明义 姜鹤 金美花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86,共4页
为提高材料的阻尼性能,采用分步方法,以丁基橡胶(IIR)为聚合物网络Ⅰ,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P(St-MMA)]为聚合物网络Ⅱ,制备了丁基橡胶/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IIR/P(St-MMA)IPN].采用红外光谱、动态力学分析等... 为提高材料的阻尼性能,采用分步方法,以丁基橡胶(IIR)为聚合物网络Ⅰ,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P(St-MMA)]为聚合物网络Ⅱ,制备了丁基橡胶/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IIR/P(St-MMA)IPN].采用红外光谱、动态力学分析等检测手段研究了反应时间、IIR/P(St-MMA)质量比、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丁酯(BMA)的含量等因素对IPN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极性单体的加入有利于提高IPN的阻尼性能;添加交联剂和单体BMA可明显提高IPN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橡胶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互穿聚合物网络 阻尼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