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在稠油降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石植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1-256,共6页
油溶性降黏剂降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稠油开采和输送技术,具有不同于其他稠油降黏技术的独特性及其适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其研究在石油领域非常活跃。根据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机理,针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 油溶性降黏剂降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稠油开采和输送技术,具有不同于其他稠油降黏技术的独特性及其适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其研究在石油领域非常活跃。根据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机理,针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通过固定其他反应条件用TDI(甲苯二异腈酸酯)、氯化石蜡、平平加、硬脂酸对其进行了接枝改性处理,探讨了接枝改性物的品种和用量对降黏率的影响。所合成的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对稠油的降黏率最高可达94%左右。采用红外光谱仪器分析手段,对部分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表征数据分析表明,已合成的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符合所设计的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稠油降黏 丙烯酸酯 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酯/聚含氧硅烷接枝共聚物
2
作者 郑承旺 《丙烯酸化工与应用》 2004年第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聚含氧硅烷共聚物 氯铂酸 催化剂 甲苯 溶剂 硅氧加成反应
原文传递
ACR-g-VC冲击改性剂的性能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闫冰 刘晓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对丙烯酸酯接枝氯乙烯共聚物(ACR-g-VC)增韧聚氯乙烯(PVC)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与丙烯酸酯核-壳接枝共聚物(ACR)、氯化聚乙烯(CPE)增韧 PVC 体系的加工性能进行对比,发现其加工性能与 ACR 增韧 PVC 体系的加工性能... 对丙烯酸酯接枝氯乙烯共聚物(ACR-g-VC)增韧聚氯乙烯(PVC)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与丙烯酸酯核-壳接枝共聚物(ACR)、氯化聚乙烯(CPE)增韧 PVC 体系的加工性能进行对比,发现其加工性能与 ACR 增韧 PVC 体系的加工性能接近。通过对 PVC/ACR-g-VC 与 PVC/ACR 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对比,分析了两种体系增韧效果差异的原因。实际应用研究表明,ACR-g-VC 与 CPE 共同使用时有协同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氯乙烯共聚物 聚氯乙烯 共混 协同作用
下载PDF
ACR-g-MAH增韧PA1012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学进 许彦冰 +1 位作者 白钰 吴广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26,共4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一系列丙烯酸酯共聚物(ACR)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ACR—g—MAH),经熔融挤出、注塑制备尼龙1012(PA1012)/ACR—g—MAH共混物。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动态力学热分析仪和冲击实验仪等测试手段,研究壳相中MA...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一系列丙烯酸酯共聚物(ACR)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ACR—g—MAH),经熔融挤出、注塑制备尼龙1012(PA1012)/ACR—g—MAH共混物。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动态力学热分析仪和冲击实验仪等测试手段,研究壳相中MAH比例和ACR—g—MAH添加量对PA1012/ACR—g—MAH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AH占壳相比例为3%,ACR—g—MAH增韧剂的添加量在15~20phr时,PA1012/ACR—g—MAH共混物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随着壳相中MAH比例的增加,ACR壳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向高温区移动,核相tan8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丙烯酸酯共聚物顺丁烯二酸酐 尼龙1012 增韧剂
下载PDF
己二酸锌钙皂-纳米氧化铈/氧化镧对PVC/ASA的热稳定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永刚 王昕 +2 位作者 文卓奇 赵旭辉 高俊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合成了己二酸锌钙皂,并将纳米氧化铈和氧化镧分别作为共稳定剂制备了新型复合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法、热失重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仪等考查了复合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PVC/ASA)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效果... 合成了己二酸锌钙皂,并将纳米氧化铈和氧化镧分别作为共稳定剂制备了新型复合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法、热失重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仪等考查了复合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PVC/ASA)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效果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化合物作为共稳定剂可以提高己二酸锌钙皂对PVC/ASA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效果,氧化镧与己二酸锌钙皂的协同效果优于纳米氧化铈,而纳米氧化铈的加入可以提高材料的热变形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共聚物 热稳定剂 氧化铈 氧化镧
下载PDF
具有IPN结构的无溶剂阴/非离子型PUA的合成及其在单组分水性金属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育波 秦中海 +3 位作者 刘冬立 周其运 陈容爱 冯兆华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5-70,共6页
合成了具有互穿网络聚合物结构(IPN)的无溶剂的阴/非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PUA),并用该树脂制备了汽车用单组分水性金属闪光漆。研究了叔碳酸缩水甘油酯(E10P)和邻环己二酸-1-[1-甲基-2-[(1-氧代-2-丙烯基)氧基]乙基]酯(ACRY... 合成了具有互穿网络聚合物结构(IPN)的无溶剂的阴/非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PUA),并用该树脂制备了汽车用单组分水性金属闪光漆。研究了叔碳酸缩水甘油酯(E10P)和邻环己二酸-1-[1-甲基-2-[(1-氧代-2-丙烯基)氧基]乙基]酯(ACRYESTERHH)的用量、带亲水醚链的丙烯酸酯单体类型、三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TNA)的用量、含交联基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类型对PUA性能和水性金属闪光漆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PUA和金属闪光漆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网络 聚氨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 水性金属漆 单组分涂料
下载PDF
注射超轻EVA/Fusabond材料的交联发泡动力学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灿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4-247,共4页
注射硫化交联发泡成型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与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丙烯酸酯的共聚物(Fusabond)超轻发泡材料,其力学性能符合adidas鞋材标准,可用于生产注射adidas运动鞋中底;利用流变仪测定转矩和发泡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其... 注射硫化交联发泡成型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与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丙烯酸酯的共聚物(Fusabond)超轻发泡材料,其力学性能符合adidas鞋材标准,可用于生产注射adidas运动鞋中底;利用流变仪测定转矩和发泡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其硫化交联反应和发泡作用的动力学,在转矩上升阶段为一级反应,给出了硫化交联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1.74×10-2s-1,表观活化能E为108kJ/mol,频率因子A为6.81×1010;发泡作用的速率常数kb为1.32×10-2s-1,表观活化能Eb为58.2kJ/mol,频率因子Ab为8.10×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马来酸酐的乙烯一丙烯酸酯共聚物 注射超轻材料
下载PDF
水性PUA树脂的合成及其在单组分水性金属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育波 刘冬立 +3 位作者 周其运 秦中海 陈容爱 赵立英 《中国涂料》 CAS 2018年第2期30-35,62,共7页
分别研究了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的用量,聚碳酸酯二醇(PCDL)、聚己内酯二醇(PCL)和二甲基乙醇胺(DMEA)的用量,二羟甲基丙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N120)和IPDI的用量,三羟甲基丙烷(TMP)的用量,二异氰酸酯类型对PUA性能和水... 分别研究了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的用量,聚碳酸酯二醇(PCDL)、聚己内酯二醇(PCL)和二甲基乙醇胺(DMEA)的用量,二羟甲基丙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N120)和IPDI的用量,三羟甲基丙烷(TMP)的用量,二异氰酸酯类型对PUA性能和水性金属闪光涂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PUA和金属闪光涂料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网络 聚氨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 水性金属涂料 环境友好型
下载PDF
Natural Rubber-Grafted-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Influence of Coagulating Agents on Properties and Appearances 被引量:1
9
作者 Rohani Abu Bakar M. S. Fauzi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年第11期962-966,共5页
Graft copolymers of MMA (methyl methacrylate) with NRL (natural rubber latex) referred to as NR-g-PMMA have been prepared using CHP (cumene hydroperoxide)/TEPA (tetraetbylenepentamine) redox initiator. 1H NMR ... Graft copolymers of MMA (methyl methacrylate) with NRL (natural rubber latex) referred to as NR-g-PMMA have been prepared using CHP (cumene hydroperoxide)/TEPA (tetraetbylenepentamine) redox initiator. 1H NMR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FTIR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alysis have confirmed the occurrence of graft copolymerisations of MMA onto NR that containing 30% and 50% of MMA monomer. The influence of coagulating agents such as formic acid, sulfuric acid and boiling water on the coagulation of NR-g-PMMA latices were investigated. These types of coagulating agent formed compact coagulum and the effect of NR-g-PMMA compounds on cure characteristic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appearances were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rubber-grafted-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coagulating agent physical properties color appear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