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耐药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1
作者 宋美璇 刘斌 刘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2-60,共9页
目的基于Lasso回归和列线图构建并验证川崎病患儿对丙种球蛋白耐药的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2020年7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74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重要的临床因... 目的基于Lasso回归和列线图构建并验证川崎病患儿对丙种球蛋白耐药的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2020年7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74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重要的临床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alibration校准曲线及DCA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有效性。结果共纳入474例患儿资料,其中339例作为训练集,135例作为验证集。Lasso回归分析显示,心脏表现、心外并发症、首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使用时间、中性粒细胞比例、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血小板压积、白蛋白、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是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耐药的预测因素。基于上述预测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并分别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人群中进行验证。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701,0.867),当最佳阈值取0.045时,相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0.490(95%CI:0.434,0.546)和0.935(95%CI:0.849,1.000);验证集的AUC为0.784(95%CI:0.643,0.925),当最佳阈值取0.142时,相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0.851(95%CI:0.788,0.915)和0.714(95%CI:0.478,0.951)。Calibration校准曲线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人群的C值分别为0.784和0.784,P值分别为0.953和0.251。DCA曲线显示,Pt值在0.01~0.58时,训练集存在临床净获益。结论川崎病丙种球蛋白耐药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便临床使用,有助于早期识别丙种球蛋白耐药的高危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耐药 Lasso回归 Nomogram模型
下载PDF
川崎病丙种球蛋白耐药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彭宇 刘小惠 +1 位作者 段炤 邹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0-176,共7页
背景目前,川崎病(KD)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作为KD的标准治疗方案,可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降低,但仍有部分患儿对IVIG不敏感,而此类患儿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更高。因此,研究KD发生IVIG耐药... 背景目前,川崎病(KD)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作为KD的标准治疗方案,可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降低,但仍有部分患儿对IVIG不敏感,而此类患儿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更高。因此,研究KD发生IVIG耐药的预测指标十分重要。目的探讨KD发生IVIG耐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预测模型,比较新模型和其他4种IVIG耐药预测模型(Egami、Kobayashi、Fu和Lin)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确诊并经规范治疗及随诊的173例初诊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发生IVIG耐药,分为IVIG耐药组和IVIG敏感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VIG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赋值建立新的预测模型,并应用其他4种耐药预测模型对入组患者进行评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新模型与其他4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173例KD患儿中,IVIG耐药组31例(17.9%),IVIG敏感组142例(82.1%)。IVIG耐药组男性患儿比例高于IVIG敏感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中性粒细胞分数、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水平高于IVIG敏感组,血Na水平低于IVIG敏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5.151,95%CI(1.583,16.756)]、CRP[OR=1.166,95%CI(1.070,1.272)]、血Na[OR=0.837,95%CI(0.719,0.974)]和SF[OR=1.192,95%CI(1.079,1.318)]是IVIG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计算各指标的截断值,结果显示,CRP、血Na和SF的截断值分别为94 mg/L、135 mmol/L和148μg/L。通过对CRP≥94 mg/L和血Na≤135 mmol/L赋值1分,男性和SF≥148μg/L赋值2分建立新的预测模型,以总分4分为截断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9%和53.3%。而Egami模型对本组资料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8.7%和73.8%,Kobayashi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5.5%和88.7%,Fu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4%和78.7%,Lin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4%和55.3%。结论男性、血Na、CRP和SF是KD发生IVIG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以上4个指标建立的新模型具有较高灵敏度,较Egami、Kobayashi、Fu和Lin 4种IVIG耐药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耐药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ROC曲线
下载PDF
Th17细胞表达在丙种球蛋白耐药型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康辉 罗丽娟 +1 位作者 蔡素芬 邹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8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儿童丙种球蛋白耐药性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诊断为川崎病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耐药性分为丙种球蛋白耐药组和非丙种球蛋白耐药组,选择30例正常儿童作为健...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儿童丙种球蛋白耐药性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诊断为川崎病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耐药性分为丙种球蛋白耐药组和非丙种球蛋白耐药组,选择30例正常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外周血4~5 ml,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L-23P19与RORrt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丙种球蛋白耐药组外周血PBMC中Th17细胞占CD4+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非丙种球蛋白耐药组、健康对照组,且非丙种球蛋白耐药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种球蛋白耐药组及非丙种球蛋白耐药组RORrt基因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非丙种球蛋白耐药组IL-23P19基因mRNA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细胞表达与丙种球蛋白耐药型川崎病发病具有相关性,这为丙种球蛋白耐药型川崎病的诊治及预后提供新的研究途径,有利于减少川崎病患儿心血管损伤的后遗症,保护儿童身心健康,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 丙种球蛋白耐药型川崎病 发病机制 HELPER T lymphocytes 17
下载PDF
川崎病丙种球蛋白耐药的预测和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花旺 龚方戚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650-653,共4页
川崎病是儿童常见的发热性血管炎性疾病,10%~20%的川崎病患儿接受首剂2 g/kg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后失败,这部分患儿称之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IVIGRKD)。对于IVIGRKD的治疗方案包括第二剂IVIG、第二剂IVIG+糖皮... 川崎病是儿童常见的发热性血管炎性疾病,10%~20%的川崎病患儿接受首剂2 g/kg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后失败,这部分患儿称之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IVIGRKD)。对于IVIGRKD的治疗方案包括第二剂IVIG、第二剂IVIG+糖皮质激素、英夫利昔单抗单次静脉注射、环孢霉素静脉注射或口服、阿那白滞素皮下注射及环磷酰胺静脉注射和血浆置换等。并无证据表明有哪一种治疗方案优于其他治疗方案。因此早期预测及时发现IVIGRKD极为重要。但现有预测模型多数基于回顾性资料统计分析,同时因地域及人种的不同,其应用具有局限性,限制了预测评分系统的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耐药 预测
原文传递
川崎病丙种球蛋白耐药及冠状动脉损伤早期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解春红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3年第6期625-628,共4页
川崎病是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影响冠状动脉.该病的长期预后取决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早期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病变,丙种球蛋白耐药者冠状动脉病变风险大,早期预测丙种球蛋白耐药及冠脉损伤、及时采取措施... 川崎病是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影响冠状动脉.该病的长期预后取决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早期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病变,丙种球蛋白耐药者冠状动脉病变风险大,早期预测丙种球蛋白耐药及冠脉损伤、及时采取措施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该文对川崎病丙种球蛋白耐药及冠状动脉损伤的预测指标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静脉丙种球蛋白耐药 预测
原文传递
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王金慎 马磊 +2 位作者 布春青 韩月芹 秦道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8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21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共30项临床指标;根据冠状动脉扩张情况,分为冠状动脉瘤组...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21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共30项临床指标;根据冠状动脉扩张情况,分为冠状动脉瘤组及非冠状动脉瘤组,比较两组之间相关指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该因素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预测价值。结果 218例川崎病患儿有39例存在冠状动脉瘤,其中中型冠状动脉瘤5例,小型冠状动脉瘤34例;33例存在丙种球蛋白耐药。冠状动脉瘤组患儿与非冠状动脉瘤组患儿在年龄、是否丙种球蛋白耐药、白蛋白水平、血钠水平等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低钠和丙种球蛋白耐药是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血钠最佳预测值132.05,灵敏度0.804,特异度0.41,曲线下面积为0.608;血钠、丙种球蛋白耐药联合预测KD相关CAA的曲线下面积为0.642。结论 血钠<132.05 mmol/L、丙种球蛋白耐药是KD并发CAA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预测川崎病CAA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低钠血症 丙种球蛋白耐药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前白蛋白在川崎病中的检测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夏琨 张敏 +1 位作者 尹薇 丁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9期3210-3213,共4页
目的:总结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前白蛋白(PA)水平在川崎病(KD)中的改变,分析其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关系,探讨PCT和PA在KD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免疫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116例KD患儿治疗前后的PC... 目的:总结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前白蛋白(PA)水平在川崎病(KD)中的改变,分析其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关系,探讨PCT和PA在KD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免疫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116例KD患儿治疗前后的PCT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PA水平。结果:1治疗前KD组血PCT值、P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两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的临床意义。2PCT值与PA预测是否对冠状动脉损害的卡方检验中有统计学意义(P<0.01)。3PCT与PA预测丙种球蛋白有无耐药的卡方检验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4PCT>0.5并PA<80预测丙种球蛋白有无耐药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预测冠状动有无损害中有统计学意义(P<0.01)。5PA<80预测冠状动脉是否损害的ROC曲线中,曲线面积为0.529>0.5,有准确性。6PCT>0.5预测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有无反应的ROC曲线中,曲线面积为0.591>0.5,有准确性。结论:治疗前高PCT及PA对于川崎病诊断有明确的诊断意义;PCT越高,PA越低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特别是PCT>0.5并PA<80更能增加这种预测因素的概率,同时ROC曲线也得到相应证实,但是不能预测丙种球蛋白是否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前白蛋白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丙种球蛋白耐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