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丙种球蛋白非敏感性川崎病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奎华 边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343,共1页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非敏感性川崎病 肺炎支原体感染 小剂量激素治疗 发热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患儿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霍丹丹 桂林 白景文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1141-1142,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川崎病患儿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98例川崎病患儿,随机为综合组(综合护理)和常规组(常规护理)各49例。比较两组的依从性、不良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川崎病患儿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98例川崎病患儿,随机为综合组(综合护理)和常规组(常规护理)各49例。比较两组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康复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综合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可提高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川崎病患儿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丙种球蛋白 依从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及敏感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干扰素-γ和白介素-6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蕊 赵红缨 +3 位作者 汤颖 杨羡球 杨芳琳 陈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及敏感川崎病患儿血小板(PLT)、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99例川崎病患儿,根据丙种球蛋白治疗反应性分为无反应...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及敏感川崎病患儿血小板(PLT)、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99例川崎病患儿,根据丙种球蛋白治疗反应性分为无反应组24例和敏感组75例,比较两组基线水平及12 h、36 h PLT、IFN-γ、IL-6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LT、IFN-γ、IL-6及联合预测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价值,采用DeLong检验不同方案的预测价值,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法(DCA)分析PLT+IFN-γ+IL-6方案预测川崎病丙种球蛋白反应性的临床效用。结果:无反应组12 h及36 h PLT、IFN-γ、IL-6表达水平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组12 h及36 h PLT、IFN-γ、IL-6表达水平均低于基线水平(P<0.05);无反应组基线水平及12 h、36 h PLT、IFN-γ、IL-6表达水平高于敏感组(P<0.05);基线PLT、IFN-γ、IL-6均为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0.05);PLT、IFN-γ、IL-6及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818、0.767、0.712、0.915,PLT+IFN-γ+IL-6的AUC高于IFN-γ、IL-6(P<0.05),与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LT+IFN-γ+IL-6方案预测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具有临床正向的净获益。结论: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和敏感患儿PLT、IFN-γ、IL-6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与患儿治疗反应性有关,联合检测PLT、IFN-γ、IL-6可预测丙种球蛋白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反应 PLT IFN-Γ IL-6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及治疗反应性预测因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晓梅 陈荣寿 +1 位作者 汪珊 卢保霞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6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KD)的效果及评估治疗反应性的预测因子。方法:选取200例KD患儿分为两组,比较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及分析反应性预测因子。结果:治疗后,患儿IL-6、WBC、CRP、ESR、PL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KD)的效果及评估治疗反应性的预测因子。方法:选取200例KD患儿分为两组,比较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及分析反应性预测因子。结果:治疗后,患儿IL-6、WBC、CRP、ESR、PL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L-6、CRP是IVIG无反应型K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CRP预测IVIG无反应型KD的敏感度为71.93%、60.82%,特异度为82.76%、96.55%。结论:IVIG治疗KD疗效显著,且血清IL-6、CRP水平可作为IVIG无反应型KD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效果 治疗反应 预测因子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并发关节痛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华彬 王萍 +1 位作者 罗开源 刘小生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32-433,共2页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常累及多个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损害及其心脏后遗症,出现关节痛者较为罕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合并关节痛患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常累及多个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损害及其心脏后遗症,出现关节痛者较为罕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合并关节痛患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2岁1个月。因"发热8天,双眼结膜充血4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8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0℃~40.5℃,无寒战及抽搐;4天前患儿出现双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并1天前出现口唇充血、手足末端水肿;无皮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敏感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雅媛 钱小青 +3 位作者 李娟 俞海国 郭翼红 马慧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探讨首次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性川崎病的相关因素及再治疗结果。方法:分析总结2005年3月~2009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的病历资料。IVIG无反应性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48小时后体温仍超过38℃。初治有效者为敏感组,... 目的:探讨首次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性川崎病的相关因素及再治疗结果。方法:分析总结2005年3月~2009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的病历资料。IVIG无反应性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48小时后体温仍超过38℃。初治有效者为敏感组,无效者为无反应组,对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1例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患儿,急性期应用IVIG治疗,其中12例对首次IVIG无反应,发生率4.27%,与敏感组相比,该组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沉(ESR)明显升高(P<0.05),冠脉病变(CAL)发生率增高(P<0.01);再治疗选择中,无反应组12例全部接受IVIG2g/(kg.d)1次再次治疗,有效10例,占83.3%,2例对IVIG仍无反应,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结论:本组病例中IVIG无反应川崎病发生率约4.27%,其特点为WBC、N%、ESR较高,冠脉病变发生率高。对初次IVIG无效患儿可再次使用静脉丙球治疗,若仍无效可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丙种球蛋白 无反应
下载PDF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朴金花 金莲花 +3 位作者 孙景辉 金春姬 翟淑波 吕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对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以及再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入院的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对首次大剂量IVIG有无反应分成IVIG敏感组和无反应组,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对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以及再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入院的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对首次大剂量IVIG有无反应分成IVIG敏感组和无反应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诊断为川崎病并接受IVIG治疗患儿222例,其中IVIG敏感者185例,无反应者37例,发生率16.67%(37/222)。无反应组接受IVIG治疗时间早,发热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值、CRP明显高于敏感组,而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于敏感组。IVIG无反应组合并冠状动脉病变14例(37.84%),明显高于IVIG敏感组(15.68%)。IVIG无反应组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2例,多发性冠状动脉瘤及心肌梗死者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对IVIG无反应者的再治疗,给予IVIG追加疗法,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泼尼松口服治疗。结论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较IVIG敏感性川崎病更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和严重并发症;接受IVIG治疗时间、发热时间、中性粒细胞比值、CRP、血浆白蛋白是IVIG无反应的危险因素。对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可以用IVIG追加治疗,无效者选用糖皮质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IVIG无反应 冠状动脉 再治疗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合并严重关节炎及关节腔积液两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树娟 高晓音 +2 位作者 范玲玲 秦道刚 王军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212-216,共5页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全球各地均有病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并发症多样。部分患者在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初始治疗后,仍持续发热,该类型川崎病被定义为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该文报道了2例丙种球...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全球各地均有病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并发症多样。部分患者在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初始治疗后,仍持续发热,该类型川崎病被定义为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该文报道了2例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合并严重关节炎的患儿,2例MRI均显示合并关节腔积液。在接受静脉滴注第2剂丙种球蛋白后,2例患儿发热和关节疼痛症状仍未缓解。最后,主诊医师给予他们口服小剂量泼尼松,2例患儿的体温均降至正常,关节症状均缓解。川崎病相关的严重关节炎发病机制不明确,应受到重视,目前尚无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合并严重关节炎的相关治疗指南,小剂量泼尼松或有望成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敏感 关节炎 关节腔积液 泼尼松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雪 金莲花 +1 位作者 张胜 朴金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4期679-681,共3页
川崎病(KD)也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以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目前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已成为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其病因尚未明确([1])。其主要治疗方法为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KD)也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以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目前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已成为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其病因尚未明确([1])。其主要治疗方法为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以改善临床症状及预防冠状动脉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无反应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发热出疹 全身小血管炎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药物治疗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秀云 黄从付 罗建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1期242-244,共3页
目的观察药物对于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7年4月至我院进行治疗80例患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儿童,每组40例,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双号为对照组单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追加2g/kg的丙种球... 目的观察药物对于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7年4月至我院进行治疗80例患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儿童,每组40例,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双号为对照组单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追加2g/kg的丙种球蛋白,其余治疗方案同前。观察组在使用2g/kg的丙种球蛋白的基础上,在追加泼尼松片2mg/(kg·d)分次口服,2~4周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待体温恢复正常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3个月之内观察组人员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为12.5%,共发生5例。对照组发病率为17.5%,共发生7例。冠状动脉发生的概率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适量的激素治疗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设为川崎病患儿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无反应 泼尼松 临床症状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春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2页
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川崎病最早是由日本著名儿科专家川崎富于20世纪60年代在发表论文中提及而命名.该病的发病基本病理原因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特征的小儿急性发热,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的综合性疾病.目前川崎病... 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川崎病最早是由日本著名儿科专家川崎富于20世纪60年代在发表论文中提及而命名.该病的发病基本病理原因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特征的小儿急性发热,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的综合性疾病.目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不敏感 丙种球蛋白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燕 杨晓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00-503,共4页
目的分析首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川崎病(KD)治疗无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再治疗结果。方法分析总结2006-03~2010-05在本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对首次大剂量IVIG有无反应分成IVIG敏感组及无反应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首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川崎病(KD)治疗无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再治疗结果。方法分析总结2006-03~2010-05在本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对首次大剂量IVIG有无反应分成IVIG敏感组及无反应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川崎病诊断的152例急性期应用IVIG治疗,其中12例对首次IVIG无反应,发生率7.89%(12/152),IVIG无反应组与敏感组相比,该组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P<0.05),冠脉病变(CAL)发生率高(P<0.05);而血红蛋白(Hgb)、血浆白蛋白(ALB)均明显低于敏感组(P<0.05)。对IVIG无反应KD组通过复用IVIG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2例对IVIG仍无反应,加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结论贫血、低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及CRP明显升高是IVIG无反应KD组发生的可能因素。对初次IVIG无效患儿可再次使用IVIG追加治疗,无效者选用糖皮质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无反应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对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英旭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7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对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就诊的非典型川崎病患儿64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儿入院时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对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就诊的非典型川崎病患儿64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儿入院时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嘧达莫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症状、体征(发热、黏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和手足肿胀)消失时间,检测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和手足肿胀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WBC、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13%(9/32)、34.38%(1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用于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促进患儿身体健康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双嘧达莫 典型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特点和治疗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丽红 陈爱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1828-1829,共2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初治无效的川崎病的特点及再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分析总结1996年1月—2008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的病历资料。IVIG无反应性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36h后体温仍超过38.5℃。初治有效者为敏感组,无效者...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初治无效的川崎病的特点及再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分析总结1996年1月—2008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的病历资料。IVIG无反应性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36h后体温仍超过38.5℃。初治有效者为敏感组,无效者为无反应组,对二组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8例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并于起病10d内应用IVIG治疗,44例对首次IVIG无反应,发生率13.4%,无反应组热程较短,血白细胞(WBC)、血沉(ESR)、乳酸脱轻酶(LDH)明显升高,血红蛋白(Hb)及白蛋白(ALB)明显降低(P<0.05或P<0.01),冠脉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再治疗选择中,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优于IVIG重复治疗,且冠脉病变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IVIG无反应川崎病发生率约13.4%,具有热程较短,WBC、ESR、LDH较高,Hb、ALB较低的特点,冠脉病变发生率高。对初次IVIG无效患儿推荐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无反应
下载PDF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2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东平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1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敏感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不敏感型川崎病临床讨论
16
作者 孙力安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23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 (IVIG)不敏感型川崎病 (KD)的急性期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 1999年~ 2 0 0 2年收治的 6 0名川崎病患儿为对象 ,根据对IVIG治疗的反应情况 ,分成两组 ,一组为IVIG敏感组 (5 0例 ) ,另一组为IVIG不敏感组 (10例 )...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 (IVIG)不敏感型川崎病 (KD)的急性期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 1999年~ 2 0 0 2年收治的 6 0名川崎病患儿为对象 ,根据对IVIG治疗的反应情况 ,分成两组 ,一组为IVIG敏感组 (5 0例 ) ,另一组为IVIG不敏感组 (10例 )。分别对两组病例的年龄、原田计分、CRP值、血浆白蛋白值以及IVIG治疗后血清IgG值的上升程度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观察两组病人是否遗留冠脉损害。 结果  ①不敏感组经IVIG治疗后血清IgG上升程度低 ;②原田计分、血清CRP、血浆白蛋白在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IVIG不敏感组CRP均在 12mg/dl以上 ,治疗后CRP下降不到原来的 6 0 % ,血浆白蛋白在 3g/dl以下 ,原田计分为 5分以上 ;③形成冠状动脉瘤的病例均为IVIG不敏感型病人。 结论  对不敏感型KD病例早期预测 ,原田计分 ,CRP ,血清白蛋白是重要指标。及时增加IVIG以外的治疗方法 ,如皮质激素、乌斯他丁等 ,是改善冠状动脉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敏感 临床特点 原田计分 CRP 血浆白蛋白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预测变量分析
17
作者 吴迪 窦常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93-197,共5页
丙种球蛋白非敏感是川崎病的治疗难点与关注焦点,本文就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定义、预测变量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对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患儿的早期识别做进行进一步探讨。川崎病(KD)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全... 丙种球蛋白非敏感是川崎病的治疗难点与关注焦点,本文就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定义、预测变量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对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患儿的早期识别做进行进一步探讨。川崎病(KD)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全身性血管炎,炎症反应易累及冠状动脉。目前,川崎病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人血丙种球蛋白注射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是急性期的标准疗法,且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有效降低冠状动脉病变(CALs)的发生率,但10%至20%的KD儿童对最初的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没有反应,这种患儿被视为IVIG非敏感型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 预测变量
下载PDF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任跃 吴蓉洲 +3 位作者 张园海 荣星 陈其 项如莲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首次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高危因素以及再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410例其中对IVIG治疗有效的川崎病患儿372例、IVIG无反应川崎病38例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反应... 目的:探讨首次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高危因素以及再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410例其中对IVIG治疗有效的川崎病患儿372例、IVIG无反应川崎病38例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反应组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均较敏感组明显升高,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明显降低。无反应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RP、WBC、中性粒细胞下降不明显,血小板(PLT)、Hb、ALB下降明显。本研究中有7例在发热3~4 d使用IVIG,均为IVIG无反应,而敏感组均在发热满5 d后使用IVIG。川崎病211例使用1 g/kg,连2 d,其中无反应25例(占11.8%),川崎病199例使用2 g/kg,24 h内输注,其中无反应13例(占6.5%),每日1 g/kg连续用2 d的方法较2 g/kg一次给药IVIG无反应型的发生率高。对IVIG无反应者的再治疗,给予IVIG追加疗法或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疗效肯定。结论:IVIG无反应川崎病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WBC、中性粒细胞、CRP不降低,Hb、ALB、PLT降低,首次使用IVIG时间是IVIG无反应的高危因素。每日1 g/kg连续用2 d的方法较2 g/kg一次给药IVIG无反应型的发生率高。对IVIG无反应川崎病建议IVIG追加治疗,无效者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无反应 高危因素 治疗
下载PDF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血管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波 李世钢 林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26,132,共2页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有研究证明,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可有效控制KD患儿急性期症状。氧化应激在血管性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KD急性期受损的...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有研究证明,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可有效控制KD患儿急性期症状。氧化应激在血管性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KD急性期受损的血管内皮释放各种氧自由基、细胞因子导致氧化性损伤,使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受到损害。花生四烯酸的氧化产物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是脂质过氧化的可靠标志,能有效的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本研究通过测定尿液中8-iso-PGF2α的含量,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急性期KD患儿血管氧化应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全身血管炎 氧化应激 8-ISO-PGF2Α 患儿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发热出疹
下载PDF
双嘧达莫联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对非典型川崎病患儿免疫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德兵 翟传华 曹峰 《中国医药》 2021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对非典型川崎病患儿免疫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非典型川崎病患儿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对非典型川崎病患儿免疫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非典型川崎病患儿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嘧达莫治疗。比较2组冠状动脉损伤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CD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6±8)%比(60±5)%];CD4^(+)和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7.0±2.3)%比(11.5±3.1)%,(27±3)%比(30±6)%](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5%(43/47)比76.6%(36/47)],发热、肢体肿胀、淋巴结肿大、黏膜充血和红斑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2组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嘧达莫联合IVIG能改善非典型川崎病患儿免疫功能,缩短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疗效,但对冠状动脉病变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 双嘧达莫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免疫功能 冠状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