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希特林缺陷病合并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特点
1
作者 王闽莹 王旭东 +2 位作者 庄玮 陈云娥 陆妹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希特林缺陷病合并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方法总结本院1例希特林缺陷病合并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儿诊断、治疗及随访。结果患儿出生后即出现重度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棘形红细胞增多。血串联质谱检... 目的探讨希特林缺陷病合并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方法总结本院1例希特林缺陷病合并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儿诊断、治疗及随访。结果患儿出生后即出现重度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棘形红细胞增多。血串联质谱检测显示瓜氨酸增高,遂予以无乳糖奶粉喂养、输血等治疗。患儿1月龄后再次出现重度贫血。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结果显示:该患儿携带PKLR基因c.1418T>A/c.1248_1269delinsGCTCCCT复合杂合突变和SLC25A13基因c.852_855delTATG纯合突变,因此被诊断为希特林缺陷病合并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儿需要约1.5月/次的反复输血治疗,生长发育正常,但伴肝脾肿大、血清铁蛋白增高,2岁开始口服祛铁治疗。结论希特林缺陷病合并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案例在临床上非常罕见,患儿出生后表现重度贫血,棘形红细胞数目明显增加,输血依赖,需要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特林缺陷病 丙酮酸激酶缺乏 SLC25A13 PKLR 瓜氨酸
下载PDF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发病的分子机理
2
作者 梁立阳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76-279,共4页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有四种同工酶:L、R、M_1和M_2。在成熟红细胞中以R型为主,由PKLR基因编码,现已分离并确定了人类L及R型cDNA全长核苷酸序列。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基因突变有35种,其中以点突变最常见。基因突变和PK缺乏之间...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有四种同工酶:L、R、M_1和M_2。在成熟红细胞中以R型为主,由PKLR基因编码,现已分离并确定了人类L及R型cDNA全长核苷酸序列。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基因突变有35种,其中以点突变最常见。基因突变和PK缺乏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肯定。随着对PK基因的全面了解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本病的诊断,特别是产前诊断带来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丙酮酸激酶缺乏 病理学
下载PDF
MN合并ABO新生儿溶血病并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基因学诊断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小燕 赖小丽 +2 位作者 王丹 张利娜 曾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抗-M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合并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不明原因反复妊娠晚期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临床资料,对其胎儿进行跟踪调查,监测贫血状态、输血情况等。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采集患儿及父母... 目的探讨抗-M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合并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不明原因反复妊娠晚期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临床资料,对其胎儿进行跟踪调查,监测贫血状态、输血情况等。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采集患儿及父母外周血进行血型和血型抗体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及疾病相关基因目标序列捕获和测序。复习相关文献,总结MN新生儿溶血病及PKD疾病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结果患儿出生时表现重度贫血、肝脾肿大、高胆红素血症,血清学检测证实存在MN合并ABO新生儿溶血病。经换血、光疗等治疗痊愈出院后患儿表现出每月输血治疗需要,诊断为溶血性贫血。基因检测分析发现患儿PKLR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1096C>T杂合突变及c.941T>C杂合突变。且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父亲和母亲。结论抗-M引起的严重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与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有类似处,临床及输血科对抗-M引起的严重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应结合基因学检测排除红细胞代谢异常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缺乏 PKLR基因 MN新生儿溶血
下载PDF
PKLR Arg498His/Ile314Thr复合杂合突变致重型丙酮酸激酶缺乏症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峥菁 唐清 +1 位作者 梁凯蓉 韦红英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923-1927,共5页
目的:探讨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PKD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疾病相关基因目标序列捕获和二代测序技术,筛选患儿及其父母基因突变类型,再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复习相关文献总结PKD的临床及遗... 目的:探讨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PKD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疾病相关基因目标序列捕获和二代测序技术,筛选患儿及其父母基因突变类型,再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复习相关文献总结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结果:入院时,患儿年龄为1个月14 d,主要临床表现为生后即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多次血常规检查提示重度贫血。基因检测结果显示,PKLR基因复合杂合突变:10号外显子上的c.1493G>A(Arg498His)突变以及7号外显子上的c.941T>C(Ile314Thr)。经预测两种突变对蛋白功能影响较大,均为致病突变,其中,Arg498His是内含子A与外显子3边界处的剪接位点突变。结论:PKD的血液学特征不明显,基因检测可帮助确诊。根据ACMG指南PKLR Arg498His、PKLR Arg498His均评为致病突变。PKLR Arg498His/Arg498His复合杂合突变可导致重型P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缺乏 PKLR基因 突变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2家系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邱局 程首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PKD患儿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结果2例患儿均为女孩,年龄3岁8个月和3岁10个月;均表现为巩膜黄染,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 g/L)。全外... 目的探讨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PKD患儿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结果2例患儿均为女孩,年龄3岁8个月和3岁10个月;均表现为巩膜黄染,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 g/L)。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例1的PKLR基因存在c.106 G>T以及c.817 C>T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106G>T突变遗传自父亲,而c.817C>T遗传自母亲,患儿姑姑为c.106G>T突变携带者;例2 PKLR基因存在c.1279G>T以及IVS 6-1 G>T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1279 G>T突变遗传自母亲,IVS 6-1 G>T突变遗传自父亲。例1的复合杂合突变未影响患者PKLR基因表达,而例2剪接位点IVS 6-1 G>T突变可能影响PKLR基因的RNA水平。结论两个PKD家系均为PKLR基因变异,基因检测有助PKD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缺乏 PKLR基因 临床特点 突变
下载PDF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10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友旗 颜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 诊断 儿童
下载PDF
PK/G6PD活性比值在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诊断中的意义
7
作者 胡国霞 李津杞 +4 位作者 李津婴 查占山 屠晓华 钱宝华 杨江存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2年第6期785-790,共6页
目的评估丙酮酸激酶(PK)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比值在PK缺乏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自2015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输血科诊断为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患者共40例,以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在... 目的评估丙酮酸激酶(PK)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比值在PK缺乏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自2015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输血科诊断为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患者共40例,以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在血常规、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外周血涂片及PK与G6PD活性比值(ICSH推荐方法)之间的差异,分析各指标与PKD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KD患病组RBC降低、Ret升高、PK/G6PD比值显著降低(P<0.05)。PK/G6PD比值与PK活性的Pearson相关系数是0.913,且在评价PKD诊断时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972(95%CI:0.941~1.002)。家系杂合子PK/G6PD比值下降程度更甚于非家系杂合子。结论PK/G6PD比值与PK活性具有同等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网织红细胞增高,依赖输血的患者而言。对于隐性遗传缺陷的PKD,家系分析是确诊的有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缺乏 PK/G6PD比值 网织红细胞 家系杂合子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无瑕 王芬 +1 位作者 何杨 李精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8期2997-2999,共3页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在遗传性红细胞酶病中发病率较高。重庆市开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1例确诊为PKD的患儿,对其及父母进行基因检测(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家系验证结果显示:PKLR_ex11 c.1675C>T(p.Arg55...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在遗传性红细胞酶病中发病率较高。重庆市开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1例确诊为PKD的患儿,对其及父母进行基因检测(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家系验证结果显示:PKLR_ex11 c.1675C>T(p.Arg559),患儿杂合突变,父亲无突变,母亲杂合突变;PKLR_ex10 c.1463G>A(p.Arg488Gln),患儿杂合突变,父亲杂合突变,母亲无突变。PKD患儿临床表现变异性大,主要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皮肤异常苍白、眼部和皮肤泛黄(黄疸)、极度疲劳、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心率过快(心动过速)。PKD由PKLR基因突变引起的,目前缺乏有效的对因治疗方法,对症治疗仍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缺乏 代谢病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一例吉娃娃犬的丙酮酸激酶缺乏性贫血的诊疗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春梅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4期36-36,共1页
1基本资料品种:吉娃娃,宠物名:点点,年龄:1岁,性别:♂(未去势),免疫驱虫史:完全,食物:商品干粮(犬粮)。2既往史无重大疾病史。本次发病为今年3月中旬开始有尿色变黄,精神逐渐沉郁,食欲下降,舌色苍白。在附近医院输血治疗后暂... 1基本资料品种:吉娃娃,宠物名:点点,年龄:1岁,性别:♂(未去势),免疫驱虫史:完全,食物:商品干粮(犬粮)。2既往史无重大疾病史。本次发病为今年3月中旬开始有尿色变黄,精神逐渐沉郁,食欲下降,舌色苍白。在附近医院输血治疗后暂时好转,但1周后即反复。后转至本院。临床可见结膜口色苍白,精神沉郁,听诊心率较快,腹部触诊可见轻度肿大的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缺乏 吉娃娃犬 附近医院 轻度肿大 腹部触诊 输血治疗 口色 舌色 参考值 乳房炎
下载PDF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完成全球首例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基因替换治疗
10
作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3期6-7,共2页
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移植团队成功为一名患有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16岁患儿完成了精准大片段基因替换治疗,这也是全球首例接受基因替换治疗的PKD患儿,有望为PKD的治疗开... 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移植团队成功为一名患有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16岁患儿完成了精准大片段基因替换治疗,这也是全球首例接受基因替换治疗的PKD患儿,有望为PKD的治疗开启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学中心 丙酮酸激酶缺乏 基因替换 血液肿瘤科 PKD 替换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首例
原文传递
新生儿丙酮酸激酶缺乏症1例
11
作者 罗睿 陈兰 +1 位作者 傅义康 刘玲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4-45,共2页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PK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红细胞酶病,以肤色苍白或黄疸、肝脾肿大、严重贫血为特征,治疗以长期规律性输注红细胞、脾切除为主。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PKD,患儿生后出现极重度溶血性贫血,...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PK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红细胞酶病,以肤色苍白或黄疸、肝脾肿大、严重贫血为特征,治疗以长期规律性输注红细胞、脾切除为主。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PKD,患儿生后出现极重度溶血性贫血,基因检查发现PKLR基因编码区存在2个杂合错义变异,输血治疗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贫血 丙酮酸激酶缺乏 PKLR基因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琳 李园 +14 位作者 彭广新 张莉 井丽萍 周康 李洋 叶蕾 李建平 樊慧慧 赵馨 杨文睿 杨洋 赵玉平 熊佑桢 武志洁 张凤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1-513,共3页
通过分析确诊的19例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者资料,总结了对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者的溶血病因诊断有提示作用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不明原因的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丙酮酸激酶活性筛查和二代基因测序可能有... 通过分析确诊的19例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者资料,总结了对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者的溶血病因诊断有提示作用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不明原因的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丙酮酸激酶活性筛查和二代基因测序可能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缺乏 诊断
原文传递
PK-LR基因新突变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儿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小航 李本尚 +4 位作者 罗长缨 王坚敏 罗成娟 丁丽霞 陈静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0-405,共6页
目的 通过对2例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患儿临床症状及PK-LR基因新突变类型的报道,探讨PKD的PK-LR基因诊断方法及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2月及2013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目的 通过对2例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患儿临床症状及PK-LR基因新突变类型的报道,探讨PKD的PK-LR基因诊断方法及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2月及2013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2例P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通过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检验科采集2例患儿的血液标本,采用Sanger基因测序及全外显子捕获测序对2例患儿PK-LR基因进行检测分析.采用allo-HSCT对2例患儿进行治疗,并分别对2例患儿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该2例患儿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结果 ①2例PKD患儿丙酮酸激酶(PK)活性均降低,分别为8.00 IU/gHb与7.61 IU/gHb.②2例PKD患儿PK-LR基因检测分析共发现4种PK LR基因错义突变.其中,PK-LR基因c.941T>C(p.Ile314Thr)突变已有文献报道,c.119G>A(p.Arg40Gln),c.1015G>A(p.Asp339Asn)及c.848T>C(p.Va1283Ala)突变为PK-LR基因新的突变类型.4种突变的SIFT功能预测结果分别为0.20,0.37,0及0.23.③2例PKD患儿均接受allo-HSCT.患儿1于移植后第14天粒系及红系造血功能获得恢复,移植后第19天血小板(PLT)计数>5x10^1 0/L,移植后第22天造血干细胞(HSC) 100%嵌合,患儿血型亦转换为供者血型.患儿2于移植后第12天粒系及红系造血功能获得恢复,移植后第19天PLT计数>3x10^10/L,移植后第18天HSC 100%嵌合,患儿血型亦转换为供者血型.④对2例PKD患儿分别随访5年和1年,患儿生存状况良好,造血系统及其他系统指标均为正常,获得成功治愈.结论 全外显子捕获基因测序方法可用于临床PKD基因诊断及PK-LR基因新型突变类型的发现;PK-LR基因新突变类型c.G119G>A(p.Arg40Gln),c.1015G>A(p.Asp339Asn)及c.848T>C(p.Va1283Ala)亦可导致PKD的发生;allo-HSCT治疗本研究中2例PKD患儿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 突变 误义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以胆管结石为首发症状的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一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英慧 王丽茹 +2 位作者 赵晶 王雯欣 张晨瑶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年第2期147-148,共2页
报道1例18岁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女性患者的诊治经过,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
原文传递
丙酮酸激酶缺乏并嘧啶5’核苷酸酶减低症一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舟 孙秀娟 +4 位作者 白洁 魏辉 李英梅 钱林生 郑以州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3-573,共1页
患者,男,17岁。因反复皮肤黄染16年余于2008年7月3日入院。患者出生6个月时即出现面色苍黄,血常规:Hb60g/L,余不详,拟诊营养性贫血,给予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治疗,Hb升至100g/L,其后患者每次感冒后即反复出现皮肤黄染... 患者,男,17岁。因反复皮肤黄染16年余于2008年7月3日入院。患者出生6个月时即出现面色苍黄,血常规:Hb60g/L,余不详,拟诊营养性贫血,给予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治疗,Hb升至100g/L,其后患者每次感冒后即反复出现皮肤黄染。8岁时因皮肤黄染明显加重,诊断为急性黄疸性肝炎(肝炎病毒学检测阴性)。查体:生长发育正常,面色苍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心、肺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缺乏 核苷酸酶 急性黄疸性肝炎 并嘧啶 皮肤黄染 低症 维生素B12 营养性贫血
原文传递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36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乾娅 郑以州 +3 位作者 薛艳萍 薄丽津 徐艳 赵玉平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14-215,219,共3页
目的:探讨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PK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36例患者中23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貌,12例有皮肤和(或)巩膜黄染,脾大18例,肝大8例,尿色加深13例。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讨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PK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36例患者中23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貌,12例有皮肤和(或)巩膜黄染,脾大18例,肝大8例,尿色加深13例。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8例,36例患者红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35例,血红蛋白正常1例,31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增加。溶血检查:36例患者均存在PK活性缺乏,其中2例合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嘧啶5'核苷酸酶缺乏症1例,合并地中海贫血1例,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继发于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继发于骨髓纤维化1例。结论:PK缺乏症病情严重程度不一,临床容易误诊、漏诊,目前无有效治疗手段,其治疗手段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缺乏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小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晶晶 马红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6期143-145,共3页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yruvate PK)指丙酮酸激酶基因缺陷,导致丙酮酸激酶活性降低或性质改变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是仅次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红细胞酶病。PK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极个别病患者由于溶血被完全代偿而...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yruvate PK)指丙酮酸激酶基因缺陷,导致丙酮酸激酶活性降低或性质改变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是仅次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红细胞酶病。PK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极个别病患者由于溶血被完全代偿而不出现贫血,只有黄疸为唯一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包括对症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脾切除有一定疗效;新生儿黄疸可用光疗,必要时输血治疗;根据情况可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0-HsCT)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手段,亦为可能治愈PK的唯一方法[1]。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PK的治疗效果及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丙酮酸激酶缺乏 护理
下载PDF
美国FDA批准首创口服PK变构激活剂Pyrukynd(mitapivat)
18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Agios制药公司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Pyrukynd(mitapivat)用于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成人患者,治疗溶血性贫血。Pyrukynd通过优先审查程序获得批准,此前已被授予孤儿药资格(ODD)。Pyrukynd是一种首创口服丙酮酸激酶(... Agios制药公司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Pyrukynd(mitapivat)用于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成人患者,治疗溶血性贫血。Pyrukynd通过优先审查程序获得批准,此前已被授予孤儿药资格(ODD)。Pyrukynd是一种首创口服丙酮酸激酶(PK)激活剂,也是第一种治疗PKD的疾病修正疗法(DMT)。来自Ⅲ期ACTIVATE和ACTIVATE-T研究的数据显示,在PKD成人患者中(包括未接受定期输血的患者和接受定期输血的患者),Pyrukynd治疗显著改善溶血和贫血,降低输血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患者 孤儿药 溶血性贫血 丙酮酸激酶缺乏 制药公司 激活剂 数据显示 输血
下载PDF
先天畸形及代谢缺陷
19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2年第5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先天畸形 代谢缺陷 基因突变 临床儿科杂志 先天性巨结肠症 肝豆状核变性 染色体倒位 RETT综合征 携带者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
下载PDF
以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儿童谷固醇血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赵子悦 李津婴 +3 位作者 黄韦华 邱丽玲 钱宝华 查占山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报道1例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儿童谷固醇血症病例。谷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脂质代谢障碍,由于其非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具有挑战性。研究强调了识别此病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案... 报道1例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儿童谷固醇血症病例。谷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脂质代谢障碍,由于其非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具有挑战性。研究强调了识别此病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案例涉及1例最初被误诊为丙酮酸激酶缺乏的8岁儿童。进行了详细的生化和分子分析,包括基因测序。结果显示ABCG5基因的纯合突变,确诊为谷固醇血症。这一病例强调了需要综合诊断方法和提高临床的认识。通过分析1例儿童病例,展示了谷固醇血症的复杂性和诊断难度。这名8岁儿童最初被误诊为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后经过全面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包括基因测序,最终确诊为谷固醇血症。该病例表明,对于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医生需要考虑更广泛的诊断可能性,以减少误诊。这一研究强调了对谷固醇血症的认识和准确诊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 脂质代谢障碍 溶血性贫血 丙酮酸激酶缺乏 血小板减少 基因测序 减少误诊 诊断难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