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丛枝病植原体侵染对泡桐组培苗组织内H2O2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田国忠
李永
+3 位作者
梁文星
朴春根
黄钦才
郭民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6-104,共9页
用保存的不同泡桐无性系染病和健康组培苗为试材,对染病苗、机械损伤、嫁接接种和健康组培苗组织中H2O2及过氧化物酶的变化进行研究。用DAB组织染色方法对H2O2组织定位结果显示,在未损伤情况下多数染病泡桐苗和健康苗H2O2积累皆较少。...
用保存的不同泡桐无性系染病和健康组培苗为试材,对染病苗、机械损伤、嫁接接种和健康组培苗组织中H2O2及过氧化物酶的变化进行研究。用DAB组织染色方法对H2O2组织定位结果显示,在未损伤情况下多数染病泡桐苗和健康苗H2O2积累皆较少。机械损伤后,病与健苗皆出现H2O2过量积累,其中健苗强于病苗。在维管束部位,重症苗POD活性最强,轻症苗次之,无症和健康苗活性较低;而且所有苗在脉间叶肉组织POD活性都明显低于叶脉组织。用病接穗嫁接健康泡桐砧木的早期(3天以内)似乎与损伤反应类似(包括POD和H2O2产生);6天后损伤反应减弱。嫁接接种成功的组合至20天,在嫁接接口处仍维持高的H2O2释放和强POD活性,并且砧木主茎和部分叶片出现系统性POD活性增强和H2O2积累。采用KI/淀粉试剂对H2O2组织定位结果显示:在健株主茎切片中皮层和髓细胞表面、木质部成熟导管管壁有较强的H2O2释放;而病株的相应部位产生量较少。在健康切片测定液中加入病主茎横切片可诱导健康切片H2O2积累量增加。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染病泡桐丛枝茎段外植体1h,在25~100mmol·L-1浓度范围内能明显缓解组培苗丛枝症状。抗坏血酸和低通气环境处理也有减轻病苗丛枝症状的作用。不同泡桐品系在活性氧代谢上的差异与其对植原体的抗性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无性系组织培养
丛枝病植原体
过氧化氢(H2O2)
过氧化物酶(POD)
组织定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年温度变化对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曹亚兵
翟晓巧
+1 位作者
介大委
范国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88,97,共5页
为探讨温度变化对泡桐树体内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利用巢式PCR和直接PCR研究了植原体在泡桐不同器官内的分布及相对含量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病程度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布不同,发病程度相同泡桐不同器官内植原体含...
为探讨温度变化对泡桐树体内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利用巢式PCR和直接PCR研究了植原体在泡桐不同器官内的分布及相对含量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病程度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布不同,发病程度相同泡桐不同器官内植原体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中等发病程度的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全年存在于枝条内,并且其含量随温度升高逐渐升高,8月份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叶片内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加,7月份含量最高,随后减少,10月份降到最低;根部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也相应增加,在9月份达到最高,之后开始降低,全年含量变化较小,且含量最高值较叶片和枝条中低。表明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在寄主体内的消长与温度的周年变化关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植原体
PCR
温度
消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仙人掌丛枝病植原体CWB1株系16SrRN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3
作者
蔡红
李凡
+1 位作者
孔宝华
陈海如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3-698,共6页
对表现丛枝症状的仙人掌植株总DNA进行植原体 1 6SrRNA基因PCR扩增 ,得到一条约 1 5kb的特异片段 ,表明植株中有植原体存在 ,将此植原体株系命名为CWB1。把此特异片段与pGEM 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 0 9感受态细胞中 ,通过PC...
对表现丛枝症状的仙人掌植株总DNA进行植原体 1 6SrRNA基因PCR扩增 ,得到一条约 1 5kb的特异片段 ,表明植株中有植原体存在 ,将此植原体株系命名为CWB1。把此特异片段与pGEM 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 0 9感受态细胞中 ,通过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 (EcoRI)酶切分析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均表明克隆成功。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此株系的 1 6SrRNA基因全长 1 489个碱基 ,与属于植原体 1 6SrⅡ C亚组的Fababeanphyllody植原体同源率最高 ,为 99 7%。通过 1 6SrRNA基因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认为该株系属于 1 6SrⅡ C亚组 ,基本确定了其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
丛枝病植原体
16SRRNA基因
序列分析
基因克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根癌农杆菌对感染植原体的泡桐组培苗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田国忠
朱水芳
+2 位作者
罗飞
李怀方
裘维蕃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8-264,共7页
采用含有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根癌农杆菌 ,伤口接种已感染植原体的泡桐丛枝组培苗和健康组培苗 ,结果发现对丛枝苗的致瘤能力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苗 ,且被接种病苗的丛枝症状缓解。从健苗获得的 T- DNA转化泡桐瘤组织细胞能在无激素培养基...
采用含有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根癌农杆菌 ,伤口接种已感染植原体的泡桐丛枝组培苗和健康组培苗 ,结果发现对丛枝苗的致瘤能力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苗 ,且被接种病苗的丛枝症状缓解。从健苗获得的 T- DNA转化泡桐瘤组织细胞能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稳定生长和连续继代培养 2年以上 ,说明瘤组织细胞自身已获得了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合成能力。根据已报道的根癌农杆菌株系p Til5955T- DNA的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 ( ipt)的保守序列 ,设计了一对引物 ( CYT和 CYT′)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 PCR)扩增了我国杨树致瘤农杆菌 ipt基因部分序列 ( 4 2 7bp片段 ) ,也从遗传转化的两个泡桐无性系瘤组织 At- ZH和 At- T35扩增出此特异片段 ,从而进一步肯定了 T- DNA已被整合到泡桐的染色体上 ,表明泡桐易于通过 Ti质粒载体途径进行基因转移操作 ,但用此引物未能从泡桐、甘薯健株和感染植原体的组培病苗扩增出相应的 4 2 7bp特异片段。当用此遗传转化瘤组织嫁接病苗时 ,可减轻丛枝症状的严重度 ,延长病苗的存活时间和诱导病株生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泡桐
丛枝病植原体
病害症状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
组培苗
PC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丛枝病植原体侵染对泡桐组培苗组织内H2O2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田国忠
李永
梁文星
朴春根
黄钦才
郭民伟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6-10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622,30872025)
国家级星火科技项目(国科发计字[2004]140号)
文摘
用保存的不同泡桐无性系染病和健康组培苗为试材,对染病苗、机械损伤、嫁接接种和健康组培苗组织中H2O2及过氧化物酶的变化进行研究。用DAB组织染色方法对H2O2组织定位结果显示,在未损伤情况下多数染病泡桐苗和健康苗H2O2积累皆较少。机械损伤后,病与健苗皆出现H2O2过量积累,其中健苗强于病苗。在维管束部位,重症苗POD活性最强,轻症苗次之,无症和健康苗活性较低;而且所有苗在脉间叶肉组织POD活性都明显低于叶脉组织。用病接穗嫁接健康泡桐砧木的早期(3天以内)似乎与损伤反应类似(包括POD和H2O2产生);6天后损伤反应减弱。嫁接接种成功的组合至20天,在嫁接接口处仍维持高的H2O2释放和强POD活性,并且砧木主茎和部分叶片出现系统性POD活性增强和H2O2积累。采用KI/淀粉试剂对H2O2组织定位结果显示:在健株主茎切片中皮层和髓细胞表面、木质部成熟导管管壁有较强的H2O2释放;而病株的相应部位产生量较少。在健康切片测定液中加入病主茎横切片可诱导健康切片H2O2积累量增加。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染病泡桐丛枝茎段外植体1h,在25~100mmol·L-1浓度范围内能明显缓解组培苗丛枝症状。抗坏血酸和低通气环境处理也有减轻病苗丛枝症状的作用。不同泡桐品系在活性氧代谢上的差异与其对植原体的抗性存在密切关系。
关键词
泡桐无性系组织培养
丛枝病植原体
过氧化氢(H2O2)
过氧化物酶(POD)
组织定位
Keywords
in vitro cultured paulownia clone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
hydrogen peroxide
peroxidase
histolocalization
分类号
S763.1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年温度变化对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曹亚兵
翟晓巧
介大委
范国强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泡桐研究所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88,9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1082
3057149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50466003)
文摘
为探讨温度变化对泡桐树体内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利用巢式PCR和直接PCR研究了植原体在泡桐不同器官内的分布及相对含量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病程度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布不同,发病程度相同泡桐不同器官内植原体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中等发病程度的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全年存在于枝条内,并且其含量随温度升高逐渐升高,8月份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叶片内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加,7月份含量最高,随后减少,10月份降到最低;根部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也相应增加,在9月份达到最高,之后开始降低,全年含量变化较小,且含量最高值较叶片和枝条中低。表明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在寄主体内的消长与温度的周年变化关系紧密。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植原体
PCR
温度
消长
Keywords
paulownia witches' broom phytoplasma
PCR
temperature
variation
分类号
S763.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仙人掌丛枝病植原体CWB1株系16SrRN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3
作者
蔡红
李凡
孔宝华
陈海如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
出处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3-698,共6页
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2 0 0 0C0 0 1 4Q)
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基金 (98YQ0 0 9)资助项目
文摘
对表现丛枝症状的仙人掌植株总DNA进行植原体 1 6SrRNA基因PCR扩增 ,得到一条约 1 5kb的特异片段 ,表明植株中有植原体存在 ,将此植原体株系命名为CWB1。把此特异片段与pGEM 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 0 9感受态细胞中 ,通过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 (EcoRI)酶切分析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均表明克隆成功。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此株系的 1 6SrRNA基因全长 1 489个碱基 ,与属于植原体 1 6SrⅡ C亚组的Fababeanphyllody植原体同源率最高 ,为 99 7%。通过 1 6SrRNA基因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认为该株系属于 1 6SrⅡ C亚组 ,基本确定了其分类地位。
关键词
仙人掌
丛枝病植原体
16SRRNA基因
序列分析
基因克隆
Keywords
Opuntia salmiana porm,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 16S rR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分类号
S432.6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根癌农杆菌对感染植原体的泡桐组培苗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田国忠
朱水芳
罗飞
李怀方
裘维蕃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8-264,共7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1998~ 2 0 0 0 )
文摘
采用含有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根癌农杆菌 ,伤口接种已感染植原体的泡桐丛枝组培苗和健康组培苗 ,结果发现对丛枝苗的致瘤能力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苗 ,且被接种病苗的丛枝症状缓解。从健苗获得的 T- DNA转化泡桐瘤组织细胞能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稳定生长和连续继代培养 2年以上 ,说明瘤组织细胞自身已获得了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合成能力。根据已报道的根癌农杆菌株系p Til5955T- DNA的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 ( ipt)的保守序列 ,设计了一对引物 ( CYT和 CYT′)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 PCR)扩增了我国杨树致瘤农杆菌 ipt基因部分序列 ( 4 2 7bp片段 ) ,也从遗传转化的两个泡桐无性系瘤组织 At- ZH和 At- T35扩增出此特异片段 ,从而进一步肯定了 T- DNA已被整合到泡桐的染色体上 ,表明泡桐易于通过 Ti质粒载体途径进行基因转移操作 ,但用此引物未能从泡桐、甘薯健株和感染植原体的组培病苗扩增出相应的 4 2 7bp特异片段。当用此遗传转化瘤组织嫁接病苗时 ,可减轻丛枝症状的严重度 ,延长病苗的存活时间和诱导病株生根 。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泡桐
丛枝病植原体
病害症状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
组培苗
PCR
Keywords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Paulownia witches' broom phytoplasma
disease symptom
isopentenyl adenosine transferase gene (ip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分类号
S718.83 [农业科学—林学]
S792.4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丛枝病植原体侵染对泡桐组培苗组织内H2O2产生的影响
田国忠
李永
梁文星
朴春根
黄钦才
郭民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周年温度变化对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
曹亚兵
翟晓巧
介大委
范国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仙人掌丛枝病植原体CWB1株系16SrRN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蔡红
李凡
孔宝华
陈海如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根癌农杆菌对感染植原体的泡桐组培苗症状的影响
田国忠
朱水芳
罗飞
李怀方
裘维蕃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