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侵华战争时期日本的东亚“合作”论及其本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史桂芳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文明区划研究中心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9-169,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SS041)
首都师范大学东北亚国际关系史创新平台课题。
-
文摘
19世纪中叶,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放弃锁国政策,向欧美列强敞开了国门,不得不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在对待开国后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问题上,日本出现了以亚洲“连带”为特征的“兴亚”论,并逐渐演化为扩张日本国权的亚洲主义。这种扩张性的亚洲主义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侵华战争时期衍生出“东亚联盟”“东亚协同体”“大东亚共荣圈”等新的东亚“合作”论。它们从地理、人种、文化和风俗等角度,阐述中日“合作”的意义,要“协同”一致,以实现“共存共荣”。侵华战争时期,东亚“合作”论从民间走向官方、从思想观念化为政府的对外政策,助力日本“建设东亚新秩序”政策,为野蛮的侵略战争披上了“文明”的外衣,是日本实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内容。
-
关键词
东亚“合作”论
“东亚联盟”
“东亚协同体”
“大东亚共荣圈”
-
分类号
K313
[历史地理—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