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南VHF雷达观测的低纬E区场向不规则体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尚社平 史建魁 +6 位作者 阎敬业 杨国涛 王霄 燕春晓 王继红 吴琼之 南方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62,共10页
利用海南VHF雷达(19.5°N,109.1°E;磁纬8.1°N)在2011年7月15—22日期间的连续观测数据,对东亚低纬3 m尺度电离层场向不规则体(FAI)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在整个观测期间,E区场向不规则体几乎每天发生,既可发生于夜... 利用海南VHF雷达(19.5°N,109.1°E;磁纬8.1°N)在2011年7月15—22日期间的连续观测数据,对东亚低纬3 m尺度电离层场向不规则体(FAI)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在整个观测期间,E区场向不规则体几乎每天发生,既可发生于夜间,也可发生于白天,且存在各种不同结构.根据E区场向不规则体发生的时间及形态,可将其分为三种结构类型:低部连续型结构、上部下降型结构以及白天连续型结构.这些低纬E区场向不规则体的回波谱特性与赤道电集流(EEJ)和中纬区E区场向不规则体中的2型回波相类似,但其随时间的变化与后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且与其他低纬区E区场向不规则体回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低纬区 海南VHF雷达 E场向不规则体
下载PDF
基于多种观测手段的东亚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事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尚社平 史建魁 +3 位作者 王铮 王国军 程征伟 王霄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2-870,共9页
利用海南台站(19.5°N,109.1°E, dip:13.6°N)和磁赤道区的多种地基和天基观测数据,对2011年11月20日观测到的电离层不规则体事件进行了分析.海南台站VHF雷达、电离层闪烁和数字测高仪的综合观测结果表明,当天日落附近发... 利用海南台站(19.5°N,109.1°E, dip:13.6°N)和磁赤道区的多种地基和天基观测数据,对2011年11月20日观测到的电离层不规则体事件进行了分析.海南台站VHF雷达、电离层闪烁和数字测高仪的综合观测结果表明,当天日落附近发生了强的电离层不规则体事件,主要表现为雷达羽和强闪烁的形态.结合磁赤道区GPS和C/NOFS卫星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海南台站日落附近出现的雷达羽和强闪烁与南海磁赤道区产生的主等离子体泡存在明显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低纬区 电离层不规则体 多种观测手段
下载PDF
夏季强对流活动对东亚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影响的事件分析
3
作者 尚社平 史建魁 +3 位作者 程征伟 王国军 王铮 王霄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1-1121,共11页
利用海南台站和东南亚地区的多种地基和天基观测手段,对2014年7月28日夜间观测到的东亚低纬F区不规则体事件的时空变化及其物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台站观测到了罕见的长时间持续的F区电离层不规则体,不同手段观测到的电离层不... 利用海南台站和东南亚地区的多种地基和天基观测手段,对2014年7月28日夜间观测到的东亚低纬F区不规则体事件的时空变化及其物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台站观测到了罕见的长时间持续的F区电离层不规则体,不同手段观测到的电离层不规则体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不同台站观测到的电离层不规则体活动存在明显的差异。海南台站经度区南北异常峰附近的TEC起伏活动在日落后至午夜附近明显增强,在午夜后明显减弱。C/NOFS卫星轨迹午夜后逐渐接近于磁赤道,且处于较低高度上,几乎总会观测到弱等离子体扰动/泡的发生,与该区域地基观测的弱电离层不规则体活动存在明显的联系。SWARM卫星在黎明海南台站附近经度区仍观测到较强的赤道异常双峰结构,且西侧异常峰区附近仍存在明显的等离子体密度耗空/泡结构。海南台站西侧磁赤道区附近(中南半岛)强对流活动(MCC)激发的重力波种子扰动对东亚低纬区等离子体泡及准周期结构的产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低纬区 电离层不规则体 多种观测 夏季 对流层强对流
下载PDF
Nighttime electron density enhancements at middle and low latitudes in East Asia 被引量:2
4
作者 ZHANG YanYan LIU LiBo +3 位作者 CHEN YiDing LIU Jing YU You LI M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551-561,共11页
Nighttime enhancements in ionospheric electron density at mid- and low-latitude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critical frequency of the F2-1ayer (foF2) data measured from ionosonde stations at Okinawa (26.3°N... Nighttime enhancements in ionospheric electron density at mid- and low-latitude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critical frequency of the F2-1ayer (foF2) data measured from ionosonde stations at Okinawa (26.3°N, 127.8°E, Geomagnetic 15.3°N), Yamagawa (31.2°N, 130.6°E, Geomagnetic 20.4°N), Kokubunji (35.7°N, 139.5°E, Geomagnetic 25.5°N), and Wakkanai (45.4°N, 141.7°E, Geomagnetic 35.4°N) in East Asia during several solar cyc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obvious seasonal and solar activity dependencies of the nighttime electron density enhancements. The enhancements are termed pre-midnight enhancement and post-midnight enhancement, according to the local time when the enhancement appeared. The former has a higher occurrence probability in summer months than in winter months. In contrast, the latter has a larger occurrence probability in winter months than in summer months. Moreover, the nighttime enhancements in electron density are more likely to occur at lower solar activity. These seasonal and solar activity variations of the nighttime enhancements in electron density can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downward plasma flux from the plasmasphere and the neutral wi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ghttime electron density enhancements critical frequency of the F2-1ayer seasonal and solar activity dependencies vertical equivalent wind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