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侏罗世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与变形特征 被引量:169
1
作者 董树文 张岳桥 +4 位作者 陈宣华 龙长兴 王涛 杨振宇 胡健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6-317,共12页
板块构造研究成果与同位素精确定年数据的积累,使我们对发生在中国东部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东亚多向汇聚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全球三大洋在晚侏罗世(165±5)M a近乎同时的开启,以及东亚周边古太平洋、新特提斯洋和蒙古—鄂霍茨克... 板块构造研究成果与同位素精确定年数据的积累,使我们对发生在中国东部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东亚多向汇聚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全球三大洋在晚侏罗世(165±5)M a近乎同时的开启,以及东亚周边古太平洋、新特提斯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消亡,在中国中东部和东亚地区形成了多向挤压汇聚的燕山期构造体系,即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简称东亚汇聚)。东亚汇聚启动了经典的燕山运动,发育了独特的构造变形特征。东亚汇聚构造体系具有两个近乎稳定的刚性陆核,即鄂尔多斯地块和四川(盆地)地块,在它们的周缘形成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多向挤压变形和似前陆盆地,如大巴山晚侏罗世前陆。此外,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影响了东亚和中亚大部分地区的板内变形作用,在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形成了反映南北向挤压的蒙古弧共轭走滑断裂系统、燕山—阴山陆内造山带、大别山—大巴山侏罗纪陆内造山带等典型的燕山期构造带。东亚汇聚具有深刻的全球构造背景与动力来源,是重要的科学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东亚多向汇聚 构造体系 动力来源 变形特征
下载PDF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 被引量:472
2
作者 董树文 张岳桥 +5 位作者 龙长兴 杨振宇 季强 王涛 胡建民 陈宣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49-1461,共13页
随着一系列新构造观察资料和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的累积,加深了对发生在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构造变革事件的认识,对燕山运动的性质、时限和动力学内涵有了新的诠释。中—晚侏罗世初期(165±5Ma)东亚多板块拼贴运动学发... 随着一系列新构造观察资料和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的累积,加深了对发生在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构造变革事件的认识,对燕山运动的性质、时限和动力学内涵有了新的诠释。中—晚侏罗世初期(165±5Ma)东亚多板块拼贴运动学发生重大调整,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换,启动了以中朝地块为中心、来自北、东、南西不同板块向东亚大陆"多向汇聚"的构造新体制,形成以陆内俯冲和陆内造山为特征的东亚汇聚构造体系。同时大陆地壳岩石圈发生显著增厚,并紧随早白垩世以剧烈的大陆岩石圈伸展和火山—岩浆活动为特征的岩石圈巨量减薄和克拉通破坏,导致燕辽生物群灭绝和热河生物群兴盛的重大生物群更替,成为中国大陆和东亚重大构造变革事件,这是燕山运动的基本内涵。本文依据燕山运动构造变形型式、动力学背景以及产生的深部过程,将"燕山运动"定义为起始于165±5Ma的"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制及其形成的广泛陆内造山和构造变革,并将中国东部岩石圈巨量减薄视作燕山期陆内造山和陆内变形的后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燕山运动 东亚多向汇聚 陆内造山与变形 岩石圈增厚与减薄
下载PDF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中段构造变形及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28
3
作者 黄始琪 董树文 +2 位作者 张福勤 苗来成 朱明帅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5-424,共10页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变形和动力学特征一直是地质界关注的问题。沿着该构造带中段,对5个韧性变形点及1个脆性变形点进行详细解析,揭示了该构造带变形及动力学特征。B型褶皱、揉皱、A型褶皱、矿物...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变形和动力学特征一直是地质界关注的问题。沿着该构造带中段,对5个韧性变形点及1个脆性变形点进行详细解析,揭示了该构造带变形及动力学特征。B型褶皱、揉皱、A型褶皱、矿物拉伸线理、S-C组构都显示了该构造带明显的NW—SE剪切作用。剪切方向稳定而单一,未发现多方向变形叠加现象,可能指示了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的形成过程为一期主要的俯冲碰撞或多期同向的俯冲碰撞。对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形成时间和动力学背景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构造带主要形成于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东亚多向汇聚动力学背景之下。对构造带内地质点mg6脆性断层面上滑动矢量进行了统计和古应力场反演,得出两期古构造应力场,一期为NW—SE挤压,一期为近E—W挤压。NW—SE挤压应力场可能对应了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对中亚地区的远程影响;而近E—W向挤压可能反映了早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对中亚地区的远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 韧性变形 脆性变形 古应力场 东亚多向汇聚 蒙古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基底与成矿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刚 董树文 +5 位作者 马立成 崔建军 薛怀民 施炜 李建华 黄始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58-2275,共18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以郯-庐断裂及襄阳-广济断裂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相邻,南缘大致以常州—宜城—高坦—九江南—上朱—监利—桑植一线与江南地体为界,为扬子板块东段北缘,是我国中东部著名的中生代金属成矿带,是沿长江工业带的矿产供应基... 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以郯-庐断裂及襄阳-广济断裂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相邻,南缘大致以常州—宜城—高坦—九江南—上朱—监利—桑植一线与江南地体为界,为扬子板块东段北缘,是我国中东部著名的中生代金属成矿带,是沿长江工业带的矿产供应基地,在我国甚至世界上具有鲜明特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过程经历了由板缘-板内的过程,成矿作用发生在挤压向伸展的转换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作用贯穿于"燕山运动"的始终,记录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成岩成矿受基底构造和深部作用控制,与本区特有的基底有关。本区前震旦纪基底,由于绝大部分被掩覆于盖层之下,长期存在争议,对地层时代归属、划分对比、基底原始建造类型及大地构造意义等,均有不同的看法。长江中下游地区基底与成矿特征表明,长江中下游主要成矿带落在基底隆起带上,两个不同的基底的结合带有利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基底 成矿 东亚多向汇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