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建立东亚安全共同体的战略设想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江永 阎学通 《亚非纵横》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今后10年,东亚国家应以东盟地区论坛为框架,从共同安全的高度出发,提出"可持续安全"的理念和战略。在坚持尊重地区多样性、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地区安全与国家生存安全相一致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解决突发事件... 今后10年,东亚国家应以东盟地区论坛为框架,从共同安全的高度出发,提出"可持续安全"的理念和战略。在坚持尊重地区多样性、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地区安全与国家生存安全相一致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解决突发事件管理、边界及海洋权益争端、非战斗军事救援、裁军及军控、打击跨国犯罪协调合作、能源安全合作等机制。加强东盟地区论坛的功能建设,适时举行东盟地区论坛非正式首脑会议,强化相互信任措施机制,努力推动朝核等问题的解决,促进东亚地区安全与合作的持续发展,为本地区各国的睦邻友好、多边合作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安全共同体 安全理念 可持续安全 基本原则 国际争端 地区安全 国家安全 战略对话机制
下载PDF
东亚安全体制的未来设想: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从可能性论证到步骤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菁 《前沿》 CSSCI 2008年第3期139-141,共3页
"安全复合体理论"是著名安全研究专家、"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瑞.布赞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地区安全复合体是指:地理上接近的国家在安全事务上形成相互依存,于是各国在确定自己的安全利益时不能抛开其他国家,在... "安全复合体理论"是著名安全研究专家、"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瑞.布赞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地区安全复合体是指:地理上接近的国家在安全事务上形成相互依存,于是各国在确定自己的安全利益时不能抛开其他国家,在制定本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政策时不得不对地区层面的因素有所考虑,在这种状况下,各国在互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具有地区特征的安全联系[。1]根据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地区安全合作是一个以安全复合体为起点,经由安全体制到安全共同体的渐次发展的过程。东亚安全合作经过军事同盟、合作安全机制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有希望形成一种多元型安全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复合体理论 集体认同 东亚安全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东盟与亚太安全共同体建设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士新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82-102,共21页
地区安全共同体具有自身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意涵,体现出地区各国在促进共同体建构的安全意识以及共同安全理念的进化历程和结果,表现为地区国家间对安全议题和环境上的高度认同感,并塑造了相互间友好和平的关系。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是与... 地区安全共同体具有自身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意涵,体现出地区各国在促进共同体建构的安全意识以及共同安全理念的进化历程和结果,表现为地区国家间对安全议题和环境上的高度认同感,并塑造了相互间友好和平的关系。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是与政治共同体结合在一起的,是以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指导,建立了一系列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对促进地区稳定与安全发挥了相当独特的作用。然而,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原则的局限性影响了东亚和亚太安全共同体建设进程,使之仍停留在相当初级的建构阶段,未能对增进地区发展与繁荣提供足够有效的和平红利。中国要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只有在继承和创新和平外交理念的过程中,在多方面采取理性而积极的外交政策和倡议,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其他行为体共同建构起亚太可持续安全共同体,才能塑造总体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安全共同体 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 东亚安全共同体 亚太安全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安全困境”视野下的中日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小用 楚翔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89-196,229,共9页
中日安全困境是导致双边关系出现重大战略性变化的真正根源。中日间安全困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大国崛起背景下的结构性原因,如不加缓解很可能成为两国走向冲突的诱因。缓解或跳出这种局面的途径,在于培育和形成东亚区域安全共同体。这一... 中日安全困境是导致双边关系出现重大战略性变化的真正根源。中日间安全困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大国崛起背景下的结构性原因,如不加缓解很可能成为两国走向冲突的诱因。缓解或跳出这种局面的途径,在于培育和形成东亚区域安全共同体。这一途径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有着根本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安全困境 东亚安全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