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代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留华学生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苏青
李斌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16,共9页
20世纪20年代是日本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和扩充的时期,同时也是近代日本外务省对华文化事业全面展开的时期。在此时代背景下,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得以建立并派遣了数量可观的留学生前往中国。在华留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前往北京大学旁听、...
20世纪20年代是日本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和扩充的时期,同时也是近代日本外务省对华文化事业全面展开的时期。在此时代背景下,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得以建立并派遣了数量可观的留学生前往中国。在华留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前往北京大学旁听、拜访中国学人、进行考古学的实地调查。留学期满归国后,他们大多任教于日本各大学,继续从事考古学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为日本各大学考古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对东亚考古学会留华学生的历史考察可以成为了解近代中日文化教育交流和日本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日本
东亚考古学
会
留华学生
文化教育交流
学科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寇侵略性考古和对中国文物的掠夺破坏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群
《南方文物》
1995年第3期88-94,共7页
日寇侵略性考古和对中国文物的掠夺破坏杨群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纪念日子里,追忆和清算日本法西斯盗劫、掠夺和破坏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罪行,对于现在和今后全人类共同保护文化遗产,深化对文物价值的认识...
日寇侵略性考古和对中国文物的掠夺破坏杨群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纪念日子里,追忆和清算日本法西斯盗劫、掠夺和破坏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罪行,对于现在和今后全人类共同保护文化遗产,深化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持续发展,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物
东亚考古学
会
侵略性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法西斯
盗掘
古代文化遗产
考古
调查
日本军国主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的“考古”活动——以渤海国都址东京城发掘为中心
3
作者
张晓舟
《东北史地》
2015年第5期51-57,F0003,共8页
伪满洲国成立以后,以原田淑人为代表的东亚考古学会屡次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活动,其中以渤海国都址东京城的"发掘"为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发掘"东京城是在日本外务省的经费支持下,得到了日本驻...
伪满洲国成立以后,以原田淑人为代表的东亚考古学会屡次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活动,其中以渤海国都址东京城的"发掘"为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发掘"东京城是在日本外务省的经费支持下,得到了日本驻满领事馆、"满铁"、关东军的关照,而"发掘"出土物则又在伪满当局的默许之下被运往了日本。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的考古活动是日本文化侵略中的一环,其性质是作为"国家行为"的文化掠夺与对"日满亲善"的政治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田淑人
东亚考古学
会
渤海国
东京城
原文传递
徐霞村忆刘半农
4
作者
徐小玉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9-160,共2页
徐霞村忆刘半农徐小玉从父亲的旧信堆中,我找到一封1982年的信,写信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的鲍晶先生。信中说:“见到您写的关于半农的材料,我又感激,又不安。我原想请钟庆同志代我口头请教,没想到您亲自写了出来。拜读之后,足...
徐霞村忆刘半农徐小玉从父亲的旧信堆中,我找到一封1982年的信,写信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的鲍晶先生。信中说:“见到您写的关于半农的材料,我又感激,又不安。我原想请钟庆同志代我口头请教,没想到您亲自写了出来。拜读之后,足以解惑。您这样诲人不倦,认真负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周作人
《语丝》
《现代评论》
东亚考古学
会
北洋军阀政府
“九·一八”
《晨报副刊》
中日关系
北大
原文传递
日本研究蒙古、中亚简史
5
作者
何天明
《蒙古学信息》
1996年第3期34-38,29+40-41,共8页
日本研究蒙古、中亚简史[日]山田信夫(续三)四、第二时期的考古学、历史学研究(1)考古学(含古建筑研究)前文谈到的关于鸟居龙藏的东蒙古地区石器时代的研究,完全是先驱性的。其后,在朝鲜、满洲考古学研究发展期间,日本人就...
日本研究蒙古、中亚简史[日]山田信夫(续三)四、第二时期的考古学、历史学研究(1)考古学(含古建筑研究)前文谈到的关于鸟居龙藏的东蒙古地区石器时代的研究,完全是先驱性的。其后,在朝鲜、满洲考古学研究发展期间,日本人就没有接触蒙古了。不过,关于热河蒙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民族
研究成果
东亚考古学
会
亚细亚
蒙古史研究
日本研究
欧亚大陆
内蒙古草原
报告书
中亚
原文传递
怀念林巳奈夫教授
6
作者
黃川田修
《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
2022年第2期317-350,共34页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林巳奈夫(Hayashi Minao1925-2006年)生前对于中国的画像石、青铜器、玉器均有所著述,且有数本著作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可以说是在中国最著名的日本考古学家。虽然如此,自林教授逝世后至今,在日本及海外发表的纪念林...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林巳奈夫(Hayashi Minao1925-2006年)生前对于中国的画像石、青铜器、玉器均有所著述,且有数本著作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可以说是在中国最著名的日本考古学家。虽然如此,自林教授逝世后至今,在日本及海外发表的纪念林教授的文章都很少。因此中国大多数学者没有途径理解这位日本学者的生前面貌、个性具体为何。自1995年起直至2006年林教授去世,笔者和林教授的师徒关系持续了十多年。在此期间,我得以熟悉林教授晚年的风貌和学术风格,他们仍然清晰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尽可能准确地写下我对林教授的回忆,同时对于林教授和老一代的京都大学著名考古学者,如梅原末治、水野清一等人的师生关系作出梳理,以供中国及海外的各位专家参考。在这篇文章里,笔者尝试通过记述林教授和同时代几位学者之间的交流,以描写20世纪后半日本的中国考古学的学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东亚考古学
金石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近代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留华学生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苏青
李斌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16,共9页
基金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日本来华留学人物群体研究(1871—1945)”(17CZS030)。
文摘
20世纪20年代是日本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和扩充的时期,同时也是近代日本外务省对华文化事业全面展开的时期。在此时代背景下,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得以建立并派遣了数量可观的留学生前往中国。在华留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前往北京大学旁听、拜访中国学人、进行考古学的实地调查。留学期满归国后,他们大多任教于日本各大学,继续从事考古学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为日本各大学考古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对东亚考古学会留华学生的历史考察可以成为了解近代中日文化教育交流和日本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窗口。
关键词
近代日本
东亚考古学
会
留华学生
文化教育交流
学科建设
Keywords
modern Japan
Society for East Asian Archaeology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s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G648.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寇侵略性考古和对中国文物的掠夺破坏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群
出处
《南方文物》
1995年第3期88-94,共7页
文摘
日寇侵略性考古和对中国文物的掠夺破坏杨群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纪念日子里,追忆和清算日本法西斯盗劫、掠夺和破坏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罪行,对于现在和今后全人类共同保护文化遗产,深化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持续发展,应...
关键词
中国文物
东亚考古学
会
侵略性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法西斯
盗掘
古代文化遗产
考古
调查
日本军国主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分类号
K883.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的“考古”活动——以渤海国都址东京城发掘为中心
3
作者
张晓舟
机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东北史地》
2015年第5期51-57,F0003,共8页
文摘
伪满洲国成立以后,以原田淑人为代表的东亚考古学会屡次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活动,其中以渤海国都址东京城的"发掘"为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发掘"东京城是在日本外务省的经费支持下,得到了日本驻满领事馆、"满铁"、关东军的关照,而"发掘"出土物则又在伪满当局的默许之下被运往了日本。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的考古活动是日本文化侵略中的一环,其性质是作为"国家行为"的文化掠夺与对"日满亲善"的政治宣传。
关键词
原田淑人
东亚考古学
会
渤海国
东京城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徐霞村忆刘半农
4
作者
徐小玉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9-160,共2页
文摘
徐霞村忆刘半农徐小玉从父亲的旧信堆中,我找到一封1982年的信,写信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的鲍晶先生。信中说:“见到您写的关于半农的材料,我又感激,又不安。我原想请钟庆同志代我口头请教,没想到您亲自写了出来。拜读之后,足以解惑。您这样诲人不倦,认真负责的...
关键词
刘半农
周作人
《语丝》
《现代评论》
东亚考古学
会
北洋军阀政府
“九·一八”
《晨报副刊》
中日关系
北大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日本研究蒙古、中亚简史
5
作者
何天明
出处
《蒙古学信息》
1996年第3期34-38,29+40-41,共8页
文摘
日本研究蒙古、中亚简史[日]山田信夫(续三)四、第二时期的考古学、历史学研究(1)考古学(含古建筑研究)前文谈到的关于鸟居龙藏的东蒙古地区石器时代的研究,完全是先驱性的。其后,在朝鲜、满洲考古学研究发展期间,日本人就没有接触蒙古了。不过,关于热河蒙古...
关键词
游牧民族
研究成果
东亚考古学
会
亚细亚
蒙古史研究
日本研究
欧亚大陆
内蒙古草原
报告书
中亚
分类号
K311.07 [历史地理—世界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怀念林巳奈夫教授
6
作者
黃川田修
机构
台湾大学人类学系
出处
《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
2022年第2期317-350,共34页
文摘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林巳奈夫(Hayashi Minao1925-2006年)生前对于中国的画像石、青铜器、玉器均有所著述,且有数本著作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可以说是在中国最著名的日本考古学家。虽然如此,自林教授逝世后至今,在日本及海外发表的纪念林教授的文章都很少。因此中国大多数学者没有途径理解这位日本学者的生前面貌、个性具体为何。自1995年起直至2006年林教授去世,笔者和林教授的师徒关系持续了十多年。在此期间,我得以熟悉林教授晚年的风貌和学术风格,他们仍然清晰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尽可能准确地写下我对林教授的回忆,同时对于林教授和老一代的京都大学著名考古学者,如梅原末治、水野清一等人的师生关系作出梳理,以供中国及海外的各位专家参考。在这篇文章里,笔者尝试通过记述林教授和同时代几位学者之间的交流,以描写20世纪后半日本的中国考古学的学术特色。
关键词
考古学
东亚考古学
金石学
分类号
K833.13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代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留华学生的历史考察
苏青
李斌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寇侵略性考古和对中国文物的掠夺破坏
杨群
《南方文物》
199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的“考古”活动——以渤海国都址东京城发掘为中心
张晓舟
《东北史地》
2015
0
原文传递
4
徐霞村忆刘半农
徐小玉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原文传递
5
日本研究蒙古、中亚简史
何天明
《蒙古学信息》
1996
0
原文传递
6
怀念林巳奈夫教授
黃川田修
《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