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平原地区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测度及耦合协调分析
1
作者 张劲松 姚璐 金亚男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34-140,共7页
发展智慧农业是破解东北平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难题,促进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分析方法,选取2015-2019年面板数据,分析东北平原地区智慧农业发展水... 发展智慧农业是破解东北平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难题,促进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分析方法,选取2015-2019年面板数据,分析东北平原地区智慧农业发展水平和内部耦合协调情况。结果表明:东北平原地区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发展趋势平缓;各省份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协调;内部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但整体耦合轻度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PSR 耦合协调 东北平原地区
下载PDF
东北平原杜蒙钻孔的磁性地层学和磁化率对松嫩古湖演化的指示
2
作者 詹涛 杨业 +9 位作者 曾方明 梁彦霞 葛俊逸 马永法 孔祥辉 张丽 姜侠 黄荣富 王逊 周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3-684,共12页
湖相沉积是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地质记录.东北平原在早-中更新世时期曾发育一个巨型湖泊(松嫩古湖),对这一古湖的演化历史和机制仍需多钻孔的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针对东北平原杜蒙(HL)钻孔沉积物开展了26Al/10Be同位素年代学、古... 湖相沉积是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地质记录.东北平原在早-中更新世时期曾发育一个巨型湖泊(松嫩古湖),对这一古湖的演化历史和机制仍需多钻孔的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针对东北平原杜蒙(HL)钻孔沉积物开展了26Al/10Be同位素年代学、古地磁年代学、磁化率地层学和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1)令字组和林甸组湖相沉积的界线为约900 ka;(2)林甸组的磁化率明显高于令字组,令字组的高矫顽力弱磁性矿物贡献相对较大;(3)林甸组磁化率的升高可能与湖平面降低、水动力增强、入湖的强磁性矿物增多或者氧化还原条件改变,从而生成了强磁性铁的硫化物有关;(4)约900 ka前后,松嫩古湖萎缩,可能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间大西洋深层翻转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简称AMOC)减弱致使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南移,以及海平面下降造成更多陆地暴露地表,水汽输送距离增加,进而共同导致东亚夏季风降水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磁性地层学 磁化率 松嫩古湖 大西洋深层翻转流
下载PDF
东北平原地区高速公路通道桥改扩建设计方案分析
3
作者 陈连海 《北方交通》 2023年第2期25-28,共4页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中,通道桥的加宽改造是非常重要。结合工程实例,对东北平原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通道桥加宽改造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方案比选要综合考虑通行现状、路网规划和路线纵断面设计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通道桥 改扩建设计 东北平原地区
下载PDF
东北平原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8
4
作者 戴慧敏 宫传东 +3 位作者 董北 刘驰 孙淑梅 郑春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56-1364,共9页
我国粮食主产区的东北平原一直被认为是严重缺硒或缺硒地方病经常发生的地区,地质大调查以来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进行高精度土壤硒的富集、分布研究,对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每4km2 1个点的表层(0—20cm)、每16km2 ... 我国粮食主产区的东北平原一直被认为是严重缺硒或缺硒地方病经常发生的地区,地质大调查以来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进行高精度土壤硒的富集、分布研究,对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每4km2 1个点的表层(0—20cm)、每16km2 1个点的深层(150~180cm)土壤数据对东北平原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平原表层土壤以足硒为主,足硒面积达51.54%,硒潜在不足面积占25.05%,Se反应不足面积仅为22.63%,富硒土壤面积不足I%;深层土壤则以缺硒为主,硒反应不足面积占80.68%。表层土壤se含量相对于深层土壤表现出明显的富集特征,仅在西部盐碱化、沙化区及东部土壤发育程度低的基岩区为基本自然状态一弱富集特征,土壤硒继承成土母岩程度较弱,而铁锰氧化物、有机质、土壤类型、质地等理化性质对硒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后期人类活动也是影响硒富集的主要因素,但表生富集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不足以使表层土壤达到富硒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 土壤硒含量 富集特征
下载PDF
东北平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81
5
作者 金之庆 葛道阔 +1 位作者 石春林 高亮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31,共8页
采用 GISS Transient B模型和黑河、哈尔滨、长春、沈阳、延吉等 5个样点近 4 0年的逐日气候资料 ,在计算机上生成了我国东北平原未来 10年、 30年和 5 0年的气候渐变情景 ;将 CERES系列模型 (包括大豆、玉米、水稻 3种作物 )在上述各... 采用 GISS Transient B模型和黑河、哈尔滨、长春、沈阳、延吉等 5个样点近 4 0年的逐日气候资料 ,在计算机上生成了我国东北平原未来 10年、 30年和 5 0年的气候渐变情景 ;将 CERES系列模型 (包括大豆、玉米、水稻 3种作物 )在上述各样点不同年份的气候渐变情景下运行 ,并将模拟结果与当前气候条件下的模拟值相比较 ,评价了气候变化及大气 CO2 浓度增长对研究区域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的阶段性影响 ;还利用若干农业气候指标 ,结合各样点的气候渐变情景 ,分析了我国冬小麦安全种植北界在研究地区可能出现的地理位移。在此基础上 ,就东北平原未来的作物与品种布局 ,以及能否安全种植冬小麦等提出具体意见 ,供有关部门在制定农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东北平原 粮食生产 适应性对策 作物模拟模型 作物布局 品种布局
下载PDF
东北平原第四纪环境演化与荒漠化问题 被引量:61
6
作者 林年丰 汤洁 +1 位作者 卞建民 杨建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8-455,共8页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也是全国著名的粮仓。半个世纪以来,荒漠化发展的速度很快,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造一气候旋回,冰期一间冰期气候的波动对第四纪环境的演化起了关键作用,干冷气候可导致沙漠化的发展,湿润气...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也是全国著名的粮仓。半个世纪以来,荒漠化发展的速度很快,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造一气候旋回,冰期一间冰期气候的波动对第四纪环境的演化起了关键作用,干冷气候可导致沙漠化的发展,湿润气候促使土壤和植被发育,对沙漠化起到了抑制作用。自晚更新世以来,在干、湿气候交替出现的过程中,土壤的苏打化过程和脱苏打化过程也在交替进行。东北平原的沙质荒漠和盐碱荒漠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土被、植被的破坏所造成的。东北平原是对世纪重要的经济开发区,研究治理该区的荒漠化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生态环境 荒漠化 东北平原 古环境
下载PDF
东北平原引草入田、粮草轮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祝廷成 李志坚 +3 位作者 张为政 梁存柱 杨海军 周守标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34-43,共10页
在吉林省长岭县和农安县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东北平原区主要粮食、牧草及经济作物轮作对土壤养分状况、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组成和数量以及主要粮食、牧草及经济作物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对提高土壤有效养分水平有显著... 在吉林省长岭县和农安县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东北平原区主要粮食、牧草及经济作物轮作对土壤养分状况、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组成和数量以及主要粮食、牧草及经济作物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对提高土壤有效养分水平有显著作用。大豆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较大,但对有效磷、有效钾的影响不如玉米,而马铃薯、烟草和向日葵等经济作物则对土壤养分的消耗较多,容易造成土壤养分单项缺失,不宜连作。此外,豆科牧草茬口的酶活性指标及其生物产量均优于其他供试作物。粮食-牧草-经济作物三元轮作体系是提高东北平原区土壤肥力,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 粮草轮作 效益
下载PDF
东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奚小环 杨忠芳 +3 位作者 崔玉军 孙淑梅 于成广 李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3-221,共9页
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采用"单位土壤碳量"方法计算土壤碳储量,显示东北平原(约23万km2)土壤有机碳总体分布:表层(0~0.2m)土壤有机碳为768.07Mt,碳密度为3327.8t/km2;中层(0~1.0m)为2978.41Mt,碳密度为12904.7t/k... 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采用"单位土壤碳量"方法计算土壤碳储量,显示东北平原(约23万km2)土壤有机碳总体分布:表层(0~0.2m)土壤有机碳为768.07Mt,碳密度为3327.8t/km2;中层(0~1.0m)为2978.41Mt,碳密度为12904.7t/km2;深层(0~1.8m)为3729.16Mt,碳密度为16157.5t/km2。东北平原土壤碳密度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碳密度由东北平原南部(辽宁)、中部(吉林)到北部(黑龙江)从暖温带、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呈现增高趋势,其中表层土壤碳密度由2284.2、3436.7增加到3861.5t/km2。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20年期间东北平原表层土壤有机碳总体减少320.59Mt,占29.4%,年均减少16.03Mt,年均递减率1.73%。表层土壤碳密度由南向北依次减少1060.6、1646.4、1300.2t/km2,平均减少1389.0t/km2。不同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减少程度不同。采用土壤碳密度比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之间土壤碳密度动态平衡关系,研究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探讨土壤有机碳分布分配特征及土壤固碳潜力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第二次土壤普查 土壤有机碳储量 分布规律 变化趋势 土壤碳密度比
下载PDF
中国东北平原西部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其治理途径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裘善文 张柏 王志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73,共11页
中国东北平原西部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它属于荒漠化的两种类型。东北 平原西部分布着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前者是全国五大沙漠之一。文章全面、系统地对该地区编制了 1∶1000000荒漠化图和量算出土地沙... 中国东北平原西部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它属于荒漠化的两种类型。东北 平原西部分布着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前者是全国五大沙漠之一。文章全面、系统地对该地区编制了 1∶1000000荒漠化图和量算出土地沙漠化面积。东北平原西部土地沙漠化面积为72280.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22.2%。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土地沙漠化面积迅速扩大,平均每年以1.5%~3.7%的速度递增;自9 年代以来,沙漠化呈现出逆转趋势,但就总体而言,沙漠化发展仍然大于逆转。东北平原西部土地盐碱化面积 33850.79km2,占土地总面积10.44%,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面积为23329.19km2,占土地总面积15.2%,它是世 界上苏打盐碱化土壤的三大片之一,土地盐碱化每年以1.4%~2.5%速率正在发展。所以,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不仅制约着当地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周围和毗邻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已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存。 东北平原西部荒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前者有物源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后者有草原超载过牧、滥 垦、滥伐滥櫵、乱挖,河流上中游修建水库等原因,以及冻融作用的特殊原因,致使荒漠化形成和发展。文章总结了 该地区沙漠化正、逆过程的演变,并提出荒漠化的治理应根据荒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西部 荒漠化 现状与成因 治理途径
下载PDF
东北平原粮食主产区公主岭市种植业系统的能值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大瑜 凌凤楼 +3 位作者 张立馥 杨世琦 刘兴土 高旺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17,共6页
应用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以东北平原粮食主产区公主岭市为例,通过一系列的能值指标,定量分析了该县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大豆、水稻系统的能值流动,评价了该县这3种作物系统环境资源基础和经济特征,玉米、大豆和水稻的太阳能... 应用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以东北平原粮食主产区公主岭市为例,通过一系列的能值指标,定量分析了该县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大豆、水稻系统的能值流动,评价了该县这3种作物系统环境资源基础和经济特征,玉米、大豆和水稻的太阳能值转换率分别为1.95×104、4.98×104和3.59×104。结果表明:大豆的能值最高,水稻次之,玉米最低;总体而言,2002年吉林省公主岭市种植业系统的发展程度相对较高,提高系统的能值投入重点应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可更新有机能值的投入及科学管理力度,才能使公主岭市种植业系统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种植业系统 东北平原粮食主产区
下载PDF
东北平原海伦空气孢粉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赐璇 Pierre COUR +2 位作者 许清海 阳小兰 梁文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1-377,共7页
为研究我国温带地区的空气孢粉 ,在东北平原黑龙江省海伦农业生态站离地面以上1 0 m处 ,装置库尔风标花粉仪 ,收集了一年的空气孢粉样品 ,分析结果表明 ,全年空气孢粉有 72个植物的科属 ,其中木本植物 1 8个 ,草本植物 5 2个 ,蕨类植物 ... 为研究我国温带地区的空气孢粉 ,在东北平原黑龙江省海伦农业生态站离地面以上1 0 m处 ,装置库尔风标花粉仪 ,收集了一年的空气孢粉样品 ,分析结果表明 ,全年空气孢粉有 72个植物的科属 ,其中木本植物 1 8个 ,草本植物 5 2个 ,蕨类植物 2个。最主要的孢粉是桦属、杨属、柳属、栎属、蒿属、藜科 ,禾本科。全年空气孢粉浓度有两个高峰期 ,4月中至 5月底为木本植物花粉高峰期 ,8月初至 9月中为草本植物花粉高峰期 ,全年空气孢粉最高值在 5月中旬 3 4 .3万粒 / 1 0 0 0 m3 空气 ,其次 8月底 3 0 .7万粒 / 1 0 0 0 m3 空气 ,全年空气孢粉最低值在 2月初 ,为 1 0 0粒 / 1 0 0 0 m3空气。本地区引发呼吸道疾病的致敏花粉 ,主要有春季型的桦属和杨属花粉 ,秋季型有蒿属、豚草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伦 空气孢粉 东北平原 温带地区
下载PDF
东北平原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红娟 白由路 魏义长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3,39,共6页
应用GPS定位技术,对整个东北平原土壤按20km×20km的网格分0~20cm和20~40cm两层进行取样,对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平原0~20cm的表层土壤中,土壤速效氮、磷、钾、硫和锌的缺乏面积分别为18.5%、2... 应用GPS定位技术,对整个东北平原土壤按20km×20km的网格分0~20cm和20~40cm两层进行取样,对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平原0~20cm的表层土壤中,土壤速效氮、磷、钾、硫和锌的缺乏面积分别为18.5%、28.6%、51.1%、78.6%和44.7%。三江平原土壤养分状况良好,嫩江平原次之,辽河平原较差,因此应对3个区域采取不同的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 GPS GIS 土壤速效养分状况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近10年的沙质荒漠化 被引量:51
13
作者 李宝林 周成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7-315,共9页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 ,是我国自然环境最好的沙区。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尤其是南部的科尔沁沙地 ,沙质荒漠化已十分严重 ,...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 ,是我国自然环境最好的沙区。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尤其是南部的科尔沁沙地 ,沙质荒漠化已十分严重 ,已经超过与其相邻的西部环境条件更差的沙区。利用 RS和 GIS,根据 NOAA/ AVHRR数据建立的沙质荒漠化监测指标 ,对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漠化现代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 ,在此基础上利用 TM数据对沙质荒漠化的发展方式与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 沙地 沙质荒漠化 动态变化 驱动因子 发展方式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东北平原西部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大安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17
14
作者 裘善文 李取生 夏玉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2,共5页
在研究东北平原西部科尔沁沙地与松嫩沙地的分布与面积、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提出对轻度和潜在沙漠化土地,采用林、果(包括瓜)、药、杂(杂粮)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土地沙漠化 综合治理 开发模式 东北平原 沙漠地
下载PDF
东北平原区地块尺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合理采样密度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彭敏 李括 +6 位作者 刘飞 唐世琪 马宏宏 杨柯 杨峥 郭飞 成杭新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8-350,共13页
选择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地区作为东北平原区典型代表区域开展土壤元素空间变异性、经典统计学合理取样数及不同采用密度数据空间插值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受地形平坦及成土母质相对单一等因素影响,研究区土壤元素空间变异性总体较小,... 选择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地区作为东北平原区典型代表区域开展土壤元素空间变异性、经典统计学合理取样数及不同采用密度数据空间插值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受地形平坦及成土母质相对单一等因素影响,研究区土壤元素空间变异性总体较小,大部分以轻中度变异为主(变异系数<15%),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Cd、Hg变异系数分别为35.3%、136.6%,属于高度变异。(2)经典统计学确定的研究区合理采样数为80,该样本量可在95%的置信区间及允许误差为30%的条件下反应区内土壤元素含量的均值与方差,但因未考虑样本的空间属性,不足以反应区内土壤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通过对均匀抽稀后4种不同采样密度数据与实测数据空间插值对比研究,在定量评估空间插值相对误差、地块预测值相对误差及预测等级与实测等级一致性的基础上,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精度要求,提出研究区地块尺度地球化学评价工作合理采样密度为8个点/km2,该密度可在确保评价精度的前提下,大幅减少采样数量和工作成本。上述结论为东北平原及类似地区大面积开展地块尺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对进一步完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块尺度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合理采样密度 空间变异性 空间插值 东北平原
下载PDF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的气候变异与土地荒漠化 被引量:38
16
作者 李宝林 周成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4-239,共6页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荒漠化土地的东缘。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前景令人堪忧。气候因素是荒漠化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是我国北方气候...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荒漠化土地的东缘。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前景令人堪忧。气候因素是荒漠化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是我国北方气候条件最好的沙区 ,但目前对于区域荒漠化驱动因子的气候因素影响方面的研究未开展系统的工作。论文系统分析了东北平原西部沙地影响荒漠化的现代气候因素特点 ,探讨了在较好气候条件下气候变异、人类活动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 ,并根据气候发展趋势预测了未来在自然因素作用下沙地的可能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 西部沙地 荒漠化 气候变异 人类活动 发展趋势 气候波动 干旱
下载PDF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46
17
作者 李宝林 周成虎 《遥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2,T001,共7页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 ,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前景令人勘忧。本文利用TM数据分析了区域荒漠化景观特征与土地荒漠化的特征 ,从机理上认识了区域的土地荒漠化发生过程 ...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 ,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前景令人勘忧。本文利用TM数据分析了区域荒漠化景观特征与土地荒漠化的特征 ,从机理上认识了区域的土地荒漠化发生过程 ;在此基础上以目前生态系统没有产生明显退化的生态状况作为基准 ,采用相对基准的办法 ,利用NOAA/AVHRR数据 ,确定了植被指数荒漠化监测指标 ;对荒漠化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区域荒漠化监测应当以全球常用多种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为基础 ,在认识荒漠化发生机理之后进行监测与评估 ,在资料获取、分类分级和荒漠化监测的技术路线全球应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 ,使评价的结果具有可比性。东北平原西部沙地的景观特征、沙质荒漠化程度、沙质荒漠化发展方式等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二十世纪 90年代沙质荒漠化发展速度很快 ,但区域差异很大 ,这种区域差异与人口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 沙质荒漠化 遥感监测
下载PDF
东北平原玉米主产区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斌 陈源泉 +3 位作者 隋鹏 石彦琴 任军 高旺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1,共5页
以吉林省梨树县的玉米主产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利用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状17项指标,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全元施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比一炮轰施肥... 以吉林省梨树县的玉米主产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利用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状17项指标,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全元施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比一炮轰施肥方式及常规施肥方式更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 玉米主产区 施肥方式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东北平原西部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柏 崔海山 于磊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东北平原西部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形成是由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退化和植被退化 ,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性。从 2 0世纪初叶以来 ,近一个世纪的人类活动对东北平原西部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起着重要作用 ,引起... 东北平原西部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形成是由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退化和植被退化 ,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性。从 2 0世纪初叶以来 ,近一个世纪的人类活动对东北平原西部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起着重要作用 ,引起本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日趋强烈的土地开垦及放牧等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对东北平原西部土地退化状况进行分析 ,反映出人类活动加剧情况下土地退化的基本情况。表 2 ,参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西部 土地退化 半干旱地区 地带性 成因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东北平原西部山前台地区地下水环境同位素分析——以洮儿河流域中上游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伟光 邸志强 +1 位作者 金洪涛 王恩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13-1016,共4页
根据地表水体样品、地下水样品的同位素测试结果,绘制δD δ18O关系图、δ18O H关系图,从而对东北平原西部山前台地区的地下水补迳排关系进行分析·获得该地区雨水线方程δD=7 1781δ18O-8 1151;高程效应关系式δ18O=-0 0049H-8 209... 根据地表水体样品、地下水样品的同位素测试结果,绘制δD δ18O关系图、δ18O H关系图,从而对东北平原西部山前台地区的地下水补迳排关系进行分析·获得该地区雨水线方程δD=7 1781δ18O-8 1151;高程效应关系式δ18O=-0 0049H-8 209;同时认为大兴安岭山区是该区地下水的补给区,补给源是大气降水,区内地下水循环迟缓,主要为1991年以来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形成年龄在3 26~10 6年之间;地下水形成时年平均气温略低于现代年平均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平原 大兴安岭 山前台地 洮儿河 环境同位素 地下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