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见证——东北救亡总会成立签到会旗背后的故事
1
作者 文思 《共产党员》 2024年第6期50-51,共2页
在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中,陈列着一面长130厘米、宽100厘米白地蓝边的旗帜,上面绘有20世纪30年代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的地图,并用鲜血写着“打回老家去”5个大字,旗上签满了268名爱国志士的名字。这面旗帜是东北救亡总会的会旗,... 在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中,陈列着一面长130厘米、宽100厘米白地蓝边的旗帜,上面绘有20世纪30年代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的地图,并用鲜血写着“打回老家去”5个大字,旗上签满了268名爱国志士的名字。这面旗帜是东北救亡总会的会旗,也是该会成立之日的签到簿。这面旗帜,见证了东北救亡总会的成立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全过程,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民众开展抗日斗争的光辉业绩,也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和东北民众在抗日斗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救亡总会 抗日斗争 东北民众 抗日救亡运动 历史见证 张学良 陈列馆 爱国志士
下载PDF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从东北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看民族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斌 张红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开端,同时也是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团结御侮的标志。从沈阳地区开始,抗日救亡运动遍及全东北乃至全国。在苦难的岁月里,正是在这种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的支撑下,东北人民从未停止过轰轰烈烈、可...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开端,同时也是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团结御侮的标志。从沈阳地区开始,抗日救亡运动遍及全东北乃至全国。在苦难的岁月里,正是在这种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的支撑下,东北人民从未停止过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意识 抗日救亡运动 东北地区 英雄主义 民族责任心 忧患意识 群众性 自觉性
下载PDF
论东北抗日救亡运动的几个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连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际就开始了。当时,东北各地大批民众和各界人士相继流亡关内,纷纷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掀起救亡运动,形成了一股规模宠大、斗争持久、影响深远的救亡浪潮,从而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一... 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际就开始了。当时,东北各地大批民众和各界人士相继流亡关内,纷纷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掀起救亡运动,形成了一股规模宠大、斗争持久、影响深远的救亡浪潮,从而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抗日救亡运动的第一个特点是,各党派及广大民主爱国人士和流亡民众自发地组织起来,联合支援东北义勇军抗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救亡运动 救国会 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国民党政府 东北抗日义勇军 爱国人士 周恩来 北军
下载PDF
王卓然与东北抗日救亡运动
4
作者 李正军 尚金州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1,共2页
王卓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宣传家、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东北救亡七杰之一,曾为争取民族独立、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关键词 抗日救亡运动 东北 王卓 爱国民主人士 社会活动家 民族独立 杰出贡献 教育家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亡运动
5
作者 王坤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82-83,共2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与工农相结合,走群众路线,东北流亡学生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前途,并在抗日救国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东北流亡学生 抗日救亡运动
下载PDF
考点25 日本大举侵华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6
作者 徐兴虎 《新高考(文科版)》 2007年第2期30-33,共4页
【考点指津】 1.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的原因 (1)内因:①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所决定的,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这是日本侵华的内因;②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日本造成了沉重的... 【考点指津】 1.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的原因 (1)内因:①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所决定的,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这是日本侵华的内因;②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日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外因:①当时国民党正忙于“围剿”红军,也给日本以可乘之机。②日美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矛盾日益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侵华 抗日救亡运动 考点 30年代 “大陆政策” 经济危机 中国东北
下载PDF
东北籍救亡群体在西北抗日救亡活动中的历史作用
7
作者 张万杰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5-198,共4页
西北时期的救亡活动是全国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籍救亡群体为西北抗日救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与重要领导者。在他们的影响下,不仅使张学良思想发生转变、西北实现三位一体的大联合、促使张学良采取扣蒋行动,而且在西安事变后,支... 西北时期的救亡活动是全国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籍救亡群体为西北抗日救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与重要领导者。在他们的影响下,不仅使张学良思想发生转变、西北实现三位一体的大联合、促使张学良采取扣蒋行动,而且在西安事变后,支持与维护西安事变的成果,其历史作用不可磨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救亡运动 东北救亡群体“东工委”“东救”
下载PDF
“新东北作家群”与“新东北文学”摭论——以群体形成、传统赓续与审美追求为例
8
作者 徐日君 王科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9,共9页
近年来,“新东北文学”与“新东北作家群”崛起的呼声日渐高涨。在众多研讨会与论文的助推下,学界对“新东北作家群”及“新东北文学”的形成、特质、超越及可能,有了较明晰的体悟和较深层的认识。然而,略感不足的是,这些研究对“新东... 近年来,“新东北文学”与“新东北作家群”崛起的呼声日渐高涨。在众多研讨会与论文的助推下,学界对“新东北作家群”及“新东北文学”的形成、特质、超越及可能,有了较明晰的体悟和较深层的认识。然而,略感不足的是,这些研究对“新东北作家群”产生的契机、赓续的传统、高扬的精神谈论较少,且对这一群体的定义角度不同、时段不一,多有抵牾;对“新东北文学”崛起本身所固有的基因元素、与之相关的文化定位分析不够;对其创新流变、审美追求、艺术品质提升空间语焉不详。基于此,本文将聚焦这些问题,坦陈粗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学 东北作家群 品质提升 群体形成 审美追求 定位分析 赓续 研讨会
下载PDF
东北救亡运动史研究的新突破——评《救亡图存东北魂——东北救亡群体与西安事变研究》
9
作者 谭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9-190,共2页
14年中苦斗在救亡战线上的东北流亡群体,以极强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于民族危难之机,将东北军、东北流亡民众团结与组织起来,率先在全国发起东北救亡运动,为收复东北、实现全民族抗战进行着不懈地探索和斗争。这种爱国主义精... 14年中苦斗在救亡战线上的东北流亡群体,以极强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于民族危难之机,将东北军、东北流亡民众团结与组织起来,率先在全国发起东北救亡运动,为收复东北、实现全民族抗战进行着不懈地探索和斗争。这种爱国主义精神,高崇民称为“东北魂”,刘澜波称之为“东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亡图存 东北 西安事变 群体 运动 爱国主义精神 东北救亡运动 民族意识
下载PDF
东北人民的第一个抗日救亡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
10
作者 何世芬 康雅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5年第6期34-41,共8页
“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爱国人士阎宝航、高崇民、卢广绩、车向忱等建立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下简称“东救会”),是东北人民的第一个抗日救亡组织。它在宣传抗日救亡,联络与支援东北义勇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推动全国... “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爱国人士阎宝航、高崇民、卢广绩、车向忱等建立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下简称“东救会”),是东北人民的第一个抗日救亡组织。它在宣传抗日救亡,联络与支援东北义勇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等方面,都起过重要的作用,在东北义勇军斗争史和早期东北救亡运动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义勇军 爱国人士 张学良 北平 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救国 国民党 民众 宣传
下载PDF
东北抗日救亡运动的一面旗帜:《反攻》半月刊
11
作者 杨阳 《侨园》 2023年第6期58-59,共2页
西安事变后,为了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指示当时负责东北军工作的共产党员刘澜波尽快地把东北各救亡团体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总的东北救亡团体。在周恩来亲自领导和关怀下,刘澜波做... 西安事变后,为了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指示当时负责东北军工作的共产党员刘澜波尽快地把东北各救亡团体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总的东北救亡团体。在周恩来亲自领导和关怀下,刘澜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之后,"东北救亡总会"(简称"东总")于1937年6月20日在北平白塔寺东北大学成立。东总实际上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吸收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东北流亡同胞的团体,是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救亡总会 刘澜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东北军工作委员会 抗日救亡运动 救亡团体 西安事变 东北大学
原文传递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学生群体的抗日救国实践评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万杰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东北流亡学生群体是"九一八"事变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极为强烈。他们最先在全国成立抗日救亡团体,通过宣传、请愿、示威以及直接组建学生义勇军等多种方式进行抗日救国努力,藉此呼吁国民政... 东北流亡学生群体是"九一八"事变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极为强烈。他们最先在全国成立抗日救亡团体,通过宣传、请愿、示威以及直接组建学生义勇军等多种方式进行抗日救国努力,藉此呼吁国民政府和社会各阶层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为东北抗日救亡运动乃至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做出历史贡献。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救亡活动也有其局限性,但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为"一二·九"运动的来临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流亡学生群体 “九一八”国难纪念 学生义勇军
下载PDF
东北救亡群体在中共接收东北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13
作者 张万杰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6,共7页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军民14年的流亡岁月中,东北军爱国将领、东北爱国民主人士、东北籍共产党员等构成了东北救亡群体,共同为收复东北、打回老家而努力奋斗。在抗战胜利后,他们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接收东北,迅速建立起各级民...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军民14年的流亡岁月中,东北军爱国将领、东北爱国民主人士、东北籍共产党员等构成了东北救亡群体,共同为收复东北、打回老家而努力奋斗。在抗战胜利后,他们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接收东北,迅速建立起各级民主政权。在国共内战开始后,他们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谴责其武力抢夺东北的行径,为维护东北的民主和平及建设新东北做出不懈努力。究其原因,中共中央对东北救亡群体的高度信任、东北救亡群体创造性地总结和运用中共接收东北的策略方针才使其在东北的接收和建设中取得重要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救亡群体 东北接收 万毅 吕正操 刘澜波
下载PDF
东北救亡群体在西北大联合中的历史作用
14
作者 张万杰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31,共7页
1936年9月,在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北地区形成"三位一体"军事大联合之局面。东北救亡群体为西北大联合的最初策划者、主动联络者和积极践行者。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及共产党人的启发下,杜重远首先... 1936年9月,在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北地区形成"三位一体"军事大联合之局面。东北救亡群体为西北大联合的最初策划者、主动联络者和积极践行者。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及共产党人的启发下,杜重远首先策划"三位一体",高崇民、孙达生、刘澜波等人为东北军、西北军的联合而奔走,栗又文等人还赴新疆进行联合盛世才、联合苏联的活动。此外,东北救亡群体还做了大量张学良和东北军将士思想转变的工作,坚定了他们进行联合抗日的决心和信心。东北救亡群体的历史作用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救亡群体 “三位一体” 历史作用
下载PDF
作为现象的“新东北文学”与“新南方写作”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春燕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21世纪文学经典化充满难度是学界的共识,而经典化的难度之一就是文学的碎片化,现象无法形成,流派难以归类,当命名成了问题,文学史就无法书写。值得欣慰的是,在最近几年的学术热点问题中,“新东北文学”与“新南方写作”热度持久,引发了... 21世纪文学经典化充满难度是学界的共识,而经典化的难度之一就是文学的碎片化,现象无法形成,流派难以归类,当命名成了问题,文学史就无法书写。值得欣慰的是,在最近几年的学术热点问题中,“新东北文学”与“新南方写作”热度持久,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新东北文学”从“东北文艺复兴”的包裹中破茧而出,成为一个独立话题,是因为有了“铁西三剑客”这把尖锐的锥子。“铁西三剑客”的出现让新东北文学有了自己的代表性作家群体,以及被学界充分关注、成为文学现象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学 作家群体 学术热点 三剑客 破茧而出 文艺复兴 经典化 文学现象
下载PDF
东北马鹿微卫星CM41S16和CM12S18遗传标记的群体遗传学参数分析
16
作者 刘爽 王一凡 +3 位作者 黄春华 刘德芳 张书环 楼迪栋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50-554,560,共6页
目的利用东北马鹿微卫星DNA遗传标记用于鹿药材的生物鉴别。方法采用微卫星识别工具(MISA)对欧洲马鹿和中亚马鹿基因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东北马鹿同源微卫星DNA 20个遗传标记;随机选择2个具有一定多态性的微卫星遗传标记,对随机... 目的利用东北马鹿微卫星DNA遗传标记用于鹿药材的生物鉴别。方法采用微卫星识别工具(MISA)对欧洲马鹿和中亚马鹿基因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东北马鹿同源微卫星DNA 20个遗传标记;随机选择2个具有一定多态性的微卫星遗传标记,对随机抽取的48头东北马鹿血样DNA进行PCR-STR扩增、电泳分离和分型、等位基因测序及群体遗传学参数调查。结果CM41S16和CM12S18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群体遗传学参数显示CM41S16和CM12S18基因座均有5个等位基因及15种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范围分别为0.0417~0.3333和0.0729~0.3333,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6206和0.7212,个体识别率(DP)分别为0.8396和0.9035。结论CM41S16和CM12S18具有高度多态性,可以用于鹿药材生物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马鹿 鹿血晶 微卫星 群体遗传学 生物识别
下载PDF
草明东北工业题材小说中工厂内部关系的建构与想象
17
作者 孙冬迪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0,共7页
草明自1946年到达哈尔滨,至1964年离开东北,创作了数篇以东北地区工厂为主题的东北工业题材小说。其作品中的工厂作为当时社会的缩影,集中展示了工人、技术人员(知识分子的代表)、管理者(新政权领导干部的代表)这三个群体间复杂而微妙... 草明自1946年到达哈尔滨,至1964年离开东北,创作了数篇以东北地区工厂为主题的东北工业题材小说。其作品中的工厂作为当时社会的缩影,集中展示了工人、技术人员(知识分子的代表)、管理者(新政权领导干部的代表)这三个群体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变化,呈现出这一历史时期内,东北工厂的内部景观。一、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巩固东北地区的工业自近代发端以来,至伪满统治结束时,已形成相当规模。东北是全国最早解放并恢复生产的地区,工厂原有的工人跟随工厂一同被新政权接管,来自解放区的革命干部组织工人恢复生产并支援其他地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员 东北地区 集中展示 群体 工厂 解放区 管理者
下载PDF
中国东北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34
18
作者 张军 赵团结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29-1536,共8页
1923—2005年中国育成1300个大豆品种,其中东北育成682个品种。选用大豆基因组64个SSR标记分析东北169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变异,探讨东北大豆育成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时期亚群间、分省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互补性,及该地区育成品种... 1923—2005年中国育成1300个大豆品种,其中东北育成682个品种。选用大豆基因组64个SSR标记分析东北169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变异,探讨东北大豆育成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时期亚群间、分省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互补性,及该地区育成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东北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分时期亚群随着时间推移旧的等位变异在消失而新的等位变异不断增加,新增加的多于消失的旧等位变异。分省亚群(黑龙江、吉林、辽宁)间都存在较多互补等位变异数,最多的在黑龙江与辽宁亚群间。分时期亚群间、分省亚群间分别拥有各自特有或特缺的等位变异。东北大豆育成品种分省亚群、分时期亚群分类与SSR标记遗传距离聚类间有显著相关,省份分群、时期分群都有其相应的遗传基础。东北大豆育成品种可能源自两个血缘群体,分别占Ⅰ、Ⅱ类群的绝大部分,和Ⅲ、Ⅳ类群中较大比例;黑龙江品种兼有两方面血缘,吉林、辽宁品种则侧重在同一种血缘,前者遗传基础较后两者广;东北各分时期亚群均有2种血缘。研究结果启示在新品种选育中应加强东北3省间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交流、增加优异基因相互渗透,从而拓宽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大豆育成品种 遗传多样性 互补等位变异 群体遗传结构
下载PDF
中国境内东北红豆杉天然群体紫杉醇含量变异规律 被引量:24
19
作者 程广有 高峰 +1 位作者 葛春华 唐晓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1,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了中国境内东北红豆杉天然群体和同一群体内不同单株的紫杉醇含量,以及不同树龄或不同季节的紫杉醇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之间紫杉醇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群体间差异高达2.7倍;群体内个体间紫杉醇含量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了中国境内东北红豆杉天然群体和同一群体内不同单株的紫杉醇含量,以及不同树龄或不同季节的紫杉醇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之间紫杉醇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群体间差异高达2.7倍;群体内个体间紫杉醇含量的变异与群体间相当,同一群体(汪清)内不同单株之间紫杉醇含量差异高达4.3倍.说明紫杉醇含量变异来自于群体间和群体内,其变异组成是群体间为84.6%,个体间为15.0%,并且东北红豆杉紫杉醇含量的广义遗传力(H2)为82%.因此,群体选择或单株选择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同时,紫杉醇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升高;在生长旺季植株内紫杉醇含量较低,进入休眠期含量较高.紫杉醇含量与生长量、积温、无霜期、降雨呈负相关(-0.6468、-0.4796、-0.2405、-0.1192),与针叶长度显著正相关(0.7177),与经度和纬度正相关(0.2778和0.3321).随着纬度升高,生长量降低,紫杉醇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天然群体 紫杉醇变异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天然群体插穗生根力变异及扦插技术 被引量:14
20
作者 程广有 唐晓杰 沈熙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5,共3页
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 ,对东北红豆杉不同群体之间的插穗生根率、每穗生根条数、最长根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三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群体内插穗生根能力的变异幅度与群体间相同。插穗生根率、每穗根条数、最长根长三者之间存在着... 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 ,对东北红豆杉不同群体之间的插穗生根率、每穗生根条数、最长根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三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群体内插穗生根能力的变异幅度与群体间相同。插穗生根率、每穗根条数、最长根长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以腐殖土为扦插基质、提高插床温度 (2 0~ 2 3℃ )、生长调节物质处理等可提高插穗生根率。不同插穗类型之间 ,插穗生根率无显著差异 ,3、4年生枝条扦插后 ,根系发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天然 群体插穗 生根力变异 扦插技术 扦插繁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