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殖民与东北沦陷时期的话剧生产及装置
1
作者 逄增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49,共9页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一方面制定和实施了对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进行严酷打压、限制和管控的政策与措施,一方面为了装点伪满洲国的所谓“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的“建国宗旨”和文化“繁荣”——实质是殖民文化的推进与落实,在话剧领域也推...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一方面制定和实施了对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进行严酷打压、限制和管控的政策与措施,一方面为了装点伪满洲国的所谓“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的“建国宗旨”和文化“繁荣”——实质是殖民文化的推进与落实,在话剧领域也推出和施行了多样化的举措。日伪政府和其控制的各种协会团体与媒体在严酷打压左翼进步话剧团体的同时,也有目的地建立和组织文化殖民性质的职业剧团、协和剧团和放送(广播)剧团,管控民间剧团,并在话剧剧本征集、话剧的舞台演出与巡演、剧本创作和演出的比赛与奖励、剧本发表与出版和理论批评等方面,开展较为频繁的管控与扶植杂糅的活动。由此,他们建构了一套较严密全面的话剧生产与传播的机制和装置,呈现出东亚殖民主义的文化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时期 文化殖民 话剧生产 装置
下载PDF
曲笔与隐喻——《白藤花》与东北沦陷区文学的苦难书写
2
作者 桑东辉 《武陵学刊》 2023年第5期118-126,共9页
《白藤花》是著名抗战作家支援先生于1943年创作并发表在大阪《华文每日》上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描写了沦陷时期“我”租住在哈尔滨一户俄侨家中的故事,以曲笔和隐喻的形式描绘了在日伪统治下伪满洲国人民的悲... 《白藤花》是著名抗战作家支援先生于1943年创作并发表在大阪《华文每日》上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描写了沦陷时期“我”租住在哈尔滨一户俄侨家中的故事,以曲笔和隐喻的形式描绘了在日伪统治下伪满洲国人民的悲惨苦难生活,含蓄地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意在唤起人民的反抗意识。作为抗战时期东北沦陷区文学的精品力作,《白藤花》以曲笔和隐喻的形式,对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进行了文学书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 《白藤花》 曲笔 隐喻
下载PDF
东北沦陷时期汉语教育与《满洲国语》杂志
3
作者 李春红 《邯郸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8-26,共9页
东北沦陷时期的语言教育研究多集中于日语的普及及其作为“国语”的教育。随着近年史料的不断发掘与整理,东北沦陷时期汉语作为外语的教育政策及文献研究逐渐增多,进一步丰富了伪满时期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的内涵,也为伪满时期语言接触... 东北沦陷时期的语言教育研究多集中于日语的普及及其作为“国语”的教育。随着近年史料的不断发掘与整理,东北沦陷时期汉语作为外语的教育政策及文献研究逐渐增多,进一步丰富了伪满时期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的内涵,也为伪满时期语言接触与变异研究提供了“同时”语料。伪满时期汉语被称之为“满(洲)语”,凸显了当时汉语教育的特殊性;“满洲国语研究会”主办刊物《满洲国语》杂志连载的系列“满语”讲座类资料文献,呈现出东北方言口语的杂糅及早期现代汉语的特点。《满洲国语》及其《初级满语讲座》《中级满语讲座》等汉语教育文献,极大丰富了东北沦陷时期汉语作为外语的教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时期 伪满洲国 汉语教育 《满洲国语》杂志
下载PDF
对东北沦陷前后日俄报刊的调查、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焦丽 《新闻爱好者》 2014年第3期61-66,共6页
报刊作为新闻的载体、传播的媒介,在被统治当局严格控制利用的同时,也忠实记录下了当时真实的历史,是我们今天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原始资料。从沙俄踏足东北至1945年日本投降这一期间出版的俄、日报刊以及不同政党、不同阶级通过报刊发... 报刊作为新闻的载体、传播的媒介,在被统治当局严格控制利用的同时,也忠实记录下了当时真实的历史,是我们今天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原始资料。从沙俄踏足东北至1945年日本投降这一期间出版的俄、日报刊以及不同政党、不同阶级通过报刊发出的言论全部纳入本文调查研究范围,寻找被遗漏的报刊、筛选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予以抢救和保护,来追溯沦陷根源,还原侵略轨迹,倾听不同声音,再现真实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 东北沦陷 俄日报刊 调查开发 利用与保护
下载PDF
论东北沦陷时期的短篇小说
5
作者 白长青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6-149,共4页
一、概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新文学运动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侵占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它被迫从此走上一条很独特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东北沦陷区的爱国文学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九一八'以后。
关键词 东北沦陷时期 短篇小说 东北沦陷 新文学运动 爱国文学 发展道路 作品 作家 日本侵略者 小说创作
下载PDF
鲁迅与东北沦陷区哈尔滨地区左翼文学活动之关系
6
作者 教鹤然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8,共10页
哈尔滨作为东北沦陷时期的政治文化重镇,其左翼文学活动在东北沦陷区占有特殊的位置。鲁迅与东北沦陷区哈尔滨地区的早期左翼思想传播与文学实践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前这一联系并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关注,本文主要就从左翼思想... 哈尔滨作为东北沦陷时期的政治文化重镇,其左翼文学活动在东北沦陷区占有特殊的位置。鲁迅与东北沦陷区哈尔滨地区的早期左翼思想传播与文学实践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前这一联系并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关注,本文主要就从左翼思想传播、左翼文学启蒙及文学创作等三个方面进行浅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 文学活动 哈尔滨 左翼 鲁迅 东北沦陷时期 思想传播 政治文化
下载PDF
东北沦陷时期朝鲜移民“安全农村”探析
7
作者 段永富 李冬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50-156,共7页
日本侵略东北后,对生活在东北的朝鲜移民采取“统制”与“安定”政策,朝鲜总督府通过“满铁”代理机构“东亚劝业株式会社”(东劝),资助建立了5个“安全农村”。“安全农村”表面上看是为“保护”和“救济”九一八事变后进入中国东北的... 日本侵略东北后,对生活在东北的朝鲜移民采取“统制”与“安定”政策,朝鲜总督府通过“满铁”代理机构“东亚劝业株式会社”(东劝),资助建立了5个“安全农村”。“安全农村”表面上看是为“保护”和“救济”九一八事变后进入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及受水灾影响的朝鲜难民而设的“救助机构”,但实际上,日伪当局设立“安全农村”的险恶用心是为了严格控制朝鲜移民,对其实施集中统治,防范朝鲜农民投身反满抗日运动,同时达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目的。朝鲜移民“安全农村”被日伪当局作为殖民统治的“范本”,广泛推广到各“集团部落”中,是日本殖民统制东北农村的历史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 朝鲜移民 安全农村
下载PDF
中国东北沦陷时期的宗教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若茜 李英武 朱卫新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5-87,共3页
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化,是东北亚区域文化中的特殊的历史文化,它既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的文化,又不同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文化。它涉及的国家之多、影响之深、存在的分歧之多,在东北亚区域文化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因此,研究东北沦陷... 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化,是东北亚区域文化中的特殊的历史文化,它既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的文化,又不同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文化。它涉及的国家之多、影响之深、存在的分歧之多,在东北亚区域文化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因此,研究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化,是对东北亚文化的一种发掘和再认识,以求达到新的共识。宗教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和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从人类史前时代起,宗教文化就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前,国际间的各种交流发展迅猛,要全面了解、准确把握国际上民族矛盾、国家间冲突等国际事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必要对宗教文化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以便深层次地把握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特性。东北沦陷时期的宗教研究是东北亚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以下几篇研究文章,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宗教进行了一番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北沦陷时期 东正教 宗教文化
下载PDF
东北沦陷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创作特色 被引量:2
9
作者 铁峰 高智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由于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上把东北沦陷14年的文坛状况、文学思潮的起伏消长、各个阶段的文学现象,以及曲折的发展历程,做了有益的探讨,使大家对东北沦陷期文学有所了解。本文只想就东北... 由于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上把东北沦陷14年的文坛状况、文学思潮的起伏消长、各个阶段的文学现象,以及曲折的发展历程,做了有益的探讨,使大家对东北沦陷期文学有所了解。本文只想就东北沦陷期的女性作家及其创作做一点肤浅的探讨,希望专家和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一、女性作家的崛起。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时期 女性作家 文学创作 东北作家群 发展历程 短篇小说 文学现象 女作家 东北地区 男性作家
下载PDF
试析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教育方针的殖民文化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晓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6,共8页
论文以《奉天教育》杂志和《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一)》为基本材料,通过对殖民者文本与被殖本者文本的解读,透析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教育方针的殖民文化特征。具体概括为:以排斥中华民国教育为提出伪满教育方针的基本前提;以天皇体制的&... 论文以《奉天教育》杂志和《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一)》为基本材料,通过对殖民者文本与被殖本者文本的解读,透析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教育方针的殖民文化特征。具体概括为:以排斥中华民国教育为提出伪满教育方针的基本前提;以天皇体制的"王道"之治为确立伪满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以"日满一体"为实现伪满教育方针的终极目的。力求揭示历史上日本侵略者对东北三省学校德育的严重文化伤害,反驳日本右冀对东北殖民地教育史的美化,以促使日本能够正确认识文化殖民的非法性与不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时期 伪满教育方针 殖民文化特征
下载PDF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奴化教育及其危害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庆祝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88,共4页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灌输"中日亲善"、"共存共荣"、"东亚新秩序"等奴化思想,企图彻底泯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变成任其宰割的奴才。奴化教育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重要殖民政策之一...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灌输"中日亲善"、"共存共荣"、"东亚新秩序"等奴化思想,企图彻底泯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变成任其宰割的奴才。奴化教育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重要殖民政策之一,它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教育体系,并采取了强制性的措施,试图摧跨民族反抗精神,使东北人民陷入没有追求、没有知识、没有爱国热情的愚昧境地,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时期 奴化教育 视学机构
下载PDF
从《麒麟》杂志看东北沦陷时期的通俗文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丽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84,共19页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持续长达14年的强权统治。其间文学上发生了什么?一直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意无意地忽视着。本文从被淹没的文学史料入手,对东北沦陷时期的通俗文学的大本营《麒麟》杂志进行个案梳理和分析,藉此揭...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持续长达14年的强权统治。其间文学上发生了什么?一直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意无意地忽视着。本文从被淹没的文学史料入手,对东北沦陷时期的通俗文学的大本营《麒麟》杂志进行个案梳理和分析,藉此揭示东北沦陷时期通俗文学发展的状貌及强权挤压下通俗文学变体发展的特点。以此来揭开那幽暗时空中文学的一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麒麟》 杂志 东北沦陷时期 通俗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传播方式
下载PDF
东北沦陷时期的基督新教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英武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8-90,共3页
基督新教大约于公元1866年左右传人东北地区。基督新教的教化团体和文化设施在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历经数年,获得了较快……
关键词 东北沦陷时期 基督新教 活动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东北沦陷时期的小报考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詹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由于伪满洲国实行严酷的报刊监管政策,东北沦陷时期的小报日渐萧条,所以此时期的小报存量有限。小报中通俗小说的作者置身于市民之中,记录都市中的故事,反映社会的人文景观,刻画了沦陷时期东北市民的精神特质,表现了特立独行的创作态度... 由于伪满洲国实行严酷的报刊监管政策,东北沦陷时期的小报日渐萧条,所以此时期的小报存量有限。小报中通俗小说的作者置身于市民之中,记录都市中的故事,反映社会的人文景观,刻画了沦陷时期东北市民的精神特质,表现了特立独行的创作态度,在揭露讽刺都市旧调的同时,另辟蹊径以寻找文学新声,成为研究通俗小说不可忽视的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时期 地方小报 小报人 通俗小说
下载PDF
东北沦陷时期的民间宗教与秘密结社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英武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5,共4页
东北沦陷时期的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的产生、兴衰与当时东北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在社会斗争、民族矛盾激烈复杂的形势下,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在政治倾向上出现明显的分化,有的成为社会进步力量,有的保持民间群众团... 东北沦陷时期的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的产生、兴衰与当时东北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在社会斗争、民族矛盾激烈复杂的形势下,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在政治倾向上出现明显的分化,有的成为社会进步力量,有的保持民间群众团体的属性,有的投靠日伪反动势力。大部分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受到当时日伪政权的排斥和打击,逐渐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时期 民间宗教 秘密结社
下载PDF
再疆域时空的文化形态与旧体诗创作特征——以东北沦陷时期《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为中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巨川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52,共7页
1931—1945年14年间,东北三省(包括东蒙地区)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之地。日本侵略者利用其扶植的伪满政府通过其控制的文化机构与报刊,对东北沦陷区实施了文化再疆域的殖民手段。在这样的再疆域时空中,文学形态呈现出两种维度:一是通过... 1931—1945年14年间,东北三省(包括东蒙地区)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之地。日本侵略者利用其扶植的伪满政府通过其控制的文化机构与报刊,对东北沦陷区实施了文化再疆域的殖民手段。在这样的再疆域时空中,文学形态呈现出两种维度:一是通过隐忍、委婉的方式表达抗争的精神;二是在殖民者操控中以"服务战争"、宣扬"东亚共荣"与"中日亲善"为目的的献纳之作。通过对《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以及沦陷区的文化形态、诗人气质与旧体诗创作的考察,旨在说明东北沦陷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们在被压迫与被殖民的境遇中,并没有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脉失去生命的气息,在殖民与反殖民、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中,日本侵略者意欲对东北沦陷区的文化再疆域企图并没有取得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 再疆域时空 旧体诗形态文化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东北沦陷区留日学生群体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善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6-53,共8页
抗战时期,东北沦陷区伪政权为培养奴化人才,积极推行留日教育,留日学生的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就留学前的学历背景来看,普通留学生应具备高级中学毕业或同等及以上学历;就留学地区而言,真正出国留学的基本都是到日本;在留日人数方面... 抗战时期,东北沦陷区伪政权为培养奴化人才,积极推行留日教育,留日学生的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就留学前的学历背景来看,普通留学生应具备高级中学毕业或同等及以上学历;就留学地区而言,真正出国留学的基本都是到日本;在留日人数方面,抗战时期留日学生总数在一万人左右;从留学科目来看,学习医、工、理、商和师范科的人数相对较多;就留日学校而言,大多数留学生都能进入日本专科以上学校就读;在留学经费方面,虽然补助费名目繁多,但自费生仍占多数,公、自费生比例约为1∶2.5;从留学生性别来看,女性留学生相对较少,男女比例约为6.5∶1;就留学生籍贯而言,留日人数最多的是奉天省,其次是吉林省、关东州、滨江省和锦州省等日伪统治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东北沦陷 留日学生
下载PDF
阅读推广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宣传工作——以长春市图书馆东北沦陷时期史料宣传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明旭 《图书情报导刊》 2016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分析了我国国民阅读现状以及公共图书馆与阅读推广的关系,阐述了长春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与地方文献宣传工作,特别介绍了长春市图书馆东北沦陷时期的史料宣传案例,对长春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宣传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地方文献 东北沦陷史料 阅读推广 长春市图书馆
下载PDF
“发荣”之象与“滋长”之意——东北沦陷区长篇小说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思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8,共10页
得益于《大同报》与《新满洲》的长篇小说征文而有所谓"发荣"的东北沦陷区长篇小说,定型于征文所倡导的中心意识及获奖作品的导向意义,其"滋长"之意亦运行在日本及"伪满洲国"所限定的文学轨道上,只有极... 得益于《大同报》与《新满洲》的长篇小说征文而有所谓"发荣"的东北沦陷区长篇小说,定型于征文所倡导的中心意识及获奖作品的导向意义,其"滋长"之意亦运行在日本及"伪满洲国"所限定的文学轨道上,只有极少数作品与之保持距离,这使得东北沦陷区长篇小说大多具有浓烈的殖民意味。只有极少数作品反映了一代青年的时代症候,令人感到"伪满洲国"众多青年精神上无所依托,时时处于一种令人绝望的孤独与幻灭感中。这一"发荣"之象与"滋长"之意使得东北沦陷区的绝大部分长篇小说成为文化伪劣品(甚或剧毒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只有极个别作品显示出一定的文学史意义。这也是由东北沦陷区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学 东北沦陷 长篇小说 发荣 滋长
下载PDF
东北沦陷时期的伊斯兰教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春英 《日本研究》 2001年第4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伊斯兰教 穆斯林 格底目 回教 东北沦陷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